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让美丽抬头可见 让幸福触手可及

  • 2015年06月18日 09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大千园。(张光平 摄)

     

      文化惠民活动。(郭建辉 摄)

     

      兴盛路棚户区改造后的住房。(郭建辉 摄)

      六月甜城,粽香四溢。2015年6月19日,内江市第六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将拉开帷幕。

      开放的内江,世界的舞台。以国画大师张大千命名的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此前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和“内江人自己的节日”。

      2013年,龙舟节因“节俭办节会,群众当主角”备受瞩目;

      2014年,因融入大千网交会的电商元素而平添一抹亮色;

      2015年,“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投资内江恳亲洽谈会,是本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经贸投资活动的重头戏,届时将邀请有意到内江投资发展的客商共100余人参会,并向参会人员推介内江投资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力争在重大项目合作上取得突破。

      这,仅仅是内江借助文化的臂膀,收获一笔“金融大单”。

      然而,其变化的背后是,内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精神,着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抓手的执政思路的结果。“城市变景区”理念的践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惠民活动的大力开展、棚户区以及老旧院落的改造,让内江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曾因糖业兴盛而闻名的甜城,已展现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姿态、新面貌、新特征,让420万内江人既感受又能享受幸福美丽内江!

      城市之变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甜城湖两岸的亲水步道上,许多市民在悠闲散步。

      “吃过晚饭之后,全家来这里走上1个多小时。既锻炼身体,又能欣赏湖中美景,太安逸了。”6月3日晚,市民吴兴源站在甜城湖边,有感而发。

      内江在东汉时期置县,有“甜城”美誉,自然风光瑰丽、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打造开发力度不够等原因,旅游景点屈指可数,难以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去处,也无法吸引外地游客。

      “一般去的地方就是大洲广场、大千园和大自然景园。”在民间,不少本地市民如此地调侃,10年前,外出游玩的选择是到市中区大自然景园烧烤,10年后,还是到大自然景园烧烤。就连美丽的甜城湖,其生态环境也一度受到偷排污水等行为的威胁。

      针对旅游欠发达问题,内江把发展现代旅游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专门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城市变成景区”的发展思路。

      规划先行。《内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内江旅游发展“一核、三片、十区、一带、一环”的新格局,即:以内江城区为核心,打造以大千文化体验、城市商务休闲和城郊养心度假为核心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着力打造资中历史文化、隆昌民俗文化、威远生态休闲度假三大旅游片区;加快建设大千文化产业园、范长江文化旅游区等十大旅游区;以沱江为轴线,建设集聚文化旅游、商贸休闲、度假地产等优势产业的沱江旅游经济带,依托高速路网,打造区域旅游快速环线通道。

      力争到2017年,建成1座休闲旅游城市、打造3个旅游综合体、创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接待国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把内江建成成渝旅游经济带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为此,内江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城市变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旅游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带头联系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并建立重点旅游工作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资、早见效。

      同时,积极探索旅游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切块资金投入,探索旅游重大项目建设PPP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甜城湖综合治理工程自然而然地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

      去年3月,随着天宫堂水电站闸门的提起,甜城湖清淤疏浚护堤工程开工,接受为期2个多月的“洗胃”手术。河道淤泥清理、排水管道改造、大桥基础病害整治以及生态湿地建设等6大工程项目,都在同一时间上马。5月15日,甜城湖清淤工程验收合格,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综合治理有了成果,日常管理保护也得到加强。内江市水务局成立了甜城湖专业清洁队,每天派出12艘机动清洁船、29名水面清洁人员负责湖面垃圾清理。40多岁的黄新渡是清洁队副队长,每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要带领队员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天气炎热时,对清洁队队员来说是一种考验。穿上迷彩服、套上救生衣,在水面上工作的队员们就像穿着棉袄在蒸桑拿。“队员们每天都洗汗水澡,一个个早就成了‘非洲人’。”黄新渡说,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一个队员抱怨。

      同时,对甜城湖景观的打造也在同步进行。

      去年12月23日,西林古渡、北渡码头、东门码头等4个新改造渡口码头投入使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金黄色渡船来回摆渡,两岸码头上排队候船等待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站在西林古渡码头上方,摄影爱好者龚俊拍下了正在湖中行驶的渡船。在他定格的画面里,既有白色帆船造型的遮阳棚,也有古色古香的渡船和改造一新的古渡码头。“青山绿水一抹黄,便民之举胜暖阳。”龚俊如此为他的摄影作品注释。

