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频频“亮眼”

  • 2016年09月01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创舞剧《家》剧照

      廉政戏曲泸州行,川渝两地共造川剧文化圈。

      把学生课堂搬进省博物院

      文化院坝的活动

      四季音乐季之红原雅克音乐节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名片之丹巴

      “十三五”开局年

      文化是照亮人精神世界的灯塔,也是浸润心田的雨露。

      “十二五”以来,随着我省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壮大、文化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四川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发展的自信心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文化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经济社会格局深刻变化,四川文化建设在发展方式重构、发展动力重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特征,主要体现为文化消费集中释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民生不断优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改革创新更为紧迫、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趋势。正因如此,谋划好“十三五”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四川文化界需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建设五大“新亮点”上……

      文艺创作喜讯不断 四川舞台更加开放

      舞剧《家》入选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川剧《诗酒太白》等2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蹈《父子》《情深意长》入选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川剧《挂印知县》入选优秀基层戏曲并赴京演出……今年上半年以来,我省舞台创作便喜讯不断。

      不仅如此,文化惠民演出更是深得人心。“锦绣四川好戏连台”优秀舞台文艺作品演出季,有近50台艺术作品亮相四川文艺舞台;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结对子、种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第十八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活动、省直院团赴茂县开展精准扶贫文艺演出,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精品剧目进校园”等各种公益性文艺活动累计达1500余场。

      这种状况将成为四川舞台的常态。“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完善文艺创作机制、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振兴地方戏曲、打造文艺活动品牌为推动,实施重大主题创作工程、艺术创作生产源头工程、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工程,加强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平台、美术馆画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巴蜀书画艺术传承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四川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

      更令人振奋的是,四川文化舞台的繁荣并不是“自己人”的热闹,上半年我省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全方位开展,卓有成效。据统计,全省41个团组携彩灯、川剧、民乐、木偶、杂技、歌舞等赴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项目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此外,文化部2016港澳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学生自贡恐龙博物馆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实施。四川音乐学院积极发挥音乐专业优势,促成国际音乐赛事落地成都。英国爱乐乐团也开始“抢滩四川”,调研考察四川交响乐团、四川锦城艺术宫,促进了2018年的合作项目。据悉,“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加大对外文化工作创新力度,扩大对外产品和服务贸易,推动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努力打造四川品牌、塑造四川形象。

      公共服务全民共享 文化扶贫精准有力

      在我省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后,今年上半年,11个市州地方性实施意见也陆续出台。此外,省政府《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指导性目录》也正式印发。这些都对推进我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南充、达州、乐山三个第二批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欢跃四季·舞动天府”四川省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共有33支市州代表队参赛,观众多达4万余人;“书香天府·全民阅读”2016年现代阅读服务月系列活动,通过微图书馆、图书展览、主题阅读、少儿体验、作品签售等形式推动全民阅读,在我省各界掀起了阅读高潮。同时,省文化厅还制定落实了2016年度帮扶计划,深度挖掘茂县、叙永县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惠民示范点,实施“艺术乡村”工程,开展了羌族民居原生态保护。首次将文化惠民扶贫纳入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并组织开展督查,极大调动了贫困县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协同推进帮扶责任落实。“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动落实共享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标准化,填平补齐服务短板,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民族文化春雨工程、特殊群体文化产品扶持计划,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向社区和乡村倾斜。大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的文化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输送、设施提质改造、服务倾斜支援,着力形成贫困区域文化扶志、文化扶智的供给管道。同时,还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有效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文化产业“大动作”频繁 音乐成为新增长点

