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你试过这样去看病吗?

  • 2016年01月13日 08时5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近日,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到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实施精准扶贫。图为专家们正在为村民义诊。

      2015年,全省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6.19%;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达2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81091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达64.64万人,同比增长5.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40元;全省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6.15%;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提前5年、9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也在这一年,随着医改的推进、政策的落地、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传统就诊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拥有健康卡,成为“健康四川”的一员

      【数字】

      99家三级医院接入全国首个省级医疗服务网络平台——“健康四川”。导入7000万健康档案、4000万新农合和17028名医生信息,率先实现新农合与社保报账一站式查询。与高校、上市企业等签订7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13家本土创业公司引资约4亿元。

      去年11月5日,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在成都召开。这是国内首个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以“互联网+健康”为主题的大会。这个大会既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健康服务产业的未来,也为我们感受互联网医疗打开了一扇窗口。

      这一年9月,成都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中心与省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正式开通了家庭远程医疗系统,通过互联网视频的连接,苏坡社区卫生中心的患者可以向身处医疗中心的省医院专家面对面讲述病情,然后根据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和健康建议在社区卫生中心就地执行。

      以“健康四川”为平台,省医院家庭远程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机构相连接,省医院专家可以直接调用各社区的所有信息,尤其健康档案信息和慢病管理记录。“这只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步,但由此而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在家看病将不再遥远。”省医院网络部部长周宏说。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保存、共享不仅会为个人看病提供便利,也使医生给病人提供个性化治疗服务有了更多可能。目前,全省已有450多万人群拥有了自己的健康卡,卡上详细记录着个人健康情况,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看病,医生都可以通过健康卡了解你的病史,并根据你当前的症状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网上预约挂号、候诊等待提醒、在线费用支付、运用可穿戴设备对健康的监控等,正由新鲜成为平常事。

      如今,当你走进华西二医院,只要进入医院WIFI信号区域,手机微信就会自动跳转医院微官网,点击进去就可以挂号。在这个微信平台上,患者只要输入自己不适的部位和症状,就可以按照系统引导进行当日挂号或预约挂号,并进行在线支付,完成支付后进入诊室直接看病。如果病人需要进行检验化验,只需用微信在检验条码自助区扫一扫,就可以在家里看到检验结果。

      不用舍近求远,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技术

      【数字】

      2015年,全省省、市两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出院人次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同比分别降低4.68%、4.38%;县、乡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5.4%;全省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分别低于前三年平均增幅2.8、1.42个百分点。

      去年10月16日上午,29岁的周通达因患癫痫病到蒲江县医院就诊。“过去我会到成都的大医院去看,自从县医院被成都三医院托管后,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就不必舍近求远了。”周通达说。

      省医院托管金川县医院、华西医院托管广安市医院……去年,全省成立省级医联体10个、市级医联体40个,共有154个二级医院和1455个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这些医联体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

      为确保分级诊疗有序进行,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医保引导、基层药品配备、医疗联合体等方面出台了21个配套文件。随着各种“医联体”、对口帮扶、人才培养项目在全省各地大力实施,基层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和周通达一样选择在居住地首诊的群众越来越多。

      我省还大力推进基层医生与城乡居民的签约服务,城乡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在全省签约率已达53%。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镇医保、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35%-40%的非基本药物。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曾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增强基层就诊率的同时,首次要求大型医院合理控制诊疗总量、提高住院诊疗质量、加强和规范双向转诊,要求门诊日均诊疗量下降5%,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转诊号源不少于20%,明确提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诊疗量零增长,住院诊疗量增幅不超过2%。并构建起“医疗作战区”规范双向转诊,以16所领军医院构建部省级“医疗作战层”,每两个市州以1—2所市级三级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11个市级“医疗作战区”。

      有了基层能力的提升、政策的调控,分级诊疗在去年效果初显,更多的人走进了家门口的医疗机构,省力、省钱、省心。据调查,群众对分级诊疗制度认可度不断提高,城市、农村群众对分级诊疗政策赞成率分别达84.62%、85.04%。

      异地就医,新农合报销省钱又省事

      【数字】

      2015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9.6%,同比提高0.31%;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6.19%,实际补偿比达63.5%,同比提高0.25%。新增省级定点医院60家,累计达82家,并实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累计补偿患者14963人次。

      去年11月26日,因患心脏病在省医院住院的资中患者陈德飞,经过11天治疗后完成康复。在省医院的新农合异地就诊即时结算窗口前,陈德飞出具相关手续,只付了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就顺利出院。他高兴地说:“住院期间的新农合报销事宜,现在都由医院代办了,真的很省事。”

      对于外地人来说,生了大病到成都就诊是没有办法的事,而看病以后,新农合的报销也是令他们犯愁的事——动辄需要垫付上万元,要是家境不好的,还得四处筹措。

      为方便群众尤其是大病患者异地就诊,2014年底,我省在22家医疗机构率先推出新农合异地就诊及时结算政策:凡因病情需要,到异地进行治疗的参合人员,可在这些医院进行及时结算。参加新农合的患者在办理入院时,只需提供双向转诊单、参合证原件及复印件、患者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并向医院缴纳一定额度的预付金即可。在出院时,凭指定的证明材料在就诊医院办理新农合报销,其中,个人所承担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由医院与新农合机构进行结算。

      实施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既是方便患者的举措,也是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欢迎。为了让更多群众受益,去年,参与新农合异地就诊及时结算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被扩展到82家。仅仅去年前三季度,这些机构就完成异地结算金额7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5年 你试过这样去看病吗?

