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搭乘攀西试验区“快车”驶入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

  • 2018年01月16日 09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攀钢宇航级钒铝合金填补国内空白

     

      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

     

      攀枝花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攀钢百米钢轨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海绵钛生产线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攀钢海绵钛厂

      围绕钒钛资源 突出科技创新

      新年伊始,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放出2018年首个“钒钛大招”:1月8日,攀枝花国际钒钛学院、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中国钢研攀枝花学院钒钛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攀枝花学院举行,三大机构将为攀枝花市乃至国内钒钛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钒钛资源,是攀枝花的优势资源。攀枝花的钛、钒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第三,在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钒钛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2013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简称“攀西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枝花市全境被纳入攀西试验区范围,丰富的钒钛资源是攀枝花“入试”的重要支撑。

      4年多时间,攀枝花的这份“答卷”做得怎样?日前一项“成绩”公布:2017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4.57亿元,同比增幅近50%。其中,钒产品产能和产量居全国第一;钛产业实现产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0%。

      攀枝花钒钛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整座城市的转型升级发展。近年来,攀枝花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各项投入保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发展蓝图,依托攀西试验区平台,围绕钒钛资源,突出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

      “五大领域”先行先试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滚滚东流的金沙江、雅砻江两大江河汇聚,为攀枝花带来了水、森林等重要资源:2018年1月,全国首笔水资源税税款在攀枝花市东区地方税务局征收入库;2017年10月,攀枝花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实际上,攀枝花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还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钒保有储量1020万吨,占全国的63%,居世界第三;钛保有储量4.39亿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晶质石墨资源储量1555万吨,居西部之首、全国第三。这些优势资源,凸显了攀西试验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攀枝花“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围绕做好“钒钛”这篇文章,攀枝花不断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在财税、供地用地、直供电、资源配置、生态补偿等“五大领域”先行先试,试出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促进各项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优化。

      财税方面。积极争取水资源税开征试点,对全市水资源概况、年均取水量、收费情况、管理现状等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积极争取钒钛税收优惠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攀枝花还组建了总规模100亿元的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供地用地方面。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以及白马铁矿和潘家田铁矿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编制。同时,深入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探索“工矿废弃地复垦+”带动区域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探索采矿临时用地改革新模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直供电方面。组织全市65家纳入直购电名单的用户,参加交易平台应用培训。2017年,攀枝花企业通过各类电价政策降低电力成本6亿元。

      资源配置方面。关停、整合、搬迁改造了一批钒钛磁铁矿选矿、洗矿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启动了红格南矿区区划功能调整工作,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建设有序推进。

      生态补偿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保障运行机制,2017年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1%。

      除“五大领域”之外,攀枝花还在人才政策、园区政策、石墨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开展创新,全力为攀西试验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科技助推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8年1月8日,位于格里坪工业园区的天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年产30万套新型钛复合材料深加工制品项目生产线正在运行,从落料到成形、从抛光到装配,所有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生产。只需30至40秒,一口抗腐蚀、传热快的钛锅就制造完成。

      钛因为耐腐蚀、比强度高、耐高温,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除了锅,攀枝花多家钒钛制品生产企业已经生产出茶壶、筷子、杯子等多种生活用品。

      钒钛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靠的是科技创新的力量。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突破,攀枝花坚持把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摆在攀西试验区建设首要位置,着力创新攻关组织方式和政策支持。探索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公开招标,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攀西试验区资源综合利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共实施3批26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钛型高炉渣提钛、航空舰船用钛铸件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9月,我国首套大功率自主知识产权EB炉在攀枝花试车成功,具备年产4000吨钛锭、稀有金属镍、锆、铪锭的能力,打破了国内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全部依靠进口、关键技术受到封锁的局面。2017年12月,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项目低温氯化工程开工,标志着攀西钛资源回收综合利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为保证这些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攀枝花创新资金支持方式,把专项资金使用与科技攻关进度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累计安排省级财政资金近3亿元。着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眼建立战略资源开发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17年11月17日,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在攀枝花学院举行挂牌仪式。以此为代表,攀枝花成功组建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产业研究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企业技术中心16家。

      科技支撑成果转化。攀枝花加速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对接高端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电池、钛合金钢管、高速重载铁路钢轨、钛及钛合金精密铸件等高端应用基本产业化,汽车、核电、建筑等领域特种用钢占比显著提升。

