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并举”,持续擦亮美丽四川底色
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冲刺6600亿元

  • 2025年02月22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月20日举行的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工作重点和具体目标——将以“两业并举”作为总体战略,即同步发展林草事业与林草产业。新的一年,四川将如何发展“两业”?有哪些具体目标?

    壮大林草事业: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350万亩

    “夯实林草资源是壮大林草事业的前提。”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四川在植绿攻坚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完成营造林522.5万亩、人工造林(含更新)58.61万亩、退化林修复118.79万亩、森林抚育320.2万亩、义务植树近9000万株。

    2025年是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三年建设的收官之年,为持续擦亮美丽四川的底色,四川从造林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治理脆弱生态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造林绿化方面,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350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43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提质增效60万亩,市、县两级编制完成新一轮国土绿化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四川将常态化推进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新增认定和公布工作。加强翠云廊古柏等重点古树(群)保护,推进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新建一批古树公园。作为古树名木分布大省,四川去年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启动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

    治理脆弱生态方面,今年将重点统筹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植树种草、实施围栏封育,全年最终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50万亩。

    擦亮绿色底色的同时,也要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四川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一方面,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尤其是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的过程中,统筹推进若尔盖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减畜降牧试点。

    系统“守绿”举措将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今年,四川将推进雪豹、小熊猫等专项调查,进一步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同时,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强化森林督查、草原监督执法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

    发展林草产业:以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为总抓手

    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4年四川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5800亿元,同比增长11.5%。2025年力争实现林草产业总产值6600亿元。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会上,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被列为总抓手,作为四川推进生态价值转换的有力支撑。“四库”是指,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发展“森林粮库”方面,2024年,全省林粮经营面积达8100万亩,年产林粮达14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33.4%。一批林粮高质量发展县、现代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脱颖而出,全年林粮产值达1700亿元。

    “今年我们将加强存量经济林提质增效,推进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庄园化培育;积极发展林菌、林粮、林禽等林下经济,支持发展‘药食同源’林药产业;抓好20个‘森林粮库’重点项目建设,新培育一批省级林粮示范基地、园区和高质量发展县。”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森林钱库”方面,2024年全省竹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生态旅游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储备林建设如火如荼。今年,四川将重点从发展竹、木材、生态旅游等千亿级产业发力。同时,通过培育牧草市场经营主体,扩大优质牧草种植规模,推进人工草地建设,积极发展草产业。

    去年,四川现代竹产业基地达到1160万亩,竹笋加工能力突破100万吨,竹浆产能达19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不过,放眼全省高达1800余万亩的竹林资源,仍然存在竹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竹林基地定向培育,推进竹林抚育采伐,促进竹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推动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效益。(记者 陈俊伶)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两业并举”,持续擦亮美丽四川底色
    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冲刺6600亿元

  • 2025年02月22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月20日举行的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工作重点和具体目标——将以“两业并举”作为总体战略,即同步发展林草事业与林草产业。新的一年,四川将如何发展“两业”?有哪些具体目标?

    壮大林草事业: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350万亩

    “夯实林草资源是壮大林草事业的前提。”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四川在植绿攻坚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完成营造林522.5万亩、人工造林(含更新)58.61万亩、退化林修复118.79万亩、森林抚育320.2万亩、义务植树近9000万株。

    2025年是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三年建设的收官之年,为持续擦亮美丽四川的底色,四川从造林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治理脆弱生态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造林绿化方面,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350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43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提质增效60万亩,市、县两级编制完成新一轮国土绿化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四川将常态化推进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新增认定和公布工作。加强翠云廊古柏等重点古树(群)保护,推进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新建一批古树公园。作为古树名木分布大省,四川去年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启动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

    治理脆弱生态方面,今年将重点统筹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植树种草、实施围栏封育,全年最终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50万亩。

    擦亮绿色底色的同时,也要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四川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一方面,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尤其是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的过程中,统筹推进若尔盖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减畜降牧试点。

    系统“守绿”举措将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今年,四川将推进雪豹、小熊猫等专项调查,进一步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同时,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强化森林督查、草原监督执法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

    发展林草产业:以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为总抓手

    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4年四川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5800亿元,同比增长11.5%。2025年力争实现林草产业总产值6600亿元。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会上,建设“天府森林四库”被列为总抓手,作为四川推进生态价值转换的有力支撑。“四库”是指,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发展“森林粮库”方面,2024年,全省林粮经营面积达8100万亩,年产林粮达14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33.4%。一批林粮高质量发展县、现代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脱颖而出,全年林粮产值达1700亿元。

    “今年我们将加强存量经济林提质增效,推进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庄园化培育;积极发展林菌、林粮、林禽等林下经济,支持发展‘药食同源’林药产业;抓好20个‘森林粮库’重点项目建设,新培育一批省级林粮示范基地、园区和高质量发展县。”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森林钱库”方面,2024年全省竹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生态旅游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储备林建设如火如荼。今年,四川将重点从发展竹、木材、生态旅游等千亿级产业发力。同时,通过培育牧草市场经营主体,扩大优质牧草种植规模,推进人工草地建设,积极发展草产业。

    去年,四川现代竹产业基地达到1160万亩,竹笋加工能力突破100万吨,竹浆产能达19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不过,放眼全省高达1800余万亩的竹林资源,仍然存在竹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竹林基地定向培育,推进竹林抚育采伐,促进竹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推动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效益。(记者 陈俊伶)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