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科技金融“魔方” 发动创新创业引擎

  • 2016年05月17日 09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已经推广到全省多个市州

     

      前四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共促成四川地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510项。图为第四届推进会现场。

     

      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为四川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对接平台。

      ——四川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报告

      19世纪末,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基本被农田和果园覆盖。如今,那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科技之都。在从“荒地”变“高地”的百年历史里,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硅谷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与硅谷起步时一样,同样位于西部,同样拥有丰富科技资源的四川,凭借着不断优化科技金融环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一条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的四川路径。

      转动科技金融“魔方”,四川加速步入“创时代”,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过去一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3万家,同比增长超过4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27.9%;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106家,居西部第一。

      打通融合“关节” 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环境

      “在申请入驻创业场的路演环节,就已经有投资人对项目表现出了兴趣。”立志做一款个性化产品,让用户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人生梦想的王华,今年3月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他说,选择在成都创业,是因为“这里让我们离投资人更近”。

      在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这个位于“负一层”的西部首家互联网专业孵化器,仅在过去一年吸引了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每一天,这里的园区会议室和创业咖啡馆里,都活跃着前沿技术与金融资本的碰撞。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增6624户企业,同比增长105%。按每月22个工作日算,相当于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00户。在四川,优化科技金融环境,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何止成都高新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破除科技金融融合壁垒,加速两者融合发展,省科技厅会同省政府金融办、“一行三局”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广“盈创动力”模式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四川银监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省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打通科技金融融合的“关节”,2015年,省科技厅联合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保监局、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知识产权局等11个部门建立了科技金融联席工作制度,加强全省科技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创新。我省率先设立了8家科技支行,针对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多种金融产品,开展差异化金融服务,开通融资快捷通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5年,我省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713户科技型企业授信174.2亿元,发放贷款124.6亿元。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

      5月,从省科技厅传来消息,于去年底成立的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即将投出首批项目。

      据了解,该基金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成都高新区、四川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20亿元,将重点投资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切相关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重点支持省内特别是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等重点区域的各类孵化载体,以及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未来还将在成都高新区、德阳、绵阳等地成立区域子基金。

      同样是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创业,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何特点?答案是:四两拨千斤。

      过去,政府对企业扶持一般通过项目资金或者政策资金实施,通过专家评审后直接给予资金补贴。这种扶持方式,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短板。其一,由于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扶持对象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其二,资金使用的效果难以量化,监管难度大。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也向“金融化、杠杆化、市场化”转型。方式之变,背后是观念之变。

      在股权投资基金外,省科技厅出资1.5亿元,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共计5.065亿元。设立了3只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8.065亿元。3只基金分别是成都中铁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四川虹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四川天河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实现了财政资金的5倍放大效应。目前,第一只获得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的中铁创投,基金规模3.04亿元,已累计投资5个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

      为加大银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力度,2015年我省设立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银行放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7家科技支行1579万元,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86户,贷款余额15.79亿元,实现企业产值93亿元。

      目前,四川正积极推动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民间投资、地方政府和其他投资者参与我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成德绵核心区域,包括国家科技计划、地方科技计划及其他由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为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提供股权投资。

      为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我省正积极探索研究设立科技金融引导补助资金,拟支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融资租赁等服务,进一步调动科技专营机构参与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积极性。

      开展科技金融常态化对接 让好创意与好资金离得更近

      5月17日—18日,由民建中央、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又与四川乃至西部的科技型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如期相约成都。

      已历四届的推进会,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品牌盛会,共促成四川地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510项,融资金额388亿元。其中风险投资项目193项,融资金额152亿元;银行贷款项目301项,融资金额203亿元。

      推进会,是四川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对接平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的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已经呈现常态化,向全省各地延伸的特点。“十二五”期间,四川累计举办超过90场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参会创投、金融、中介机构及科技型企业达3000多家,参会人员达6000余人次,促成意向签约项目1300多项,促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额800亿元以上。

      对接活动之外,打造科技型企业区域股权交易平台。我省加快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科技型企业在交易中心展示、定价、交易,实现融资。目前,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近500家,为川藏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是四川在推进科技金融融合上的一大亮点。其“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的梯形融资模式,旨在为每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每一个阶段提供相适应的解决方案。

      截至2015年底,“盈创动力”累计为16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超过210亿元,为9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统借统还贷款超过55亿元,小额贷款超过100亿元;股权投资项目累计近100个,累计投资金额约6亿元,帮助企业获得各类社会投资超过60亿元,助推7家企业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8家企业登陆新三板,通过投融资培训、论坛沙龙、创新大赛等增值业务服务企业4000余家。

