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今年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2022年07月23日 08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7月20日,遂(遂宁)德(德阳)高速公路景福互通(三台段)进行收尾工程的沥青路面铺设。目前,遂德高速全路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9月底可实现通车。刘昌松 摄(视觉四川)

    7月21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长江首城宜宾开幕,近800名嘉宾出席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也见证一座“动力电池之都”的崛起。

    就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版图中的宜宾热度不断升温时,巴蜀大地的另一种热度也正高涨——比学赶超!成都、眉山、雅安、内江等地分别举行项目投资拉练现场会,各地领导带队到各个县(区、市)项目建设现场比进度、找差距、学经验,“竞”的氛围浓郁、“学”的效果显著、“赶超”劲头十足。

    与此同时,全省性重大部署——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成果涌现,随着各地各有关部门“一把手”“挂帅出征”,线上线下精准招引,一大批投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高质量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为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注入新的动能。

    善撒“迎头网”,勇开“逆风船”。今年以来,四川生猪存栏重回全国第一,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20%以上,服务业顶住压力稳步恢复;各地挖掘岗位资源扩大就业规模;向500多万市场主体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全省上下,迎难而上,拼劲十足。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省委书记王晓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以“拼”的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千方百计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踔厉奋发、跳起摸高。“拼”在2022,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拼”是一种承诺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省会成都,近段时间有两种节奏十分鲜明:一是拧成一股绳防疫情,重兵合围、以快制快,力争用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实现社会面清零;一是戴好口罩抓发展,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继续在全省经济大盘中发挥好“压舱石”作用。

    两种节奏,指向一个共同目标: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应势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5月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央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引领中国经济航船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特别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看望慰问干部群众,面对面指导治蜀兴川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我省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牢记殷殷嘱托,四川迈出“拼经济、搞建设”的铿锵步伐。

    1月4日,元旦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我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释放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强烈信号;4月20日,总投资近268亿元的12个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之后,四川又吹响开足马力奋战“红五月”的号角;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后,7月16日,星期六,十二届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对“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争取全省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与全国一样,四川这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极不寻常”: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4月、5月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遭遇“倒春寒”,面临多重风险挑战。省委强调,我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信心胜过黄金,信心来自于国家战略的牵引。

    6月29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双方共同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文件,还举行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启动仪式。经过两年多的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阶段,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加快转化为发展实效。

    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已有152个实现开工。这些重大项目涉及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生态屏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完成投资106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行动胜过表态,行动体现在抓实抓细地方部署。

    经济运行瞬息万变,需要科学有力调度。我省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既对照中央出台的政策做“系统集成”,又从四川实际出发,针对性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增量”措施。

    进入二季度以来,我省各有关方面用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暖心”政策,帮助市场主体顶住“倒春寒”压力。继1月出台《四川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以来,4月,《四川省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行动方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四川省促进生猪稳产保价七条措施》又相继出台;5月,印发《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6月,印发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10条政策措施(第一批)、《2022年交通建设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激励政策》……

    7月18日,四川经济“半年报”发布: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76.47亿元,同比增长2.8%,延续了高于全国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经济承压前行,政策对冲效应显现,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省委研判认为,我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积极因素,特别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将带来大量投资和政策红利,通过后程发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快恢复增长。

    去年四川经济总量刚迈上5万亿元台阶,保持经济合理增速,既是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追赶跨越,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现实之需,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全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国之所托。

    拼经济、搞建设,四川人民将承诺进行到底。

    “拼”是一种劲头

    敢于迎难而上、甘于苦干实干,加力加劲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难”字,道出今年以来许多企业的共同感受。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赵超越清晰记得,受疫情影响,4月2日公司被迫停产,“卡车下不了高速,零部件到不了厂里,平均一天就影响1500台车的生产。”这家成都的汽车链主企业受影响不小,按照每辆车10万元的单价计算,停产一天带来的损失就高达1.5亿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面对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全省上下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发扬“拼”的精神,加力加劲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拼的是什么?拼的是速度——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让市场主体运转畅起来、快起来,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就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所在的成都经开区,今年4月因涉疫地区的零部件无法运抵四川,整车企业面临大面积断供停产。形势紧迫,一场供应链“保卫战”就此打响。经济和信息化厅接到企业求助电话之后,连夜向省政府报送专报,牵头会同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和成都市政府,抓紧建立绿色物流通道。仅用5天时间,即建成占地约30亩的物流中转站,并依托中转站形成闭环管理的物流运输绿色通道,汽车企业得以快速复工复产。

