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数据与大众感受为何存在“温差”
必须正视消费意愿下降现象,打通痛点难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 2024年01月12日 11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灯火璀璨的眉山市东坡区穿越盛世商业水街,游客在船上看演出。当地创新夜经济产品供给,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激发了古街的消费新活力。(资料图片)张忠苹 摄(C视觉)


    绵阳市各大商超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吸引人气。图为一超市展示的面人受到小朋友喜爱。陈冬冬 摄(C视觉)


    关键词

    新潜能

    圆桌访谈

    岁末年初,四川2024“蜀里安逸”迎春购物月正式启动,由此开启“消费促进年”序幕。在为期两个多月时间里,全省将累计开展超300场活动,打造“处处有场景、时时有消费”的浓厚消费氛围,激发全民消费热情。

    消费数据的回升与大众消费“体感”为何存在“温差”?当前消费的痛点、难点是什么?从消费提振到消费促进,四川的消费潜能还有哪些?促进消费的“工具箱”里有哪些安排?推动消费提质扩容,该提什么、扩什么?对此记者邀请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受访嘉宾

    朱克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陈友清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

    曹世如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

    一增一降

    消费数据与消费意愿为何会有“温差”

    记者:从全国看,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从四川看,去年1—11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36.0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这些数据都表明消费在持续扩大,但与大众的消费“体感”却有差异,这是为什么?

    朱克力: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足见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地位日益牢固。与此同时,大众消费意愿的下降,也是必须正视的现象。数据与现实的“温差”,是因为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整体的消费情况,而大众“体感”则受多种即时、动态、个体化因素以及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影响。

    制约当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收入分配的非均衡性,使部分群体消费能力未得到相应提升;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使居民在面临养老、医疗等压力时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三是消费环境的制约,如市场秩序不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消费者信心与满意度。

    陈友清:经测算,预计2023年我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2.6万亿元、增长9%以上,在全国十个经济大省中有望保持增速首位,规模首次跃居全国第五位。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头脑清醒。去年消费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疫情后的恢复性增长。当前,我省经济运行整体仍处于恢复期,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突出困难。特别是消费领域在疫情期间已是伤痕累累,疫情后“疤痕效应”又持续显现。

    从供需两侧看,当前四川消费集中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居民收入放缓制约消费能力。居民对收入预期普遍转弱,消费倾向持续走低。二是供给结构不优抑制消费意愿。生存性消费占比较高,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拓展不足。2021年四川居民消费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生存性消费占比60%,比发达经济体高1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常住人口占比超40%,但社消零总额却不到城镇的1/4;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99元,仅为城镇居民的六成左右,反映出县域商业体系供给能力存在很多短板。

    曹世如:红旗连锁作为四川门店数量最多的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接触到大量的消费者。总体来看,大众当下的日常消费确实有些疲软。比如举办促销活动,拉动能力比过去弱一些,消费者一次性买很多商品的囤货行为更少了,买东西的时候也更加精打细算,红旗连锁是市场反应的一个缩影。

    2

    最终消费率低于全国水平

    四川作为消费大省为何实力不够强

    记者:近年来四川的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70%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四川又是全国的消费大省,数据与消费大省地位似乎不太匹配?

    陈友清:四川最终消费率一直低于全国水平,说明四川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还比较明显。同时,四川最终消费率与全国的差距,已从2016年的低3.6个百分点,缩小到近年的1个百分点,这又说明四川消费动能正在加快蓄积。最终消费是由居民消费和政府公共消费构成,我们初步测算,2022年四川居民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四川居民消费相对强劲,而公共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总体看,宏观经济数据与四川消费大省的地位基本匹配。

    需要强调的是,四川是消费大省,但还不是消费经济强省。我们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全国的90%左右,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消费经济强省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朱克力:作为天府之国和消费大省,之所以产生这一落差有多重原因。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相对滞后,未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收入水平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制约了消费能力提升;区域协调方面,发展不平衡是突出矛盾,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也影响整体消费水平。

    3

    从提振消费到促进消费

    痛点、难点和潜力分别在哪里

    记者:从“消费提振年”到“消费促进年”,两字之差的背后,四川有哪些考量?放眼全国,四川加快促进消费、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哪里?

