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四川重庆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行走川渝,我们看到了什么?

  • 2024年11月04日 08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个年头。10月28日至11月3日,奋楫争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川渝两地,观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变化,体验四川重庆不断提升发展能级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捷,感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川渝大地的蓬勃活力。

    消失的边界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里,一条宽敞的水泥公路串起两个风景如画的村庄。

    这里没有清晰的界线标识。如果没有随行工作人员的讲解,很难看出这个院落建筑风格相同的片区实际分属两地——一侧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相连的另一侧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

    消失的边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合江县和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100万亩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巴蜀鱼米之乡”打破边界限制,共同规划、育种、种植,共建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

    在川渝毗邻地区,这样的示范区并不鲜见。数据显示,川渝省级行政区域界线长1854公里,有6个市、30个区县(市)“田坎相连”。

    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打破边界壁垒。近年来,川渝两地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突出抓好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共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把接壤处推向合作前沿。

    合作不仅让地理边界消失,更为双方带来发展的契机。

    去年底,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下辖的5个村联合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立石镇下辖的5个村,共同成立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重庆市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打破行政分割,公司经营项目涵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旅发展等领域,10村“高粱-大豆”基地互享两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便捷的服务

    前些年,洪韬户籍在泸州、居住在重庆,为换领身份证不得不往返两地。

    不久前,洪韬回泸州探亲时丢失身份证。她到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时得知,现在可以在泸州办理重庆身份证的补领和换领业务。“办理很方便。”拿到身份证后,她感慨道。

    便捷的服务,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协议:从民生事项到经济领域,川渝通办给两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近年来,为解决川渝两地群众办事往返跑、多次跑的问题,川渝两省市联合确定四批共355项企业、群众高频事项跨省域办理,给两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如今,“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线上线下联办”等多种服务模式,已成为减少川渝两地群众和企业去往异地办事的时间、交通等成本的有效举措。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川渝两地的企业和群众先到线上“川渝通办”专区提出申请,再到线下专窗由专窗人员辅导网上办理,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采访中,川渝两地政务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改革的活力

    “进一个门,办两地事。”这是在川渝高竹新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由重庆市渝北区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共同建设。在这里,工业用地成本较重庆、成都低50%以上,水电气等要素成本较重庆、成都低15%以上。企业在用地、水电等方面,可根据四川和重庆的政策进行成本对比,选择最优产业扶持政策。

    “用四川电、用重庆水”,是新区很多企业的共同选择。用电曾是川渝高竹新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改革深化,新区全面梳理川渝两地电力政策制度差异44项,其中40项已统一。新区正以“高供电可靠性+绿色低碳+智能智绘”为方向,编制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打造低碳智慧能源示范区。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试验田”之一,这里已建成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建设全国首条跨省域12366热线、全国首个跨省域社保服务专窗……

    改革的活力持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迸发。宜宾市与重庆市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广泛合作基础。在供应链方面,四川时代配套重庆长安汽车和赛力斯问界品牌系列车型,时代长安配套重庆长安深蓝、长安启源等品牌系列车型。

    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感悟。我们相信,伴随着重庆、四川两地更加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定会越唱越精彩。(记者 赵荣昌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四川重庆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行走川渝,我们看到了什么?

  • 2024年11月04日 08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个年头。10月28日至11月3日,奋楫争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川渝两地,观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变化,体验四川重庆不断提升发展能级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捷,感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川渝大地的蓬勃活力。

    消失的边界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里,一条宽敞的水泥公路串起两个风景如画的村庄。

    这里没有清晰的界线标识。如果没有随行工作人员的讲解,很难看出这个院落建筑风格相同的片区实际分属两地——一侧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相连的另一侧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

    消失的边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合江县和重庆市永川区、江津区,100万亩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巴蜀鱼米之乡”打破边界限制,共同规划、育种、种植,共建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

    在川渝毗邻地区,这样的示范区并不鲜见。数据显示,川渝省级行政区域界线长1854公里,有6个市、30个区县(市)“田坎相连”。

    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打破边界壁垒。近年来,川渝两地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突出抓好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共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把接壤处推向合作前沿。

    合作不仅让地理边界消失,更为双方带来发展的契机。

    去年底,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下辖的5个村联合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立石镇下辖的5个村,共同成立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重庆市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打破行政分割,公司经营项目涵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旅发展等领域,10村“高粱-大豆”基地互享两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便捷的服务

    前些年,洪韬户籍在泸州、居住在重庆,为换领身份证不得不往返两地。

    不久前,洪韬回泸州探亲时丢失身份证。她到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时得知,现在可以在泸州办理重庆身份证的补领和换领业务。“办理很方便。”拿到身份证后,她感慨道。

    便捷的服务,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协议:从民生事项到经济领域,川渝通办给两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近年来,为解决川渝两地群众办事往返跑、多次跑的问题,川渝两省市联合确定四批共355项企业、群众高频事项跨省域办理,给两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如今,“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线上线下联办”等多种服务模式,已成为减少川渝两地群众和企业去往异地办事的时间、交通等成本的有效举措。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川渝两地的企业和群众先到线上“川渝通办”专区提出申请,再到线下专窗由专窗人员辅导网上办理,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采访中,川渝两地政务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统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加强社保、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场景跨域服务供给。

    改革的活力

    “进一个门,办两地事。”这是在川渝高竹新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由重庆市渝北区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共同建设。在这里,工业用地成本较重庆、成都低50%以上,水电气等要素成本较重庆、成都低15%以上。企业在用地、水电等方面,可根据四川和重庆的政策进行成本对比,选择最优产业扶持政策。

    “用四川电、用重庆水”,是新区很多企业的共同选择。用电曾是川渝高竹新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改革深化,新区全面梳理川渝两地电力政策制度差异44项,其中40项已统一。新区正以“高供电可靠性+绿色低碳+智能智绘”为方向,编制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打造低碳智慧能源示范区。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试验田”之一,这里已建成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建设全国首条跨省域12366热线、全国首个跨省域社保服务专窗……

    改革的活力持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迸发。宜宾市与重庆市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广泛合作基础。在供应链方面,四川时代配套重庆长安汽车和赛力斯问界品牌系列车型,时代长安配套重庆长安深蓝、长安启源等品牌系列车型。

    一路行走,一路观察,一路感悟。我们相信,伴随着重庆、四川两地更加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定会越唱越精彩。(记者 赵荣昌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