    6月2日,绵阳市稳经济政策落实办公室“闪电”成立。从绵阳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到抽调人员入驻办公,只用了一个晚上。“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千纪说,“快”字不仅体现在办公室的成立上,还包括职能职责的迅速履行。办公室成立当天,就向公众发布稳经济政策措施咨询热线,受理稳经济方面的诉求和问题。

    速度背后,是与疫情造成的损失赛跑,力求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尽快全面复工复产;是与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并跑,让政策更快更精准地传导到企业、到基层、到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拼的是什么?拼的是力度——以更大力度拼经济搞建设。6月30日,南充市迄今投资规模最大工业单体项目开工,紧接着,福建客商来南投资推介会召开;下午,开展制造业项目现场拉练。一个开工,一次推介,一场拉练,折射出当地拼经济搞建设的“力度”。

    以更大力度开展督查督战。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已多次派出督查组到各地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在雅安市委市政府办公区食堂门口,一块名为“工作落实年十大专项行动督战图”的展板特别显眼,这块展板原本放在市委3楼会议室外,如今“搬家”到人流最密集的食堂前,正是为了让项目接受更多人监督,形成压力传导。无独有偶,在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办公室,有一面长约7米、全部由淡蓝色文件盒堆砌而成的“文件墙”,这是专班为收到的所有关于营商环境的投诉案件建立的台账,一共1250多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020件,办结率为82%。

    拼速度、拼力度的结果,是拼进度——6月26日,经过接连奋战,渝昆高铁(川渝段)泸州境内首座隧道——长山坳隧道顺利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近两个月。

    多年来,投资对于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抓项目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上半年,四川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6%,超过时序进度15.6个百分点。

    拼进度靠早谋划。早在去年三季度,川渝两省市便已初步梳理出2022年度共建160个重大项目清单,并逐个梳理项目开工建设难点、堵点,分别研究解决方案。今年2月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公布160个2022年川渝共建重大项目清单和18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金额。清单公布时间,为近3年来最早。

    拼进度靠加速跑。“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四川今年初就拿出硬举措。”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四川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在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和用能保障、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等方面给出“政策红包”。

    凭借准备工作“跑在前面”,四川成功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抢跑”。

    “拼”是一种智慧

    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创新中追求更大实效

    促进市场主体数量做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是应对疫情冲击和其他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各有关方面先后出台超800条纾困惠企政策,算上国家层面的3000多条,不可谓不“海量”,但政策的知晓度不高、覆盖面不广、获得感不强的现象在各地各类市场主体中不同程度存在。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立即推出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全力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一周后,一份6页的小册子被精心制作出来,并很快发放到500多万市场主体手中。这个小册子,从税收优惠、融资贷款、物流成本、房屋租金、社保减负、补贴减免等企业最期盼、普惠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政策中,精选出24条,简明扼要列出每一条政策的适用范围、适用期限、享受方式、发布单位、咨询电话等,让企业一目了然。同时,扫描随页附带的二维码,企业还可获取相关政策对应文件、纾困惠企政策以及申报链接等。

    上半年,全省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1143.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70万户。一张“明白卡”,破解大难题。

    拼经济也要讲究创新,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创新中追求更大实效,确保拼到点子上。

    ——用“巧劲”去拼,更加精准地直击痛点、直达需求,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工具,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与很多地方不同,乐山市在推出和推广消费券过程中,政府没花一分钱。乐山市商务局副局长游全介绍,该市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由政府部门协调企业负责消费券平台管理,相关企业入驻平台后发布消费券,市民领取后即可到线下实体店消费抵扣。乐山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底以来,全市1300余户商贸服务企业发放消费券30余万张,带动消费超4000万元。

