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 成都地铁下一站?

  • 2014年11月21日 09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中医大·省医院站醒目的立式竹简造型。 (图片均由记者田为/摄)


    界牌站的屋顶设计别出心裁。


    龙泉驿站的墙上诗意盎然。


    书房站的廊柱装饰着桃花图。


    马蹄印、马栓、马掌成为骡马市站的设计元素。

      11月18日,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投入试运营已近一月。细心的乘客发现,龙泉的妖娆桃花、古老驿站以及现代的汽车文化,被别出心裁装点在地铁站内,让繁忙的交通站点多了丝丝浪漫的文化气息。其实,从1号线开始,成都地铁就将地方文化纳入站点装饰。

      在其他一些城市,地铁文化早已从简单的站台装饰向打造更优雅和艺术的公共文化空间迈进。成都未来还将建设多条地铁线路,文化空间,将会成为成都地铁的下一站吗?

      东延线上“桃花朵朵开”

      与过去相比,东延线最大的变化便是站点设计融入更多的文创元素。这不仅包括了站点内装饰,其中3个地面站的外观,同样引入诸多文化内涵。

      10月30日下午,当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唐可欣刚走出东延线终点站,便被立柱上一首陆游的《别建安》吸引了注意力。这位中文系女孩知道龙泉驿曾是成都著名驿站,“如今看到古人送别的诗词,顿时觉得车站也有了古驿氛围!”

      惊喜不止一处。环顾龙泉驿站台,十几幅李白、王昌龄等人的诗词镌刻墙上,站台立柱上有马栓,还用仿古浮雕制作了驿马奔腾图等作品,龙泉驿昔日“邮驿攘往、商贾轮蹄”的繁荣景象浓缩其中。书房站的装饰设计更让人眼前一亮:廊柱全部被风情各异、灼灼其华的桃花图装点,远远望去,恍若置身姹紫嫣红、游人如织的桃花沟。抬头仰望,地铁站的天花板被巨幅泼墨山水“云山松韵”覆盖,水墨山川和百花争春图相得益彰,恰到好处传递出龙泉驿的独特生态。

      这些文创设计,出自深圳某装饰公司之手。该公司东延线项目负责人李晨鹭告诉记者,当公司接到设计任务时,就有意识希望能将地方文化融入站点装饰。“当我们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龙泉驿是因古驿得名,而现在每年春天桃花遍野,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经过反复斟酌,一个以“生态文化、古驿文化、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站点设计新鲜出炉。

      为了让东延线的3个地面站也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并与龙泉驿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契合,负责设计的中铁五院设计师们,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着丰厚营养。大面铺站的站台看上去简洁清爽,中铁五院成都项目负责人王今玉表示,“站台设计吸取了武侯祠等四川古建的内涵,且把南方建筑坡屋面特有的形象和轻盈、灵动、通透等元素融入其中。”

      最有意思的地面站是界牌站。王今玉说,这个站点恰好处在东风渠旁,“当设计师实地走访各站点时,哗哗流动的东风渠水便提供了创作灵感。”最终呈现出来的车站屋顶,铝板和玻璃交替,只要有雨,凹陷的玻璃槽便能看到雨水缓缓流动。这样的设计,既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又让建筑充满动感。

      文化设计元素来自本土

      成都地铁1、2号线,文创元素同样多姿多彩。

      这些抽象的图案,浓缩的正是四川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地铁1、2号线的站点设计,究竟引入了哪些文化元素?成都地铁设备与装饰部副部长韦骏透露,“1号线的17个站,按照‘一站一景’的原则进行设计,文化元素全部来自成都。而2号线则将一品天下、春熙路等5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设计。”

      只要稍加留意,不难看出这些站点设计的独具匠心。成都是著名的锦官城,锦江濯洗蜀锦,因此在锦江宾馆站,设计师别出心裁把“蜀锦”、“织机”当作建筑装饰元素,抽象再现了古代蜀锦织造的过程。在火车北站的站台,装饰变成了火车元素:休息坐椅扶手是蒸汽火车头车轮式样,立柱上的灯带,由火车轮箍演变而来,天花板的吊顶,也是一根根的“铁轨”。天府广场站,“水润天府”的成都文化以“水滴”组景生动表现,又与地面以水为中心的系列文化景观遥相呼应。

