牢固公安基层基础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 2019年04月03日 08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民警顶风冒雪开展街面巡逻。

    社区民警进入居民楼,耐心细致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提示。

    派出所民警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派出所民警深入大学校园采集外国留学生信息。

    社区民警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登记。

    社区民警了解群众对平安建设的需求。

    县级公安机关强化对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以整治力度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川公安打造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版”

    近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一间仅10平方米的升级版社区警务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了解,这间社区警务室是由景观亭改造而成的,坐落于村内主干道旁,融合服务、宣传、调解、防范等公安工作与社区事务,“7×24小时”值守制确保“村民大事小事有警察”。

    这间社区警务室是成都市公安局全面实施“一所一品”警务战略,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面促进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仅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支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公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以加强派出所高质量建设为重点,以“六边六进”活动为载体,以“一标三实”工作经验和社区警务工作为抓手,以主动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为保障,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全警基础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转型升级版”。

    国内首创“一标三实”工作经验、率先建立省级统筹的派出所等级评定“一网考”管理体系、2018年全省警综平台建设考核全国第一……成绩的背后,是我省公安机关使出“绣花”功夫,深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成果体现。

    更深入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扎实推进基础要素全采集、打防管控全覆盖,多管齐下,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基础要素全采集,实现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新跨越。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加快,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流动轨迹难以掌握的问题日渐突出。为给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对犯罪现象实施更精准打击,我省以“一标三实”为抓手,围绕“人、房、物、业”开展的“标准地址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打造出符合四川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公安“四项建设”版本。

    为将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到位,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组织全所民警辅警,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为契机,主动走进社区、家庭、单位开展走访调查,全面清理登记人、房、业等治安要素信息,集中开展治安防控和乱点整治,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值班勤务压力减轻,刑事发案也明显下降。

    实现社区矛盾处置于未然、警情数量和刑事发案大幅下降……我省公安机关首创的“一标三实”工作经验,在各地落地开花,结出硕果。同时,公安基础信息每年查询使用量上亿次,占公安信息系统查询总量的95%,为全警合成作战、情报研判提供了强大支撑。

    大力推进打防管控全覆盖,实现派出所警务运行效能新提升。由于社区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如何改善派出所辖区治安状况,提升派出所服务水平满意度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积极探索“公调对接”模式,让“小”调解起大作用。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通过人员专职,取消兼职,全部配齐专职化驻所调解员;勤务协同,实行专职调解员24小时随警作战机制;管理主导,将调解员的“选聘权”“考核权”改由公安机关主导等方式,让驻站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作用,两年来共调处各类纠纷5625件,分担了派出所大部分纠纷调解任务,既让群众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又有效解放警力资源,实现了民警和群众“双满意”。

    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室、创新“互联网+调解”系统、全面推动公安局局长和政委“进社区”……针对基础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各出“妙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据了解,我省5人以下派出所从2013年的2505个下降至目前的502个,1859个城区和重点乡镇派出所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2018年第三方测评中,派出所辖区治安状况满意度、派出所服务水平满意度两项指标创五年来新高。四川省派出所工作在公安部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更细致创新机制,综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当前,基层社会问题较为复杂,对于我省公安机关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将基层基础治理工作做细,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全面转变,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新,是必由之路。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建立健全“1+3+N”专群联动工作机制。成都市公安局全面推行“1+3+N”专群联动“进网格”,由社区民警牵头,统筹组织辅警、网格员、综治队员3支专职力量,发动物业、门卫、“红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开展基础防控工作,形成多员叠加的网格治理格局。目前,成都市1655个社区均配备至少1名社区民警,全市15170个网格共计配备整合辅警2712名、网格员15338名、综治队员26489名,用“一区一警”推动实现“一区一安”的良好效果。

    随着“1+3+N”专群联动工作模式全面推广,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公安分局保和派出所通过“1+3+N”专群联动工作模式,两名社区民警“变身”为社区党委副书记,用“1”的力量带动起了辅警、综治队员、网格员这3支群防力量,以及志愿者、物管、义工队等N支社会力量,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不仅如此,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呈现出积极创新争优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不少值得推广的创新做法。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首创“综治警务”,将综治督导推动优势和公安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联动治理了不少突出问题;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推出“戴鹏工作法”,动员公安人员不仅自己主动干,更要融入社区共治体系,密切警社、警企、警群关系,组织动员大家一起干。

    以点带面,我省公安机关不断促进基层治理全融合,实现派出所联动共治能力新发展。我省将派出所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抓好实有人口登记管理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为契机,持续推动基层政府强化派出所力量、经费保障,共同开展标准地址规范编制、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清理等基础工作,全省门楼牌号上墙率、人口信息准确率逐年提升,夯实了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公安机关牵头编制出台的《房屋地址信息规范》,上升为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公安基础治理经验,被推荐上报到中央司改办。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为激发基层警务人员工作动力,提高业务能力,推动阳光警务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统筹的派出所等级评定“一网考”管理体系,并在全省全面推广。

