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人居环境的两年巨变
经过两年人居环境治理,中江县石垭子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省住建厅供图
编者按
11月5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将在广西召开。会上,四川将就相关经验做交流发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根本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环境的同时,避免大拆大建、破坏农村特点?四川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至于这条路是怎么走的,则要从一座村、一群人说起。
站在村民廖帮科家门口,远远能看到县城的轮廓。
就这么一段距离,过去要“跑断腿”——地处龙泉山脉的德阳市中江县石垭子村一大半是土路,坡坎相接、起伏不平,“好多拖拉机都爬不上去。”而现在,平整的水泥路从家门前延伸到中江县城,开车进城只要18分钟。
缩短城和村之间距离的,不止是道路。村容整洁、新房牢固……近两年,我省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给小小山村带来巨大改变。在廖帮科看来,这两年间村里的变化,比过去20年的都多。
A
硬件“大手笔”新村规划:村里有了一个个“小社区”
村口水泥路边,有一排川西民居风格的两层小楼。这是石垭子村新建的12社聚居点,住着17户人家。
10月30日中午,年过7旬的刘如琼拉了个小板凳,和周围邻居一起坐在街边小卖部门前,享受深秋里难得的暖阳,“住了小洋房,还能和周围熟人挨着,安逸。”
其实对于搬新居,刘婆婆之前挺担心。当初听说建新村聚居点,要把村里所有人统一搬到新房里住,刘婆婆慌了:全村近700户人,得是多大一片地?老邻居之间要想串门,就没以前方便了。何况离自家田地太远,去地里采点小菜,来回都要走四五十分钟,这对腿脚不好的刘婆婆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担心的事并没发生。石垭子村规划新建的聚居点,是一个个由几户、十几户集聚成的“小社区”,散布于起伏的丘陵中。每个“小社区”,都确保水电气等公共服务接入。中江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局局长刘建明说,当地属深丘,地形起伏大,若搞“大聚居”不利于村民出行,也会破坏当地农村特点。
村里的实践,在全省已上升为一种理念——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适度聚居。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总结并推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乡村规划模式,通过建聚居点和旧村改造相结合,既改善乡村人居条件,又体现田园风光和乡村特点。
全新理念,通过规划的“白纸黑字”迅速落地。两年时间,我省约有9万个村落编制了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2013年石垭子村也请省规划院编制完成《石垭子村产村相融建设美丽新村总体规划》等多项规划。
基础设施:已完成超10个重要基建项目
在石垭子村,最让人惊喜的或许是小学:洋气的蓝色教学楼内,网络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一应俱全,每个教室还配有多媒体电子黑板;而教学楼外,则是标准塑胶操场、草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往往是欠账最多的环节。在这方面石垭子村屡屡“出手”:从通向聚居点的产业大道到村公共服务中心,村里近年完成的重要基建项目就超过10个。
建设所需资金,来自各级财政支援。连续4年,省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新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建立财政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将每年财政投入20%作为奖励资金安排。“都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考核,做得又快又好才拿得到。”刘建明说,石垭子村已连续多年拿到了“奖金”。
为推进公共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全省78%行政村增设了公共服务专职管理干部岗位,省财政每年每村安排7万元专项经费。
B
管理跟得上农房质量:农村工匠持证上岗,填补管理空白
12社聚居点里的新房,是薛正树参与修建的。对这位砌了一辈子砖的农村建筑工匠来说,这次工程有件新鲜事儿——在聚居点修建前,所有工匠都被要求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之后还要年检。
硅酸盐水泥的储存时间为几个月?砌筑砖墙的高度不宜超过多少米?……原来老师傅口传心授的经验,现在变成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刘建明介绍,培训是为补足农村一线建筑工匠的知识和技术漏洞,让操作更规范、科学,“都说农村房子质量差,农村持证工匠建出来的新房,就不会比城里建筑公司的差。”
农村砖瓦匠要持证上岗,这背后是我省推行城乡住房建设一体化管理的结果。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农房靠农村建筑工匠,可四川乃至全国对工匠从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审核都没有强制性要求,“临时找不到尺子,甩个草鞋就敢量尺寸。”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上岗制度的推广,填补了农房建设管理空白。
工匠解决操作中的技术问题,相关法规由政府完善。我省为此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居民住宅抗震设防决定》和《芦山地震灾后自建农房管理办法》,并正在制定《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从农房规划选址等各环节加强技术监督和指导。同时我省亦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农房地震保险试点,确保农房质量安全。
卫生环境: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
谈起生活变化,还有一件小事让刘如琼婆婆感受很深——原来每家处理生活垃圾,要不在后院里烧,黑烟滚滚,熏得墙壁“乌漆墨黑”;要不就偷偷扔到山坡下。现在门前几百米就有个垃圾桶,方便、省事。
一到中午,村民廖邦地就会来统一收集各家丢出的垃圾,运到固定地点,等镇里垃圾车运到县上处理。村党支部书记田明阔说,石垭子村像廖邦地这样的保洁员已有5位。
刘婆婆口中的小事不小。它其实涉及农村一大“顽疾”——如何处理过去“放任自流”的农村垃圾。以2007年为例,我省仅4%的行政村对垃圾进行处理,绝大多数垃圾被就地掩埋甚至直接抛弃,污染农村环境。而通过“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加之通过垃圾分类收集、沼气池化解、垃圾回收等源头减量措施,目前行政村垃圾处理比例已超过90%。
要让垃圾治理可持续,钱从哪儿来?
垃圾处理设备购置等初期费用,由政府买单。日常运行则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由村民适当缴费。田明阔介绍,财政相关补助解决了石垭子村三轮车等垃圾收集所需设备;廖邦地等保洁员每人每月的300元补助,则由村公共收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