      2号线站点的文化设计也很用心。李晨鹭说,当初为了让2号线的文创设计与周边环境的气质相符,设计师们不仅提前一个月进行成都文化的资料收集,还实地走访了每一个站,“如果周边有古老建筑,就了解其历史渊源。如果是现代建筑,就看是金融区还是住宅区,再从中提取文化元素。”中医大省医院站的立式竹简设计,就是因为设计师走出站台,“抬头便看到了中医药大学。”于是,泛黄的竹简成为了站台的装饰基调,而竹简上来自《本草纲目》的药方,每每吸引乘客饶有兴致驻足品读。

      因为实地走访,设计师们还避免了文化元素的滥用。2号线的一品天下站,当初的工程名叫金沙遗址站。设计师们原本还打算将太阳神鸟的元素植入站点,结果到现场一看,才发现站点出口其实在一品天下路口。作为外地人,设计师们走完整条街,才发现此处原来是美食一条街。于是,饮食文化便成为这个站点的主打。筷子,这个中国人就餐的工具,成为天花板和站台立柱的主要装饰。

      然而,成都丰厚的文化元素,为何不能在地铁站表现得更加直观?李晨鹭说,“地铁站毕竟是交通枢纽,更多地要考虑交通便捷,而非面面俱到做成博物馆。”

      韦骏透露,未来成都还将开通多条地铁线路。届时,熊猫、金沙、三星堆文化,甚至周边的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等文化旅游元素都可进行有机植入。有文化装点的成都地铁,也会更加多姿多彩。

      地铁站也能变身文化空间

      在设计师看来,成都地铁站点的文创设计,在国内可以排在前列。但是地铁怎样打造成更有品位的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气质和形象?成都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成都摄影师迟阿娟近年游历世界各地,她的镜头里拍下了莫斯科地铁站的富丽堂皇,也记录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的浪漫。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英国、法国等国地铁站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地铁车厢里,乘客往往低头玩手机,但在这些城市,大家几乎都很安静地看书或者翻杂志,顿时让人觉得一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

      这种地铁车厢里的文化氛围,除了当地市民的自身修养,还有人为的氛围培养。为了提高伦敦地铁族的文化素质,两名英国人在2009年发起了“选择你的读物”活动。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向志同道合者征集图书,然后每月在伦敦地铁上进行一次免费借阅。活动深受各界好评,甚至影响到美国纽约的一群年轻人也积极跟进,在纽约地铁倡导起深度阅读。

      地铁公共的空间,也成为艺术家们施展才华之处。迟阿娟说,每年9月,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制作海报,在地铁站内展出。有时候还会在车厢举办模特走秀,让乘客一饱眼福。在巴黎地铁站,小提琴、吉他等小型音乐会也会不定期上演。“当你从充满噪音的地面进入地铁站,扑面而来的是悠扬的旋律。那种不经意闯入的艺术美感,让人非常难忘。”

      事实上,如何在地铁站营造更为丰富的文化空间,已在国内一些城市受到重视。在上海工作的成都女孩唐铮对上海地铁站的文化味十分称道,“从去年开始,人民广场地铁站的音乐角,每周末要举行1小时的公益演出,水平很高,有的乐手还来自上海交响乐团。”文化活动在上海的地铁站开展得丰富多彩。“人民广场站有公共文化周,有刘海粟美术作品展;浦电路站和上体馆站,能看到‘与大师零距离’吴冠中、林风眠作品展;在浦东机场站,有‘老上海风情公益画’展……”

      这一切,未来或将给成都地铁设计一份新的触动。

      声音

      地铁站如何营造“文化”味儿听听大家怎么说

      杨萍(公务员):最近微信圈有很多关于莫斯科地铁等世界知名地铁站的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艺术气质出众的地铁站,至少照片上都看不到广告。国内的很多地铁站,扑面而来的都是各种广告牌,成都地铁的装修也应进行总体规划。否则零敲碎打的艺术设计,肯定会被广告淹没。

      刘秀勇(书法家):成都地铁的文化味还远远不够,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未来引入大型的壁画、雕像甚至装置等艺术?精心设计的地铁站,完全可以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有文化的地铁站,其实是城市品位和实力的一种物化,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胡光伟(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作为交通枢纽,地铁站在装修时将地方文化元素有机植入已经足够,在成都地铁车厢推广读书可能很难,毕竟我们的车厢太过拥挤。 (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化空间 成都地铁下一站?

