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谈优化空间布局 联动推进“两化”

  • 2011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

      ■核心提示

      最近,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绵阳等地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全省工作基本思路不动摇,把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像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样组织力量推进“两化”互动,努力推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两化”联动,指导方针和目标思路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日前,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 杨洁

      现状:

      进程滞后,布局需要再优化

      记者: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考察,当前,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展如何?

      盛毅: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比较滞后,不仅城镇化率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城镇化进程也落后于工业化步伐。尽管“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快了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但由于欠账太多,只是在差距上有所缩小。“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着较多发展机遇,作为这一阶段我省发展最大动力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加速。省委、省政府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决定继续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并将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近期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我理解就是要按照统筹、全面、协调、配套等要求,围绕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加快”上谋划目标,在“新型”上寻求突破,在“联动”上做好文章,通过更新理念、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创新体制、配置资源、培养人才等,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记者:优化空间布局,方能创造联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条件。请问,我省工业和城镇空间布局现状与特点如何?

      盛毅:概括来说,有五个特点:一是工业与城镇分布基本一致。成德绵乐占全省工业的46%,是我省最发达的城市集聚区和工业集聚区;川南四市占全省工业的20%,是较发达的城市集聚区和工业集聚区。以攀枝花为核心的安宁河谷地区和以达州、南充为核心的川东北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水平,工业也有一定规模的集聚。二是工业与城镇布局调整动力增强。全省几乎所有具备工业发展的地区,都出现工业化加速趋势,都程度不同地对城镇发展提出了大量新需求,客观上具有较强的空间布局调整动力。三是工业与城镇布局之间联系深化。各地围绕城区规模扩大和布局调整,有计划地将城区内的工业企业迁至专门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以重构城区功能与企业间服务关系。四是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关系初显。全省主要特色产业集群开始由与一个城市互动向城市群互动转变。五是跨行政区的布局调整迈出新的步伐。随着全省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弱化,以成都与资阳、眉山、阿坝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共建,表明一些地区正在尝试打破行政壁垒来考虑工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

      思路:

      三个依据、三个着力点

      记者:您认为调整四川工业和城镇布局,应遵循怎样的思路?

      盛毅:在空间布局上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可以考虑:以建设中西部最大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为战略定位,以城市分布密集区和大中城市为重点,以城镇建设适度超前为方略,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推动全省产业和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对不同的城镇与工业布局进行分类指导,注重依托不同类型园区发展特色工业和建设特色新城。主要思路可以考虑“三个依据”和“三个着力点”。

      记者:可以具体说说吗?

      盛毅:三个依据是:一要依据“高地”建设要求确定布局总体定位。按照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国经济强省要求安排工业与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几个大的产业集聚区和城镇集聚区,深化这些区域中工业与城镇的互动关系,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其规模和水平要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二要依据发展阶段及规律考虑布局重点。基于全省各区域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距大、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大城市、大企业少的现实,应坚持建设大城市支撑大企业发展,依托大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的策略。三要依据各区域比较优势明确布局特色。工业和城镇布局的规划和优化调整,要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推进,注重布局特色的形成。

      三个着力点是:一是以城市群建设为着力点促产业集群布局优化。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注意突出同一经济区内多个大中城市的互动发展,突出产业集群在城市群中的布局,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格局。二是以新城区建设为着力点促城区功能布局优化。当前要特别注意根据产业链引进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来安排城镇建设和功能完善,弥补现有城区功能的不足和发展的局限。三是以资源所在城镇建设为着力点发展延伸加工。发展促进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深度加工,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培育本区域的新兴产业。

      建议:

      四面出击,优化空间布局

      记者:对我省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两化”联动,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盛毅:我有四点建议:一是按“一带、一群、多点”布局促“两化”联动。可以借助五大经济区建设的基础,率先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一带、一群、多点”(成德绵乐城市带、川南城市群、其他区域的中心城市、重点工业城镇)上展开,以后逐步扩大到全省所有区域。二是“一带”的“两化”联动注重上水平。应着重从两个方面深化联动关系:一方面抓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汽车、生物医药等大型产业链的布局调整,根据各龙头企业对配套企业提出的 “半小时圈”、“一小时圈”等要求,在多个相关城市中进行合理布局,相应推进集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功能园区、现代服务体系和现代居住区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互动;另一方面着重抓天府新区建设和部分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培育联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新型区域空间载体。三是“一群”的“两化”联动注重上规模。应在食品、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四大重点行业中,选择一些重点部件或产品扩大规模,并以基础好的城市或沿江口岸城市作为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引导其向相关城市延伸上下游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链延伸与城市群发展的互动关系。四是“多点”的“两化”联动注重出特色。可以考虑选择以钢铁钒钛、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能源等特色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基础,以大力引进企业为手段,以扩大园区规模和配套建设服务园区的功能为切入点,始终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一批工业新城,进一步强化工业与城镇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谈优化空间布局 联动推进“两化”

  • 2011年07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

      ■核心提示

      最近,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绵阳等地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全省工作基本思路不动摇,把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像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样组织力量推进“两化”互动,努力推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迈上更高的台阶。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两化”联动,指导方针和目标思路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日前,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 杨洁

      现状:

      进程滞后,布局需要再优化

      记者: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考察,当前,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展如何?

