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 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 2018年03月16日 09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西区清水河绿道效果图

      从2亿到2500亿再到突破万亿

      3月13日,成都高新区,总投资268亿元的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境内外逾20家媒体云集一堂,全程报道。一个开工仪式为何吸引境内外媒体如此关注?

      “这很正常,就像我为啥关心俄罗斯天气一样——因为我们已经融入了全球产业链。”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志强说,他所在的公司当天开工建设电子计量系统产业基地,六成以上产品将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等,出口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所以,他关心过境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会否影响铁路运输。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行业自诞生之初,就有与生俱来的全球视野——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格罗方德、德州仪器、英特尔、戴尔……数十家相关领域的世界500强齐聚于此。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的重要一极,成都高新区正着力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助力成都建设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城市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部分领域的支点城市、领军城市,推动电子信息这个“四川第一支柱产业”朝着万亿目标大踏步前进。

      从2亿元到2500亿元

      外媒感叹“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另一侧”

      去年此时,《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震动电子信息业界的消息——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芯片制造商格罗方德宣布,投资约100亿美元在华建12英寸晶圆项目。《纽约时报》感叹,“这表明,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另一侧”。

      该项目就落户在成都高新区。对这个地处西部的国家级新区而言,这不是它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吸引到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的青睐。

      在此之前,全球IT巨头已纷至沓来。2003年,英特尔宣布落户成都高新区,拉开“IT西进”大幕。随后德州仪器、戴尔、微软、IBM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类别最齐、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支柱产业。

      在此之后,巨头仍在用投资为该区发展“投下信任票”。最新消息,全球触控产业巨头、苹果公司触控传感元器件主要供货商业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在3月13日开工仪式上表示,公司将投资11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建业成大中华区总部并实施“再造一个业成计划”,为苹果等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巨头提供世界最前沿的触控传感技术和产品。

      “像英特尔、华为这样的巨头入驻,是中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名城的‘标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成都业务代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在软件研发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特色。

      IT巨头为何青睐成都高新区?“这源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表示。

      “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市场,而格罗方德过去在这方面缺少布局,需要补上。在中国,成都高新区毫无疑问是极其优秀的合作伙伴,有成熟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工人,集聚了信息产业领域众多领先技术公司。”格罗方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桑杰·贾曾如此表示。

      这片土地的吸引力,不仅针对巨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物联网芯片领域全球领军者,成都高新区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地方。”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友强说,成都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力支持让企业有信心,“我们将投资50亿元,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并实现盈利。”

      从肖家河的一片农田起步,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如今走出了产业规模由弱到强、产业层级由低到高的晋升之路——建区之初电子信息产业仅2亿元年产值,数十年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去年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达120家,实现总产值逾2500亿元,成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和引领区。

      从“链式发展”向“圈式发展”

      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雏形

      谈起落户成都高新区,蒋智勇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作为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这位四川中微芯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特别看重上游配套企业是否充足,“配套企业多,我们嵌入产业链后,发展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在蒋智勇看来,成都高新区能让企业就近获得世界级的资源配套。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看来,蒋智勇说的“配套”,传统上是指当地的产业链成熟度。而在成都高新区,这种产业链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局负责人对此给出了进一步阐释:所谓产业链,是对企业主体间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的一种描述。而成都高新区发展的是“产业生态圈”,它不仅包含协作配套构成产业链的各企业主体,还包含为企业主体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融资和基础设施等要素支持的整个外部环境。

      生态圈怎么构成?成都高新区有明确的设计:聚焦发展五大重点行业的生态圈,包括构建基于FD-SOI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构建基于京东方AM-OLED生产线的光电显示产业生态圈,打造全球重要的新型显示研发和制造基地;构建以富士康、戴尔等项目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以华为、电子科大为依托构建通信研发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生态圈怎么建?搭建政策保障体系。成都高新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由财政出资50亿元建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吸纳国内外知名专业资本设立聚焦重点领域的专业基金,合计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四大特色优势领域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同时从鼓励建设专业公共平台、引进生态圈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鼓励购买技术专利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

      精准招商聚集项目。该区开展OLED等产业链缺失环节分析,梳理重点目标企业近100家,实施精准招商。

      多主体协力发展。与格罗方德共同组建了“生态圈执行委员会”和“生态圈管理小组”,制定FD-SOI产业生态圈建设推进方案;提升城市专业化发展,系统梳理了成都高新区西区公服配套、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等规划建设情况,整体提升成都高新区西区城市配套。去年仅成都高新区西区续建和新开工公服设施7个,其中包括4所幼儿园、1所中学。

      “如今,成都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雏形。”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国际化产学研联动示范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借鉴“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全球下一代智能手机触控技术,有望在成都高新区诞生。