      刚刚过去的8月,我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的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据透露,为了加快推动音乐产业与四川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2016年度四川音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四川省音乐产业繁荣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最新打造的四川“天府音乐季”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新品牌,成都也在向中国西部创意文化中心和音乐之都大步迈进。不仅如此,我省25个文化产业项目入选文化部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涉及资金400亿元;4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深圳文博会,展示产品现场销售及意向性订单2800万元,重点项目签约及意向性协议高达150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快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雅安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大力发展音乐等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成都基地建设。推进成都城市音乐厅、四川“音乐之家”等项目建设。依托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四川)基地,加快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环境,扶持创意小微文化企业,壮大风起云涌的“创客”队伍,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

      文博建设涨势喜人 帮川人留住“乡愁”

      川渝石窟文物保护项目初步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眉山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完工并实现对外开放;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如期开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30余项,省内首次开展的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和“全国系列公共考古论坛”两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镈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上半年刚过完,我省文物考古界便捷报频传。不仅如此,成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获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为“国字号”博物馆,我省博物馆体系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同时,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掀起了我省群众对非遗保护关注的新热点、新高潮。

      为了给这样的“涨势”加油,我省将实施一批重大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工程,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和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而对于非遗项目,我省将实施非遗立法保护,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保护四川文化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音乐季

      搅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成都室外音乐会、草莓音乐节、花妖游戏动漫音乐嘉年华、法国夏至音乐节……今年以来,活跃在四川的音乐会层出不穷,只要想听音乐,每个月每个周,老百姓都能找到形式各异的音乐节会。

      其中,7月30日至8月3日在阿坝州举行的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尤其“耀眼”,这个“盛开”在3500米海拔之上的音乐季点燃了乐迷们的激情,也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本次音乐季共吸引了国内外160多位知名艺人和58位民间歌手参加演出,其中既包括国内知名的杭盖乐队、零点乐队、黑豹乐队,也有变色蝴蝶乐队、阿修罗乐队、扎西尼玛乐队等四川本土音乐力量。这场高原音乐季,吸引了10万人次观看现场演出,150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新浪微博阅读数超过141万次。为了丰富藏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音乐季还特别针对阿坝州居民采取每人每天60元低价票优惠,让当地群众体验了一顿时尚的“音乐大餐”。

      不仅如此,本次音乐季还巧妙做“加法”,坚持“传统+现代”“民族+流行”“音乐+民俗”的方式,在邀请歌手助阵的基础上,还将四川交响乐团、藏族童声合唱团等音乐力量与其有机结合,给观众更多欣赏选择的同时,也体验了“跨界”的乐趣。3天主体活动结束后,还延伸举办了“川甘青结合部”山歌、弹唱大赛等民间文艺赛事,让群众当主角,全民参与。

      音乐季之所以有如此的活力,不得不让人深思其背后的“推手”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是政府主导的音乐季活动,却首次采用商业化运作、市场化招商、系列化开发等方式,逐步将政府扮演的角色由决策者、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当地政府通过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采取PPP模式引入专业文化企业具体承办,共设广告展位17个、标准摊位80个,有66户企业入驻现场经营,实现门票、招商收入近200万元,各类商品展销、餐饮服务等日均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万元,激发了市场活力。

      “不单是要培育音乐产业的市场,还要让音乐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表示,这两年我省各市州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节会,成为打响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凉山州的“彝歌会”、乐山的“大佛摇滚音乐文化节”、广安的“渠江音乐节”等都已逐步发展为知名度较高的文化品牌。

      7月30日,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开幕第一天,就吸引了无数的外地游客入场。音乐节现场,除了省内游客外,还有不少来自兰州、西安等地的省外游客。来自西安的杜跃一家告诉笔者,本来他们只是自驾路过红原县,并没想留宿,“谁知正好遇到这么大的音乐节,干脆就留下来住一晚。”

      据阿坝州旅游部门统计,活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举办特色体育赛事、引进高新演出企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体育、会展等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音乐节3天时间共接待游客6.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2%。其间,红原县宾馆酒店入住率达到了100%,牧家乐等的入住率也高达90%。若尔盖、黑水县等周边地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0%以上。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文化频频“亮眼”

