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共资源交易走上阳光之路——四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反腐探索

  • 2013年06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交易受理处正在受理交易项目。(资料图片)

      6月25日一大早,四川某造价管理公司的李先生走进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机构代表,他将主持四川省某医院中心大楼建设工程项目的开标环节。验证完身份后,中心交易组织处给他发了一个工作牌。“待会儿抽专家也在这里吗?”他问。而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颇感意外,“抽专家是另一个部门负责,而且抽专家与评标,也在不同的楼层。”这时,李先生才想起,不久前预约开标时到中心确认,接待他的也是另外一个部门。这样的模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李先生所经历的,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的“流程管理”模式。“流程管理”创新思路的提出,旨在解决“管办不分”难题,以“制度+科技”防止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体现出四川省委、省政府治理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的决心。

      流程管理:

      使交易发生“化学变化”

      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把前来中心办事的人称为客户,在他们看来,交易中心是政府服务的一个窗口,要做好各种服务。习惯了以前“操作”招投标过程的客户们,起初还不适应这一变化。交易中心刚成立的3个多月时间里,各种私下里的试探、勾兑、拉关系依然不减,只是,他们以一次次的碰壁收场。碰壁,源于创新性的流程管理--每一次招投标都设置了多个环节,不同环节都由多方参与、相互监督。用交易中心现场监督处处长刘志才的话来说,就是:“你能搞定一个,不可能搞定全部!”赔本的生意是没人愿意做的,投标者看到此路不通,这种现象也日渐减少。

      “在中心成立前的调研中,我们就认识到,‘多中心合一’的建设模式实现了空间物理位移,却没有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中心综合处处长张碧军说,“而‘流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正在于中心内部发生‘化学变化’。”

      “我们的做法,就是在机构设置中把通行的工程招投标、土地矿权出让、国有产权转让等处改为业务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评审、现场监督等处,将它们‘隔离’。”中心主任底瑜介绍。这种隔离也就使得勾兑、拉关系这些违法行为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这是借鉴新加坡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模式。交易中心用物理隔离、技术隔离等手段,分别隔离了代理机构、专家、投标企业等;实现用科学的流程管理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与公平。“对于项目交易,报名、组织、评审,都是必经的过程。”中心副主任刘谦祥解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原来的小中心管理机制打乱后,行业主管部门找不到“代理人”了,他们与中心部门间的“血缘关系”被切断,管办分离更加彻底。“流程管理”还使各业务处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加强了对中心工作人员的监督。“就像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想私下操作的人要摆平每一段,难度、成本和腐败风险增大。上面还有不同的中心领导分管。”一名处长说。

      客户的感受是最有说服力的。进场交易的客户们普遍认为,比起以前投标,这里忙而不乱,各种区域相互隔离,十分规范。“‘流程管理’是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刘谦祥告诉记者,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把一个交响乐团总谱比作一个流程,几百个音乐家能够与指挥一起演奏,是因为大家共同使用着同一张总谱。不管是谁,拿到谱子就知道该干什么,效率自然提升。“对中心来说,这张谱子,就是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图。”刘谦祥说。

      该中心主任底瑜表示:“中心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的创新,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和反腐防腐的屏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活力。目前,中心已受理的交易项目节资率达20%左右。”

      制度+科技:

      筑起反腐屏障

      对交易场地实施“物理隔离”只是第一步,中心还将实现对违规操作的“技术隔离”。中心挂牌3个月来,作为“流程管理”技术支撑的电子技术,正被不断推进。

      正在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上班的张先生接到了一个语音电话。他是省评标专家库成员之一,专业为建筑结构、市政管网等领域。“电话有点像10086,只说有项目要评,须在1个小时内赶到。同意按1。”他按了1,随后收到了验证码。对自己入选的过程,张先生并不知情。中心评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抽取将全程技术留痕。我跟监督人员核对完后,按业主要求在电脑上输入专家专业,设置好回避单位,进入系统,系统8人起摇,8选1,多轮机选后,专家组产生了。”

      现场监督处处长刘志才向记者透露:“对讲系统甚至能实现变声,如男声变女声等,以防止作弊。”

      电子化亦成了监督招投标、解决争端的利器。刘志才透露,有一次,投标人坚称在9点以前投了标书,主持开标的中介称已超时。最后,监督人员调出监控录像,证明投标有效,避免了投标人遭受重大损失。

      “只有制度与技术相融合,‘流程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技术信息处处长王晓霞表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的电子化,仍是中心下一步的着力点之一。

      目前,四川正推进全省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系统已进入招标阶段。随着网络评标、异地远程评标等模式,“屏蔽”关键交易信息等技术被运用,“流程管理”将进一步凸显出“制度+科技”的力量。

      自中心建立起“流程管理”机制以来,经中央纪委和中央治工办推荐,引起了各地高度关注,北京、天津、广东等21个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到中心考察。

      下一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整合单一门类的行业交易平台为综合电子交易平台,这个综合电子交易平台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天府阳光”。

      2013年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三级平台“一体运行”的攻关年。届时,统一的软硬件,尤其是统一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将为三级中心信息共享、建立全省专家库、远程评标打通渠道,操作更阳光。(记者 张玮)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公共资源交易走上阳光之路——四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反腐探索