    2018年,“一网考”管理系统进入凉山州公安局,对基层基础工作成绩突出的10个派出所和30名个人,州局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基础工作不力的9个派出所所长,督导县市局进行了组织调整,不断压实派出所回归基础工作主业的动力。

    目前,我省公安机关正扎实推进工作绩效全量化,实现派出所督考评价体系新突破。“一网考”管理体系被公安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通过实施派出所等级动态升降和奖惩激励,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派出所被通报表扬、表彰奖励。

    更实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便民举措

    打牢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还得从“实”字下功夫。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如何让“枫桥经验”在公安工作中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课题。

    用心用情去耕耘警民关系、用力用劲去防范化解风险,真正坚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过去,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辖区各类重点特殊群体多,工作难度大。按照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进六边”工作要求,该所要求社区民警与重点特殊群体多接触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将教育帮扶工作做到心坎上、心窝里;通过社区民警多上门、多聊天、多交心,群众渐渐从心底里认同了社区民警,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其中“为了群众”是核心要义。良好的警民氛围离不开社区民警的倾情服务,群众感受到了社区的温度,才会发自内心地去支持社区工作,让社区的温度持续升温。

    为了尽可能方便群众办事,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公安分局保和派出所积极协调,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延伸到社区,在警务室设立户政、车辆违章、赴港澳台旅游签注三台自助服务机,为周边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同时,为独居老人、上班白领、社区企业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一个电话就可以进行户政预约、派出所证明等服务。2018年底,京东在和美社区开设了西南地区第一家京东生鲜,社区民警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有关负责人,专程上门为企业员工打包办理居住证手续。

    一系列细致入微、接地气的服务举措,将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做到了警民一家亲。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基层警务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在防控风险、创新警务、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了贡献。

    这一份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答卷仍在缓缓铺开。2019-2021年,我省公安机关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中央和公安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紧扣一条主线(“防风险、保平安、护发展”),突出“三个着力”(着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着力锻造讲政治、讲规矩、讲担当、讲自觉的公安铁军),以打造“五个最强”(打造最强信念、打造最强实战、打造最强民力、打造最强服务、打造最强支部)为抓手,结合公安派出所高质量建设三年攻坚战,按照“一年做实、两年做好、三年做强”的工作思路,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智能化为手段,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并通过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等举措,全力打造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版”,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公安力量。 羽丰图片由四川省公安厅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牢固公安基层基础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 2019年04月03日 08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民警顶风冒雪开展街面巡逻。

    社区民警进入居民楼,耐心细致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提示。

    派出所民警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派出所民警深入大学校园采集外国留学生信息。

    社区民警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登记。

    社区民警了解群众对平安建设的需求。

    县级公安机关强化对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以整治力度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川公安打造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版”

    近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一间仅10平方米的升级版社区警务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了解,这间社区警务室是由景观亭改造而成的,坐落于村内主干道旁,融合服务、宣传、调解、防范等公安工作与社区事务,“7×24小时”值守制确保“村民大事小事有警察”。

    这间社区警务室是成都市公安局全面实施“一所一品”警务战略,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面促进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仅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支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公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以加强派出所高质量建设为重点,以“六边六进”活动为载体,以“一标三实”工作经验和社区警务工作为抓手,以主动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为保障,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全警基础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转型升级版”。

    国内首创“一标三实”工作经验、率先建立省级统筹的派出所等级评定“一网考”管理体系、2018年全省警综平台建设考核全国第一……成绩的背后,是我省公安机关使出“绣花”功夫,深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成果体现。

    更深入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扎实推进基础要素全采集、打防管控全覆盖,多管齐下,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基础要素全采集,实现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新跨越。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加快,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流动轨迹难以掌握的问题日渐突出。为给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对犯罪现象实施更精准打击,我省以“一标三实”为抓手,围绕“人、房、物、业”开展的“标准地址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打造出符合四川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公安“四项建设”版本。

    为将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到位,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组织全所民警辅警,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为契机,主动走进社区、家庭、单位开展走访调查,全面清理登记人、房、业等治安要素信息,集中开展治安防控和乱点整治,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值班勤务压力减轻,刑事发案也明显下降。

    实现社区矛盾处置于未然、警情数量和刑事发案大幅下降……我省公安机关首创的“一标三实”工作经验,在各地落地开花,结出硕果。同时,公安基础信息每年查询使用量上亿次,占公安信息系统查询总量的95%,为全警合成作战、情报研判提供了强大支撑。

    大力推进打防管控全覆盖,实现派出所警务运行效能新提升。由于社区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如何改善派出所辖区治安状况,提升派出所服务水平满意度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积极探索“公调对接”模式,让“小”调解起大作用。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通过人员专职,取消兼职,全部配齐专职化驻所调解员;勤务协同,实行专职调解员24小时随警作战机制;管理主导,将调解员的“选聘权”“考核权”改由公安机关主导等方式,让驻站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作用,两年来共调处各类纠纷5625件,分担了派出所大部分纠纷调解任务,既让群众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又有效解放警力资源,实现了民警和群众“双满意”。

