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 2023年01月12日 1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低矮山丘绵延起伏,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沿成都天府大道向南,出五环路后视野愈发开朗。

    “进入天府新区了。”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鹏指向窗外,“那里有个地铁站出口,要是没有标志牌,不容易看出来。”成都地铁1号线广福站C出口就嵌在红砂岩山体里,与周边地貌浑然一体,折射出天府新区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点滴努力。

    出台公园城市原生地貌管控导则,制定天府大道两侧丘陵特色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历经10余年建设,天府新区80%以上的自然地貌得以保留,15条丘体变身生态景观廊道。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强表示,“天府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天蓝、地绿、水清、丘美生态本底,把生态价值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

    保护城市生态肌理,构建蓝绿空间格局

    清晨,天府新区人字绿廊示范段施工现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重大项目和公建配套处副处长邱伟、协调组工作人员高欣来到这里。

    总面积21万平方米的“人”字形绿廊,串起天府望山廊、天府公园、锦江生态带及鹿溪河景观生态带,是天府新区重大生态骨干工程。1.5公里的人字绿廊示范段,犹如放大的口袋公园。走近一处景观带,工人们正忙着铺设草坪。佛甲草、天门冬、蓝花楹,配以红砂岩碎石,有红有绿,色彩饱满。

    高欣展开规划设计图,从花草品种、乔木选型到支护养护情况,逐一对照检查,“为了选择合适的草木品种,当初可费了不少劲。”那段时间,邱伟和同事几乎跑遍了成都各大苗木基地。在温江区一家苗圃,他们瞄上了乌桕,“乌桕是本地树种,树形遒劲,价格不贵,养护费用也不高。”

    “我们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出发,尽可能使用本地苗木。”邱伟说,“建设公园城市,必须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

    梳理保护“三分山水四分田、三分林地嵌其间”的生态肌理,系统开展通风廊道管控、全域森林化、流域生态修复、特色地形保护四大工程……天府新区多措并举守住护好蓝绿空间。目前,整个新区已建成连片河湖、绿地、森林面积7.5万亩,建成生态绿道357公里,构建起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发源于成都平原东缘山脉的鹿溪河蜿蜒向南,进入天府新区兴隆湖前一分为二,环抱着一座面积上千亩的小岛。这里正在建设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近零碳产业园区。

    来到岛上的建设工地,但见塔机吊起一块块玻璃幕墙。“这里的新建建筑全都采用装配式,将预制件从工厂运来拼装。”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站职员陈云周告诉记者。

    按照规划设计,岛上将建设一座能源中心,面向所有商业、办公等建筑集中供冷供热。“园区应用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需要打33口地源热泵井,无任何化石能源燃烧及污染物排放。”项目规划设计负责人欧阳戈量介绍。

    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统筹协调下,打井用地问题顺利解决,目前已完成能源中心土建施工并建成3口地源热泵井。

    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太阳能路灯,建成投用雨水收集池满足公共绿地浇灌所需,推进光伏屋顶建设……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是成都市首批近零碳试点社区,8个绿色化改造项目正在这里陆续落地见效。“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顶光伏发电一项,每年发电2万多千瓦时,可节约标煤8吨多,减排二氧化碳20余吨。”公园城市建设局公园城市推进处副处长高国瀛说。

    《四川天府新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细则》鼓励既有建筑实施绿色化改造,要求加大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绿色产品使用力度。目前,天府新区有一大批绿色低碳项目正在实施,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高国瀛说,“我们将持续提升建筑绿色品质和住用舒适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夯得更实。”

    着力先行先试,探索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经验

    波光粼粼的兴隆湖,水面之下别有洞天。“像羽毛般团成一簇的是狐尾藻,一条条藻叶在水中飘荡的是苦草……”邱伟告诉记者,“兴隆湖总共种植了198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构建起占湖区水域总面积约70%的多层次‘水下森林’。”

    2020年10月,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启动,迄今已基本完工。综合提升项目借鉴都江堰的治水生态智慧,创新实施了湖泊整体修复、水生生命系统重建、多维湿地系统重建等一系列生态工法。

    提升工程实施前,兴隆湖水质总体为地表水Ⅳ类。如今,湖区水质稳定达到或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通过水下生态构建,兴隆湖生态系统多样性明显改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不断提升。目前,湖区鱼类品种已超过15种,鸟类达148种。

    前不久,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张饮江教授经过实地踏勘后,对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中探索形成的“天府生态工法”作出评定,认为其“可为城市湖泊整体生态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021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开展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天府新区着力先行先试,已编制形成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体系,涉及4个板块、16个子体系、300余项标准,其中包括水系统构建、特色丘陵地形保护等20多项生态建设标准。

    “着眼于推动标准化建设可感可及,天府新区将分批打造显示度高、示范性强的公园城市标准化创新场景,持续探索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示范和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林强表示。(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原载202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天府新区——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 2023年01月12日 1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低矮山丘绵延起伏,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沿成都天府大道向南,出五环路后视野愈发开朗。

