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四旅”联动带“火”全域旅游

  • 2015年05月27日 09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花田酒地

     

      那溪那水那湾

     

      大旺竹海全景图

     

      凤凰湖晨曦

     

      茶山神韵

      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本,全面推进竹业游、茶业游、鲜花游和生态农业游——

      “微微的风,仍飘着花香依旧,青山绿水,如诗如画的遨游,我的家,在那溪那山那边,蓝蓝的天……”5月23日,泸州市纳溪区花田酒地人头攒动,景观音响不时飘出《那溪那山》的歌,为赏花的游客诠释着山水田园的情愫。

      花田酒地作为纳溪区“全域旅游”核心景点之一,随着知名度的不断飙升,引来游客络绎不绝。“五一”单日游客量突破2.5万人。花田酒地从动工建设至今,不足1年为何能取得如此效果?答案就是纳溪以生态优先为出发点,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推动竹业旅游、茶业旅游、鲜花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四旅”联动,旅游产业连年“井喷”。今年“五一”小长假,纳溪区各景区景点游客同比增长45%;综合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5%。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

      青翠绿浪涌

      竹业旅游“火”起来

      “当今的中国旅游产业,已经从纯粹观光旅游转变成休闲体验乡村游。我们的70多万亩竹林和8万多亩珍稀林木,是发展旅游的原始资本。”纳溪区委书记熊启权说。

      定调全域旅游,统筹文景规划,农旅双链结合,纳溪集地域古韵酒香、特早茶香、精品果蔬、生态花香于一体,搭建独具特色的“中国纳溪旅游区”。

      入夏的早晨,大旺竹海的山巅,依稀晃动着游客的剪影,摄影爱好者早已在此架好摄影器材,等待东升的太阳。

      有了竹业的资本,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10万亩原生态竹海成了市民观光的好去处。白节镇,纳溪东南面一个古老的小镇,因为10万亩竹海和温泉火了。

      这一切,来源于纳溪盘活林竹,构建全景竹业旅游产业,把静资源变为活资产。

      在经济新常态下,纳溪依托“生态牌”出招,做足“青山绿水”文章,搞好以竹为主的生态旅游发展。随着竹业生态旅游的兴起,与竹相关的竹酒、竹药、竹菌、竹茶、竹禽、竹畜等竹下种植养殖业也随之兴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竹林旅游商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韵公司依托大旺竹海编制竹椅。因为生态环保,特色浓郁,竹韵公司产品畅销。

      走进纳溪竹林,除了无边竹浪,还能仰望纳溪打造的“中国香海·长江酒魂”,融情在全画幅的纳溪旅游景观模式中,镇镇有景,村村如画,让镇村成为竹业旅游链条的节点,形成“纳溪旅游”的大格局。

      绿染千山秀

      茶业旅游“醉”四方

      “只要你来了就是我的客人,我将为你献上纳溪的特早茶。”纳溪区棉花坡镇梅岭茶山上,“川南雀舌”传承人王大授坐在茶庄前招待着客人。

      立足山村看世界、留住乡愁展新城。茶香是一种乡愁。

      纳溪区是中国早茶主产区之一,在茶产业中注入诸多乡愁元素,将茶业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升华了茶产业的打造、储存、种植,以及茶园内茶艺、茶产品珍藏等乡愁文化旅游业态。

      民俗文化也能搭载美丽的乡愁,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更新传统特色文化的元素。纳溪拥有地方民歌、班打狮子、永宁河船工号子以及护国陈醋制作工艺等诸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曲《那溪那山》,生动诠释了纳溪的文化底蕴和纳溪儿女的思乡爱家情怀。

      2011年,纳溪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旅游节、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在纳溪成功举办。同年12月30日,“四川省民歌研发基地”的牌匾挂到纳溪,这是四川省首个民歌研发基地。2015年“中国旅游日”当天,“川南民歌第一村”的牌子也挂在了乐道古镇……太多的山野民歌,让纳溪民歌中的经典《撵野猫》随着游客的乡愁一并带到四面八方。

      除了民俗民歌,“麒麟温酒器”、“天仙枇杷”、“护国柚子”、“夜郎文化”也在完善着纳溪的旅游元素,增加纳溪旅游的热度。

      五彩清溪沟

      花田酒地“香”酒城

      清溪沟原是一条小水沟。而在3公里处,则有中国酒城最大的酿酒基地。将酒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建设中国酒镇酒庄,把废弃的工厂厂房改建成游客集散地和餐厅,把荒地盘活成花海,纳溪找到了新型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花田酒地、中国酒镇酒庄应运而生。

      2014年3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纳溪龙洄酒庄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标准认证001号牌,标志着第一个白酒酒庄在纳溪正式成立。