  • 2016年09月01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创舞剧《家》剧照

      廉政戏曲泸州行,川渝两地共造川剧文化圈。

      把学生课堂搬进省博物院

      文化院坝的活动

      四季音乐季之红原雅克音乐节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名片之丹巴

      “十三五”开局年

      文化是照亮人精神世界的灯塔,也是浸润心田的雨露。

      “十二五”以来,随着我省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壮大、文化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四川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发展的自信心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文化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经济社会格局深刻变化,四川文化建设在发展方式重构、发展动力重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特征,主要体现为文化消费集中释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民生不断优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改革创新更为紧迫、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趋势。正因如此,谋划好“十三五”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四川文化界需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建设五大“新亮点”上……

      文艺创作喜讯不断 四川舞台更加开放

      舞剧《家》入选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川剧《诗酒太白》等2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蹈《父子》《情深意长》入选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川剧《挂印知县》入选优秀基层戏曲并赴京演出……今年上半年以来,我省舞台创作便喜讯不断。

      不仅如此,文化惠民演出更是深得人心。“锦绣四川好戏连台”优秀舞台文艺作品演出季,有近50台艺术作品亮相四川文艺舞台;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结对子、种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第十八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活动、省直院团赴茂县开展精准扶贫文艺演出,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精品剧目进校园”等各种公益性文艺活动累计达1500余场。

      这种状况将成为四川舞台的常态。“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完善文艺创作机制、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振兴地方戏曲、打造文艺活动品牌为推动,实施重大主题创作工程、艺术创作生产源头工程、川剧振兴和地方戏曲曲艺保护工程,加强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平台、美术馆画院标准化建设,推动巴蜀书画艺术传承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四川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

      更令人振奋的是,四川文化舞台的繁荣并不是“自己人”的热闹,上半年我省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全方位开展,卓有成效。据统计,全省41个团组携彩灯、川剧、民乐、木偶、杂技、歌舞等赴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项目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此外,文化部2016港澳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学生自贡恐龙博物馆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实施。四川音乐学院积极发挥音乐专业优势,促成国际音乐赛事落地成都。英国爱乐乐团也开始“抢滩四川”,调研考察四川交响乐团、四川锦城艺术宫,促进了2018年的合作项目。据悉,“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加大对外文化工作创新力度,扩大对外产品和服务贸易,推动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努力打造四川品牌、塑造四川形象。

      公共服务全民共享 文化扶贫精准有力

      在我省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后,今年上半年,11个市州地方性实施意见也陆续出台。此外,省政府《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指导性目录》也正式印发。这些都对推进我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南充、达州、乐山三个第二批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欢跃四季·舞动天府”四川省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共有33支市州代表队参赛,观众多达4万余人;“书香天府·全民阅读”2016年现代阅读服务月系列活动,通过微图书馆、图书展览、主题阅读、少儿体验、作品签售等形式推动全民阅读,在我省各界掀起了阅读高潮。同时,省文化厅还制定落实了2016年度帮扶计划,深度挖掘茂县、叙永县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惠民示范点,实施“艺术乡村”工程,开展了羌族民居原生态保护。首次将文化惠民扶贫纳入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并组织开展督查,极大调动了贫困县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协同推进帮扶责任落实。“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推动落实共享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标准化,填平补齐服务短板,推动区域间、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民族文化春雨工程、特殊群体文化产品扶持计划,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向社区和乡村倾斜。大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的文化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输送、设施提质改造、服务倾斜支援,着力形成贫困区域文化扶志、文化扶智的供给管道。同时,还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有效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文化产业“大动作”频繁 音乐成为新增长点