    朱克力:当前促进消费的痛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消费升级面临制约等方面。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加速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传统消费领域逐渐趋于饱和,新兴消费领域正在崛起。然而,供给结构的调整往往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新需求,也制约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陈友清:三年疫情对消费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3年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国家层面开展了“消费提振年”活动,省委省政府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2024年,省委准确把握消费“时”与“势”,鲜明提出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我们理解就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提信心、强决心、促恢复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大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在全国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从全国视野、全球视野看,四川消费促进有三大潜力可挖。一是最终消费率相对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有20多个百分点,这本身意味着将有1万多亿元的消费市场空间。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川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可新增消费600亿元。三是四川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辐射带动西部4亿人口大市场,更有丰厚的文旅、美食资源,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持续擦亮“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消费光明论”在四川会越唱越响。

    4

    下一步

    促消费应抓住哪些关键环节

    记者:要让消费者从“想消费”到“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今年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达到怎样的效果?

    朱克力:今年的消费形势将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但增长动力可能仍显不足。一方面,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者信心有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有望在拓展消费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持续减税降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刺激消费需求。面向未来,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绿色健康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消费升级仍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由此,推动供给结构优化、满足消费者新需求将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任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精准把握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结构性改革与政策引导,打通制约消费潜能释放的堵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方可实现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友清:消费促进是篇大文章,不仅牵动“三驾马车”,还覆盖三次产业,事关内外双循环。在四川,我们总体考虑是,以“消费促进年”为统领,以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为主线,把全面促进消费与高水平开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实施“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强化“开放+服务业”两翼协同,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下好“五子棋”,在政策引领、活动促进、场景支撑、开放联动、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五方面同时发力。

    曹世如:红旗连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600多家门店,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稳增长,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在优化提升经营管理的同时,能够及时顺应市场需求。比如,不断增加更多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时尚类商品,让商品结构始终处于最优化。同时,大众消费习惯不断变化,小小的便利店也必须紧跟步伐,我们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让数据做决策,实现科学管理。(记者 陈碧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消费数据与大众感受为何存在“温差”
    必须正视消费意愿下降现象,打通痛点难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 2024年01月12日 11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灯火璀璨的眉山市东坡区穿越盛世商业水街,游客在船上看演出。当地创新夜经济产品供给,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激发了古街的消费新活力。(资料图片)张忠苹 摄(C视觉)


    绵阳市各大商超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吸引人气。图为一超市展示的面人受到小朋友喜爱。陈冬冬 摄(C视觉)


    关键词

    新潜能

    圆桌访谈

    岁末年初,四川2024“蜀里安逸”迎春购物月正式启动,由此开启“消费促进年”序幕。在为期两个多月时间里,全省将累计开展超300场活动,打造“处处有场景、时时有消费”的浓厚消费氛围,激发全民消费热情。

    消费数据的回升与大众消费“体感”为何存在“温差”?当前消费的痛点、难点是什么?从消费提振到消费促进,四川的消费潜能还有哪些?促进消费的“工具箱”里有哪些安排?推动消费提质扩容,该提什么、扩什么?对此记者邀请政府、企业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受访嘉宾

    朱克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陈友清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

    曹世如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

    一增一降

    消费数据与消费意愿为何会有“温差”

    记者:从全国看,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从四川看,去年1—11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36.0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这些数据都表明消费在持续扩大,但与大众的消费“体感”却有差异,这是为什么?

    朱克力: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足见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地位日益牢固。与此同时,大众消费意愿的下降,也是必须正视的现象。数据与现实的“温差”,是因为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整体的消费情况,而大众“体感”则受多种即时、动态、个体化因素以及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影响。

    制约当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收入分配的非均衡性,使部分群体消费能力未得到相应提升;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使居民在面临养老、医疗等压力时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三是消费环境的制约,如市场秩序不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消费者信心与满意度。

    陈友清:经测算,预计2023年我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2.6万亿元、增长9%以上,在全国十个经济大省中有望保持增速首位,规模首次跃居全国第五位。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头脑清醒。去年消费较快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疫情后的恢复性增长。当前,我省经济运行整体仍处于恢复期,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突出困难。特别是消费领域在疫情期间已是伤痕累累,疫情后“疤痕效应”又持续显现。