      2015年,“盈创动力”与遂宁、雅安、德阳等7市签署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了工作站。其中,与德阳市政府成立首期6000万的德阳阳光天使基金,这也是德阳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委托“盈创动力”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在此基础上,四川还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为实施载体,以四川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为政策研究依托,以四川省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实验室和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为理论研究支撑,以成都和绵阳为先行先试重点区域,设立了12家市州分中心及4个特色工作站,推动银科合作,搭建了银科对接服务平台。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向我省114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868亿元。

      数读科技金融2015年,我省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713户科技型企业授信174.2亿元,发放贷款124.6亿元。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助资金,带动产生贷款余额15.79亿元,实现企业产值93亿元。

      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我省11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达1868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已有300余家入驻四川,管理基金规模近1000亿元。

      2015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13家,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06家,挂牌企业全年定向发行股票融资12.46亿元,29家非上市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实现融资253.91亿元。

      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通过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探索以金融服务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新路径,2016年,四川将做以下几件大事。

      ◎做实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汇聚国、省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双创基金投资项目储备库,2016年完成300个以上项目入库工作。启动子基金的组建和项目投资工作,落实政基联动和投贷联盟机制,向引导基金及其子基金推荐优质投资项目和企业,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跟进贷款,引导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科技小贷跟进服务,实现投、贷、担紧密结合。

      ◎推动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

      制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确定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重点对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

      ◎建设科技信贷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围绕国、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拓宽科技贷款项目征集渠道,建设科技贷款项目库,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科技贷款项目、科技贷款企业。2016年,推荐科技贷款项目和企业1200个以上,力争实现贷款金额120亿元以上。推动建立600人以上的银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项目科技专家咨询系统,专门为银行发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

      推动保险险种覆盖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快保险渠道创新、运营机制创新和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根据企业需求开发一揽子险、知识产权责任险、企业研发保障险等产品,分散和化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

      ◎推动省级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研究制定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四川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选择3-5个有条件的市州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探索推进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试点工作,打造有特色的科技金融品牌。

      ◎推动科技金融对接场所建设

      在重点打造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3个固定对接场所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绵阳、广元、南充、乐山、攀枝花等重点地区的对接场所建设,促进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

      ◎进一步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继续深入推动自贡、乐山国家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天府新区创新功能区等示范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工作。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分层次推进试点工作,逐渐在有条件的地区复制“盈创动力”模式,在条件相对较弱的地区通过输出“盈创动力”服务或设立工作站夯实基础,共同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转动科技金融“魔方” 发动创新创业引擎

  • 2016年05月17日 09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已经推广到全省多个市州

     

      前四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共促成四川地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510项。图为第四届推进会现场。

     

      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为四川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对接平台。

      ——四川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报告

      19世纪末,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基本被农田和果园覆盖。如今,那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科技之都。在从“荒地”变“高地”的百年历史里,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硅谷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与硅谷起步时一样,同样位于西部,同样拥有丰富科技资源的四川,凭借着不断优化科技金融环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一条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的四川路径。

      转动科技金融“魔方”,四川加速步入“创时代”,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过去一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3万家,同比增长超过4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27.9%;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106家,居西部第一。

      打通融合“关节” 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环境

      “在申请入驻创业场的路演环节,就已经有投资人对项目表现出了兴趣。”立志做一款个性化产品,让用户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人生梦想的王华,今年3月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他说,选择在成都创业,是因为“这里让我们离投资人更近”。

      在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这个位于“负一层”的西部首家互联网专业孵化器,仅在过去一年吸引了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每一天,这里的园区会议室和创业咖啡馆里,都活跃着前沿技术与金融资本的碰撞。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增6624户企业,同比增长105%。按每月22个工作日算,相当于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00户。在四川,优化科技金融环境,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何止成都高新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破除科技金融融合壁垒,加速两者融合发展,省科技厅会同省政府金融办、“一行三局”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广“盈创动力”模式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四川银监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省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打通科技金融融合的“关节”,2015年,省科技厅联合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保监局、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知识产权局等11个部门建立了科技金融联席工作制度,加强全省科技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创新。我省率先设立了8家科技支行,针对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多种金融产品,开展差异化金融服务,开通融资快捷通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5年,我省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713户科技型企业授信174.2亿元,发放贷款124.6亿元。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

      5月,从省科技厅传来消息,于去年底成立的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即将投出首批项目。

      据了解,该基金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成都高新区、四川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20亿元,将重点投资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切相关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重点支持省内特别是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等重点区域的各类孵化载体,以及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未来还将在成都高新区、德阳、绵阳等地成立区域子基金。

      同样是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创业,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何特点?答案是:四两拨千斤。

      过去,政府对企业扶持一般通过项目资金或者政策资金实施,通过专家评审后直接给予资金补贴。这种扶持方式,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短板。其一,由于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扶持对象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其二,资金使用的效果难以量化,监管难度大。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也向“金融化、杠杆化、市场化”转型。方式之变,背后是观念之变。