      今年1月,两艘画舫游船“大千号”和“甜城号”也投入运营。夜色下,随着游船起航,原本宁静的大千山水变得灵动起来。顺流而下,两岸灯光璀璨,横跨湖面的大桥犹如彩虹,和湖水交相辉映。湖景与城市融为一体,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陶醉其间。

      甜城湖上游,还有历时3年打造的川南最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谢家河湿地公园。每到秋天,湿地公园内沿河大面积品种多样、色彩各异的芦苇花陆续开放,或挺拔、或纤细的枝干随风摇曳,吸引大量市民观赏拍照。“大洲坝的芦苇丛是我孩童时就有的记忆,现在打造之后更加赏心悦目。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退休干部王岩辉说。

      截至目前,谢家河湿地公园、清溪湿地、甜城湖湿地建成并对市民游客开放,人民公园、梅山公园完成一期提升改造,松山公园已开工建设;全长约4公里的沱江左岸师院西区大门外至二医院段沱江生态廊道建成使用;市中区塔山公园绿道和东兴区小青龙河景观绿道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具备接待能力;东兴老街全面完成建设,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大千美食街、江华美食街经过提升改造,成为内江美食集散地。六段锦、十贤坊完成改造提升;今年城区新增旅游标示标牌80余块、休闲座椅300余张,新创建星级厕所10个,设置城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2个。

      文化之变

      内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历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民间书画艺术蓬勃发展,市中区更是被评为“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可以说,内江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如何让文化发展惠及普通市民,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内江的答案是:以“大千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同时,全力打造“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3大文化惠民品牌,逐步形成“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戏看、季季有比赛、年年有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我是外地人,今天第一次来张大千美术馆看展览。没想到馆内面积这么大,展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水平也很高,感觉这趟来得值。”6月4日,从河北来内江出差的公司职员陈伟表示,看了展览后,觉得这座城市的味道高雅。

      据悉,张大千美术馆于2012年6月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设置有专业书画展厅、艺术品展厅、笔会厅、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分区,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

      “现在天天都有展览,每隔一段时间还有比较大型的展览。今年2月就举办了‘中国梦·大千墨韵’书画名家作品展,共展出70余位画家的150余件作品,其中,仅国家级大师就有将近30位。9月还将举行‘海峡两岸书画展’,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内江大力实施大千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张大千博物馆、大千文化长廊、游客中心等,提升改造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美术馆和园林景观,恢复重建太白楼。目前,园区各子项目以及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年底前将迎接4A级景区省检现场检查。

      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得益彰,内江文化惠民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早上6点多就来排队,还差点领不到票,现在内江的川剧搞得很好。”5月20日,内江、绵阳、遂宁3市联袂打造的《川剧声影》在内江市川剧团剧场拉开帷幕。听到消息,60多岁的张大爷约上自己的“票友”一起来过川剧瘾。

      能容纳400多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新编川剧高腔《红楼梦·探春治园》以及《卧虎令》、《扫松》、《访友》等知名川剧折子戏,轮番上演。

      张大爷一边看戏一边用DV录像。他说:“把节目录下来,等回家空闲时还能翻出来再看看。”

      川剧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受到市场化发展的严重冲击。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内江市川剧团一度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2013年,内江大力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以财政资金支持川剧发展,坚持举办“月月看大戏”文化惠民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每个月有4场川剧表演,只有1场卖票,其他3场都免费。每一场都爆满,还有不少周边城市的观众慕名前来观看演出。”市川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活动已成为“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开展以送文化、送戏剧、送展览、送春联、送图书进基层为主要内容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服务群众近100万人次。

      居住之变

      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功能配套逐渐完善,一座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内江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大家面前。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棚户区。内江市委对居住在棚户区困难群体的关心从未放弃过,让这些“小家”也要感受到这座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新房子的面积不仅比老房子大10平方米,所有家用电器都买了最新的。”6月10日,内江市中区西浦观邸小区内,75岁的闻永禄高兴地说。