    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室、创新“互联网+调解”系统、全面推动公安局局长和政委“进社区”……针对基础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各出“妙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据了解,我省5人以下派出所从2013年的2505个下降至目前的502个,1859个城区和重点乡镇派出所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2018年第三方测评中,派出所辖区治安状况满意度、派出所服务水平满意度两项指标创五年来新高。四川省派出所工作在公安部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更细致创新机制,综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当前,基层社会问题较为复杂,对于我省公安机关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将基层基础治理工作做细,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全面转变,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新,是必由之路。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建立健全“1+3+N”专群联动工作机制。成都市公安局全面推行“1+3+N”专群联动“进网格”,由社区民警牵头,统筹组织辅警、网格员、综治队员3支专职力量,发动物业、门卫、“红袖套”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开展基础防控工作,形成多员叠加的网格治理格局。目前,成都市1655个社区均配备至少1名社区民警,全市15170个网格共计配备整合辅警2712名、网格员15338名、综治队员26489名,用“一区一警”推动实现“一区一安”的良好效果。

    随着“1+3+N”专群联动工作模式全面推广,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公安分局保和派出所通过“1+3+N”专群联动工作模式,两名社区民警“变身”为社区党委副书记,用“1”的力量带动起了辅警、综治队员、网格员这3支群防力量,以及志愿者、物管、义工队等N支社会力量,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不仅如此,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呈现出积极创新争优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不少值得推广的创新做法。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首创“综治警务”,将综治督导推动优势和公安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联动治理了不少突出问题;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推出“戴鹏工作法”,动员公安人员不仅自己主动干,更要融入社区共治体系,密切警社、警企、警群关系,组织动员大家一起干。

    以点带面,我省公安机关不断促进基层治理全融合,实现派出所联动共治能力新发展。我省将派出所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抓好实有人口登记管理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为契机,持续推动基层政府强化派出所力量、经费保障,共同开展标准地址规范编制、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清理等基础工作,全省门楼牌号上墙率、人口信息准确率逐年提升,夯实了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公安机关牵头编制出台的《房屋地址信息规范》,上升为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公安基础治理经验,被推荐上报到中央司改办。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为激发基层警务人员工作动力,提高业务能力,推动阳光警务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统筹的派出所等级评定“一网考”管理体系,并在全省全面推广。

    2018年,“一网考”管理系统进入凉山州公安局,对基层基础工作成绩突出的10个派出所和30名个人,州局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基础工作不力的9个派出所所长,督导县市局进行了组织调整,不断压实派出所回归基础工作主业的动力。

    目前,我省公安机关正扎实推进工作绩效全量化,实现派出所督考评价体系新突破。“一网考”管理体系被公安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通过实施派出所等级动态升降和奖惩激励,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派出所被通报表扬、表彰奖励。

    更实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便民举措

    打牢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还得从“实”字下功夫。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如何让“枫桥经验”在公安工作中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课题。

    用心用情去耕耘警民关系、用力用劲去防范化解风险,真正坚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过去,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辖区各类重点特殊群体多,工作难度大。按照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进六边”工作要求,该所要求社区民警与重点特殊群体多接触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将教育帮扶工作做到心坎上、心窝里;通过社区民警多上门、多聊天、多交心,群众渐渐从心底里认同了社区民警,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其中“为了群众”是核心要义。良好的警民氛围离不开社区民警的倾情服务,群众感受到了社区的温度,才会发自内心地去支持社区工作,让社区的温度持续升温。

    为了尽可能方便群众办事,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公安分局保和派出所积极协调,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延伸到社区,在警务室设立户政、车辆违章、赴港澳台旅游签注三台自助服务机,为周边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同时,为独居老人、上班白领、社区企业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一个电话就可以进行户政预约、派出所证明等服务。2018年底,京东在和美社区开设了西南地区第一家京东生鲜,社区民警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有关负责人,专程上门为企业员工打包办理居住证手续。

    一系列细致入微、接地气的服务举措,将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做到了警民一家亲。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基层警务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在防控风险、创新警务、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了贡献。

    这一份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答卷仍在缓缓铺开。2019-2021年,我省公安机关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中央和公安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紧扣一条主线(“防风险、保平安、护发展”),突出“三个着力”(着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着力锻造讲政治、讲规矩、讲担当、讲自觉的公安铁军),以打造“五个最强”(打造最强信念、打造最强实战、打造最强民力、打造最强服务、打造最强支部)为抓手,结合公安派出所高质量建设三年攻坚战,按照“一年做实、两年做好、三年做强”的工作思路,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智能化为手段,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并通过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等举措,全力打造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版”,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公安力量。 羽丰图片由四川省公安厅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