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4市7县区的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获国家立项,将获得2亿元国家资金支持
老牌蚕桑产业大省蓄势“破茧”

  • 2024年06月13日 07时5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截至目前,全省桑园面积达230万亩,年产蚕茧8.6万吨,整体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蚕茧质量全国领先。其中,川中北地区占三分之一,加工和新业态发展迅速

    ●目前,四川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公用品牌申报,持续擦亮“川茧”“川丝”“川绸”金字招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地理标志,加大对蚕桑丝绸产品商标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6月5日,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龙家店村的养蚕大棚内,村民何状饲养的春蚕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今年的第二批春蚕,化蛹成熟后就有企业来收购。”

    眼下正值蚕桑养殖季,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的通知》,涉及绵阳、资阳、南充、广安4市7县区的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四川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有5000多年栽桑养蚕历史。其中,川中北蚕桑优势区凭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综合产值和产业规模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立项将获得2亿元国家资金支持,将为川中北乃至全省的蚕桑产业增添新的发展动能,助力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破茧”优势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外地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获得国家立项,大家都很激动。”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在发展蚕桑产业方面,川中北有资源优势。截至目前,全省桑园面积达230万亩,年产蚕茧8.6万吨,整体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蚕茧质量全国领先。其中,川中北地区占三分之一,加工和新业态发展迅速。

    资源禀赋背后,是川中北蚕桑主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光、热、水资源丰富,丘陵为主的地形土壤肥力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生产优质蚕茧的最佳适宜区之一;产出的优质蚕茧,在市场上成为“香饽饽”,甚至有的后端茧丝绸生产企业在南充等地布局建基地、建厂房,从源头端“抢占”高质量蚕茧。

    川中北的蚕桑产业加工基础,同样不可小觑。

    在仪陇县河西工业园区,2013年率先布局的香港利达丰环球控股有限公司,10年来先后成立多家全资子公司,先后投资建设时装厂、织绸厂、缫丝厂等,加上布局在全县的200多处养蚕大棚,可实现从蚕茧成丝到蚕丝成绸,再到丝绸成衣的蚕桑产业链全流程。

    “现在处于半产阶段,每天可生产280公斤生丝,待生产力‘拉满’后,一年的生丝产量可达200吨以上。”四川布碧丝纺织发展有限公司缫丝厂厂长钱洪平说。

    在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型桑产业加速发展,其中桑茶产业优势尤为明显。位于南充市嘉陵区的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兴建的桑产业生物科技园,有6条桑茶生产线和3条桑叶茶粉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桑叶茶(粉)1万吨。

    “破茧”短板

    原料紧俏产能受限,精深加工能力仍薄弱

    “桑叶还是不够。”6月9日,检查完桑树生长情况后,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晓峰,道出今年桑叶供给的直观感受。

    作为公司蚕桑全产业链“源头端”负责人,朱晓峰十分重视蚕的“口粮”供给。“市场需求一旦提升,我们的产品供给能跟得上吗?”朱晓峰认为结果不大乐观——尽管布碧丝公司在仪陇县6个乡镇建有1.5万亩高标准桑蚕基地,但桑叶供给量远远不能保证基本生产需求,得去相邻县市进行采购。

    前端桑叶供给量不足,直接导致蚕茧的供应不足。“种植规模要达到现在的3倍以上,才能满足正常产量,也就是说目前全县可调配的桑叶供给,只能满足后端三分之一的产量。”朱晓峰介绍。

    蚕茧供应不足,引发后端产能受限。“虽然生产线‘拉满’后的生丝产量很可观,但现有的蚕茧原料只能满足当下的‘半产’状态。”钱洪平表示,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企业还需要从省外采购大量原料。

    此外,四川蚕桑精深加工能力还不强。放眼川中北,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对于大部分茧丝绸企业来说,主营业务仍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供应为主,后端附加值更高的织稠、成衣等精深加工较少。

    “破茧”关键

    破局技术关、产能关,还要打响“川字号”品牌

    在南充市嘉陵区50公里外的广安市武胜县,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实现桑枝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废弃的桑枝粉碎成末,制成菌袋种植食用菌(桑枝菌),使传统蚕桑产业链再向前迈出一步。”该公司副总经理潘多峰表示,桑枝“变废为宝”种植桑枝菌,为蚕桑产业原料的后端利用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蚕桑产业要想长远发展,首先得过技术关,向技术要潜力,在源头上提高养蚕的标准化程度。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省来看,现在平均水平为一亩桑树养1张蚕(约2.8万个的蚕卵),而标准化程度高的地区,一亩桑树可以养3张蚕。

    “蚕有没有可能不吃桑叶了?答案是有可能。”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洲透露,公司正在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洽谈,计划将全新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引入仪陇县。“饲料养蚕后,一天能生产8吨蚕茧原料,相当于800亩桑树一年的产能。”

    蚕桑产业要想长远发展,产业还必须集聚。“尽管在绵阳、南充等地,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集聚,但规模还需更大,引领区域中小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拓展,产出更多适宜市场的蚕桑产品。”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

    有产品,更要有自己的“川字号”品牌。

    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6A级的精品生丝远销海外,成为国际品牌专属原料。位于南充的家丰时装有限公司,与13个国际知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年产高档服装100万件、丝绵被2万件,年产值达8000万美元以上。

    “这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公用品牌申报,持续擦亮“川茧”“川丝”“川绸”金字招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地理标志,加大对蚕桑丝绸产品商标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记者 徐浩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涉及4市7县区的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获国家立项,将获得2亿元国家资金支持
    老牌蚕桑产业大省蓄势“破茧”