      闻永禄是容器厂退休职工,住的老房子已经有30多年历史,下起雨来屋里都能漏水。楼后面还有一条臭水沟,平时都不敢开窗户。去年8月,容器厂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闻永禄和老伴选择了货币安置,拿到了44万元的补偿款。“算下来每平方米补偿6000元,而周边的商品房才4000多元一平方米,要房子还得等3年时间才能建好。”拿到补偿款的当天下午,闻永禄和老伴就在附近的商品房小区购买了一套崭新的二居室。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内江经济总量在历史上曾仅次于成都、重庆。但面对经济转型压力,众多老企业破产倒闭,留下大量危旧房和棚户区。根据《内江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规划》,从2013年到2017年,全市棚改户将达7万多户,面积620万平方米,规模居全省市州前列。

      危旧房和棚户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

      为此,内江市委、市政府将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求放大群众利益,提高货币补偿标准,鼓励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实现前脚搬出老房子,后脚就能住进新房子。

      去年8月是内江主城区棚改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新一轮棚改启动,货币化安置补偿标准大大提高,选择货币安置的比例由之前的3%左右,一路攀升到年底的58.42%,在全省各市州中遥遥领先。

      东兴旧城棚户区,李勇林一家住了30多年的房子年久失修,左邻右舍20来户合用一间公厕。“老人出门不便,洗澡都是个难事”。有朝一日能住上功能齐全的商品房,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新一轮棚改启动后,李勇林梦想成真:各类补偿加补贴,安置费超过50万元,在楼盘均价4000元的市区,很快选定一套心仪的三居室。货币化安置让李勇林节省了过渡时间,早早地圆了安居梦。

      老旧院落改造也是内江棚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点民生工程,去年已完成88个老旧院落改造。

      东兴区农校街1巷,便是其中之一。新铺的混凝土地面、新装的院落大门、修缮后的楼梯扶手,以及排水沟、化粪池的清理等,这些变化,在这里居住了10多年的陈自友深有体会。

      “过去到处是稀泥路,出个门一身脏。现在环境好了,不仅出门方便,还有空地可以聚在一起玩耍。”

      按照棚户区分类改造的总体要求,在广泛征询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内江对主城区内暂不符合拆迁重建的棚户区开展了以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打造优美环境、加强专业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的老旧院落整治工作。

      而根据规划,2015年至2020年,内江计划实施老旧院落改造共430个,10万余人受益。其中,今年将实施老旧院落改造102个。

      甜城内江,徐徐扬帆,向朝霞升起的方向破浪远行。

      甜城人民,悠然自得,在山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中共享甜蜜生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让美丽抬头可见 让幸福触手可及

  • 2015年06月18日 09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大千园。(张光平 摄)

     

      文化惠民活动。(郭建辉 摄)

     

      兴盛路棚户区改造后的住房。(郭建辉 摄)

      六月甜城,粽香四溢。2015年6月19日,内江市第六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将拉开帷幕。

      开放的内江,世界的舞台。以国画大师张大千命名的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此前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和“内江人自己的节日”。

      2013年,龙舟节因“节俭办节会,群众当主角”备受瞩目;

      2014年,因融入大千网交会的电商元素而平添一抹亮色;

      2015年,“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投资内江恳亲洽谈会,是本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经贸投资活动的重头戏,届时将邀请有意到内江投资发展的客商共100余人参会,并向参会人员推介内江投资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力争在重大项目合作上取得突破。

      这,仅仅是内江借助文化的臂膀,收获一笔“金融大单”。

      然而,其变化的背后是,内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精神,着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抓手的执政思路的结果。“城市变景区”理念的践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惠民活动的大力开展、棚户区以及老旧院落的改造,让内江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曾因糖业兴盛而闻名的甜城,已展现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姿态、新面貌、新特征,让420万内江人既感受又能享受幸福美丽内江!

      城市之变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甜城湖两岸的亲水步道上,许多市民在悠闲散步。

      “吃过晚饭之后,全家来这里走上1个多小时。既锻炼身体,又能欣赏湖中美景,太安逸了。”6月3日晚,市民吴兴源站在甜城湖边,有感而发。

      内江在东汉时期置县,有“甜城”美誉,自然风光瑰丽、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打造开发力度不够等原因,旅游景点屈指可数,难以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去处,也无法吸引外地游客。

      “一般去的地方就是大洲广场、大千园和大自然景园。”在民间,不少本地市民如此地调侃,10年前,外出游玩的选择是到市中区大自然景园烧烤,10年后,还是到大自然景园烧烤。就连美丽的甜城湖,其生态环境也一度受到偷排污水等行为的威胁。

      针对旅游欠发达问题,内江把发展现代旅游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专门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城市变成景区”的发展思路。

