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 川人精神光芒闪耀
纪念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展览面积有3880平方米,全馆分成三个区域。
4月20日,四川各界群众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前参加纪念活动。
“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通过图片、影像、实物及全息技术等手段,真实记录和反映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的整个过程。
芦山地震纪念馆分“新路”“新生活”两大陈展主题
4月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揭开面纱。走进这里,实物、文字、图片、场景复原、VR全景、声光电……各种展品和技术围绕“新路”“新生活”两大陈展主题,生动讲述着震后四川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昼夜兼程的科学重建历程。“芦山地震灾区重建特点鲜明,由之前的中央直接安排部署转向地方负责制。”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建新路子”充分展示出来,才能真实客观地记载历史,更好满足社会期待。
除了用文字、文献资料呈现外,纪念馆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信息可视化图解方式,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扶持政策等图解出来,力求“一图读懂”。
而将场景复原与多媒体增效相结合、实物陈设与氛围营造相结合,纪念馆在表现群众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纪念馆当前陈设的展品,主要从2万多件文献资料和8000余件实物中筛选而出。当相关“征集令”发出时,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一如抗震之初的爱心潮涌。
这些实物,既有针对性征集的、社会捐赠的,也有省内的、省外的。
让参与此事的芦山县文新广局纪检组长张学军印象深刻的,是一口大铁锅,那是河北种粮大户李国钦捐赠的。地震发生后,李国钦租了一辆车拉着10吨小米赶到芦山,5吨“开仓放粮”,5吨现场煮粥。暖心的热粥,温暖了风雨中饥寒的人们。“大铁锅记录了那段历史,是重要见证。”张学军说,类似的实物太多,大小也不一,考虑到陈展区面积有限,大铁锅被收藏起来,代之以当时拍摄的影像表现。
张学军表示,纪念馆收录了大量党员表率、干部带头、凡人善举的故事。有奔走在一线的“癌症书记”袁超,有荥经矿山救护中队副中队长、“瘸腿”英雄张顺贵,有临危不惧、指挥学生有序撤离的名山一中教师高玉华、陈平、郭昭祥……记者梳理发现,以展品为线索,能够发掘出的凡人善举、党员表率故事,不下70个。
这也恰好印证了纪念馆想世代传扬的两笔“财富”——在体制机制上,走出了“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子;在时代价值上,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川人精神,光芒闪耀。
纪念馆坐落于芦山县老城区汉姜古城,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本次陈展面积388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个楼层。目前,纪念馆正加紧对陈展和设施进行进一步完善,争取早日向公众开放。(朱莹 记者 张守帅 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