      徐同炤接过同事递来的iphoneX,“你看,正面是全面屏,传统技术在上面做不了指纹识别。在这里,我们要做出来。”这位业成科技负责人表示,公司唯一的全球研发中心已落户成都高新区。

      这不仅关乎一项前沿技术的诞生。“从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在电子信息产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路径,也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新旧动能切换、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根本取决于创新能否成为主动力。

      不仅有需求,也有机会。赛迪智库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程楠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但一些关键环节受制于人,面临“缺芯少屏”等关键技术瓶颈。谁先突破,谁就能站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该如何抓住机会,加速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沿成都高新区西芯大道-科新路两侧,沿途分布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高校,是回答上面问题的关键。

      成都高新区将借鉴“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在“地方政府+园区+高校”三方共同投入、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下,支持鼓励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前沿技术开设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展研究、设计和竞赛等系列活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成果本地转化落地应用。

      以电子科大为例,双方将合力打造新一代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和创业高地,力争到2022年底,在电子科技大学周边形成1000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

      吸引顶尖人才入驻,成都高新区也费尽苦心:梳理出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项目,针对性地寻才。今年成都高新区将高新人才计划更名为“金熊猫”计划,直指国际化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顶尖人才。精准找到人才,只是第一步。要留下他们,需要大力支持。

      以人才优先为重点构建创新生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成都高新区正有效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当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革新来临时,成都高新区在光电显示等某些方面有望走在全球最前列。

      从“千亿级”到“万亿级”

      有“蓝图”也有“施工图”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时间回到3月13日,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在成都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投资这里没错。”参加仪式的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源邧说,在成都高新区,该公司从营收4000万元成长为营收40亿元,从最初低成本生产工厂升级为高技术智能制造工厂。

      李源邧已经在成都高新区谋划企业的未来。“未来4年,我们将增加投资12亿元,用于产能扩张、高新技术研发、新仓库建设,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和公司一同成长的成都高新区,也为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制定了目标——为全面贯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落实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大会的要求,未来5年内,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三大产业在2016年基础上实现产值倍增,即在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7000亿元以上,最终实现突破万亿元大关目标,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有“蓝图”,也有“施工图”。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全景图,确立了重点发展方向和路径。

      集中开工仪式结束后,李源邧说起公司里不少外地年轻人,去年选择落户在成都高新区,“他们喜欢这个地方,也相信这里的未来。”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高新区 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 2018年03月16日 09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西区清水河绿道效果图

      从2亿到2500亿再到突破万亿

      3月13日,成都高新区,总投资268亿元的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境内外逾20家媒体云集一堂,全程报道。一个开工仪式为何吸引境内外媒体如此关注?

      “这很正常,就像我为啥关心俄罗斯天气一样——因为我们已经融入了全球产业链。”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志强说,他所在的公司当天开工建设电子计量系统产业基地,六成以上产品将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等,出口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所以,他关心过境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会否影响铁路运输。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行业自诞生之初,就有与生俱来的全球视野——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格罗方德、德州仪器、英特尔、戴尔……数十家相关领域的世界500强齐聚于此。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的重要一极,成都高新区正着力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助力成都建设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城市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部分领域的支点城市、领军城市,推动电子信息这个“四川第一支柱产业”朝着万亿目标大踏步前进。

      从2亿元到2500亿元

      外媒感叹“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另一侧”

      去年此时,《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震动电子信息业界的消息——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芯片制造商格罗方德宣布,投资约100亿美元在华建12英寸晶圆项目。《纽约时报》感叹,“这表明,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另一侧”。

      该项目就落户在成都高新区。对这个地处西部的国家级新区而言,这不是它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吸引到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的青睐。

      在此之前,全球IT巨头已纷至沓来。2003年,英特尔宣布落户成都高新区,拉开“IT西进”大幕。随后德州仪器、戴尔、微软、IBM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类别最齐、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支柱产业。

      在此之后,巨头仍在用投资为该区发展“投下信任票”。最新消息,全球触控产业巨头、苹果公司触控传感元器件主要供货商业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在3月13日开工仪式上表示,公司将投资11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建业成大中华区总部并实施“再造一个业成计划”,为苹果等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巨头提供世界最前沿的触控传感技术和产品。

      “像英特尔、华为这样的巨头入驻,是中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名城的‘标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成都业务代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在软件研发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特色。

      IT巨头为何青睐成都高新区?“这源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表示。

      “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市场,而格罗方德过去在这方面缺少布局,需要补上。在中国,成都高新区毫无疑问是极其优秀的合作伙伴,有成熟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工人,集聚了信息产业领域众多领先技术公司。”格罗方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桑杰·贾曾如此表示。