      盛毅: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比较滞后,不仅城镇化率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城镇化进程也落后于工业化步伐。尽管“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快了工业化与城镇化步伐,但由于欠账太多,只是在差距上有所缩小。“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着较多发展机遇,作为这一阶段我省发展最大动力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加速。省委、省政府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决定继续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并将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近期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我理解就是要按照统筹、全面、协调、配套等要求,围绕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加快”上谋划目标,在“新型”上寻求突破,在“联动”上做好文章,通过更新理念、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创新体制、配置资源、培养人才等,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记者:优化空间布局,方能创造联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条件。请问,我省工业和城镇空间布局现状与特点如何?

      盛毅:概括来说,有五个特点:一是工业与城镇分布基本一致。成德绵乐占全省工业的46%,是我省最发达的城市集聚区和工业集聚区;川南四市占全省工业的20%,是较发达的城市集聚区和工业集聚区。以攀枝花为核心的安宁河谷地区和以达州、南充为核心的川东北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水平,工业也有一定规模的集聚。二是工业与城镇布局调整动力增强。全省几乎所有具备工业发展的地区,都出现工业化加速趋势,都程度不同地对城镇发展提出了大量新需求,客观上具有较强的空间布局调整动力。三是工业与城镇布局之间联系深化。各地围绕城区规模扩大和布局调整,有计划地将城区内的工业企业迁至专门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以重构城区功能与企业间服务关系。四是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关系初显。全省主要特色产业集群开始由与一个城市互动向城市群互动转变。五是跨行政区的布局调整迈出新的步伐。随着全省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弱化,以成都与资阳、眉山、阿坝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共建,表明一些地区正在尝试打破行政壁垒来考虑工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

      思路:

      三个依据、三个着力点

      记者:您认为调整四川工业和城镇布局,应遵循怎样的思路?

      盛毅:在空间布局上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可以考虑:以建设中西部最大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为战略定位,以城市分布密集区和大中城市为重点,以城镇建设适度超前为方略,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推动全省产业和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对不同的城镇与工业布局进行分类指导,注重依托不同类型园区发展特色工业和建设特色新城。主要思路可以考虑“三个依据”和“三个着力点”。

      记者:可以具体说说吗?

      盛毅:三个依据是:一要依据“高地”建设要求确定布局总体定位。按照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国经济强省要求安排工业与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几个大的产业集聚区和城镇集聚区,深化这些区域中工业与城镇的互动关系,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其规模和水平要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二要依据发展阶段及规律考虑布局重点。基于全省各区域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距大、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大城市、大企业少的现实,应坚持建设大城市支撑大企业发展,依托大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的策略。三要依据各区域比较优势明确布局特色。工业和城镇布局的规划和优化调整,要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推进,注重布局特色的形成。

      三个着力点是:一是以城市群建设为着力点促产业集群布局优化。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注意突出同一经济区内多个大中城市的互动发展,突出产业集群在城市群中的布局,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格局。二是以新城区建设为着力点促城区功能布局优化。当前要特别注意根据产业链引进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来安排城镇建设和功能完善,弥补现有城区功能的不足和发展的局限。三是以资源所在城镇建设为着力点发展延伸加工。发展促进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深度加工,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培育本区域的新兴产业。

      建议:

      四面出击,优化空间布局

      记者:对我省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两化”联动,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盛毅:我有四点建议:一是按“一带、一群、多点”布局促“两化”联动。可以借助五大经济区建设的基础,率先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一带、一群、多点”(成德绵乐城市带、川南城市群、其他区域的中心城市、重点工业城镇)上展开,以后逐步扩大到全省所有区域。二是“一带”的“两化”联动注重上水平。应着重从两个方面深化联动关系:一方面抓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汽车、生物医药等大型产业链的布局调整,根据各龙头企业对配套企业提出的 “半小时圈”、“一小时圈”等要求,在多个相关城市中进行合理布局,相应推进集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功能园区、现代服务体系和现代居住区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互动;另一方面着重抓天府新区建设和部分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培育联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新型区域空间载体。三是“一群”的“两化”联动注重上规模。应在食品、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四大重点行业中,选择一些重点部件或产品扩大规模,并以基础好的城市或沿江口岸城市作为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引导其向相关城市延伸上下游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链延伸与城市群发展的互动关系。四是“多点”的“两化”联动注重出特色。可以考虑选择以钢铁钒钛、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能源等特色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基础,以大力引进企业为手段,以扩大园区规模和配套建设服务园区的功能为切入点,始终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一批工业新城,进一步强化工业与城镇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