      在股权投资基金外,省科技厅出资1.5亿元,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共计5.065亿元。设立了3只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8.065亿元。3只基金分别是成都中铁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四川虹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四川天河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实现了财政资金的5倍放大效应。目前,第一只获得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的中铁创投,基金规模3.04亿元,已累计投资5个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

      为加大银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力度,2015年我省设立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银行放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7家科技支行1579万元,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86户,贷款余额15.79亿元,实现企业产值93亿元。

      目前,四川正积极推动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民间投资、地方政府和其他投资者参与我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成德绵核心区域,包括国家科技计划、地方科技计划及其他由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为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提供股权投资。

      为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我省正积极探索研究设立科技金融引导补助资金,拟支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融资租赁等服务,进一步调动科技专营机构参与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积极性。

      开展科技金融常态化对接 让好创意与好资金离得更近

      5月17日—18日,由民建中央、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又与四川乃至西部的科技型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如期相约成都。

      已历四届的推进会,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品牌盛会,共促成四川地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510项,融资金额388亿元。其中风险投资项目193项,融资金额152亿元;银行贷款项目301项,融资金额203亿元。

      推进会,是四川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对接平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的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已经呈现常态化,向全省各地延伸的特点。“十二五”期间,四川累计举办超过90场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参会创投、金融、中介机构及科技型企业达3000多家,参会人员达6000余人次,促成意向签约项目1300多项,促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额800亿元以上。

      对接活动之外,打造科技型企业区域股权交易平台。我省加快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科技型企业在交易中心展示、定价、交易,实现融资。目前,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近500家,为川藏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是四川在推进科技金融融合上的一大亮点。其“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的梯形融资模式,旨在为每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每一个阶段提供相适应的解决方案。

      截至2015年底,“盈创动力”累计为16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超过210亿元,为9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统借统还贷款超过55亿元,小额贷款超过100亿元;股权投资项目累计近100个,累计投资金额约6亿元,帮助企业获得各类社会投资超过60亿元,助推7家企业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8家企业登陆新三板,通过投融资培训、论坛沙龙、创新大赛等增值业务服务企业4000余家。

      2015年,“盈创动力”与遂宁、雅安、德阳等7市签署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了工作站。其中,与德阳市政府成立首期6000万的德阳阳光天使基金,这也是德阳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委托“盈创动力”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在此基础上,四川还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为实施载体,以四川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为政策研究依托,以四川省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实验室和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为理论研究支撑,以成都和绵阳为先行先试重点区域,设立了12家市州分中心及4个特色工作站,推动银科合作,搭建了银科对接服务平台。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向我省114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868亿元。

      数读科技金融2015年,我省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713户科技型企业授信174.2亿元,发放贷款124.6亿元。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助资金,带动产生贷款余额15.79亿元,实现企业产值93亿元。

      截至2015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我省11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达1868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已有300余家入驻四川,管理基金规模近1000亿元。

      2015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13家,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06家,挂牌企业全年定向发行股票融资12.46亿元,29家非上市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实现融资253.91亿元。

      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通过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探索以金融服务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新路径,2016年,四川将做以下几件大事。

      ◎做实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汇聚国、省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双创基金投资项目储备库,2016年完成300个以上项目入库工作。启动子基金的组建和项目投资工作,落实政基联动和投贷联盟机制,向引导基金及其子基金推荐优质投资项目和企业,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跟进贷款,引导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科技小贷跟进服务,实现投、贷、担紧密结合。

      ◎推动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

      制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确定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重点对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

      ◎建设科技信贷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围绕国、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拓宽科技贷款项目征集渠道,建设科技贷款项目库,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科技贷款项目、科技贷款企业。2016年,推荐科技贷款项目和企业1200个以上,力争实现贷款金额120亿元以上。推动建立600人以上的银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项目科技专家咨询系统,专门为银行发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

      推动保险险种覆盖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快保险渠道创新、运营机制创新和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根据企业需求开发一揽子险、知识产权责任险、企业研发保障险等产品,分散和化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

      ◎推动省级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研究制定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四川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选择3-5个有条件的市州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探索推进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试点工作,打造有特色的科技金融品牌。

      ◎推动科技金融对接场所建设

      在重点打造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3个固定对接场所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绵阳、广元、南充、乐山、攀枝花等重点地区的对接场所建设,促进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

      ◎进一步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继续深入推动自贡、乐山国家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天府新区创新功能区等示范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工作。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分层次推进试点工作,逐渐在有条件的地区复制“盈创动力”模式,在条件相对较弱的地区通过输出“盈创动力”服务或设立工作站夯实基础,共同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