      这片土地的吸引力,不仅针对巨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物联网芯片领域全球领军者,成都高新区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地方。”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友强说,成都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力支持让企业有信心,“我们将投资50亿元,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并实现盈利。”

      从肖家河的一片农田起步,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如今走出了产业规模由弱到强、产业层级由低到高的晋升之路——建区之初电子信息产业仅2亿元年产值,数十年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去年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达120家,实现总产值逾2500亿元,成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和引领区。

      从“链式发展”向“圈式发展”

      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雏形

      谈起落户成都高新区,蒋智勇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作为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这位四川中微芯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特别看重上游配套企业是否充足,“配套企业多,我们嵌入产业链后,发展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在蒋智勇看来,成都高新区能让企业就近获得世界级的资源配套。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看来,蒋智勇说的“配套”,传统上是指当地的产业链成熟度。而在成都高新区,这种产业链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局负责人对此给出了进一步阐释:所谓产业链,是对企业主体间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的一种描述。而成都高新区发展的是“产业生态圈”,它不仅包含协作配套构成产业链的各企业主体,还包含为企业主体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融资和基础设施等要素支持的整个外部环境。

      生态圈怎么构成?成都高新区有明确的设计:聚焦发展五大重点行业的生态圈,包括构建基于FD-SOI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构建基于京东方AM-OLED生产线的光电显示产业生态圈,打造全球重要的新型显示研发和制造基地;构建以富士康、戴尔等项目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以华为、电子科大为依托构建通信研发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生态圈怎么建?搭建政策保障体系。成都高新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由财政出资50亿元建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吸纳国内外知名专业资本设立聚焦重点领域的专业基金,合计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四大特色优势领域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同时从鼓励建设专业公共平台、引进生态圈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鼓励购买技术专利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

      精准招商聚集项目。该区开展OLED等产业链缺失环节分析,梳理重点目标企业近100家,实施精准招商。

      多主体协力发展。与格罗方德共同组建了“生态圈执行委员会”和“生态圈管理小组”,制定FD-SOI产业生态圈建设推进方案;提升城市专业化发展,系统梳理了成都高新区西区公服配套、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等规划建设情况,整体提升成都高新区西区城市配套。去年仅成都高新区西区续建和新开工公服设施7个,其中包括4所幼儿园、1所中学。

      “如今,成都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雏形。”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国际化产学研联动示范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借鉴“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全球下一代智能手机触控技术,有望在成都高新区诞生。

      徐同炤接过同事递来的iphoneX,“你看,正面是全面屏,传统技术在上面做不了指纹识别。在这里,我们要做出来。”这位业成科技负责人表示,公司唯一的全球研发中心已落户成都高新区。

      这不仅关乎一项前沿技术的诞生。“从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在电子信息产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路径,也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新旧动能切换、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根本取决于创新能否成为主动力。

      不仅有需求,也有机会。赛迪智库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程楠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但一些关键环节受制于人,面临“缺芯少屏”等关键技术瓶颈。谁先突破,谁就能站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该如何抓住机会,加速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沿成都高新区西芯大道-科新路两侧,沿途分布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高校,是回答上面问题的关键。

      成都高新区将借鉴“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在“地方政府+园区+高校”三方共同投入、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下,支持鼓励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前沿技术开设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展研究、设计和竞赛等系列活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成果本地转化落地应用。

      以电子科大为例,双方将合力打造新一代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和创业高地,力争到2022年底,在电子科技大学周边形成1000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

      吸引顶尖人才入驻,成都高新区也费尽苦心:梳理出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项目,针对性地寻才。今年成都高新区将高新人才计划更名为“金熊猫”计划,直指国际化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顶尖人才。精准找到人才,只是第一步。要留下他们,需要大力支持。

      以人才优先为重点构建创新生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成都高新区正有效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当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革新来临时,成都高新区在光电显示等某些方面有望走在全球最前列。

      从“千亿级”到“万亿级”

      有“蓝图”也有“施工图”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时间回到3月13日,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在成都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投资这里没错。”参加仪式的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源邧说,在成都高新区,该公司从营收4000万元成长为营收40亿元,从最初低成本生产工厂升级为高技术智能制造工厂。

      李源邧已经在成都高新区谋划企业的未来。“未来4年,我们将增加投资12亿元,用于产能扩张、高新技术研发、新仓库建设,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和公司一同成长的成都高新区,也为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制定了目标——为全面贯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落实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大会的要求,未来5年内,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三大产业在2016年基础上实现产值倍增,即在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7000亿元以上,最终实现突破万亿元大关目标,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有“蓝图”,也有“施工图”。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全景图,确立了重点发展方向和路径。

      集中开工仪式结束后,李源邧说起公司里不少外地年轻人,去年选择落户在成都高新区,“他们喜欢这个地方,也相信这里的未来。”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