      纳溪乘势而上,以龙洄酒庄为核心,依托优势酒业,规划了60平方公里的中国酒镇酒庄旅游园区,创建国家“中国白酒酒庄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今年,纳溪继续完成酒镇酒庄园区内的纳贡酒庄、致帛酒庄、中国白酒文化展示中心3个酒庄,总部酒业经济、酒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高地初步形成。

      “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人山人海,客人根本接待不过来,一天能卖3000多元。”花田酒地对外开放后,旅游人流量急剧增长,民强村的陈德贵,放弃了在泸州经营多年的餐馆,带着桌椅板凳回到家中,把以前闲置的农房改成了农家乐。“人太多了,在家里搞农家乐的收入比在泸州开餐馆还要可观。”

      “看了花田酒地,再到酒庄去品品酒,合适的话还可以定制几瓶。这种休闲旅游体验就是巴适。”游客李再权说。

      除了花田酒地,中国香海旅游区也成为游客的新去处。中国香海旅游区集聚着万亩桂花,闻香观彩工程则用四季变化的各种植物花卉点缀城市和旅游沿线景观,凝聚着酒香、茶香、花香、果香的丰富旅游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农村景观亮点。

      游玩全天候

      生态农业“聚”人气

      花田酒地、酒庄,容不下所有来纳溪的客人。“五一”小长假,纳溪区新乐镇启玉葡萄园车堵人涌,采摘草莓、体验农事成了很多家庭的首选。“不用去撒哈拉就能看到沙漠了。”在天擎农庄的植物园,游客激动无比。这是纳溪区引进现代龙头农业企业,连片流转农村闲置土地,运用大棚模拟构建沙漠环境,栽种沙漠植物,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沙漠植被,感受沙漠环境。

      天擎农庄只是纳溪把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纳溪依托万亩特早茶、桂花、枇杷、护国柚等特色农业,建成花田酒地、特早茶庄、护国柚庄、护国陈醋、太山生态园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让游客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成就农民的致富梦想。

      纳溪利用特有的乡村韵味,改善基础设施,构筑交通环线,集中打造周末短期生态、品味、体验、健身等生态农业休闲游,形成相对的区位错位,城镇便成了乡村旅游的集散中心。

      “以泸州主城区为中心,以环酒城周边30分钟车程为半径,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景区为节点,集中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建成‘城区—智慧三江—花田酒地—凤凰湖—天仙硐—云溪温泉—欢乐派海滩—城区’环酒城精品线路。”纳溪区区长徐利认为,单一景点不足以支撑旅游业,环线、精品线才是其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纳溪“四旅”联动带“火”全域旅游

  • 2015年05月27日 09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花田酒地

     

      那溪那水那湾

     

      大旺竹海全景图

     

      凤凰湖晨曦

     

      茶山神韵

      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本,全面推进竹业游、茶业游、鲜花游和生态农业游——

      “微微的风,仍飘着花香依旧,青山绿水,如诗如画的遨游,我的家,在那溪那山那边,蓝蓝的天……”5月23日,泸州市纳溪区花田酒地人头攒动,景观音响不时飘出《那溪那山》的歌,为赏花的游客诠释着山水田园的情愫。

      花田酒地作为纳溪区“全域旅游”核心景点之一,随着知名度的不断飙升,引来游客络绎不绝。“五一”单日游客量突破2.5万人。花田酒地从动工建设至今,不足1年为何能取得如此效果?答案就是纳溪以生态优先为出发点,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推动竹业旅游、茶业旅游、鲜花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四旅”联动,旅游产业连年“井喷”。今年“五一”小长假,纳溪区各景区景点游客同比增长45%;综合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5%。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

      青翠绿浪涌

      竹业旅游“火”起来

      “当今的中国旅游产业,已经从纯粹观光旅游转变成休闲体验乡村游。我们的70多万亩竹林和8万多亩珍稀林木,是发展旅游的原始资本。”纳溪区委书记熊启权说。

      定调全域旅游,统筹文景规划,农旅双链结合,纳溪集地域古韵酒香、特早茶香、精品果蔬、生态花香于一体,搭建独具特色的“中国纳溪旅游区”。

      入夏的早晨,大旺竹海的山巅,依稀晃动着游客的剪影,摄影爱好者早已在此架好摄影器材,等待东升的太阳。

      有了竹业的资本,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10万亩原生态竹海成了市民观光的好去处。白节镇,纳溪东南面一个古老的小镇,因为10万亩竹海和温泉火了。

      这一切,来源于纳溪盘活林竹,构建全景竹业旅游产业,把静资源变为活资产。

      在经济新常态下,纳溪依托“生态牌”出招,做足“青山绿水”文章,搞好以竹为主的生态旅游发展。随着竹业生态旅游的兴起,与竹相关的竹酒、竹药、竹菌、竹茶、竹禽、竹畜等竹下种植养殖业也随之兴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竹林旅游商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韵公司依托大旺竹海编制竹椅。因为生态环保,特色浓郁,竹韵公司产品畅销。

