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金融的“三融”路径

  • 2013年07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2009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推进会

     

      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现场签约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览展示

     

      科技金融主题论坛

      --解读四川科技金融三大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我省不断拓展科技金融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功能,已重点完成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两个“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设,并在绵阳、德阳、南充、宜宾、自贡、广元、攀枝花、巴中、乐山、泸州、广安等11个市建立了科技金融分中心和1个郫县工作站。今年,科技金融分中心和分平台将覆盖全省。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新的动力。

      600万=6000万?

      这个看似不成立的等式,却印证了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因为掌握远程视频监控的核心技术,公司2010年成立后就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资金的流动却捉襟见肘。

      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这时,成都银行科技支行为华迈投入600万元贷款,当年,公司销售收入就翻了3倍,达6000余万元!科技金融硬是将一个企业难以为继的问号拉成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叹号。

      受益于科技金融的又何止华迈!

      近年来,我省将科技成果转化确定为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着力推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握手”,走出了一条政策融入、平台融汇、资本融合“三融”发展之路,激活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池春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表示,科技与金融的加速融合,正加快推动四川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政策融入 营造发展软环境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正是因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才孕育了一片茂盛的科技森林。”一家本土科技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这种感受并非空洞无物。为营造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四川科技金融政策,不断探索开门开窗--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上市培育试点工程,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联合保理、发行集合债,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改制……近年来,在系列政策红利下,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发展快速通道。

      政策进一步,经济长一寸。2012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川科财〔2013〕4号),十部门联合出台26条措施,引导银行、风投、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强大阵容形成了强大推动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用政府“有形之手”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杠杆效应凸显--

      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强力支持,先后与省科技厅设立了创业投资补助资金和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持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进行扶持。目前,财政已累计投入1.65亿元,撬动了银行、风投等社会资金近126.5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去年纳入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的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先行先试显成效--

      成都高新区,以盈创动力示范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载体,在“投+贷+担”联盟、创新“银+保+担”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服务提速产业发展。

      绵阳科技城,优化政策体系、建服务平台、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措并举,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与军转民技术产业化,正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平台融汇 构建综合硬实力

      并非所有的支点都能撑起一个地球。但毋庸置疑的是,科技金融平台的确成就了无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功之梦。

      理论平台铸强“基石”。我省依托“两个中心”和“两个实验室”,即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川大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财大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投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和科技保险、科技金融指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系统、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模拟系统等研究与开发工作。

      分梯次、集群式联动构建应用服务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市、区、县联动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平台以6大数据库为基础,集聚科技和金融资源,多点多极引导银行、风投、担保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向科技成果和中小企业聚集。

      企业融资快速通道加快形成--

      省科技厅与银监局共同发起建立的银科对接服务平台,已收录2700多家企业和436家银行金融机构信息,2012年向系统内303户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余额225.9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1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余额97.4亿元。

      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平台,创新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科技保险的保险额度已达520多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都模式”累计为企业提供质押贷款8.5亿多元。

      成都高新区打造个性化投融资增值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已吸引凯雷、VIVO、KTB、银科等4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100亿元,聚集投资资金规模超200亿元,并与百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网络体系建设、投融资对接与培训、科技专营支行建设,四川创新要素资源加快聚集,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谋划更大的平台,科技金融精彩大戏正在四川持续上演--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已成为西部地区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平台、合作载体和示范窗口。第三届推进会吸引了上千家企业和200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聚集四川,创历史之最;并促成109个项目成功对接,涉及金额达153.71亿元,分别是前两届总和的1.6倍和2倍。

      媒体评价,推进会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新的动力!

      资本融合 为企业插上腾飞双翼

      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融资甚难。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渴”?

      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表示,通过积极开展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合作,推动政府扶持、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模式的有机组合,突破“最后一公里”,让资本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债权融资方面,7家科技支行应运而生,省科技厅与52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行已覆盖至成都、自贡、绵阳、德阳等地,全部建在当地高新科技园区内,相当于金融“便利店”,企业无需远行,便能即时获得咨询、结算、借贷等金融服务。每一支行,科技贷款都至少要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0%以上,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也同样要超过总客户数的50%。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为科技支行的创新服务模式,“速贷通”、“桥隧式”、“统借统贷”、“联保互保”不断花样翻新。“现在,服务科技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科技支行的血管。”成都银行科技支行行长黄春感慨。

      股权融资方面,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转变科技经费支持方式,计划将有2亿元采取配套国家参股基金和设立早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形式,引导风险投资。截至目前,我省已吸引省外创投机构落地成都达119家,目前可投资于四川的风险资金规模达100多亿元,管理资金总规模达到300亿以上。

      在“梯形融资模式”下,“企业从‘摇篮’到‘成年’,都能得到对应的金融服务。”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陈超直言,成都高新区为企业定做了不同阶段的“配方奶粉”,初创期有天使投资;成长期有创业投资机构;成熟期则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撑链条。”截至2012年8月,企业获天使投资项目17个,涉及投资金额超9000万元;累计为企业获投资创业项目超过40个,金额近3亿元;累计帮助50余家中小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超过40亿元以上。

      如果说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平台搭建了坚实的产业支撑,那么多渠道的资本融合之路,则解决了融资“最后一公里”,为科技型企业注入了蓬勃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四川,科技握手金融,已经释放出了推动成果转化的“正能量”,而创新驱动发展,也必将为四川的“两个跨越”提供更坚强的动力支撑!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科技金融的“三融”路径

  • 2013年07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2009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推进会

     

      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现场签约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览展示

     

      科技金融主题论坛

      --解读四川科技金融三大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我省不断拓展科技金融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功能,已重点完成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两个“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设,并在绵阳、德阳、南充、宜宾、自贡、广元、攀枝花、巴中、乐山、泸州、广安等11个市建立了科技金融分中心和1个郫县工作站。今年,科技金融分中心和分平台将覆盖全省。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新的动力。

      600万=6000万?