    “进入天府新区了。”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鹏指向窗外,“那里有个地铁站出口,要是没有标志牌,不容易看出来。”成都地铁1号线广福站C出口就嵌在红砂岩山体里,与周边地貌浑然一体,折射出天府新区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点滴努力。

    出台公园城市原生地貌管控导则,制定天府大道两侧丘陵特色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历经10余年建设,天府新区80%以上的自然地貌得以保留,15条丘体变身生态景观廊道。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强表示,“天府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天蓝、地绿、水清、丘美生态本底,把生态价值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

    保护城市生态肌理,构建蓝绿空间格局

    清晨,天府新区人字绿廊示范段施工现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重大项目和公建配套处副处长邱伟、协调组工作人员高欣来到这里。

    总面积21万平方米的“人”字形绿廊,串起天府望山廊、天府公园、锦江生态带及鹿溪河景观生态带,是天府新区重大生态骨干工程。1.5公里的人字绿廊示范段,犹如放大的口袋公园。走近一处景观带,工人们正忙着铺设草坪。佛甲草、天门冬、蓝花楹,配以红砂岩碎石,有红有绿,色彩饱满。

    高欣展开规划设计图,从花草品种、乔木选型到支护养护情况,逐一对照检查,“为了选择合适的草木品种,当初可费了不少劲。”那段时间,邱伟和同事几乎跑遍了成都各大苗木基地。在温江区一家苗圃,他们瞄上了乌桕,“乌桕是本地树种,树形遒劲,价格不贵,养护费用也不高。”

    “我们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出发,尽可能使用本地苗木。”邱伟说,“建设公园城市,必须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

    梳理保护“三分山水四分田、三分林地嵌其间”的生态肌理,系统开展通风廊道管控、全域森林化、流域生态修复、特色地形保护四大工程……天府新区多措并举守住护好蓝绿空间。目前,整个新区已建成连片河湖、绿地、森林面积7.5万亩,建成生态绿道357公里,构建起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发源于成都平原东缘山脉的鹿溪河蜿蜒向南,进入天府新区兴隆湖前一分为二,环抱着一座面积上千亩的小岛。这里正在建设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近零碳产业园区。

    来到岛上的建设工地,但见塔机吊起一块块玻璃幕墙。“这里的新建建筑全都采用装配式,将预制件从工厂运来拼装。”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站职员陈云周告诉记者。

    按照规划设计,岛上将建设一座能源中心,面向所有商业、办公等建筑集中供冷供热。“园区应用浅层地热能开发技术,需要打33口地源热泵井,无任何化石能源燃烧及污染物排放。”项目规划设计负责人欧阳戈量介绍。

    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统筹协调下,打井用地问题顺利解决,目前已完成能源中心土建施工并建成3口地源热泵井。

    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太阳能路灯,建成投用雨水收集池满足公共绿地浇灌所需,推进光伏屋顶建设……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是成都市首批近零碳试点社区,8个绿色化改造项目正在这里陆续落地见效。“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顶光伏发电一项,每年发电2万多千瓦时,可节约标煤8吨多,减排二氧化碳20余吨。”公园城市建设局公园城市推进处副处长高国瀛说。

    《四川天府新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细则》鼓励既有建筑实施绿色化改造,要求加大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绿色产品使用力度。目前,天府新区有一大批绿色低碳项目正在实施,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高国瀛说,“我们将持续提升建筑绿色品质和住用舒适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夯得更实。”

    着力先行先试,探索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经验

    波光粼粼的兴隆湖,水面之下别有洞天。“像羽毛般团成一簇的是狐尾藻,一条条藻叶在水中飘荡的是苦草……”邱伟告诉记者,“兴隆湖总共种植了198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构建起占湖区水域总面积约70%的多层次‘水下森林’。”

    2020年10月,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启动,迄今已基本完工。综合提升项目借鉴都江堰的治水生态智慧,创新实施了湖泊整体修复、水生生命系统重建、多维湿地系统重建等一系列生态工法。

    提升工程实施前,兴隆湖水质总体为地表水Ⅳ类。如今,湖区水质稳定达到或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通过水下生态构建,兴隆湖生态系统多样性明显改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不断提升。目前,湖区鱼类品种已超过15种,鸟类达148种。

    前不久,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张饮江教授经过实地踏勘后,对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中探索形成的“天府生态工法”作出评定,认为其“可为城市湖泊整体生态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021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开展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天府新区着力先行先试,已编制形成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体系,涉及4个板块、16个子体系、300余项标准,其中包括水系统构建、特色丘陵地形保护等20多项生态建设标准。

    “着眼于推动标准化建设可感可及,天府新区将分批打造显示度高、示范性强的公园城市标准化创新场景,持续探索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示范和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林强表示。(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原载202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