    今年,《雅安市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印发,未来5年对入驻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大数据企业执行0.34元/千瓦时到户电价。这让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喆吃下了“定心丸”,“相比上百万元的奖励,0.34元/千瓦时的电价更让我们安心。”孙喆说,不要小看这几角钱电费,它是公司选择在雅安落户的核心原因,公司在园区的运营成本中,电费占到七成。这颗继续标价3角4分的“定心丸”,稳住了大数据企业的“军心”,也稳住了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增长态势——今年1—6月,有意向的26个招引项目全部确认落地。

    ——用“韧劲”去拼,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久久为功、必有所成,这是推进重点工作必须秉持的态度。

    “再造一个新达钢!”6月28日,四川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达钢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工程宣布开工。达钢搬迁升级项目,从2013年开始谋划,历经搁浅、重启、转机、再搁浅的生死大考,历届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推动,终于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会有上万人同时作业,一个年产值超200亿元、利税超30亿元的智能化工业园区,将在2024年呈现。

    6月30日,永盈新材料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在南充开工,总投资高达330亿元。南充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涛介绍,能够把这个项目招引落地,跟多年来园区产业配套打基础分不开,而为了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南充市成立了永盈新材料项目推进专班,分解出开工前需要的29项任务清单,倒排工期,落实责任,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

    ——用“后劲”去拼,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项目储备加后劲。重点项目的储备和推进同等重要,目前,四川正在抢抓国家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的重要机遇,梳理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项目,推动有关政策在我省尽快落地。

    新兴产业添后劲。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射洪市首次入围。射洪市依托锂电产业产能释放,迈入跨越式发展轨道。今年上半年,我省包括锂电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2.5%、74.3%、32.1%。

    更多产业蓬勃兴起,更多短板加快补齐,更多企业轻装上阵,更多民生得到关切……四川“拼”在2022。(记者 张守帅 李欣忆)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今年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2022年07月23日 08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7月20日,遂(遂宁)德(德阳)高速公路景福互通(三台段)进行收尾工程的沥青路面铺设。目前,遂德高速全路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9月底可实现通车。刘昌松 摄(视觉四川)

    7月21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长江首城宜宾开幕,近800名嘉宾出席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也见证一座“动力电池之都”的崛起。

    就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版图中的宜宾热度不断升温时,巴蜀大地的另一种热度也正高涨——比学赶超!成都、眉山、雅安、内江等地分别举行项目投资拉练现场会,各地领导带队到各个县(区、市)项目建设现场比进度、找差距、学经验,“竞”的氛围浓郁、“学”的效果显著、“赶超”劲头十足。

    与此同时,全省性重大部署——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成果涌现,随着各地各有关部门“一把手”“挂帅出征”,线上线下精准招引,一大批投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高质量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为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注入新的动能。

    善撒“迎头网”,勇开“逆风船”。今年以来,四川生猪存栏重回全国第一,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20%以上,服务业顶住压力稳步恢复;各地挖掘岗位资源扩大就业规模;向500多万市场主体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全省上下,迎难而上,拼劲十足。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省委书记王晓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以“拼”的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千方百计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踔厉奋发、跳起摸高。“拼”在2022,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拼”是一种承诺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省会成都,近段时间有两种节奏十分鲜明:一是拧成一股绳防疫情,重兵合围、以快制快,力争用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实现社会面清零;一是戴好口罩抓发展,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继续在全省经济大盘中发挥好“压舱石”作用。

    两种节奏,指向一个共同目标: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应势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5月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央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引领中国经济航船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特别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看望慰问干部群众,面对面指导治蜀兴川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我省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牢记殷殷嘱托,四川迈出“拼经济、搞建设”的铿锵步伐。