      刚刚过去的8月,我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的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据透露,为了加快推动音乐产业与四川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2016年度四川音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四川省音乐产业繁荣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最新打造的四川“天府音乐季”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新品牌,成都也在向中国西部创意文化中心和音乐之都大步迈进。不仅如此,我省25个文化产业项目入选文化部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涉及资金400亿元;4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深圳文博会,展示产品现场销售及意向性订单2800万元,重点项目签约及意向性协议高达150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快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雅安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大力发展音乐等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成都基地建设。推进成都城市音乐厅、四川“音乐之家”等项目建设。依托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四川)基地,加快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环境,扶持创意小微文化企业,壮大风起云涌的“创客”队伍,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

      文博建设涨势喜人 帮川人留住“乡愁”

      川渝石窟文物保护项目初步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眉山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完工并实现对外开放;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如期开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30余项,省内首次开展的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和“全国系列公共考古论坛”两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镈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上半年刚过完,我省文物考古界便捷报频传。不仅如此,成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获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为“国字号”博物馆,我省博物馆体系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同时,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掀起了我省群众对非遗保护关注的新热点、新高潮。

      为了给这样的“涨势”加油,我省将实施一批重大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工程,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和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而对于非遗项目,我省将实施非遗立法保护,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保护四川文化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音乐季

      搅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成都室外音乐会、草莓音乐节、花妖游戏动漫音乐嘉年华、法国夏至音乐节……今年以来,活跃在四川的音乐会层出不穷,只要想听音乐,每个月每个周,老百姓都能找到形式各异的音乐节会。

      其中,7月30日至8月3日在阿坝州举行的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尤其“耀眼”,这个“盛开”在3500米海拔之上的音乐季点燃了乐迷们的激情,也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本次音乐季共吸引了国内外160多位知名艺人和58位民间歌手参加演出,其中既包括国内知名的杭盖乐队、零点乐队、黑豹乐队,也有变色蝴蝶乐队、阿修罗乐队、扎西尼玛乐队等四川本土音乐力量。这场高原音乐季,吸引了10万人次观看现场演出,150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新浪微博阅读数超过141万次。为了丰富藏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音乐季还特别针对阿坝州居民采取每人每天60元低价票优惠,让当地群众体验了一顿时尚的“音乐大餐”。

      不仅如此,本次音乐季还巧妙做“加法”,坚持“传统+现代”“民族+流行”“音乐+民俗”的方式,在邀请歌手助阵的基础上,还将四川交响乐团、藏族童声合唱团等音乐力量与其有机结合,给观众更多欣赏选择的同时,也体验了“跨界”的乐趣。3天主体活动结束后,还延伸举办了“川甘青结合部”山歌、弹唱大赛等民间文艺赛事,让群众当主角,全民参与。

      音乐季之所以有如此的活力,不得不让人深思其背后的“推手”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是政府主导的音乐季活动,却首次采用商业化运作、市场化招商、系列化开发等方式,逐步将政府扮演的角色由决策者、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当地政府通过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采取PPP模式引入专业文化企业具体承办,共设广告展位17个、标准摊位80个,有66户企业入驻现场经营,实现门票、招商收入近200万元,各类商品展销、餐饮服务等日均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万元,激发了市场活力。

      “不单是要培育音乐产业的市场,还要让音乐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表示,这两年我省各市州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节会,成为打响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手段,凉山州的“彝歌会”、乐山的“大佛摇滚音乐文化节”、广安的“渠江音乐节”等都已逐步发展为知名度较高的文化品牌。

      7月30日,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开幕第一天,就吸引了无数的外地游客入场。音乐节现场,除了省内游客外,还有不少来自兰州、西安等地的省外游客。来自西安的杜跃一家告诉笔者,本来他们只是自驾路过红原县,并没想留宿,“谁知正好遇到这么大的音乐节,干脆就留下来住一晚。”

      据阿坝州旅游部门统计,活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举办特色体育赛事、引进高新演出企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体育、会展等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音乐节3天时间共接待游客6.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2%。其间,红原县宾馆酒店入住率达到了100%,牧家乐等的入住率也高达90%。若尔盖、黑水县等周边地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0%以上。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