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公报)

  • 2020年07月10日 18时42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字体:
  • 播报
  •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行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记者 欧阳杰


    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记者 欧阳杰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7人,候补省委委员16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彭清华作了讲话。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彭清华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决断,体现了对成渝地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定用以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治蜀兴川新的实践。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深化川渝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共兴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强化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引领,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深刻改变四川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显著提升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这一战略,是四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着力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统揽性目标,要强化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功能,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更好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两中心两地”是支撑性定位,要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构建高端引领、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功能完备、集群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推动形成多元化创新主体、高强度研发投入、大规模知识转移、多场景创新应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着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强化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抓好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性枢纽;着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普惠共享,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全会指出,要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作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求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为国家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促进成都与重庆相向发展、协同发展。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一批省级新区,真正将其建设成为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要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把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协同重庆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全会指出,要抓实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重点任务,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交通强省战略,聚焦“内联”形成经济圈高效便捷交通网,聚焦“外畅”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体系,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为重点,聚力建体系、育集群、强主体,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以更大力度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优化创新能力布局、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更好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共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蓄势赋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区域内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川渝森林城市群,深化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开展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让两地人民共享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把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等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持续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民水平。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协同重庆完善领导体制、优化协调方式、做实工作机构,强化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议事协调和统筹谋划职能,完善市(州)层面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高效推进。要统筹用好市场力量,加强川渝两地国资国企协同、开展各类资本和项目合作,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财政金融引领作用,引导更多海内外资本积极投入。要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增进社会共识,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

    全会强调,抓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考量、总体思路、部署安排和组织保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更好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时代重任。要主动作为抓好省委全会《决定》的贯彻落实,增强战略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见效。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陈光志、王海萍、刘永湘同志辞去十一届省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十一届省委候补委员代平、刘文芝、刘会英、刘晓华、许州、李新、李为民、李海鹰、杨天宗、陈光浩、邵革军、罗凉清同志为十一届省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四川新篇章!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公报)

  • 2020年07月10日 18时42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举行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记者 欧阳杰


    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记者 欧阳杰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7人,候补省委委员16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彭清华作了讲话。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彭清华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决断,体现了对成渝地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定用以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治蜀兴川新的实践。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深化川渝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共兴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强化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引领,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深刻改变四川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显著提升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这一战略,是四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着力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统揽性目标,要强化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功能,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更好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两中心两地”是支撑性定位,要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构建高端引领、优势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功能完备、集群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推动形成多元化创新主体、高强度研发投入、大规模知识转移、多场景创新应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着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强化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抓好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性枢纽;着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普惠共享,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全会指出,要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作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求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为国家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促进成都与重庆相向发展、协同发展。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一批省级新区,真正将其建设成为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要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把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协同重庆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全会指出,要抓实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重点任务,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交通强省战略,聚焦“内联”形成经济圈高效便捷交通网,聚焦“外畅”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体系,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为重点,聚力建体系、育集群、强主体,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以更大力度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优化创新能力布局、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更好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共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蓄势赋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区域内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川渝森林城市群,深化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开展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让两地人民共享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把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等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持续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民水平。

    全会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协同重庆完善领导体制、优化协调方式、做实工作机构,强化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议事协调和统筹谋划职能,完善市(州)层面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高效推进。要统筹用好市场力量,加强川渝两地国资国企协同、开展各类资本和项目合作,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财政金融引领作用,引导更多海内外资本积极投入。要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增进社会共识,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

    全会强调,抓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考量、总体思路、部署安排和组织保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更好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时代重任。要主动作为抓好省委全会《决定》的贯彻落实,增强战略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见效。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陈光志、王海萍、刘永湘同志辞去十一届省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十一届省委候补委员代平、刘文芝、刘会英、刘晓华、许州、李新、李为民、李海鹰、杨天宗、陈光浩、邵革军、罗凉清同志为十一届省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四川新篇章!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