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破圈” 让更多人产生共识

  • 2023年10月18日 08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说积淀

    一本耕耘了44年的杂志,一批批科幻作家、爱好者助推成都成为“中国科幻的高地”

    2015年8月23日,国际空间站内,美国宇航员凯尔·林格伦通过视频连线向全球宣布,刘慈欣的《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透过这一相当“科幻”的颁奖方式,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同时,更多中国人知道了刘慈欣——亚洲首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荣誉的作者。

    这是一次中国科幻的“破圈”。“破圈”背后,一本四川本土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在坚持耕耘。自1979年在成都市创刊,《科幻世界》已走过44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科幻杂志,每期发行量最高达40万份。老一辈中国科幻“四大天王”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与之交集颇深;新一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的创作之路,也由此起步。由《科幻世界》保存的“火种”——一批批优秀科幻作家,以及由它激起的“涟漪”——一代代科幻爱好者,助推成都成为“中国科幻的高地”。

    在《科幻世界》的坚守和影响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幻“银河奖”“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诞生于成都。

    成都愈发浓郁的科幻氛围,吸引着更多科幻人才。在成都,有10多所高校成立科幻协会,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还成立科幻相关研究院(所),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大会期间,将举行200多场主题沙龙、主题展览、“雨果之夜”湖畔派对等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活动由科幻世界杂志社承办。数场沙龙以《三体》的国际出版传播、粉丝为主题。“破圈”的涟漪不断扩散,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说发展

    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877.5亿元,成都科幻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877.5亿元——中国的科幻产业更值钱了。

    在科幻产业链条中,科幻文学不再孤单,科幻影视作品、科幻游戏、科幻主题公园、科幻衍生品等不断出现。在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看来,800多亿元不算一个很大的盘子,却是一个很乐观的产业,因为“增长速度快,平均一年就会增长100多亿元”。

    成都科幻产业已走在全国前列。本土团队参与或主创了多个“明星”科幻项目,成都高新区的MORE VFX承接了《流浪地球》中8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之魔童降世》主创团队全部成长于成都。今年5月,2023成都科幻中心产业大会召开,现场发布了首批27项机会清单,涵盖科幻主题场景、科幻主题活动、科幻空间载体、科幻影视文创、科幻装备智造5大领域——成都向更多的科幻产业项目抛出橄榄枝。

    说影响

    每年至少有200篇科幻作品被输出到海外,中国科幻正在影响更多人

    截至目前,《三体》已被翻译成31国语言,实体书在全世界售卖近3000万册。而它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科幻迷,是因为其中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对科技发展的反思,构成了共识的土壤。这种共识与热爱,将因这一次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持续扩展其影响的边界。

    9月,2023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科幻季活动正式启动。5000余场科普活动在成都的各个区(市、县)陆续举行,都江堰市推动“科普进校园”……科幻科普带来的科学启蒙,将激发青少年无限的创造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认为,科幻是启发和吸引青少年热爱科学、了解科学的一种最有魅力的形式,它将在孩子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驱动其成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和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吴岩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00篇科幻作品被输出到海外。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所传递的价值观、世界观,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地的受众看到,从而影响更多人、启发更多人。(记者 蒲南溪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科幻“破圈” 让更多人产生共识

  • 2023年10月18日 08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说积淀

    一本耕耘了44年的杂志,一批批科幻作家、爱好者助推成都成为“中国科幻的高地”

    2015年8月23日,国际空间站内,美国宇航员凯尔·林格伦通过视频连线向全球宣布,刘慈欣的《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透过这一相当“科幻”的颁奖方式,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同时,更多中国人知道了刘慈欣——亚洲首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荣誉的作者。

    这是一次中国科幻的“破圈”。“破圈”背后,一本四川本土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在坚持耕耘。自1979年在成都市创刊,《科幻世界》已走过44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科幻杂志,每期发行量最高达40万份。老一辈中国科幻“四大天王”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与之交集颇深;新一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的创作之路,也由此起步。由《科幻世界》保存的“火种”——一批批优秀科幻作家,以及由它激起的“涟漪”——一代代科幻爱好者,助推成都成为“中国科幻的高地”。

    在《科幻世界》的坚守和影响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幻“银河奖”“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等诞生于成都。

    成都愈发浓郁的科幻氛围,吸引着更多科幻人才。在成都,有10多所高校成立科幻协会,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还成立科幻相关研究院(所),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大会期间,将举行200多场主题沙龙、主题展览、“雨果之夜”湖畔派对等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活动由科幻世界杂志社承办。数场沙龙以《三体》的国际出版传播、粉丝为主题。“破圈”的涟漪不断扩散,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说发展

    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877.5亿元,成都科幻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877.5亿元——中国的科幻产业更值钱了。

    在科幻产业链条中,科幻文学不再孤单,科幻影视作品、科幻游戏、科幻主题公园、科幻衍生品等不断出现。在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看来,800多亿元不算一个很大的盘子,却是一个很乐观的产业,因为“增长速度快,平均一年就会增长100多亿元”。

    成都科幻产业已走在全国前列。本土团队参与或主创了多个“明星”科幻项目,成都高新区的MORE VFX承接了《流浪地球》中8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之魔童降世》主创团队全部成长于成都。今年5月,2023成都科幻中心产业大会召开,现场发布了首批27项机会清单,涵盖科幻主题场景、科幻主题活动、科幻空间载体、科幻影视文创、科幻装备智造5大领域——成都向更多的科幻产业项目抛出橄榄枝。

    说影响

    每年至少有200篇科幻作品被输出到海外,中国科幻正在影响更多人

    截至目前,《三体》已被翻译成31国语言,实体书在全世界售卖近3000万册。而它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科幻迷,是因为其中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对科技发展的反思,构成了共识的土壤。这种共识与热爱,将因这一次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持续扩展其影响的边界。

    9月,2023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科幻季活动正式启动。5000余场科普活动在成都的各个区(市、县)陆续举行,都江堰市推动“科普进校园”……科幻科普带来的科学启蒙,将激发青少年无限的创造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认为,科幻是启发和吸引青少年热爱科学、了解科学的一种最有魅力的形式,它将在孩子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驱动其成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和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吴岩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00篇科幻作品被输出到海外。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所传递的价值观、世界观,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地的受众看到,从而影响更多人、启发更多人。(记者 蒲南溪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