    1月4日,元旦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我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释放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强烈信号;4月20日,总投资近268亿元的12个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之后,四川又吹响开足马力奋战“红五月”的号角;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后,7月16日,星期六,十二届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对“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争取全省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与全国一样,四川这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极不寻常”: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4月、5月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遭遇“倒春寒”,面临多重风险挑战。省委强调,我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信心胜过黄金,信心来自于国家战略的牵引。

    6月29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双方共同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文件,还举行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启动仪式。经过两年多的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阶段,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加快转化为发展实效。

    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已有152个实现开工。这些重大项目涉及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生态屏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完成投资106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行动胜过表态,行动体现在抓实抓细地方部署。

    经济运行瞬息万变,需要科学有力调度。我省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既对照中央出台的政策做“系统集成”,又从四川实际出发,针对性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增量”措施。

    进入二季度以来,我省各有关方面用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暖心”政策,帮助市场主体顶住“倒春寒”压力。继1月出台《四川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以来,4月,《四川省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行动方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四川省促进生猪稳产保价七条措施》又相继出台;5月,印发《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6月,印发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10条政策措施(第一批)、《2022年交通建设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激励政策》……

    7月18日,四川经济“半年报”发布: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76.47亿元,同比增长2.8%,延续了高于全国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经济承压前行,政策对冲效应显现,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省委研判认为,我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积极因素,特别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将带来大量投资和政策红利,通过后程发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快恢复增长。

    去年四川经济总量刚迈上5万亿元台阶,保持经济合理增速,既是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追赶跨越,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现实之需,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全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国之所托。

    拼经济、搞建设,四川人民将承诺进行到底。

    “拼”是一种劲头

    敢于迎难而上、甘于苦干实干,加力加劲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难”字,道出今年以来许多企业的共同感受。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赵超越清晰记得,受疫情影响,4月2日公司被迫停产,“卡车下不了高速,零部件到不了厂里,平均一天就影响1500台车的生产。”这家成都的汽车链主企业受影响不小,按照每辆车10万元的单价计算,停产一天带来的损失就高达1.5亿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面对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全省上下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发扬“拼”的精神,加力加劲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拼的是什么?拼的是速度——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让市场主体运转畅起来、快起来,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就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所在的成都经开区,今年4月因涉疫地区的零部件无法运抵四川,整车企业面临大面积断供停产。形势紧迫,一场供应链“保卫战”就此打响。经济和信息化厅接到企业求助电话之后,连夜向省政府报送专报,牵头会同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和成都市政府,抓紧建立绿色物流通道。仅用5天时间,即建成占地约30亩的物流中转站,并依托中转站形成闭环管理的物流运输绿色通道,汽车企业得以快速复工复产。

    6月2日,绵阳市稳经济政策落实办公室“闪电”成立。从绵阳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到抽调人员入驻办公,只用了一个晚上。“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千纪说,“快”字不仅体现在办公室的成立上,还包括职能职责的迅速履行。办公室成立当天,就向公众发布稳经济政策措施咨询热线,受理稳经济方面的诉求和问题。

    速度背后,是与疫情造成的损失赛跑,力求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尽快全面复工复产;是与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并跑,让政策更快更精准地传导到企业、到基层、到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拼的是什么?拼的是力度——以更大力度拼经济搞建设。6月30日,南充市迄今投资规模最大工业单体项目开工,紧接着,福建客商来南投资推介会召开;下午,开展制造业项目现场拉练。一个开工,一次推介,一场拉练,折射出当地拼经济搞建设的“力度”。

    以更大力度开展督查督战。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已多次派出督查组到各地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在雅安市委市政府办公区食堂门口,一块名为“工作落实年十大专项行动督战图”的展板特别显眼,这块展板原本放在市委3楼会议室外,如今“搬家”到人流最密集的食堂前,正是为了让项目接受更多人监督,形成压力传导。无独有偶,在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专班办公室,有一面长约7米、全部由淡蓝色文件盒堆砌而成的“文件墙”,这是专班为收到的所有关于营商环境的投诉案件建立的台账,一共1250多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020件,办结率为82%。

    拼速度、拼力度的结果,是拼进度——6月26日,经过接连奋战,渝昆高铁(川渝段)泸州境内首座隧道——长山坳隧道顺利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近两个月。

