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托起致富希望

  • 2012年1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深秋时节,大巴山上秋意浓。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巴山新居,在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酷似一幅动人的彩墨画。

     

      通江县王坪村新建民房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川东北民居特色。

     

      规划合理、环境整洁的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

     

      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依托特色产业,建设旅游观光村。

     

      槐树村村民曾正平夫妻保存着自家新老房屋对比的照片,最直观地反映了新村建设的巨变。

     

      平昌县白衣镇梦溪村村民正在建设新居

     

      25岁的回乡青年董建勇买了大卡车跑运输,投入巴山新居建设。

     

      初尝养兔甜头的周艳,准备扩大养兔规模,发展生态养殖。

     

      村民何琼忙前忙后地经营着农家乐和超市,既做老板,又当店员。

      作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区之一的巴中市,实施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新村建设,拟投资700亿元,改造建设41.39万户农村房屋。通江县王坪村、平昌县蒙溪村、南江县黑池村……一个个面貌一新的村庄在大巴山区不断涌现。目前“巴山新居”工程已启动聚居点建设690个,完成资金投入105.3亿元,建成聚居点348个,聚居农户33030户、125514人。巴山新居建设让贫困群众过上了新生活。

      记者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看到,白墙黛瓦的村落里,新建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大棚内蔬菜长势茁壮,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农家院坝。在村东头,村民们在2000平方米的智能快繁育苗中心进行苗木管理。“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村民汪贵昌感到很满足。

      几年前,槐树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里确立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企业,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产业培育示范行动”,使村里大变了样。老支书贾利中率先建起了两个蔬菜大棚,带动了20多户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全村43名党员中有21人被培养成了产业大户。

      产业是槐树村发展的支撑,是整体推进全村群众致富的关键。在党员示范和帮带作用下,村里群众绿色种植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形成千亩蔬菜基地;规模发展土鸡、獭兔养殖,全村特色农业年产值达1140万元。

      巴山新居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许多外出务工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园已成为潮流。该村青年农民毛明雄去年回家利用土地流转搞起了蔬菜基地,还带头办起了农家乐。他说:“巴山新居建设给村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如今基础设施建好了,来咱槐树村旅游观光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你看,游客们来这里吃的是土鸡和我们亲手种植的新鲜有机蔬菜,住的是巴山新居,玩的是青山绿水,放松、舒服又自在!”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山新居托起致富希望

  • 2012年1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深秋时节,大巴山上秋意浓。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巴山新居,在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酷似一幅动人的彩墨画。

     

      通江县王坪村新建民房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川东北民居特色。

     

      规划合理、环境整洁的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

     

      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依托特色产业,建设旅游观光村。

     

      槐树村村民曾正平夫妻保存着自家新老房屋对比的照片,最直观地反映了新村建设的巨变。

     

      平昌县白衣镇梦溪村村民正在建设新居

     

      25岁的回乡青年董建勇买了大卡车跑运输,投入巴山新居建设。

     

      初尝养兔甜头的周艳,准备扩大养兔规模,发展生态养殖。

     

      村民何琼忙前忙后地经营着农家乐和超市,既做老板,又当店员。

      作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区之一的巴中市,实施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新村建设,拟投资700亿元,改造建设41.39万户农村房屋。通江县王坪村、平昌县蒙溪村、南江县黑池村……一个个面貌一新的村庄在大巴山区不断涌现。目前“巴山新居”工程已启动聚居点建设690个,完成资金投入105.3亿元,建成聚居点348个,聚居农户33030户、125514人。巴山新居建设让贫困群众过上了新生活。

      记者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看到,白墙黛瓦的村落里,新建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大棚内蔬菜长势茁壮,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农家院坝。在村东头,村民们在2000平方米的智能快繁育苗中心进行苗木管理。“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村民汪贵昌感到很满足。

      几年前,槐树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里确立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企业,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产业培育示范行动”,使村里大变了样。老支书贾利中率先建起了两个蔬菜大棚,带动了20多户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全村43名党员中有21人被培养成了产业大户。

      产业是槐树村发展的支撑,是整体推进全村群众致富的关键。在党员示范和帮带作用下,村里群众绿色种植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形成千亩蔬菜基地;规模发展土鸡、獭兔养殖,全村特色农业年产值达1140万元。

      巴山新居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许多外出务工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园已成为潮流。该村青年农民毛明雄去年回家利用土地流转搞起了蔬菜基地,还带头办起了农家乐。他说:“巴山新居建设给村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如今基础设施建好了,来咱槐树村旅游观光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你看,游客们来这里吃的是土鸡和我们亲手种植的新鲜有机蔬菜,住的是巴山新居,玩的是青山绿水,放松、舒服又自在!”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