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打好生态农业牌 建好美丽新农村
万源市长城林业有限公司特种养殖基地
大竹县竹林基地长势良好的竹笋
万源市青花镇富硒茶园
宣汉中药材基地——厚朴林基地
达州市中心购物广场
开江宝塔坝新农村建设
达县大堰乡新农村
坚持“四区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果说从我的身上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投身农业产业,未尝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11月11日,万源市恒康农业公司创始人王宇,站在了达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演讲台上,分享自己的农业之路。
在不久前的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王宇斩获成长型现代农业类项目二等奖。从IT行业毅然转身投入农业产业的王宇,不仅让万源黑鸡飞出了大巴山,而且誓要打造农业产业链,实现生态农业大发展。
万源黑鸡因富硒而走俏,这得益于达州独特的土壤。作为全国三大“富硒”农产品产区之一,达州特色产业面积达到250万亩,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品粮、油料、生猪、肉牛、中药材、茶叶生产基地。
近年来,达州坚持农业“四区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相继被认定为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糯稻之乡、中国乌梅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醪糟之都,国家商品粮和优质生猪生产基地。
生态农产品更诱人
蜂桶蜂蜜、富硒大米、旧院黑鸡蛋、富硒珍珠花菜……在11月初举行的第六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上,主打绿色、生态、富硒特色的万源市展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客商。“运了几百斤冷水鱼还没进场就被‘洗劫一空’”,万源市花萼顺旺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昌义说。
无论是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还是今年举办的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渝洽会、茶博会……此类展示展销活动中,包括万源黑鸡、大竹醪糟、渠县黄花、宣汉苦荞酒、开江橄榄油等在内的达州特色农产品总是能够招徕到客人。
这样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天禾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继平几乎场场不落,“我们计划投资3亿元在达川区龙会乡张家山村建设预计规模达5000亩的川东精品茶园”。这只是达州茶业雄图中的一部分。致力成为“全球最大天然富硒茶区”,达州提出富硒茶产业发展“双百”工程,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物流、配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富硒茶”全产业链模式,到2020年规划建设富硒茶基地100万亩,到2024年形成100亿元产值。
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让农产品走出达州,走向全国。万源市引入阿里巴巴开展“农村淘宝”项目合作,渠县、宣汉县也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此外,四川商情达州专区、天虎云商达州专区、达州鲸鱼网、达州团购网、达州商城网、淘宝天猫特色达州馆等一批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也投入运营。今年前9月,达州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亿元。
美丽新农村更留人
“荷花开得好的时候,周末住宿都要提前预约哦!”李丽经营的宝塔客栈是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坝社区第一家星级乡村酒店。一直在外打工的李丽,去年回来看到家乡的巨变,索性翻修了自己的三层小楼,开起了乡村农家乐,“有生意做生意,没生意就过自己的生活。”
连片的荷花、宽阔的广场、整洁的民居以及干净的水泥路,一排排升级改造的“红砖、青瓦、白墙”特色民房伫立在荷田边,不仅如此,自来水、天然气、宽带网络等更是一应俱全,这让李丽感叹“这与城市没有区别”。和她一样从东部沿海打工归来的人,对于传统劳务输出大市的达州来说,还有很多很多。
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除了开江普安镇宝塔坝村,还有宣汉君塘镇洋烈村、大竹庙坝镇寨峰村。“新村建在哪里、产业发展在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配套到哪里”,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突出川东地域特征、农村特色和民俗特点,今年前10月,达州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48个、建改保新村聚居点247个,同时建成村级服务中心70个。
美丽新村在达州的遍地开花,不仅让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留在了家乡,而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推进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截至目前,达州规划旅游线路22条,建设旅游景点60个。10月底,第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如约在达州举行,伴随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也有了更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农村深改革更考人
“这些权证可以从银行贷款10万元。”今年3月,达州市通川区磐石乡王家桥村三组村民张尊华领到了4本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土地所有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林权证。由通川区率先在达州市试点开展的农村产权“六权同确”,截至目前已有10个乡镇全面完成。
“六权同确”将固定资产盘活为流动资源,通川区先期试点的过程中还建立了“六权”数据信息应用平台。该平台不仅将六种权属通过一张图清晰呈现出来,而且实现了人、地互查的方便快捷,更着眼于一段时间以后的业务办理、产业规划以及土地建设利用。
通川区试点农村改革“六权同确”,宣汉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大竹县汇鑫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为全省首批试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渠县全面推行“村民办事不出村”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试点开展土地托管,成立了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创新“大田托管”模式。
从农村土地到农业科技,从农村资金到农村管理,达州坚持以“6+10”农村专项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资源统筹难、农村人才难、农业融资难、服务到位难、农民办事难五大难题。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说:“到2017年,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出现显著变化,现代农业成为主要业态,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农村更加美丽繁荣和谐,农民更加富裕幸福。”
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达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增长,增速排名均在全省前列。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农业增加值229.63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775元,同比增长10.7%,继续保持高于全市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