    多年来,投资对于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抓项目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上半年,四川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6%,超过时序进度15.6个百分点。

    拼进度靠早谋划。早在去年三季度,川渝两省市便已初步梳理出2022年度共建160个重大项目清单,并逐个梳理项目开工建设难点、堵点,分别研究解决方案。今年2月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公布160个2022年川渝共建重大项目清单和18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金额。清单公布时间,为近3年来最早。

    拼进度靠加速跑。“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四川今年初就拿出硬举措。”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四川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在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和用能保障、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等方面给出“政策红包”。

    凭借准备工作“跑在前面”,四川成功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抢跑”。

    “拼”是一种智慧

    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创新中追求更大实效

    促进市场主体数量做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是应对疫情冲击和其他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各有关方面先后出台超800条纾困惠企政策,算上国家层面的3000多条,不可谓不“海量”,但政策的知晓度不高、覆盖面不广、获得感不强的现象在各地各类市场主体中不同程度存在。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立即推出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全力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一周后,一份6页的小册子被精心制作出来,并很快发放到500多万市场主体手中。这个小册子,从税收优惠、融资贷款、物流成本、房屋租金、社保减负、补贴减免等企业最期盼、普惠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政策中,精选出24条,简明扼要列出每一条政策的适用范围、适用期限、享受方式、发布单位、咨询电话等,让企业一目了然。同时,扫描随页附带的二维码,企业还可获取相关政策对应文件、纾困惠企政策以及申报链接等。

    上半年,全省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1143.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70万户。一张“明白卡”,破解大难题。

    拼经济也要讲究创新,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创新中追求更大实效,确保拼到点子上。

    ——用“巧劲”去拼,更加精准地直击痛点、直达需求,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工具,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与很多地方不同,乐山市在推出和推广消费券过程中,政府没花一分钱。乐山市商务局副局长游全介绍,该市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由政府部门协调企业负责消费券平台管理,相关企业入驻平台后发布消费券,市民领取后即可到线下实体店消费抵扣。乐山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底以来,全市1300余户商贸服务企业发放消费券30余万张,带动消费超4000万元。

    今年,《雅安市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印发,未来5年对入驻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大数据企业执行0.34元/千瓦时到户电价。这让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喆吃下了“定心丸”,“相比上百万元的奖励,0.34元/千瓦时的电价更让我们安心。”孙喆说,不要小看这几角钱电费,它是公司选择在雅安落户的核心原因,公司在园区的运营成本中,电费占到七成。这颗继续标价3角4分的“定心丸”,稳住了大数据企业的“军心”,也稳住了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增长态势——今年1—6月,有意向的26个招引项目全部确认落地。

    ——用“韧劲”去拼,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久久为功、必有所成,这是推进重点工作必须秉持的态度。

    “再造一个新达钢!”6月28日,四川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达钢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工程宣布开工。达钢搬迁升级项目,从2013年开始谋划,历经搁浅、重启、转机、再搁浅的生死大考,历届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推动,终于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会有上万人同时作业,一个年产值超200亿元、利税超30亿元的智能化工业园区,将在2024年呈现。

    6月30日,永盈新材料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在南充开工,总投资高达330亿元。南充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涛介绍,能够把这个项目招引落地,跟多年来园区产业配套打基础分不开,而为了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南充市成立了永盈新材料项目推进专班,分解出开工前需要的29项任务清单,倒排工期,落实责任,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

    ——用“后劲”去拼,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项目储备加后劲。重点项目的储备和推进同等重要,目前,四川正在抢抓国家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的重要机遇,梳理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项目,推动有关政策在我省尽快落地。

    新兴产业添后劲。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射洪市首次入围。射洪市依托锂电产业产能释放,迈入跨越式发展轨道。今年上半年,我省包括锂电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2.5%、74.3%、32.1%。

    更多产业蓬勃兴起,更多短板加快补齐,更多企业轻装上阵,更多民生得到关切……四川“拼”在2022。(记者 张守帅 李欣忆)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