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今年四川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早——
正式入汛,今年有啥应对举措?
正式入汛,今年有啥应对举措?
5月1日,四川正式进入汛期(5—9月)。入汛后,意味着全省进入强降水集中期,降雨将强度更大、历时更长,突发洪涝灾害事件发生概率大增,天气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事件将明显增多。
最近两年,四川防汛形势均比较严峻。2020年7、8月份,四川遭遇持续洪涝灾害;2021年,渠江、嘉陵江流域又迎来“最强秋汛”。今年汛期,全省的气候年景如何?灾害趋势如何发展?需要做好哪些度汛准备?记者进行了采访。
看汛情 预测盆地东北部和川西高原、攀西地区洪涝偏重
4月29日,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这是今年四川发布的首个山洪灾害蓝色预警。
“这是我省自2018年开始发布山洪预警以来,发布月份最早的一次山洪预警。”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8日,四川发布首个山洪灾害蓝色预警。今年,在4月非汛期即发布首个山洪灾害蓝色预警,情况比较少见。
与此同时,在非汛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今年4月11日20时至12日3时,资阳市安岳县就出现强降水并伴有阵时大风、冰雹灾害天气过程。此次极端灾害天气最大降水出现在县城区,为113.4毫米,极大风速为37.4米/秒(13级)。
降水多是年初以来的一大特点。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我省累计降雨量和多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偏多1—6成,其中资阳偏多1倍以上。主要江河来水量与多年同期相比,仅大渡河上游偏少1成,青衣江上游和渠江中游、渠江支流州河接近常年,其余主要江河均为偏多。
“3月以来,我省已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部分中小河流发生明显涨水过程。”省水文中心水情预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预测今年我省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早,盆地东北部和川西高原、攀西地区洪涝偏重,盆地中部和西部、西南部有区域性暴雨洪水过程。
在江河洪水方面,省水文中心水情预报处提醒:应警惕防范青衣江下游、涪江中下游、渠江可能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安宁河、岷江下游、沱江上游、涪江上游可能发生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
看应对 在“联”字上下功夫,流域实现“联防联控”
“在应对2020年‘8·18’特大暴雨洪水的过程中,流域联防联控起到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乐山水文中心主任杨俊介绍,面对当时险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调度上游紫坪铺、瀑布沟和青衣江流域水库群,减少乐山岷江洪峰流量10000立方米/秒,帮助乐山成功应对此次洪水过程。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流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江河水旱灾害不是一段一地的孤立事件,必须从全流域视角来统筹应对。
为此,去年9月,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长江(金沙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覆盖全省21个市(州),全面推行流域一体化管理。
今年,我省流域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3月,经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南充、绵阳、内江、乐山、雅安、阿坝、甘孜、凉山、宜宾、达州等10个地区水文中心分别加挂四川省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长江(金沙江)、渠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监测预警中心牌子。
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监测预警中心未来将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的联合监测、联合预报预警,汇总全流域水旱情信息,为流域水资源调度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这一举措,也为我省推进流域加区域的防范水旱灾害联动工作模式建立了良好的体制机制。
除了联防联控,防汛减灾必须提高精准科学预警预报能力。我省将持续优化和完善水旱灾害决策支撑系统,优化修订洪水预报方案,持续完善流域河系预报体系,加快推进“3天预报、3天预测、3天展望”预报新模式。同时,加强水文气象耦合预报研究,提升预报预警时效和精度,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