      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京沪高铁线“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开跑,问鼎全球最快高铁。在这条全球商业运营时速最快的京沪线上,攀钢是其高速轨的重点供货商,其中北京至天津段全部由攀钢独家供货。

      与此同时,攀枝花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持续推进选冶技术升级,鼓励低品位矿、表外矿利用,加大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集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精深加工企业95家。

      要发展,也要绿色。攀枝花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以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污染减排为重点,组织开展攀西试验区工业污染防治试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另一方面,实施了以安宁河谷为重点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天保工程二期和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一批生态环保工程,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钒钛“五个一工程”

      描绘未来宏伟蓝图

      2018年1月9日,攀枝花钒钛交易中心办公区传出阵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该中心2014年成立,开展产品上市和交易服务,现已上市钛精矿、钛白粉、钛锭等产品。“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在网上完成。”该中心运营部负责人说,中心建起了网络交易平台。

      数据显示,2017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的钒产品产能和产量居全国第一;钛产业实现产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0%。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等多个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总体数据亮眼,个体企业也在进步。近日,攀枝花东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104吨工业用硫酸亚铁顺利出口越南。这是攀枝花硫酸亚铁首次出口,为攀枝花年产量100多万吨的工业用硫酸亚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攀枝花在围绕做好“钒钛”这篇文章,推进攀西试验区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攀枝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发展目光投向未来。

      按照即将出台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到2022年,攀西试验区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成为国内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科学开发的示范区。

      攀枝花未来将如何作为?攀枝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是建设钒钛“五个一工程”。《攀枝花市加快推进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方案(2017-2018年)》提出总体要求:到2018年,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明显带动提升作用,为加快建成攀西试验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而言,钒钛“五个一工程”包括:建强一个部省市共建的国家钒钛重点实验室,建成一个具有标准主导权的国家钒钛质检中心,建设一个聚集全国钒钛交易资源的国家钒钛交易所,建实一个“高”“新”特色鲜明的国家钒钛高新区,建好一批有实力的钒钛企业。

      为保证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攀枝花明确了各个工程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明确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协同推进机制、季度会议制度、监督考核机制等保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力度争取有利于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电力、运输、用地、金融、人才等要素的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搭乘攀西试验区“快车”驶入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

  • 2018年01月16日 09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攀钢宇航级钒铝合金填补国内空白

     

      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

     

      攀枝花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攀钢百米钢轨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海绵钛生产线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攀钢海绵钛厂

      围绕钒钛资源 突出科技创新

      新年伊始,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放出2018年首个“钒钛大招”:1月8日,攀枝花国际钒钛学院、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中国钢研攀枝花学院钒钛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攀枝花学院举行,三大机构将为攀枝花市乃至国内钒钛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钒钛资源,是攀枝花的优势资源。攀枝花的钛、钒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第三,在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钒钛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2013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简称“攀西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枝花市全境被纳入攀西试验区范围,丰富的钒钛资源是攀枝花“入试”的重要支撑。

      4年多时间,攀枝花的这份“答卷”做得怎样?日前一项“成绩”公布:2017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4.57亿元,同比增幅近50%。其中,钒产品产能和产量居全国第一;钛产业实现产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0%。

      攀枝花钒钛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整座城市的转型升级发展。近年来,攀枝花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各项投入保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发展蓝图,依托攀西试验区平台,围绕钒钛资源,突出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

      “五大领域”先行先试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滚滚东流的金沙江、雅砻江两大江河汇聚,为攀枝花带来了水、森林等重要资源:2018年1月,全国首笔水资源税税款在攀枝花市东区地方税务局征收入库;2017年10月,攀枝花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实际上,攀枝花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还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钒保有储量1020万吨,占全国的63%,居世界第三;钛保有储量4.39亿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晶质石墨资源储量1555万吨,居西部之首、全国第三。这些优势资源,凸显了攀西试验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攀枝花“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围绕做好“钒钛”这篇文章,攀枝花不断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在财税、供地用地、直供电、资源配置、生态补偿等“五大领域”先行先试,试出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促进各项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优化。

      财税方面。积极争取水资源税开征试点,对全市水资源概况、年均取水量、收费情况、管理现状等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积极争取钒钛税收优惠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攀枝花还组建了总规模100亿元的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供地用地方面。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以及白马铁矿和潘家田铁矿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编制。同时,深入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探索“工矿废弃地复垦+”带动区域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探索采矿临时用地改革新模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直供电方面。组织全市65家纳入直购电名单的用户,参加交易平台应用培训。2017年,攀枝花企业通过各类电价政策降低电力成本6亿元。

