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新赛道、新场景、新基建 成渝新经济领跑高质量增长

  • 2020年07月30日 08时35分
  • 来源: 科技日报
  • 【字体:
  • 播报
  • 近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更好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成渝地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具备怎样的新经济发展优势?两地又如何利用新经济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打造“增长极”?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新赛道崛起 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随着全球新经济地理加速再造,创新尖峰持续涌现。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成渝地区虽深居西部,但在新经济发展上“醒得早、动得快”。成都是全国第一个把新经济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城市,重庆基于制造业基础优势提出“大数据智能化”战略。

    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志辉看来,成渝地区正在大力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释放场景、制度、文化与市场的潜能,具备成为新经济地理高地的潜力。

    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批新赛道正蓄势待发。“新赛道具备跨界属性,有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是诞生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行业领域。”王志辉说。成渝在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等新赛道上已实现突破。同时,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未来将有望孕育更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的崛起。

    “世界级产业集群是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标志,赛道是发展新经济的新抓手,要继续鼓励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培育新赛道新增长点。”王志辉说。

    他认为,成渝双城要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试点,重点围绕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智慧物流、互联网教育、智慧出行、新金融等主赛道裂变成长各种新赛道,培育“AI+”“物联网+”“文化+”“生物+”“区块链+”等跨界融合新业态,大力开展产业创新。

    新场景驱动 加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是新经济发展的土壤,是高质量增长的动力源,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生态正加速完善。目前,成都的“菁蓉汇”“创交会”,重庆的“智博会”“英才大会”都成为闻名遐迩的创新创业平台。

    成都高新区是一流高科技试点园区,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在此次疫情大考中,成都新经济企业表现出的对疫情敏感度,就得益于城市密集打造的“场景”。

    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又被赋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积极谋划中国西部科学城、成渝科创大走廊等创新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通过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地理空间。以高新区、科学城、科技城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极核,以创新型城市、创新城区、大学校区、创业街区为重点构建科技创新网络,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今年5月,四川省创建国家科学中心第一批支撑项目启动,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天文、轨道交通等领域共六个项目,由中科院相关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建设。6月以来,重庆也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聚创新资源,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新基建发力 布局“先手棋”发挥新功能

    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无人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与服务,已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专家表示,成渝地区要把握新基建机遇,布局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一批领先企业主导的特色场景。在疫后继续发挥“新场景”、新基建的功能,重点打造数字大脑场景、智慧生活场景、现代消费场景、智慧物流场景,引爆新经济发展。

    对于新基建,成渝早已看准“春江水暖”。在抢抓“危”中之机,布局新基建下好“先手棋”。在成都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成都将加快实施的1000个重点项目中,以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打头阵”。而重庆市2020年涉及新基建的招引项目吸引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5G、车联网等项目布局十分抢眼。

    据悉,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成都目前正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网络理政中心功能,建成交通、城管、环保等17个智慧化应用系统。

    为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重庆主城西大门的重庆科学城离不开交通枢纽建设。目前国内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都市圈的城际高铁、铁路数量均有多个,但是成渝之间的快速通道仅有一条,这成为成渝“双城记”的发展瓶颈。如果说传统基建下的铁路、公路构成了城市的“躯干”,那么新基建下的城际高铁、轨道交通则成为城市群的“血脉”,以高效的城市联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腾飞。(陶玉祥 记者 盛利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赛道、新场景、新基建 成渝新经济领跑高质量增长

  • 2020年07月30日 08时35分
  • 来源: 科技日报
  • 近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更好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成渝地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具备怎样的新经济发展优势?两地又如何利用新经济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打造“增长极”?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新赛道崛起 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随着全球新经济地理加速再造,创新尖峰持续涌现。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成渝地区虽深居西部,但在新经济发展上“醒得早、动得快”。成都是全国第一个把新经济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城市,重庆基于制造业基础优势提出“大数据智能化”战略。

    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志辉看来,成渝地区正在大力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释放场景、制度、文化与市场的潜能,具备成为新经济地理高地的潜力。

    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批新赛道正蓄势待发。“新赛道具备跨界属性,有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是诞生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行业领域。”王志辉说。成渝在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等新赛道上已实现突破。同时,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未来将有望孕育更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的崛起。

    “世界级产业集群是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标志,赛道是发展新经济的新抓手,要继续鼓励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培育新赛道新增长点。”王志辉说。

    他认为,成渝双城要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试点,重点围绕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智慧物流、互联网教育、智慧出行、新金融等主赛道裂变成长各种新赛道,培育“AI+”“物联网+”“文化+”“生物+”“区块链+”等跨界融合新业态,大力开展产业创新。

    新场景驱动 加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是新经济发展的土壤,是高质量增长的动力源,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生态正加速完善。目前,成都的“菁蓉汇”“创交会”,重庆的“智博会”“英才大会”都成为闻名遐迩的创新创业平台。

    成都高新区是一流高科技试点园区,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在此次疫情大考中,成都新经济企业表现出的对疫情敏感度,就得益于城市密集打造的“场景”。

    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又被赋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积极谋划中国西部科学城、成渝科创大走廊等创新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通过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地理空间。以高新区、科学城、科技城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极核,以创新型城市、创新城区、大学校区、创业街区为重点构建科技创新网络,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今年5月,四川省创建国家科学中心第一批支撑项目启动,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天文、轨道交通等领域共六个项目,由中科院相关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建设。6月以来,重庆也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聚创新资源,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新基建发力 布局“先手棋”发挥新功能

    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无人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与服务,已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专家表示,成渝地区要把握新基建机遇,布局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一批领先企业主导的特色场景。在疫后继续发挥“新场景”、新基建的功能,重点打造数字大脑场景、智慧生活场景、现代消费场景、智慧物流场景,引爆新经济发展。

    对于新基建,成渝早已看准“春江水暖”。在抢抓“危”中之机,布局新基建下好“先手棋”。在成都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成都将加快实施的1000个重点项目中,以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打头阵”。而重庆市2020年涉及新基建的招引项目吸引投资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5G、车联网等项目布局十分抢眼。

    据悉,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成都目前正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网络理政中心功能,建成交通、城管、环保等17个智慧化应用系统。

    为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重庆主城西大门的重庆科学城离不开交通枢纽建设。目前国内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都市圈的城际高铁、铁路数量均有多个,但是成渝之间的快速通道仅有一条,这成为成渝“双城记”的发展瓶颈。如果说传统基建下的铁路、公路构成了城市的“躯干”,那么新基建下的城际高铁、轨道交通则成为城市群的“血脉”,以高效的城市联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腾飞。(陶玉祥 记者 盛利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