  • 2014年11月21日 09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中医大·省医院站醒目的立式竹简造型。 (图片均由记者田为/摄)


    界牌站的屋顶设计别出心裁。


    龙泉驿站的墙上诗意盎然。


    书房站的廊柱装饰着桃花图。


    马蹄印、马栓、马掌成为骡马市站的设计元素。

      11月18日,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投入试运营已近一月。细心的乘客发现,龙泉的妖娆桃花、古老驿站以及现代的汽车文化,被别出心裁装点在地铁站内,让繁忙的交通站点多了丝丝浪漫的文化气息。其实,从1号线开始,成都地铁就将地方文化纳入站点装饰。

      在其他一些城市,地铁文化早已从简单的站台装饰向打造更优雅和艺术的公共文化空间迈进。成都未来还将建设多条地铁线路,文化空间,将会成为成都地铁的下一站吗?

      东延线上“桃花朵朵开”

      与过去相比,东延线最大的变化便是站点设计融入更多的文创元素。这不仅包括了站点内装饰,其中3个地面站的外观,同样引入诸多文化内涵。

      10月30日下午,当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唐可欣刚走出东延线终点站,便被立柱上一首陆游的《别建安》吸引了注意力。这位中文系女孩知道龙泉驿曾是成都著名驿站,“如今看到古人送别的诗词,顿时觉得车站也有了古驿氛围!”

      惊喜不止一处。环顾龙泉驿站台,十几幅李白、王昌龄等人的诗词镌刻墙上,站台立柱上有马栓,还用仿古浮雕制作了驿马奔腾图等作品,龙泉驿昔日“邮驿攘往、商贾轮蹄”的繁荣景象浓缩其中。书房站的装饰设计更让人眼前一亮:廊柱全部被风情各异、灼灼其华的桃花图装点,远远望去,恍若置身姹紫嫣红、游人如织的桃花沟。抬头仰望,地铁站的天花板被巨幅泼墨山水“云山松韵”覆盖,水墨山川和百花争春图相得益彰,恰到好处传递出龙泉驿的独特生态。

      这些文创设计,出自深圳某装饰公司之手。该公司东延线项目负责人李晨鹭告诉记者,当公司接到设计任务时,就有意识希望能将地方文化融入站点装饰。“当我们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龙泉驿是因古驿得名,而现在每年春天桃花遍野,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经过反复斟酌,一个以“生态文化、古驿文化、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站点设计新鲜出炉。

      为了让东延线的3个地面站也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并与龙泉驿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契合,负责设计的中铁五院设计师们,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着丰厚营养。大面铺站的站台看上去简洁清爽,中铁五院成都项目负责人王今玉表示,“站台设计吸取了武侯祠等四川古建的内涵,且把南方建筑坡屋面特有的形象和轻盈、灵动、通透等元素融入其中。”

      最有意思的地面站是界牌站。王今玉说,这个站点恰好处在东风渠旁,“当设计师实地走访各站点时,哗哗流动的东风渠水便提供了创作灵感。”最终呈现出来的车站屋顶,铝板和玻璃交替,只要有雨,凹陷的玻璃槽便能看到雨水缓缓流动。这样的设计,既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又让建筑充满动感。

      文化设计元素来自本土

      成都地铁1、2号线,文创元素同样多姿多彩。

      这些抽象的图案,浓缩的正是四川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地铁1、2号线的站点设计,究竟引入了哪些文化元素?成都地铁设备与装饰部副部长韦骏透露,“1号线的17个站,按照‘一站一景’的原则进行设计,文化元素全部来自成都。而2号线则将一品天下、春熙路等5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设计。”

      只要稍加留意,不难看出这些站点设计的独具匠心。成都是著名的锦官城,锦江濯洗蜀锦,因此在锦江宾馆站,设计师别出心裁把“蜀锦”、“织机”当作建筑装饰元素,抽象再现了古代蜀锦织造的过程。在火车北站的站台,装饰变成了火车元素:休息坐椅扶手是蒸汽火车头车轮式样,立柱上的灯带,由火车轮箍演变而来,天花板的吊顶,也是一根根的“铁轨”。天府广场站,“水润天府”的成都文化以“水滴”组景生动表现,又与地面以水为中心的系列文化景观遥相呼应。