      走进纳溪竹林,除了无边竹浪,还能仰望纳溪打造的“中国香海·长江酒魂”,融情在全画幅的纳溪旅游景观模式中,镇镇有景,村村如画,让镇村成为竹业旅游链条的节点,形成“纳溪旅游”的大格局。

      绿染千山秀

      茶业旅游“醉”四方

      “只要你来了就是我的客人,我将为你献上纳溪的特早茶。”纳溪区棉花坡镇梅岭茶山上,“川南雀舌”传承人王大授坐在茶庄前招待着客人。

      立足山村看世界、留住乡愁展新城。茶香是一种乡愁。

      纳溪区是中国早茶主产区之一,在茶产业中注入诸多乡愁元素,将茶业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升华了茶产业的打造、储存、种植,以及茶园内茶艺、茶产品珍藏等乡愁文化旅游业态。

      民俗文化也能搭载美丽的乡愁,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更新传统特色文化的元素。纳溪拥有地方民歌、班打狮子、永宁河船工号子以及护国陈醋制作工艺等诸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曲《那溪那山》,生动诠释了纳溪的文化底蕴和纳溪儿女的思乡爱家情怀。

      2011年,纳溪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旅游节、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在纳溪成功举办。同年12月30日,“四川省民歌研发基地”的牌匾挂到纳溪,这是四川省首个民歌研发基地。2015年“中国旅游日”当天,“川南民歌第一村”的牌子也挂在了乐道古镇……太多的山野民歌,让纳溪民歌中的经典《撵野猫》随着游客的乡愁一并带到四面八方。

      除了民俗民歌,“麒麟温酒器”、“天仙枇杷”、“护国柚子”、“夜郎文化”也在完善着纳溪的旅游元素,增加纳溪旅游的热度。

      五彩清溪沟

      花田酒地“香”酒城

      清溪沟原是一条小水沟。而在3公里处,则有中国酒城最大的酿酒基地。将酒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建设中国酒镇酒庄,把废弃的工厂厂房改建成游客集散地和餐厅,把荒地盘活成花海,纳溪找到了新型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花田酒地、中国酒镇酒庄应运而生。

      2014年3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纳溪龙洄酒庄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标准认证001号牌,标志着第一个白酒酒庄在纳溪正式成立。

      纳溪乘势而上,以龙洄酒庄为核心,依托优势酒业,规划了60平方公里的中国酒镇酒庄旅游园区,创建国家“中国白酒酒庄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今年,纳溪继续完成酒镇酒庄园区内的纳贡酒庄、致帛酒庄、中国白酒文化展示中心3个酒庄,总部酒业经济、酒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高地初步形成。

      “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人山人海,客人根本接待不过来,一天能卖3000多元。”花田酒地对外开放后,旅游人流量急剧增长,民强村的陈德贵,放弃了在泸州经营多年的餐馆,带着桌椅板凳回到家中,把以前闲置的农房改成了农家乐。“人太多了,在家里搞农家乐的收入比在泸州开餐馆还要可观。”

      “看了花田酒地,再到酒庄去品品酒,合适的话还可以定制几瓶。这种休闲旅游体验就是巴适。”游客李再权说。

      除了花田酒地,中国香海旅游区也成为游客的新去处。中国香海旅游区集聚着万亩桂花,闻香观彩工程则用四季变化的各种植物花卉点缀城市和旅游沿线景观,凝聚着酒香、茶香、花香、果香的丰富旅游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农村景观亮点。

      游玩全天候

      生态农业“聚”人气

      花田酒地、酒庄,容不下所有来纳溪的客人。“五一”小长假,纳溪区新乐镇启玉葡萄园车堵人涌,采摘草莓、体验农事成了很多家庭的首选。“不用去撒哈拉就能看到沙漠了。”在天擎农庄的植物园,游客激动无比。这是纳溪区引进现代龙头农业企业,连片流转农村闲置土地,运用大棚模拟构建沙漠环境,栽种沙漠植物,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沙漠植被,感受沙漠环境。

      天擎农庄只是纳溪把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纳溪依托万亩特早茶、桂花、枇杷、护国柚等特色农业,建成花田酒地、特早茶庄、护国柚庄、护国陈醋、太山生态园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让游客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成就农民的致富梦想。

      纳溪利用特有的乡村韵味,改善基础设施,构筑交通环线,集中打造周末短期生态、品味、体验、健身等生态农业休闲游,形成相对的区位错位,城镇便成了乡村旅游的集散中心。

      “以泸州主城区为中心,以环酒城周边30分钟车程为半径,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景区为节点,集中建设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建成‘城区—智慧三江—花田酒地—凤凰湖—天仙硐—云溪温泉—欢乐派海滩—城区’环酒城精品线路。”纳溪区区长徐利认为,单一景点不足以支撑旅游业,环线、精品线才是其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