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印发“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为高新技术产业更高更新“划重点”

  • 2022年11月03日 07时4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重点领域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

    重点任务

    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

    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60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达到35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这份规划,就是一份行动指南。”在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赵长轶看来,《规划》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优先发展哪些方向?有什么重点任务?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看目标方向

    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

    到2025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能增效,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规划》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具体发展目标。《规划》从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产业规模等5个方面提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

    具体来看,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研发机构达到4000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万家,瞪羚企业达到4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新区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

    这些具体指标是如何制定的?参与《规划》撰写的赵长轶告诉记者:“这些指标的确定经过了专家组的反复测算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既参考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过去发展的具体指标实现情况,也结合了当前国内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要实现目标,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在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秦小林看来,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连落地四川,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四川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大飞机关键部件、静脉麻醉新药等创新产品200余个,这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举措支持

    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

    目标已定,如何做是关键。《规划》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规划》根据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

    “主要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提出的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赵长轶表示,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协调发展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补短板、锻长板。

    “这些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突出了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秦小林表示,比如排在10大重点领域之首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迈上万亿元台阶,是我省首个万亿级产业,产业体系已涵盖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个方面;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已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在绿色低碳领域也将大有可为。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秦小林认为,优势在于我省聚集了一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不足在于缺乏技术顶尖的龙头企业,以及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还存在亟须突破的瓶颈。

    在重点区域方面,《规划》提出,围绕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国省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形成重点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思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区域创新布局。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规划》还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通过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实施一批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规划》还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赵长轶表示,这些保障措施只是提出了基本思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政策,提高精准性,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记者 田姣 徐莉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印发“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为高新技术产业更高更新“划重点”

  • 2022年11月03日 07时4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重点领域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

    重点任务

    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

    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60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达到35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这份规划,就是一份行动指南。”在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赵长轶看来,《规划》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优先发展哪些方向?有什么重点任务?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看目标方向

    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

    到2025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能增效,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规划》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具体发展目标。《规划》从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产业规模等5个方面提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

    具体来看,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研发机构达到4000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万家,瞪羚企业达到4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新区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

    这些具体指标是如何制定的?参与《规划》撰写的赵长轶告诉记者:“这些指标的确定经过了专家组的反复测算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既参考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过去发展的具体指标实现情况,也结合了当前国内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要实现目标,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在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秦小林看来,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连落地四川,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四川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大飞机关键部件、静脉麻醉新药等创新产品200余个,这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举措支持

    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

    目标已定,如何做是关键。《规划》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规划》根据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

    “主要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提出的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赵长轶表示,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协调发展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补短板、锻长板。

    “这些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突出了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秦小林表示,比如排在10大重点领域之首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迈上万亿元台阶,是我省首个万亿级产业,产业体系已涵盖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个方面;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已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在绿色低碳领域也将大有可为。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秦小林认为,优势在于我省聚集了一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不足在于缺乏技术顶尖的龙头企业,以及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还存在亟须突破的瓶颈。

    在重点区域方面,《规划》提出,围绕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国省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形成重点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思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区域创新布局。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规划》还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通过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实施一批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规划》还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赵长轶表示,这些保障措施只是提出了基本思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政策,提高精准性,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记者 田姣 徐莉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