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批复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设立地点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和金堂县,以临港制造、先进材料、国际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
●以国际铁路港为基础设立经济开发区,这在全国是首创,将国际班列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是成都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国际铁路港为依托的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设立地点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和金堂县,核准面积为1224.4995公顷,以临港制造、先进材料、国际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
作为国家重要的开放口岸,成都国际铁路港以中欧班列为核心的国际班列营运网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5个站点和国内16个城市。
以此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开发区?它将担负怎样的使命?将如何建设?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瞄准啥目标?争取建成国家级开发区
说起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用了“紧锣密鼓”四个字。如此节奏背后,与经开区的使命和定位不无关系。
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是成都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部长曾怡表示。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其地位更加凸显。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处于环成都经济圈东北部核心区,是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成都面向川东北经济区的重要门户,建设经济开发区,有利于增强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级,加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瞄准的目标不仅仅是省级开发区。“通过设立省级开发区,为将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做准备。”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分析道,这样也有利于更好地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各种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
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改革局党组副书记宁友明告诉记者,此前,当地已经对标省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对自身发展展开过一次自评,“按照国家规定的评价体系,即使与省内的国家级开发区相比,我们的得分也排在前列。”
特色在哪里?以国际铁路港为依托
“以国际铁路港为基础设立经济开发区,这在全国是首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道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最大的特点。“突出将国际班列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省政府批复中明确的方向。
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开发区毗邻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中心站现吞吐能力近100万标箱,设计吞吐能力400万标箱,领跑全国内陆场站;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同时具备汽车整车、肉类、粮食指定口岸和木材监管区。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突破万列,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突破6000列,持续领跑全国。“这将为我省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该负责人表示。
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看来,从“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多个国家级、省级战略叠加,既赋予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新的使命,也为它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构建开发区外向型产业体系,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宁友明介绍,力争到2025年,开发区形成补链强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主体繁荣活跃的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建成“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合作高地。
建设咋开展?以产业功能区为基础
开发区设立地点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和金堂县。省政府给成都市的批复中明确提到“将开发区加快建设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区”,这里将成为1224.4995公顷的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根据省政府的批复,开发区将以临港制造、先进材料、国际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开发区将继续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瞄准欧盟市场,构建高精、高端、高质的临港制造、先进材料、国际商贸物流产业链,培育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为一体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并非白手起家。”宁友明介绍,开发区包含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欧洲产业城和金堂淮州新城三个产业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已有一批颇具带动力的项目,这为开发区提供了相当的产业基础。
同时,在创新、科技、人才等要素方面,开发区将依托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积极争取与主导产业方向紧密相关的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和创新基础设施,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新产品开发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科学制定高层次国际化人力资源建设计划,吸引外贸、外事人才,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撑。(记者 程文雯)
同步播报
中欧班列(成都)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
8月26日下午,一列满载电子产品、医用口罩、花卉等货物的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发往荷兰蒂尔堡,这是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的第6000列,也是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的中欧班列。
运行7年来,中欧班列(成都)连续4年领跑全国,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已初步建立,7条国际铁路通道、6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持续拓展,已连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6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围绕罗兹、纽伦堡、蒂尔堡三大主干线,中欧班列(成都)主推具有成都开行特色的“欧洲通”运输模式。目前,班列可通过波兰马拉、波兹南为枢纽节点通达欧洲全境。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成都)“欧洲通”模式已为DHL、中远海、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提供运输服务。截至目前,已实现稳定组织、双向开行,月均可达到约900车的发运量,有效缓解了因疫情导致的欧洲公路分拨受限压力。
敞通道,更聚产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489.1亿元,在全国综保区中继续排名第一。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龙头企业产能继续释放,成为带动成都进出口外贸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中欧班列(成都)货值货量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运送货值近2000亿元,持续满足成都本地电子信息、汽车整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产业的运输需求,班列货源以TCL、联想、戴尔、吉利、沃尔沃、宝马等制造业产品为主,本地货源占比达65.7%。(记者 陈碧红 程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