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 2012年02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步入工业化中期,四川经济加速的动力主要在工业。

      四川如何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独具特色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日前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勾画了未来数年四川工业的发展蓝图。

      产业布局

      明确方向不同区域不同定位


      不少专家对四川产业发展都下过同样的诊断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布局是阻碍四川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顽症。

      《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作了谋划,用一章的篇幅专门阐述。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经济的观点贯穿《规划》始终。

      成都经济区 是支撑全省工业发展的高地,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特征明显。成都经济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成绵高新技术产业;以汽车制造、机车车辆等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成德资重大装备制造业;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成德眉雅新能源装备产业。

      川南经济区 被寄予全省工业发展新增长极的厚望。以“黄金水道”和港口为依托,重点打造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挖掘自贡、内江、乐山等老工业城市增长潜能,推动老工业基地发展转型。

      川东北经济区 达州、广安、南充、巴中等地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产业,建设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攀西经济区 将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将依托攀钢公司和攀钢西昌钒钛综合利用项目,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含钒含钛产品。依托攀西地区磷资源,打造磷化工基地。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因地制宜、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积极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铝、锂、硅、磁材、人工晶体等新材料产业。农牧产品、藏药、民族民间手工业产业化进程将加快。

      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得到延续。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十二五”时期四川工业将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新格局。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及容器等9条产业链。饮料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白酒、肉制品、粮油制品等产业。钒钛钢铁产业大力发展钒钛低微合金深度开发、多元优质钛合金等高档钛材料核心产品。能源电力,建成三江七片两线为基本格局的水电基地。航空航天,打造国家级军民结合型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产业将继续加速发展。成都高世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项目,泸州200亿方煤制气项目,成都青白江40万辆商用车项目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将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现代中药产业将在丰富新产品、新剂型上发力。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承担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任。《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破60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100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培育10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重点打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大型数控精密加工中心、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等产品。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将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用信息化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工业。大力发展品牌服装提升传统纺织产业。

      发展方式

      七大措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四川工业正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综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挑战。《规划》提出七大措施促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5785”发展战略。即打造5条特色产业带、7大支柱产业、8个重点园区、50户龙头企业。以企业为点、以产业带为线、以五大经济区为块,推动全省工业面上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逐步形成四川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支持100户大企业大集团、小巨人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等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启动实施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普及1万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应用企业。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节能减排等领域推动实施一批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建立健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资主体、风投资金拉动、金融资本支持、上市融资扩张的技术创新投资新机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推动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实施产业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针,提高工业低碳化发展能力,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推进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冶金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再制造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坚持互动发展促进产城一体。依托德阳、绵阳、广元、攀枝花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阳、遂宁城市新组团等创建产业特色各异的示范新城区。

      推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进战略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配发展。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 2012年02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步入工业化中期,四川经济加速的动力主要在工业。

      四川如何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独具特色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日前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勾画了未来数年四川工业的发展蓝图。

      产业布局

      明确方向不同区域不同定位


      不少专家对四川产业发展都下过同样的诊断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布局是阻碍四川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顽症。

      《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作了谋划,用一章的篇幅专门阐述。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经济的观点贯穿《规划》始终。

      成都经济区 是支撑全省工业发展的高地,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特征明显。成都经济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成绵高新技术产业;以汽车制造、机车车辆等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成德资重大装备制造业;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成德眉雅新能源装备产业。

      川南经济区 被寄予全省工业发展新增长极的厚望。以“黄金水道”和港口为依托,重点打造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挖掘自贡、内江、乐山等老工业城市增长潜能,推动老工业基地发展转型。

      川东北经济区 达州、广安、南充、巴中等地发展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产业,建设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攀西经济区 将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将依托攀钢公司和攀钢西昌钒钛综合利用项目,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含钒含钛产品。依托攀西地区磷资源,打造磷化工基地。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因地制宜、生态优先、适度发展,积极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铝、锂、硅、磁材、人工晶体等新材料产业。农牧产品、藏药、民族民间手工业产业化进程将加快。

      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得到延续。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十二五”时期四川工业将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新格局。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及容器等9条产业链。饮料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白酒、肉制品、粮油制品等产业。钒钛钢铁产业大力发展钒钛低微合金深度开发、多元优质钛合金等高档钛材料核心产品。能源电力,建成三江七片两线为基本格局的水电基地。航空航天,打造国家级军民结合型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产业将继续加速发展。成都高世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项目,泸州200亿方煤制气项目,成都青白江40万辆商用车项目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将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现代中药产业将在丰富新产品、新剂型上发力。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承担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任。《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破60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100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培育10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重点打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大型数控精密加工中心、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等产品。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将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用信息化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工业。大力发展品牌服装提升传统纺织产业。

      发展方式

      七大措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四川工业正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综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挑战。《规划》提出七大措施促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5785”发展战略。即打造5条特色产业带、7大支柱产业、8个重点园区、50户龙头企业。以企业为点、以产业带为线、以五大经济区为块,推动全省工业面上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逐步形成四川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支持100户大企业大集团、小巨人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等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启动实施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普及1万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应用企业。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节能减排等领域推动实施一批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建立健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资主体、风投资金拉动、金融资本支持、上市融资扩张的技术创新投资新机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推动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实施产业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针,提高工业低碳化发展能力,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推进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冶金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再制造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坚持互动发展促进产城一体。依托德阳、绵阳、广元、攀枝花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阳、遂宁城市新组团等创建产业特色各异的示范新城区。

      推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进战略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配发展。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