      2号线站点的文化设计也很用心。李晨鹭说,当初为了让2号线的文创设计与周边环境的气质相符,设计师们不仅提前一个月进行成都文化的资料收集,还实地走访了每一个站,“如果周边有古老建筑,就了解其历史渊源。如果是现代建筑,就看是金融区还是住宅区,再从中提取文化元素。”中医大省医院站的立式竹简设计,就是因为设计师走出站台,“抬头便看到了中医药大学。”于是,泛黄的竹简成为了站台的装饰基调,而竹简上来自《本草纲目》的药方,每每吸引乘客饶有兴致驻足品读。

      因为实地走访,设计师们还避免了文化元素的滥用。2号线的一品天下站,当初的工程名叫金沙遗址站。设计师们原本还打算将太阳神鸟的元素植入站点,结果到现场一看,才发现站点出口其实在一品天下路口。作为外地人,设计师们走完整条街,才发现此处原来是美食一条街。于是,饮食文化便成为这个站点的主打。筷子,这个中国人就餐的工具,成为天花板和站台立柱的主要装饰。

      然而,成都丰厚的文化元素,为何不能在地铁站表现得更加直观?李晨鹭说,“地铁站毕竟是交通枢纽,更多地要考虑交通便捷,而非面面俱到做成博物馆。”

      韦骏透露,未来成都还将开通多条地铁线路。届时,熊猫、金沙、三星堆文化,甚至周边的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等文化旅游元素都可进行有机植入。有文化装点的成都地铁,也会更加多姿多彩。

      地铁站也能变身文化空间

      在设计师看来,成都地铁站点的文创设计,在国内可以排在前列。但是地铁怎样打造成更有品位的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气质和形象?成都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成都摄影师迟阿娟近年游历世界各地,她的镜头里拍下了莫斯科地铁站的富丽堂皇,也记录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的浪漫。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英国、法国等国地铁站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地铁车厢里,乘客往往低头玩手机,但在这些城市,大家几乎都很安静地看书或者翻杂志,顿时让人觉得一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

      这种地铁车厢里的文化氛围,除了当地市民的自身修养,还有人为的氛围培养。为了提高伦敦地铁族的文化素质,两名英国人在2009年发起了“选择你的读物”活动。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向志同道合者征集图书,然后每月在伦敦地铁上进行一次免费借阅。活动深受各界好评,甚至影响到美国纽约的一群年轻人也积极跟进,在纽约地铁倡导起深度阅读。

      地铁公共的空间,也成为艺术家们施展才华之处。迟阿娟说,每年9月,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制作海报,在地铁站内展出。有时候还会在车厢举办模特走秀,让乘客一饱眼福。在巴黎地铁站,小提琴、吉他等小型音乐会也会不定期上演。“当你从充满噪音的地面进入地铁站,扑面而来的是悠扬的旋律。那种不经意闯入的艺术美感,让人非常难忘。”

      事实上,如何在地铁站营造更为丰富的文化空间,已在国内一些城市受到重视。在上海工作的成都女孩唐铮对上海地铁站的文化味十分称道,“从去年开始,人民广场地铁站的音乐角,每周末要举行1小时的公益演出,水平很高,有的乐手还来自上海交响乐团。”文化活动在上海的地铁站开展得丰富多彩。“人民广场站有公共文化周,有刘海粟美术作品展;浦电路站和上体馆站,能看到‘与大师零距离’吴冠中、林风眠作品展;在浦东机场站,有‘老上海风情公益画’展……”

      这一切,未来或将给成都地铁设计一份新的触动。

      声音

      地铁站如何营造“文化”味儿听听大家怎么说

      杨萍(公务员):最近微信圈有很多关于莫斯科地铁等世界知名地铁站的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艺术气质出众的地铁站,至少照片上都看不到广告。国内的很多地铁站,扑面而来的都是各种广告牌,成都地铁的装修也应进行总体规划。否则零敲碎打的艺术设计,肯定会被广告淹没。

      刘秀勇(书法家):成都地铁的文化味还远远不够,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未来引入大型的壁画、雕像甚至装置等艺术?精心设计的地铁站,完全可以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有文化的地铁站,其实是城市品位和实力的一种物化,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胡光伟(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作为交通枢纽,地铁站在装修时将地方文化元素有机植入已经足够,在成都地铁车厢推广读书可能很难,毕竟我们的车厢太过拥挤。 (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