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港 通天下

  • 2013年09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

      “起-航--咯--”

      公元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女王授予的海军大元帅的任命状,意气风发地登上甲板,下达了出航的命令。

      时光过去500多年,在很多人内心,上述一幕却依然清晰如昨。因为这是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远航,也是一次改变国家命运的远航。凭借航运优势,短短几十年,西班牙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从中国来看,浩荡的长江冲破重重的山峦,将四川盆地与华中、华东及更辽阔的地域联系在一起。

      长江上游的泸州,具备优越的航道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支撑,是长江水道上一颗耀眼的珍珠。早在汉代,水运就在长江泸州段兴起。宋之泸州,为全国年征税10万贯以上的26座城池之一;明代泸州,名列全国33个商业名都,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入清,泸州城更加繁荣,号称“川南第一州”。

      潮涨潮落,历史更迭。2003年,整饬一新的泸州港正式开港。10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征程,国家绿色交通的提出、长江航道的整治、川南经济区的崛起、破“盆”出海的追求……一个个利好讯息传来,犹如春雷阵阵,再次涌动起泸州港澎湃的动能!

      如今的泸州港,拥有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占长江四川段的三分之二,常年通行3000吨级,丰水期通行8000吨级船舶;从这里出发,七天可抵达上海,中转后到达世界各地。港口具备6个3000吨级多用途直立式泊位,形成集装箱年吞吐能力100万箱、滚装商品车30万辆。2012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348万吨,占全省的30%;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5万标箱,占全省四个港口的84.6%。

      如今的泸州港,港区实行24小时作业,采用内河港口最先进的集装箱管理系统,配备车载无线终端,实现了作业智能化、实时化和无人化。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驻港办公,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实行“属地申报、泸州验放、上海出口”的便捷通关模式。

      如今的泸州港,集装箱列车可以直接开进港口堆场,在长江沿线集装箱港口中率先实现铁水联运无缝对接;是全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成自泸赤、川黔、泸渝等高速公路在港区附近交汇。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向纵深推进。沿海企业以年均1万多家的速度潮水般向西部转移,但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短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西部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普遍比全国偏高10个百分点以上。

      这种产业与物流不匹配的态势,反过来对航运这种绿色、低碳、低成本的物流形式产生迫切需求。泸州港,因此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现代经济学上对于港口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不一,但经济重心向港口城市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全球经济总量50%-70%聚集在沿海、沿河地区。鹿特丹、纽约、马赛、温哥华等城市的兴盛,无不和港口经济有莫大的关系。

      历史已远,梦想弥新。2013年,在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作战图”上,泸州市提出聚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六个突破”,目标直指2016年“四年翻番”。在此背景下,泸州市作出建设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持带动作用。按照规划,泸州港物流产业园区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78平方公里。园区将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港园城共生”的发展思路,采用“一轴两心两带六区”的空间功能结构和“一港七基地”的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7大产业。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2020年将力争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再造一个产业泸州”。

      当前,园区核心区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中海油、川南机械、美国伊顿流体连、长江石油机械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入驻。

      承接历史的荣光,胸怀世界的梦想,一个全省最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港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区正横空崛起!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港 通天下

  • 2013年09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泸州港集装箱码头

      “起-航--咯--”

      公元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女王授予的海军大元帅的任命状,意气风发地登上甲板,下达了出航的命令。

      时光过去500多年,在很多人内心,上述一幕却依然清晰如昨。因为这是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远航,也是一次改变国家命运的远航。凭借航运优势,短短几十年,西班牙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从中国来看,浩荡的长江冲破重重的山峦,将四川盆地与华中、华东及更辽阔的地域联系在一起。

      长江上游的泸州,具备优越的航道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支撑,是长江水道上一颗耀眼的珍珠。早在汉代,水运就在长江泸州段兴起。宋之泸州,为全国年征税10万贯以上的26座城池之一;明代泸州,名列全国33个商业名都,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入清,泸州城更加繁荣,号称“川南第一州”。

      潮涨潮落,历史更迭。2003年,整饬一新的泸州港正式开港。10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征程,国家绿色交通的提出、长江航道的整治、川南经济区的崛起、破“盆”出海的追求……一个个利好讯息传来,犹如春雷阵阵,再次涌动起泸州港澎湃的动能!

      如今的泸州港,拥有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占长江四川段的三分之二,常年通行3000吨级,丰水期通行8000吨级船舶;从这里出发,七天可抵达上海,中转后到达世界各地。港口具备6个3000吨级多用途直立式泊位,形成集装箱年吞吐能力100万箱、滚装商品车30万辆。2012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348万吨,占全省的30%;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5万标箱,占全省四个港口的84.6%。

      如今的泸州港,港区实行24小时作业,采用内河港口最先进的集装箱管理系统,配备车载无线终端,实现了作业智能化、实时化和无人化。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驻港办公,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实行“属地申报、泸州验放、上海出口”的便捷通关模式。

      如今的泸州港,集装箱列车可以直接开进港口堆场,在长江沿线集装箱港口中率先实现铁水联运无缝对接;是全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成自泸赤、川黔、泸渝等高速公路在港区附近交汇。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向纵深推进。沿海企业以年均1万多家的速度潮水般向西部转移,但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短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西部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普遍比全国偏高10个百分点以上。

      这种产业与物流不匹配的态势,反过来对航运这种绿色、低碳、低成本的物流形式产生迫切需求。泸州港,因此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现代经济学上对于港口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不一,但经济重心向港口城市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全球经济总量50%-70%聚集在沿海、沿河地区。鹿特丹、纽约、马赛、温哥华等城市的兴盛,无不和港口经济有莫大的关系。

      历史已远,梦想弥新。2013年,在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作战图”上,泸州市提出聚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六个突破”,目标直指2016年“四年翻番”。在此背景下,泸州市作出建设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持带动作用。按照规划,泸州港物流产业园区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78平方公里。园区将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港园城共生”的发展思路,采用“一轴两心两带六区”的空间功能结构和“一港七基地”的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7大产业。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2020年将力争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再造一个产业泸州”。

      当前,园区核心区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中海油、川南机械、美国伊顿流体连、长江石油机械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入驻。

      承接历史的荣光,胸怀世界的梦想,一个全省最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港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区正横空崛起!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