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天府粮仓” 绘就一年好“丰”景

  • 2024年05月03日 12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4月2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小麦试验田里,工作人员正进行小麦产量测算工作。


    4月29日,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兴崇社区千亩粮油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油菜田采收油菜籽。


    5月1日,成都市崇州市今年的小春收割正式拉开帷幕。


    4月30日,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开展“庆五一、助农忙”服务活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抢收抢种。


    4月9日,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工人正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长势,为插秧做准备。


    4月8日,成都市大邑县宸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飞防作业。


    4月28日,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的村民在进行水稻旱地育秧,实现节本增效。


    4月1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基地的科研人员在巡查试验田中的南繁水稻材料。

    智能化水稻育秧、培养新品种、植保无人机撒药……广袤的巴蜀大地上,“智慧农业”大显身手,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积蓄动能。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育种基地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田里,村民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查看水稻长势。据了解,今年这片试验田除了栽种来自南繁育种优选出的水稻材料之外,还栽种了200多个即将上市或正处于推广阶段的水稻品种。研究员李耘透露:“我们选育的品种中有‘超级稻’品种,有‘稻香杯’特等奖品种,还有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品种。”据了解,这200多个品种将在泸县育种基地栽种一季,待7月全部成熟时,由专家进行盲评。

    “以前防治小麦病虫害,在田间经常弯腰劳作一整天,如今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动动手指头就行。”成都市大邑县宸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飞防作业。如今,不仅播种环节、防治病虫害环节有了无人机这一类的新农具,育秧环节也有了新技术。

    邓清国是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的负责人。4月21日午后,他在大棚内轻触手机屏幕上的应用软件,头顶上的遮阳网缓缓打开,“秧苗要晒下太阳了。”据悉,这座今年3月新建的育秧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循环育秧技术,既智能又高效且环保节能。该中心配备有四套循环育秧架,每套满载运行时可承载3000个育秧盘,仅需一周时间就能完成相当于150亩农田所需的秧棚育秧任务。“目前这里培育着150多万株秧苗,只需单人通过手机操控即可实现秧苗在循环架内的全程育秧。”邓清国说。

    科技力量赋能农业生产,使得春耕日益智慧化。科技创新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展现出四川农业发展的崭新前景。(C视觉 刘昌松 李旭 潘建勇 翁光建 记者 何海洋 李向雨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科技赋能“天府粮仓” 绘就一年好“丰”景

  • 2024年05月03日 12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4月2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小麦试验田里,工作人员正进行小麦产量测算工作。


    4月29日,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兴崇社区千亩粮油基地,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油菜田采收油菜籽。


    5月1日,成都市崇州市今年的小春收割正式拉开帷幕。


    4月30日,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开展“庆五一、助农忙”服务活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抢收抢种。


    4月9日,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工人正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长势,为插秧做准备。


    4月8日,成都市大邑县宸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飞防作业。


    4月28日,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的村民在进行水稻旱地育秧,实现节本增效。


    4月1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基地的科研人员在巡查试验田中的南繁水稻材料。

    智能化水稻育秧、培养新品种、植保无人机撒药……广袤的巴蜀大地上,“智慧农业”大显身手,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积蓄动能。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育种基地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田里,村民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查看水稻长势。据了解,今年这片试验田除了栽种来自南繁育种优选出的水稻材料之外,还栽种了200多个即将上市或正处于推广阶段的水稻品种。研究员李耘透露:“我们选育的品种中有‘超级稻’品种,有‘稻香杯’特等奖品种,还有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品种。”据了解,这200多个品种将在泸县育种基地栽种一季,待7月全部成熟时,由专家进行盲评。

    “以前防治小麦病虫害,在田间经常弯腰劳作一整天,如今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动动手指头就行。”成都市大邑县宸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飞防作业。如今,不仅播种环节、防治病虫害环节有了无人机这一类的新农具,育秧环节也有了新技术。

    邓清国是遂宁市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育秧中心的负责人。4月21日午后,他在大棚内轻触手机屏幕上的应用软件,头顶上的遮阳网缓缓打开,“秧苗要晒下太阳了。”据悉,这座今年3月新建的育秧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循环育秧技术,既智能又高效且环保节能。该中心配备有四套循环育秧架,每套满载运行时可承载3000个育秧盘,仅需一周时间就能完成相当于150亩农田所需的秧棚育秧任务。“目前这里培育着150多万株秧苗,只需单人通过手机操控即可实现秧苗在循环架内的全程育秧。”邓清国说。

    科技力量赋能农业生产,使得春耕日益智慧化。科技创新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展现出四川农业发展的崭新前景。(C视觉 刘昌松 李旭 潘建勇 翁光建 记者 何海洋 李向雨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1.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