      规划先行。《内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内江旅游发展“一核、三片、十区、一带、一环”的新格局,即:以内江城区为核心,打造以大千文化体验、城市商务休闲和城郊养心度假为核心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着力打造资中历史文化、隆昌民俗文化、威远生态休闲度假三大旅游片区;加快建设大千文化产业园、范长江文化旅游区等十大旅游区;以沱江为轴线,建设集聚文化旅游、商贸休闲、度假地产等优势产业的沱江旅游经济带,依托高速路网,打造区域旅游快速环线通道。

      力争到2017年,建成1座休闲旅游城市、打造3个旅游综合体、创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接待国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把内江建成成渝旅游经济带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为此,内江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城市变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旅游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带头联系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并建立重点旅游工作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资、早见效。

      同时,积极探索旅游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切块资金投入,探索旅游重大项目建设PPP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甜城湖综合治理工程自然而然地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

      去年3月,随着天宫堂水电站闸门的提起,甜城湖清淤疏浚护堤工程开工,接受为期2个多月的“洗胃”手术。河道淤泥清理、排水管道改造、大桥基础病害整治以及生态湿地建设等6大工程项目,都在同一时间上马。5月15日,甜城湖清淤工程验收合格,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综合治理有了成果,日常管理保护也得到加强。内江市水务局成立了甜城湖专业清洁队,每天派出12艘机动清洁船、29名水面清洁人员负责湖面垃圾清理。40多岁的黄新渡是清洁队副队长,每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要带领队员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天气炎热时,对清洁队队员来说是一种考验。穿上迷彩服、套上救生衣,在水面上工作的队员们就像穿着棉袄在蒸桑拿。“队员们每天都洗汗水澡,一个个早就成了‘非洲人’。”黄新渡说,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一个队员抱怨。

      同时,对甜城湖景观的打造也在同步进行。

      去年12月23日,西林古渡、北渡码头、东门码头等4个新改造渡口码头投入使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金黄色渡船来回摆渡,两岸码头上排队候船等待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站在西林古渡码头上方,摄影爱好者龚俊拍下了正在湖中行驶的渡船。在他定格的画面里,既有白色帆船造型的遮阳棚,也有古色古香的渡船和改造一新的古渡码头。“青山绿水一抹黄,便民之举胜暖阳。”龚俊如此为他的摄影作品注释。

      今年1月,两艘画舫游船“大千号”和“甜城号”也投入运营。夜色下,随着游船起航,原本宁静的大千山水变得灵动起来。顺流而下,两岸灯光璀璨,横跨湖面的大桥犹如彩虹,和湖水交相辉映。湖景与城市融为一体,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陶醉其间。

      甜城湖上游,还有历时3年打造的川南最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谢家河湿地公园。每到秋天,湿地公园内沿河大面积品种多样、色彩各异的芦苇花陆续开放,或挺拔、或纤细的枝干随风摇曳,吸引大量市民观赏拍照。“大洲坝的芦苇丛是我孩童时就有的记忆,现在打造之后更加赏心悦目。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退休干部王岩辉说。

      截至目前,谢家河湿地公园、清溪湿地、甜城湖湿地建成并对市民游客开放,人民公园、梅山公园完成一期提升改造,松山公园已开工建设;全长约4公里的沱江左岸师院西区大门外至二医院段沱江生态廊道建成使用;市中区塔山公园绿道和东兴区小青龙河景观绿道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具备接待能力;东兴老街全面完成建设,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大千美食街、江华美食街经过提升改造,成为内江美食集散地。六段锦、十贤坊完成改造提升;今年城区新增旅游标示标牌80余块、休闲座椅300余张,新创建星级厕所10个,设置城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2个。

      文化之变

      内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历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民间书画艺术蓬勃发展,市中区更是被评为“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可以说,内江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如何让文化发展惠及普通市民,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内江的答案是:以“大千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同时,全力打造“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3大文化惠民品牌,逐步形成“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戏看、季季有比赛、年年有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我是外地人,今天第一次来张大千美术馆看展览。没想到馆内面积这么大,展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水平也很高,感觉这趟来得值。”6月4日,从河北来内江出差的公司职员陈伟表示,看了展览后,觉得这座城市的味道高雅。

      据悉,张大千美术馆于2012年6月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设置有专业书画展厅、艺术品展厅、笔会厅、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分区,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

