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逛展览“深度游”不再难
工作人员帮助视力障碍的小朋友触摸复制文物。(四川博物院供图)
2月16日,聋哑人梁林怀着“就去看一下的”想法,走进了四川博物院。让梁林意外的是,讲解员通过手语讲解,让他有了一次“深度游”。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至2013年,四川博物院的讲解员每逢周五,都会到成都特殊教育学校去学习手语,以便更好地服务聋哑人。
【现场记录】
连比带画深度逛川博
一本便签、一支笔,是梁林必备的随身物品。借助这两样工具,梁林写出领票需求,顺利完成了在窗口免费取票的程序。“你好,欢迎来到四川博物院。”大厅前,讲解员周瑾璇微笑着对梁林打出了手语。梁林很开心地用手语回答:“谢谢!”
走进工艺美术展厅,周瑾璇将梁林带到镇馆之宝“云龙纹玉带”面前。“这是蜀王王建最喜欢的一条腰带,是真品。”周瑾璇用手语向梁林解说了玉带的主人、来历和它背后的故事。尽管周瑾璇手语流利,但梁林还是掏出了便签和笔,写下自己的问题,也请周瑾璇写下“答案”。就这样,手语夹杂文字,用了近10分钟时间,周瑾璇才为梁林讲解完这条玉带。“虽然学了两年多的手语,但博物院的藏品专业性太强,牵涉面太广。我们只能用手语进行简单讲解,告诉他物品的用处等简单信息。”抹了抹头上的汗,周瑾璇说,这样为聋哑人进行深度讲解,自己还是头一次。
一个小时后,梁林终于逛完了工艺美术馆。此时,他的便签本已经翻过了近30页。“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意思。本以为来博物院,只能走马观花看看样子,没想到除了看文字介绍,还能深入了解到背后的故事。谢谢你。”梁林为周瑾璇写下这样一段话,记录他第一次逛博物院的体验。
【延伸阅读】
多种配套“特殊”服务
政策扶持——《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图书馆须设立无障碍设施,免费提供为残障读者送书上门等便民服务。《四川省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管理办法》要求每年为特定群体开展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
阵地建设——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市残联在成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打造“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分馆”,设置了盲人阅览区,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带语音的盲人阅读软件和方便肢残人士取放的自动书架。成都市残疾人群众文体活动示范点,除了配备基本设施外,还必须具备开展残疾人文艺节目排练及演出、读书看报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书画作品创作及展览等活动场地。
文化服务——金沙博物馆推出手语讲解,为盲人配置语音导览,定期为残障人士开展活动;基层残疾人群众文体活动示范点要求有专人担任残疾人文体活动指导员,常年参与活动的残疾人在70%以上,并记录参与活动情况。
【记者观察】
文化服务也应“无障碍”
邀约聋哑人一起体验博物院的手语讲解,记者颇费一番工夫,遭到了多次的拒绝。通过梁林,记者了解到,遭到拒绝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拒绝作秀”。
这个原因令人深思:每年助残日前后,服务残障人士的活动层出不穷,但过了助残日却鲜有耳闻。让更多残障人士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均等、便利、公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才是他们真心需要的。
记者不禁为今年省文化厅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叫声好,残障人士需要的不仅是无障碍设施,更需要“无障碍”的文化服务,享受到“量体裁衣个性化”的公共文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