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法” 四川出台29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世界银行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提高0.3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如何答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时代考卷?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出台29条措施,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9条措施有哪些亮点?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
聚焦企业痛点,以“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奔跑”。省委、省政府坚持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要制定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切实为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继去年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政策后,今年四川再次聚焦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对标补短,坚持问题导向,发力更加精准,直击企业发展痛点。
“《意见》起草过程中,相关部门赴兄弟省份调研学习,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全面分析四川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多次组织省直部门(单位)专题研讨及征求意见,并广泛征求地方、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方面意见,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体现三大特点,聚焦经营主体关切、聚焦经营主体获得感、聚焦工作主要方向,既是“任务书”,也是“施工图”,对全省进一步形成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专家指出,从29条措施的着力点来看,《意见》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上做“减法”,在维护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上做“加法”。
“考虑到中国经济正逐步复苏但尚未稳固、市场需求不足、企业信心需提升的形势,推出降成本措施,是对抗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市场信心的关键。”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袁岳认为,《意见》同步提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降低市场化经营成本”的双轨策略,既强调政府审批监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更指明区域性市场化经营成本的优化路径,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的营商共建格局。此外,《意见》将“降成本”与“提质量”两手抓,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下,为营商环境建设如何进一步精准施策、提质增效的探索贡献了四川样本。
做“减法”,聚焦全生命周期为企业降成本
降本减负是企业最关心的话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刘凤介绍,根据近年来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12345涉企热线、省工商联、省贸促会等渠道收集的企业反馈,主要问题仍聚焦于“成本高企”。
对此,《意见》精准回应企业诉求,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减”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以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减”生产经营成本。
6条措施“减”制度性交易成本。“特别是针对一些企业反映的不知晓惠企政策、申请流程繁琐、政策兑现不及时等问题,《意见》要求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刘凤介绍,《意见》提出要常态化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建设“查报兑评督”平台。同时,将惠企政策分为“即申即享”“快申快享”两类,并分别设定审批时限,确保政策迅速落地生效。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企业。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主任姜晓萍注意到,“减”制度性交易成本覆盖企业从进入市场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意见》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上继续突破,打造利企便民环节更少、流程更简、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的新模式,为促进服务效率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扩展、制度性交易成本节约打下坚实基础。
在“减”生产经营成本方面,力度更大,《意见》共提出14条措施,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人、财、物、水、电、气”等各方面。
以融资为例,《意见》直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常态化组织“金融顾问”服务,在2个工作日内响应企业融资需求,力争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提高至40%以上等举措。
“《意见》推动提高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其幅度之大、要求之具体,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开闸放水’,更是‘高纯度’的‘真金白银’。”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认为,《意见》的出台和落地,将推动降低融资成本,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减少中小微企业贷款中间环节和中介费用。
在缓解用工难方面,《意见》提出,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人社专员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
这些举措,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温度。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鸿云说:“作为拥有1200多名员工的企业,用工成本很高,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在当前形势下,给企业带来较大帮助。”
做“加法”,让经营主体添动力增活力
《意见》注重提质量,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潜能。
一方面,以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上做“加法”,共包含5条措施。其中特别提出,探索建设“法律超市”;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推广“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加大行政复议监督力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法律超市’有效整合党委、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集成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法律服务。可针对企业需求,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提升了法律服务能力,也降低了企业成本。”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泽勇注意到,《意见》在优化法治服务的同时,也规范监管执法,大力推进依法监督,打造更加高效公平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以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增加市场“活力值”。4条措施从“培能力、育企业、提质效、强保障”四个方面着手,覆盖企业科技创新全周期,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当前,四川经济从传统要素驱动、外贸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愈发凸显。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控制成本。”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光指出,《意见》对于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备共享、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企业新建研发机构等加大政策支持,抓住了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关键。
《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产业集群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试研发平台,组织实施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等项目,“这是四川在全国原创性提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举措后,精准部署安排、系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陈光表示,这些举措将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记者 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