    从供需两侧看,当前四川消费集中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居民收入放缓制约消费能力。居民对收入预期普遍转弱,消费倾向持续走低。二是供给结构不优抑制消费意愿。生存性消费占比较高,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拓展不足。2021年四川居民消费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生存性消费占比60%,比发达经济体高1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常住人口占比超40%,但社消零总额却不到城镇的1/4;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99元,仅为城镇居民的六成左右,反映出县域商业体系供给能力存在很多短板。

    曹世如:红旗连锁作为四川门店数量最多的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接触到大量的消费者。总体来看,大众当下的日常消费确实有些疲软。比如举办促销活动,拉动能力比过去弱一些,消费者一次性买很多商品的囤货行为更少了,买东西的时候也更加精打细算,红旗连锁是市场反应的一个缩影。

    2

    最终消费率低于全国水平

    四川作为消费大省为何实力不够强

    记者:近年来四川的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70%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四川又是全国的消费大省,数据与消费大省地位似乎不太匹配?

    陈友清:四川最终消费率一直低于全国水平,说明四川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还比较明显。同时,四川最终消费率与全国的差距,已从2016年的低3.6个百分点,缩小到近年的1个百分点,这又说明四川消费动能正在加快蓄积。最终消费是由居民消费和政府公共消费构成,我们初步测算,2022年四川居民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四川居民消费相对强劲,而公共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总体看,宏观经济数据与四川消费大省的地位基本匹配。

    需要强调的是,四川是消费大省,但还不是消费经济强省。我们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全国的90%左右,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消费经济强省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朱克力:作为天府之国和消费大省,之所以产生这一落差有多重原因。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相对滞后,未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收入水平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制约了消费能力提升;区域协调方面,发展不平衡是突出矛盾,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也影响整体消费水平。

    3

    从提振消费到促进消费

    痛点、难点和潜力分别在哪里

    记者:从“消费提振年”到“消费促进年”,两字之差的背后,四川有哪些考量?放眼全国,四川加快促进消费、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哪里?

    朱克力:当前促进消费的痛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消费升级面临制约等方面。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加速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传统消费领域逐渐趋于饱和,新兴消费领域正在崛起。然而,供给结构的调整往往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新需求,也制约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陈友清:三年疫情对消费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3年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国家层面开展了“消费提振年”活动,省委省政府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2024年,省委准确把握消费“时”与“势”,鲜明提出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我们理解就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提信心、强决心、促恢复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大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在全国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从全国视野、全球视野看,四川消费促进有三大潜力可挖。一是最终消费率相对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有20多个百分点,这本身意味着将有1万多亿元的消费市场空间。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川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可新增消费600亿元。三是四川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辐射带动西部4亿人口大市场,更有丰厚的文旅、美食资源,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持续擦亮“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消费光明论”在四川会越唱越响。

    4

    下一步

    促消费应抓住哪些关键环节

    记者:要让消费者从“想消费”到“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今年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达到怎样的效果?

    朱克力:今年的消费形势将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但增长动力可能仍显不足。一方面,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者信心有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有望在拓展消费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持续减税降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刺激消费需求。面向未来,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绿色健康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消费升级仍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由此,推动供给结构优化、满足消费者新需求将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任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精准把握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结构性改革与政策引导,打通制约消费潜能释放的堵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方可实现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友清:消费促进是篇大文章,不仅牵动“三驾马车”,还覆盖三次产业,事关内外双循环。在四川,我们总体考虑是,以“消费促进年”为统领,以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为主线,把全面促进消费与高水平开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实施“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强化“开放+服务业”两翼协同,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下好“五子棋”,在政策引领、活动促进、场景支撑、开放联动、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五方面同时发力。

    曹世如:红旗连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600多家门店,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稳增长,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在优化提升经营管理的同时,能够及时顺应市场需求。比如,不断增加更多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时尚类商品,让商品结构始终处于最优化。同时,大众消费习惯不断变化,小小的便利店也必须紧跟步伐,我们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让数据做决策,实现科学管理。(记者 陈碧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