      资源配置方面。关停、整合、搬迁改造了一批钒钛磁铁矿选矿、洗矿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启动了红格南矿区区划功能调整工作,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建设有序推进。

      生态补偿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保障运行机制,2017年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1%。

      除“五大领域”之外,攀枝花还在人才政策、园区政策、石墨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开展创新,全力为攀西试验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科技助推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8年1月8日,位于格里坪工业园区的天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年产30万套新型钛复合材料深加工制品项目生产线正在运行,从落料到成形、从抛光到装配,所有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生产。只需30至40秒,一口抗腐蚀、传热快的钛锅就制造完成。

      钛因为耐腐蚀、比强度高、耐高温,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除了锅,攀枝花多家钒钛制品生产企业已经生产出茶壶、筷子、杯子等多种生活用品。

      钒钛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靠的是科技创新的力量。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突破,攀枝花坚持把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摆在攀西试验区建设首要位置,着力创新攻关组织方式和政策支持。探索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公开招标,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攀西试验区资源综合利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共实施3批26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钛型高炉渣提钛、航空舰船用钛铸件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9月,我国首套大功率自主知识产权EB炉在攀枝花试车成功,具备年产4000吨钛锭、稀有金属镍、锆、铪锭的能力,打破了国内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全部依靠进口、关键技术受到封锁的局面。2017年12月,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示范项目低温氯化工程开工,标志着攀西钛资源回收综合利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为保证这些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攀枝花创新资金支持方式,把专项资金使用与科技攻关进度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累计安排省级财政资金近3亿元。着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眼建立战略资源开发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17年11月17日,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在攀枝花学院举行挂牌仪式。以此为代表,攀枝花成功组建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产业研究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企业技术中心16家。

      科技支撑成果转化。攀枝花加速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对接高端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电池、钛合金钢管、高速重载铁路钢轨、钛及钛合金精密铸件等高端应用基本产业化,汽车、核电、建筑等领域特种用钢占比显著提升。

      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京沪高铁线“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开跑,问鼎全球最快高铁。在这条全球商业运营时速最快的京沪线上,攀钢是其高速轨的重点供货商,其中北京至天津段全部由攀钢独家供货。

      与此同时,攀枝花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持续推进选冶技术升级,鼓励低品位矿、表外矿利用,加大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集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精深加工企业95家。

      要发展,也要绿色。攀枝花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以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污染减排为重点,组织开展攀西试验区工业污染防治试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另一方面,实施了以安宁河谷为重点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天保工程二期和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一批生态环保工程,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钒钛“五个一工程”

      描绘未来宏伟蓝图

      2018年1月9日,攀枝花钒钛交易中心办公区传出阵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该中心2014年成立,开展产品上市和交易服务,现已上市钛精矿、钛白粉、钛锭等产品。“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在网上完成。”该中心运营部负责人说,中心建起了网络交易平台。

      数据显示,2017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的钒产品产能和产量居全国第一;钛产业实现产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0%。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等多个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总体数据亮眼,个体企业也在进步。近日,攀枝花东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104吨工业用硫酸亚铁顺利出口越南。这是攀枝花硫酸亚铁首次出口,为攀枝花年产量100多万吨的工业用硫酸亚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攀枝花在围绕做好“钒钛”这篇文章,推进攀西试验区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攀枝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发展目光投向未来。

      按照即将出台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到2022年,攀西试验区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成为国内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科学开发的示范区。

      攀枝花未来将如何作为?攀枝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是建设钒钛“五个一工程”。《攀枝花市加快推进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方案(2017-2018年)》提出总体要求:到2018年,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明显带动提升作用,为加快建成攀西试验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而言,钒钛“五个一工程”包括:建强一个部省市共建的国家钒钛重点实验室,建成一个具有标准主导权的国家钒钛质检中心,建设一个聚集全国钒钛交易资源的国家钒钛交易所,建实一个“高”“新”特色鲜明的国家钒钛高新区,建好一批有实力的钒钛企业。

      为保证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攀枝花明确了各个工程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明确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协同推进机制、季度会议制度、监督考核机制等保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力度争取有利于钒钛“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电力、运输、用地、金融、人才等要素的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