      这个看似不成立的等式,却印证了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因为掌握远程视频监控的核心技术,公司2010年成立后就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资金的流动却捉襟见肘。

      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这时,成都银行科技支行为华迈投入600万元贷款,当年,公司销售收入就翻了3倍,达6000余万元!科技金融硬是将一个企业难以为继的问号拉成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叹号。

      受益于科技金融的又何止华迈!

      近年来,我省将科技成果转化确定为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着力推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握手”,走出了一条政策融入、平台融汇、资本融合“三融”发展之路,激活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池春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表示,科技与金融的加速融合,正加快推动四川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政策融入 营造发展软环境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正是因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才孕育了一片茂盛的科技森林。”一家本土科技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这种感受并非空洞无物。为营造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四川科技金融政策,不断探索开门开窗--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上市培育试点工程,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联合保理、发行集合债,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改制……近年来,在系列政策红利下,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发展快速通道。

      政策进一步,经济长一寸。2012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川科财〔2013〕4号),十部门联合出台26条措施,引导银行、风投、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强大阵容形成了强大推动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用政府“有形之手”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杠杆效应凸显--

      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强力支持,先后与省科技厅设立了创业投资补助资金和早期科技创新省级扶持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进行扶持。目前,财政已累计投入1.65亿元,撬动了银行、风投等社会资金近126.5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去年纳入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的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先行先试显成效--

      成都高新区,以盈创动力示范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载体,在“投+贷+担”联盟、创新“银+保+担”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服务提速产业发展。

      绵阳科技城,优化政策体系、建服务平台、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措并举,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与军转民技术产业化,正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平台融汇 构建综合硬实力

      并非所有的支点都能撑起一个地球。但毋庸置疑的是,科技金融平台的确成就了无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功之梦。

      理论平台铸强“基石”。我省依托“两个中心”和“两个实验室”,即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川大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财大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投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和科技保险、科技金融指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系统、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模拟系统等研究与开发工作。

      分梯次、集群式联动构建应用服务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市、区、县联动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平台以6大数据库为基础,集聚科技和金融资源,多点多极引导银行、风投、担保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向科技成果和中小企业聚集。

      企业融资快速通道加快形成--

      省科技厅与银监局共同发起建立的银科对接服务平台,已收录2700多家企业和436家银行金融机构信息,2012年向系统内303户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余额225.9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1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余额97.4亿元。

      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平台,创新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科技保险的保险额度已达520多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都模式”累计为企业提供质押贷款8.5亿多元。

      成都高新区打造个性化投融资增值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已吸引凯雷、VIVO、KTB、银科等4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100亿元,聚集投资资金规模超200亿元,并与百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网络体系建设、投融资对接与培训、科技专营支行建设,四川创新要素资源加快聚集,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谋划更大的平台,科技金融精彩大戏正在四川持续上演--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已成为西部地区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平台、合作载体和示范窗口。第三届推进会吸引了上千家企业和200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聚集四川,创历史之最;并促成109个项目成功对接,涉及金额达153.71亿元,分别是前两届总和的1.6倍和2倍。

      媒体评价,推进会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新的动力!

      资本融合 为企业插上腾飞双翼

      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融资甚难。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渴”?

      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表示,通过积极开展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合作,推动政府扶持、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模式的有机组合,突破“最后一公里”,让资本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债权融资方面,7家科技支行应运而生,省科技厅与52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行已覆盖至成都、自贡、绵阳、德阳等地,全部建在当地高新科技园区内,相当于金融“便利店”,企业无需远行,便能即时获得咨询、结算、借贷等金融服务。每一支行,科技贷款都至少要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0%以上,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也同样要超过总客户数的50%。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为科技支行的创新服务模式,“速贷通”、“桥隧式”、“统借统贷”、“联保互保”不断花样翻新。“现在,服务科技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科技支行的血管。”成都银行科技支行行长黄春感慨。

      股权融资方面,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转变科技经费支持方式,计划将有2亿元采取配套国家参股基金和设立早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形式,引导风险投资。截至目前,我省已吸引省外创投机构落地成都达119家,目前可投资于四川的风险资金规模达100多亿元,管理资金总规模达到300亿以上。

      在“梯形融资模式”下,“企业从‘摇篮’到‘成年’,都能得到对应的金融服务。”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陈超直言,成都高新区为企业定做了不同阶段的“配方奶粉”,初创期有天使投资;成长期有创业投资机构;成熟期则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撑链条。”截至2012年8月,企业获天使投资项目17个,涉及投资金额超9000万元;累计为企业获投资创业项目超过40个,金额近3亿元;累计帮助50余家中小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超过40亿元以上。

      如果说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平台搭建了坚实的产业支撑,那么多渠道的资本融合之路,则解决了融资“最后一公里”,为科技型企业注入了蓬勃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四川,科技握手金融,已经释放出了推动成果转化的“正能量”,而创新驱动发展,也必将为四川的“两个跨越”提供更坚强的动力支撑!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