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五年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目标
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川怎么干?
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川怎么干?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特别强调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首位,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2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四化同步”主题发布会首场发布现场,围绕“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主题,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锁定目标 发力优势产业培育新兴领域
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6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认为,去年工业经济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定盘星”“挑大梁”作用。
工业挑大梁的同时,四川工业发展也有“短板”:产业体系不优、工业占比下降过快、龙头领军企业偏少、产业集群发育不足等问题同步存在。
当前,我省工业化正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加快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是大势所趋。如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翟刚透露奋斗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锁定目标,行动正全面铺开: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稳定和提升制造业比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打造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基地;加快培育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3个万亿级世界级集群等,着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关于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实施提质倍增计划,翟刚表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是我省基础最优、前景最好的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构成了四川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对支撑实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元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正围绕省委决策部署,逐个产业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每个优势产业具体目标、主要领域、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保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又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他说。
不仅发力优势产业,也将培育新兴领域。下一步,我省将大力培育核医药、预制菜、无人机、机器人、动力电池等新兴领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太赫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新赛道”。
两化深度融合引领 推动超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省委提出,“四化”要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为何要“同步”?如何“一体”和“叠加”?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坚持‘四化同步’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翟刚表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其他“三化”融合发展,已形成若干考虑: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制定发布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以“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全面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能力。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将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重点打造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加快“两翼三带”制造业崛起,打造泸州-宜宾,南充-达州制造业组团,做强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经济带、成遂南达经济带等。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将重点发展耕、播、管、收全系列丘区山区智慧农机装备,发展新型农产品粗加工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环保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加工、仓储、流通、服务领域应用和渗透,加速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等。
翟刚表示,以两化深度融合引领“四化同步”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是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未来5年,我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迈入全面扩展期。”翟刚介绍,按照设定目标,未来5年我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突破90%,通过贯标评定企业达到4000家。同时,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过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云。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信息化升级、企业行业信息化改造和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四川。
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 全面做强科技、人才等支撑
推动新型工业化,科技如何提供强力支撑?发布会现场,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表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第一步。
“具体来说,将编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方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试运行省自然科学基金,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景世刚介绍,持续推进先进材料、清洁能源、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技术攻关也将是重要内容。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既是科技领域的重点难点,也是塑造制造业更多新增长点的关键环节。围绕我省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发展,科技厅在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的同时,还将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中试熟化平台,探索搭建成果转化交易中介平台,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等,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推动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四川的人才在哪?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表示,目前我省已新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工智能等200余个新型工业化专业,“通过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实现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程微梦说,下一步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专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不断壮大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撑。(记者 陈碧红 田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