  • 2024年06月13日 07时5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截至目前,全省桑园面积达230万亩,年产蚕茧8.6万吨,整体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蚕茧质量全国领先。其中,川中北地区占三分之一,加工和新业态发展迅速

    ●目前,四川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公用品牌申报,持续擦亮“川茧”“川丝”“川绸”金字招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地理标志,加大对蚕桑丝绸产品商标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6月5日,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龙家店村的养蚕大棚内,村民何状饲养的春蚕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今年的第二批春蚕,化蛹成熟后就有企业来收购。”

    眼下正值蚕桑养殖季,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的通知》,涉及绵阳、资阳、南充、广安4市7县区的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四川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有5000多年栽桑养蚕历史。其中,川中北蚕桑优势区凭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综合产值和产业规模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立项将获得2亿元国家资金支持,将为川中北乃至全省的蚕桑产业增添新的发展动能,助力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破茧”优势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外地厂商眼中的“香饽饽”

    “获得国家立项,大家都很激动。”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在发展蚕桑产业方面,川中北有资源优势。截至目前,全省桑园面积达230万亩,年产蚕茧8.6万吨,整体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蚕茧质量全国领先。其中,川中北地区占三分之一,加工和新业态发展迅速。

    资源禀赋背后,是川中北蚕桑主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光、热、水资源丰富,丘陵为主的地形土壤肥力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生产优质蚕茧的最佳适宜区之一;产出的优质蚕茧,在市场上成为“香饽饽”,甚至有的后端茧丝绸生产企业在南充等地布局建基地、建厂房,从源头端“抢占”高质量蚕茧。

    川中北的蚕桑产业加工基础,同样不可小觑。

    在仪陇县河西工业园区,2013年率先布局的香港利达丰环球控股有限公司,10年来先后成立多家全资子公司,先后投资建设时装厂、织绸厂、缫丝厂等,加上布局在全县的200多处养蚕大棚,可实现从蚕茧成丝到蚕丝成绸,再到丝绸成衣的蚕桑产业链全流程。

    “现在处于半产阶段,每天可生产280公斤生丝,待生产力‘拉满’后,一年的生丝产量可达200吨以上。”四川布碧丝纺织发展有限公司缫丝厂厂长钱洪平说。

    在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型桑产业加速发展,其中桑茶产业优势尤为明显。位于南充市嘉陵区的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兴建的桑产业生物科技园,有6条桑茶生产线和3条桑叶茶粉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桑叶茶(粉)1万吨。

    “破茧”短板

    原料紧俏产能受限,精深加工能力仍薄弱

    “桑叶还是不够。”6月9日,检查完桑树生长情况后,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晓峰,道出今年桑叶供给的直观感受。

    作为公司蚕桑全产业链“源头端”负责人,朱晓峰十分重视蚕的“口粮”供给。“市场需求一旦提升,我们的产品供给能跟得上吗?”朱晓峰认为结果不大乐观——尽管布碧丝公司在仪陇县6个乡镇建有1.5万亩高标准桑蚕基地,但桑叶供给量远远不能保证基本生产需求,得去相邻县市进行采购。

    前端桑叶供给量不足,直接导致蚕茧的供应不足。“种植规模要达到现在的3倍以上,才能满足正常产量,也就是说目前全县可调配的桑叶供给,只能满足后端三分之一的产量。”朱晓峰介绍。

    蚕茧供应不足,引发后端产能受限。“虽然生产线‘拉满’后的生丝产量很可观,但现有的蚕茧原料只能满足当下的‘半产’状态。”钱洪平表示,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企业还需要从省外采购大量原料。

    此外,四川蚕桑精深加工能力还不强。放眼川中北,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对于大部分茧丝绸企业来说,主营业务仍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供应为主,后端附加值更高的织稠、成衣等精深加工较少。

    “破茧”关键

    破局技术关、产能关,还要打响“川字号”品牌

    在南充市嘉陵区50公里外的广安市武胜县,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科技攻关,实现桑枝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废弃的桑枝粉碎成末,制成菌袋种植食用菌(桑枝菌),使传统蚕桑产业链再向前迈出一步。”该公司副总经理潘多峰表示,桑枝“变废为宝”种植桑枝菌,为蚕桑产业原料的后端利用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蚕桑产业要想长远发展,首先得过技术关,向技术要潜力,在源头上提高养蚕的标准化程度。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省来看,现在平均水平为一亩桑树养1张蚕(约2.8万个的蚕卵),而标准化程度高的地区,一亩桑树可以养3张蚕。

    “蚕有没有可能不吃桑叶了?答案是有可能。”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洲透露,公司正在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洽谈,计划将全新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引入仪陇县。“饲料养蚕后,一天能生产8吨蚕茧原料,相当于800亩桑树一年的产能。”

    蚕桑产业要想长远发展,产业还必须集聚。“尽管在绵阳、南充等地,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集聚,但规模还需更大,引领区域中小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拓展,产出更多适宜市场的蚕桑产品。”省蚕业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

    有产品,更要有自己的“川字号”品牌。

    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6A级的精品生丝远销海外,成为国际品牌专属原料。位于南充的家丰时装有限公司,与13个国际知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年产高档服装100万件、丝绵被2万件,年产值达8000万美元以上。

    “这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公用品牌申报,持续擦亮“川茧”“川丝”“川绸”金字招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地理标志,加大对蚕桑丝绸产品商标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记者 徐浩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