  • 2013年06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交易受理处正在受理交易项目。(资料图片)

      6月25日一大早,四川某造价管理公司的李先生走进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机构代表,他将主持四川省某医院中心大楼建设工程项目的开标环节。验证完身份后,中心交易组织处给他发了一个工作牌。“待会儿抽专家也在这里吗?”他问。而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颇感意外,“抽专家是另一个部门负责,而且抽专家与评标,也在不同的楼层。”这时,李先生才想起,不久前预约开标时到中心确认,接待他的也是另外一个部门。这样的模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李先生所经历的,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的“流程管理”模式。“流程管理”创新思路的提出,旨在解决“管办不分”难题,以“制度+科技”防止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体现出四川省委、省政府治理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的决心。

      流程管理:

      使交易发生“化学变化”

      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把前来中心办事的人称为客户,在他们看来,交易中心是政府服务的一个窗口,要做好各种服务。习惯了以前“操作”招投标过程的客户们,起初还不适应这一变化。交易中心刚成立的3个多月时间里,各种私下里的试探、勾兑、拉关系依然不减,只是,他们以一次次的碰壁收场。碰壁,源于创新性的流程管理--每一次招投标都设置了多个环节,不同环节都由多方参与、相互监督。用交易中心现场监督处处长刘志才的话来说,就是:“你能搞定一个,不可能搞定全部!”赔本的生意是没人愿意做的,投标者看到此路不通,这种现象也日渐减少。

      “在中心成立前的调研中,我们就认识到,‘多中心合一’的建设模式实现了空间物理位移,却没有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中心综合处处长张碧军说,“而‘流程管理’的核心价值,正在于中心内部发生‘化学变化’。”

      “我们的做法,就是在机构设置中把通行的工程招投标、土地矿权出让、国有产权转让等处改为业务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评审、现场监督等处,将它们‘隔离’。”中心主任底瑜介绍。这种隔离也就使得勾兑、拉关系这些违法行为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这是借鉴新加坡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模式。交易中心用物理隔离、技术隔离等手段,分别隔离了代理机构、专家、投标企业等;实现用科学的流程管理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与公平。“对于项目交易,报名、组织、评审,都是必经的过程。”中心副主任刘谦祥解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原来的小中心管理机制打乱后,行业主管部门找不到“代理人”了,他们与中心部门间的“血缘关系”被切断,管办分离更加彻底。“流程管理”还使各业务处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加强了对中心工作人员的监督。“就像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想私下操作的人要摆平每一段,难度、成本和腐败风险增大。上面还有不同的中心领导分管。”一名处长说。

      客户的感受是最有说服力的。进场交易的客户们普遍认为,比起以前投标,这里忙而不乱,各种区域相互隔离,十分规范。“‘流程管理’是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刘谦祥告诉记者,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把一个交响乐团总谱比作一个流程,几百个音乐家能够与指挥一起演奏,是因为大家共同使用着同一张总谱。不管是谁,拿到谱子就知道该干什么,效率自然提升。“对中心来说,这张谱子,就是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图。”刘谦祥说。

      该中心主任底瑜表示:“中心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的创新,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和反腐防腐的屏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活力。目前,中心已受理的交易项目节资率达20%左右。”

      制度+科技:

      筑起反腐屏障

      对交易场地实施“物理隔离”只是第一步,中心还将实现对违规操作的“技术隔离”。中心挂牌3个月来,作为“流程管理”技术支撑的电子技术,正被不断推进。

      正在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上班的张先生接到了一个语音电话。他是省评标专家库成员之一,专业为建筑结构、市政管网等领域。“电话有点像10086,只说有项目要评,须在1个小时内赶到。同意按1。”他按了1,随后收到了验证码。对自己入选的过程,张先生并不知情。中心评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抽取将全程技术留痕。我跟监督人员核对完后,按业主要求在电脑上输入专家专业,设置好回避单位,进入系统,系统8人起摇,8选1,多轮机选后,专家组产生了。”

      现场监督处处长刘志才向记者透露:“对讲系统甚至能实现变声,如男声变女声等,以防止作弊。”

      电子化亦成了监督招投标、解决争端的利器。刘志才透露,有一次,投标人坚称在9点以前投了标书,主持开标的中介称已超时。最后,监督人员调出监控录像,证明投标有效,避免了投标人遭受重大损失。

      “只有制度与技术相融合,‘流程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技术信息处处长王晓霞表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的电子化,仍是中心下一步的着力点之一。

      目前,四川正推进全省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系统已进入招标阶段。随着网络评标、异地远程评标等模式,“屏蔽”关键交易信息等技术被运用,“流程管理”将进一步凸显出“制度+科技”的力量。

      自中心建立起“流程管理”机制以来,经中央纪委和中央治工办推荐,引起了各地高度关注,北京、天津、广东等21个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到中心考察。

      下一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整合单一门类的行业交易平台为综合电子交易平台,这个综合电子交易平台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天府阳光”。

      2013年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三级平台“一体运行”的攻关年。届时,统一的软硬件,尤其是统一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将为三级中心信息共享、建立全省专家库、远程评标打通渠道,操作更阳光。(记者 张玮)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