  • 2016年01月13日 08时5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近日,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到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实施精准扶贫。图为专家们正在为村民义诊。

      2015年,全省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6.19%;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达2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81091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达64.64万人,同比增长5.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40元;全省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6.15%;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提前5年、9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也在这一年,随着医改的推进、政策的落地、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传统就诊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拥有健康卡,成为“健康四川”的一员

      【数字】

      99家三级医院接入全国首个省级医疗服务网络平台——“健康四川”。导入7000万健康档案、4000万新农合和17028名医生信息,率先实现新农合与社保报账一站式查询。与高校、上市企业等签订7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13家本土创业公司引资约4亿元。

      去年11月5日,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在成都召开。这是国内首个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以“互联网+健康”为主题的大会。这个大会既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健康服务产业的未来,也为我们感受互联网医疗打开了一扇窗口。

      这一年9月,成都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中心与省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正式开通了家庭远程医疗系统,通过互联网视频的连接,苏坡社区卫生中心的患者可以向身处医疗中心的省医院专家面对面讲述病情,然后根据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和健康建议在社区卫生中心就地执行。

      以“健康四川”为平台,省医院家庭远程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机构相连接,省医院专家可以直接调用各社区的所有信息,尤其健康档案信息和慢病管理记录。“这只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步,但由此而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在家看病将不再遥远。”省医院网络部部长周宏说。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保存、共享不仅会为个人看病提供便利,也使医生给病人提供个性化治疗服务有了更多可能。目前,全省已有450多万人群拥有了自己的健康卡,卡上详细记录着个人健康情况,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看病,医生都可以通过健康卡了解你的病史,并根据你当前的症状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网上预约挂号、候诊等待提醒、在线费用支付、运用可穿戴设备对健康的监控等,正由新鲜成为平常事。

      如今,当你走进华西二医院,只要进入医院WIFI信号区域,手机微信就会自动跳转医院微官网,点击进去就可以挂号。在这个微信平台上,患者只要输入自己不适的部位和症状,就可以按照系统引导进行当日挂号或预约挂号,并进行在线支付,完成支付后进入诊室直接看病。如果病人需要进行检验化验,只需用微信在检验条码自助区扫一扫,就可以在家里看到检验结果。

      不用舍近求远,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技术

      【数字】

      2015年,全省省、市两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出院人次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同比分别降低4.68%、4.38%;县、乡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5.4%;全省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分别低于前三年平均增幅2.8、1.42个百分点。

      去年10月16日上午,29岁的周通达因患癫痫病到蒲江县医院就诊。“过去我会到成都的大医院去看,自从县医院被成都三医院托管后,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就不必舍近求远了。”周通达说。

      省医院托管金川县医院、华西医院托管广安市医院……去年,全省成立省级医联体10个、市级医联体40个,共有154个二级医院和1455个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这些医联体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

      为确保分级诊疗有序进行,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医保引导、基层药品配备、医疗联合体等方面出台了21个配套文件。随着各种“医联体”、对口帮扶、人才培养项目在全省各地大力实施,基层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和周通达一样选择在居住地首诊的群众越来越多。

      我省还大力推进基层医生与城乡居民的签约服务,城乡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在全省签约率已达53%。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镇医保、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35%-40%的非基本药物。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曾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增强基层就诊率的同时,首次要求大型医院合理控制诊疗总量、提高住院诊疗质量、加强和规范双向转诊,要求门诊日均诊疗量下降5%,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转诊号源不少于20%,明确提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诊疗量零增长,住院诊疗量增幅不超过2%。并构建起“医疗作战区”规范双向转诊,以16所领军医院构建部省级“医疗作战层”,每两个市州以1—2所市级三级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11个市级“医疗作战区”。

      有了基层能力的提升、政策的调控,分级诊疗在去年效果初显,更多的人走进了家门口的医疗机构,省力、省钱、省心。据调查,群众对分级诊疗制度认可度不断提高,城市、农村群众对分级诊疗政策赞成率分别达84.62%、85.04%。

      异地就医,新农合报销省钱又省事

      【数字】

      2015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9.6%,同比提高0.31%;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6.19%,实际补偿比达63.5%,同比提高0.25%。新增省级定点医院60家,累计达82家,并实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累计补偿患者14963人次。

      去年11月26日,因患心脏病在省医院住院的资中患者陈德飞,经过11天治疗后完成康复。在省医院的新农合异地就诊即时结算窗口前,陈德飞出具相关手续,只付了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就顺利出院。他高兴地说:“住院期间的新农合报销事宜,现在都由医院代办了,真的很省事。”

      对于外地人来说,生了大病到成都就诊是没有办法的事,而看病以后,新农合的报销也是令他们犯愁的事——动辄需要垫付上万元,要是家境不好的,还得四处筹措。

      为方便群众尤其是大病患者异地就诊,2014年底,我省在22家医疗机构率先推出新农合异地就诊及时结算政策:凡因病情需要,到异地进行治疗的参合人员,可在这些医院进行及时结算。参加新农合的患者在办理入院时,只需提供双向转诊单、参合证原件及复印件、患者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并向医院缴纳一定额度的预付金即可。在出院时,凭指定的证明材料在就诊医院办理新农合报销,其中,个人所承担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由医院与新农合机构进行结算。

      实施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既是方便患者的举措,也是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欢迎。为了让更多群众受益,去年,参与新农合异地就诊及时结算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被扩展到82家。仅仅去年前三季度,这些机构就完成异地结算金额7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