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教授周和风解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段话鲜明地表明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看,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道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道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人民利益是党执政的目的,能否在执政条件下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能否继续保持其先进性,能否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这同样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道理。
其次,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强调群众的利益是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最高目标,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是判断党的一切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这是邓小平理论对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目标的规律性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明确地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其本质,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条件下,对党与群众关系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崇高理想和各项工作、人民及其利益等三者需要体现出一致性。党的崇高理想、党的全部理论、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体现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这是对30年改革发展经验的重要总结,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再次,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看,归根到底,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党的全部理论和行动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相一致,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实现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利益。非如此,则无先进性可言,党就没有了执政的基础。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要解决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以及与此相连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切实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评价标准,使党的先进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认同。只有如此,才可能真正解决人心向背问题。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