      “现在天天都有展览,每隔一段时间还有比较大型的展览。今年2月就举办了‘中国梦·大千墨韵’书画名家作品展,共展出70余位画家的150余件作品,其中,仅国家级大师就有将近30位。9月还将举行‘海峡两岸书画展’,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内江大力实施大千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张大千博物馆、大千文化长廊、游客中心等,提升改造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美术馆和园林景观,恢复重建太白楼。目前,园区各子项目以及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年底前将迎接4A级景区省检现场检查。

      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得益彰,内江文化惠民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早上6点多就来排队,还差点领不到票,现在内江的川剧搞得很好。”5月20日,内江、绵阳、遂宁3市联袂打造的《川剧声影》在内江市川剧团剧场拉开帷幕。听到消息,60多岁的张大爷约上自己的“票友”一起来过川剧瘾。

      能容纳400多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新编川剧高腔《红楼梦·探春治园》以及《卧虎令》、《扫松》、《访友》等知名川剧折子戏,轮番上演。

      张大爷一边看戏一边用DV录像。他说:“把节目录下来,等回家空闲时还能翻出来再看看。”

      川剧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受到市场化发展的严重冲击。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内江市川剧团一度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2013年,内江大力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以财政资金支持川剧发展,坚持举办“月月看大戏”文化惠民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每个月有4场川剧表演,只有1场卖票,其他3场都免费。每一场都爆满,还有不少周边城市的观众慕名前来观看演出。”市川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活动已成为“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开展以送文化、送戏剧、送展览、送春联、送图书进基层为主要内容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服务群众近100万人次。

      居住之变

      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功能配套逐渐完善,一座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内江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大家面前。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棚户区。内江市委对居住在棚户区困难群体的关心从未放弃过,让这些“小家”也要感受到这座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新房子的面积不仅比老房子大10平方米,所有家用电器都买了最新的。”6月10日,内江市中区西浦观邸小区内,75岁的闻永禄高兴地说。

      闻永禄是容器厂退休职工,住的老房子已经有30多年历史,下起雨来屋里都能漏水。楼后面还有一条臭水沟,平时都不敢开窗户。去年8月,容器厂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闻永禄和老伴选择了货币安置,拿到了44万元的补偿款。“算下来每平方米补偿6000元,而周边的商品房才4000多元一平方米,要房子还得等3年时间才能建好。”拿到补偿款的当天下午,闻永禄和老伴就在附近的商品房小区购买了一套崭新的二居室。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内江经济总量在历史上曾仅次于成都、重庆。但面对经济转型压力,众多老企业破产倒闭,留下大量危旧房和棚户区。根据《内江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规划》,从2013年到2017年,全市棚改户将达7万多户,面积620万平方米,规模居全省市州前列。

      危旧房和棚户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

      为此,内江市委、市政府将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求放大群众利益,提高货币补偿标准,鼓励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实现前脚搬出老房子,后脚就能住进新房子。

      去年8月是内江主城区棚改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新一轮棚改启动,货币化安置补偿标准大大提高,选择货币安置的比例由之前的3%左右,一路攀升到年底的58.42%,在全省各市州中遥遥领先。

      东兴旧城棚户区,李勇林一家住了30多年的房子年久失修,左邻右舍20来户合用一间公厕。“老人出门不便,洗澡都是个难事”。有朝一日能住上功能齐全的商品房,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新一轮棚改启动后,李勇林梦想成真:各类补偿加补贴,安置费超过50万元,在楼盘均价4000元的市区,很快选定一套心仪的三居室。货币化安置让李勇林节省了过渡时间,早早地圆了安居梦。

      老旧院落改造也是内江棚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点民生工程,去年已完成88个老旧院落改造。

      东兴区农校街1巷,便是其中之一。新铺的混凝土地面、新装的院落大门、修缮后的楼梯扶手,以及排水沟、化粪池的清理等,这些变化,在这里居住了10多年的陈自友深有体会。

      “过去到处是稀泥路,出个门一身脏。现在环境好了,不仅出门方便,还有空地可以聚在一起玩耍。”

      按照棚户区分类改造的总体要求,在广泛征询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内江对主城区内暂不符合拆迁重建的棚户区开展了以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打造优美环境、加强专业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的老旧院落整治工作。

      而根据规划,2015年至2020年,内江计划实施老旧院落改造共430个,10万余人受益。其中,今年将实施老旧院落改造102个。

      甜城内江,徐徐扬帆,向朝霞升起的方向破浪远行。

      甜城人民,悠然自得,在山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中共享甜蜜生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