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把1500万立方米黄河水“卖”给宁夏
全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落地背后
全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落地背后
11月23日,四川省阿坝州水务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宁东基地”)在成都签订《四川宁夏黄河流域区域水权跨省交易协议》。根据协议,阿坝州在2024—2026年将向宁东基地出让1500万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权,这也成为我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
全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为何会诞生在黄河流域?交易双方为何是四川与宁夏?
首单为何诞生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水资源稀缺,流域内水权改革实践起步早,为交易达成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全国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之所以诞生在黄河流域,有自然方面的因素,更有制度层面的原因。
先看一组数据——黄河流域以占全国2.6%的水资源总量,承担着国内1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国内约三分之一的粮食和肉类;沿黄9省(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5%。
同时,黄河流域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黄河是西北和华北的重要水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河流40%的生态警戒线,保障能源供给、粮食生产、生态安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水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元素,而水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天津大学副教授刘钢介绍,正是基于水资源在流域内的稀缺属性,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制度才有推广的必要和可能。
早在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俗称“八七分水”方案)是国内首个全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形成了明晰的初始水权界定,成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于200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将黄河干流水权转让作为试点,把节约出来的农业水权转让给工业水权。次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参考上述试点经验,将区域结余的农业灌溉黄河水转换成工业发展用水。
2014年,水利部印发通知,在全国7个省(自治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黄河流域就涉及河南、甘肃、宁夏、内蒙古4个省(自治区)。
在上述成功探索的同时,受过去水权分配不合理、市场不活跃、交易价格低等因素制约,区域水权交易往往局限于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跨省区域水权交易的“瓶颈”难以破除。
“黄河流域水权交易起步早,水权交易市场相对成熟,相关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此次跨省区域水权交易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交易为什么是四川与宁夏?
四川黄河流域用水量每年有结余,宁夏用水需求缺口较大,双方合作意愿强烈
黄河在四川的西北角“一闪而过”,流域面积仅为1.87万平方公里。此外,相比黄河5464公里总长度,四川境内黄河干流仅为174公里。在沿黄河9省(自治区)中,四川似乎是“不起眼”的一个。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3.8亿立方米,占黄河出川断面水资源量(141亿立方米)的31%,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21%。四川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八七分水”方案,黄河流域四川可用水量为4200万立方米,其中4100万立方米分配给阿坝州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4县,100万立方米分配给甘孜州石渠县。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实施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加快推进取用水计量,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提升。自2015年以来,阿坝州黄河流域年度用水总量基本控制在3300万立方米左右,每年用水指标都有约800万立方米的结余。
与此同时,位于四川下游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干旱少雨,是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份之一。以此次跨省区域水权交易的受让方——宁东基地为例,该基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基地内工业项目水权均需通过水权转换和水权交易取得,现无富余水权用于工业项目的配置和交易,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宁东基地刚性用水需求缺口不断增大。”宁东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90家公司100个项目已完成水资源论证且未配置水权指标,亟需获得新的用水指标才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四川有结余指标,宁夏有用水需求,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麦山介绍,今年3月,四川到宁夏调研水权水价改革时,双方第一次见面就达成此次跨省区域水权交易的初步共识。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交易开创了全国跨省区域水权交易的先河,不仅将有效缓解宁夏水市场供应不足压力、破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难题,更为全国开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记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