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两化”互动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 2011年07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四川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

      纵观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一是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前提。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集中,支撑城镇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工业化带来的财富积聚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正是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资本、人口、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重要促进力量。城镇化的进程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集约利用,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同时,城镇化带来需求的扩展和升级,为工业化的深化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川工业化奠基于几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工厂、设备、人员大量内迁四川,带动了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支撑起了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苏联援建的重大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摆在了中西部,其中四川就布局了长虹、九洲等重要项目,对我省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全国上千个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搬迁和建设在四川,数百万职工和数十万科技人员转移和聚集在四川,一批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为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不强。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群发育不够,对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当前,我们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必须以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为支撑、为依托。这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四川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奋力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快推进“两化”互动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 2011年07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四川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

      纵观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一是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前提。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集中,支撑城镇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工业化带来的财富积聚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正是工业经济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资本、人口、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重要促进力量。城镇化的进程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集约利用,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过程。同时,城镇化带来需求的扩展和升级,为工业化的深化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川工业化奠基于几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工厂、设备、人员大量内迁四川,带动了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支撑起了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苏联援建的重大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摆在了中西部,其中四川就布局了长虹、九洲等重要项目,对我省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全国上千个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搬迁和建设在四川,数百万职工和数十万科技人员转移和聚集在四川,一批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为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不强。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群发育不够,对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当前,我们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必须以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为支撑、为依托。这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四川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奋力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