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专场记者见面会
4月28日16:00,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专场记者见面会。邀请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傅艳,国网四川电力(达州)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何涌,成都盒悦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仙,曹操出行四川分公司专职司机张桂容,犍为县寿保镇农民、新希望六和华中销售公司员工彭中田等5名志愿者现场讲述抗“疫”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见面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张祯军主持。
主持人张祯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专场记者见面会,这也是省政府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期间举办的首场记者见面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作出了突出贡献,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
主持人张祯军:
今天我们请来了5位志愿服务工作者,和我们分享他们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他们是: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傅艳,国网四川电力(达州)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何涌,成都盒悦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仙,曹操出行四川分公司专职司机张桂容,犍为县寿保镇农民、新希望六和华中销售公司员工彭中田,欢迎他们。
主持人张祯军:
疫情期间,傅艳所在的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在成都上空架设了张看不见的“爱心网”。不仅通过网络聚集各方人才为抗疫前线提供大量及时、有效的志愿服务,而且预先将老弱病残群体纳入志愿服务对象,为13名特殊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她说,她服务别人,也被别人感动着,四川人骨子里的精神是她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傅艳是我省志愿服务组织者的优秀代表。我们首先请她讲述在成都这座温暖的城市中的“抗疫”故事。
傅艳: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傅艳,是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傅艳: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起源于成都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文明办推动志愿者服务的“云公益项目平台”,于2012年成立。会员包括成都市内外的300余个志愿者团队和公益机构,涉及扶幼、助老、医疗服务、灾害应对、社区服务等,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的志愿服务。多年来,我们运用新媒体平台,组织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有效服务。基于多年的经验和已经成熟的流程设置,我们探索推出了志愿服务“六单”工作法及应急行动预案流程,即党委政府部门“点单”,云公益“统单”,志愿者督导队伍“制单”,不同领域专业志愿服务队“派单”,集结志愿者“接单”,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评单”。
傅艳:
春节来临,突发疫情,我们作为志愿者的服务平台,大家都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随时保持着联系,很多志愿者团队都跟我们请战,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我们志愿者的作用,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温度。志愿者好比是战场上参与支援和补给的“民兵”组织,虽不是主力,但可以作为助力,我们是不可小觑的队伍。支撑起我们在战疫中积极响应和高效服务的,我想正是这座城市的志愿精神,它诠释着一种速度,释放着一种温度。
傅艳:
1月27日,大年初三,早上八点,我当时正在绵竹老家准备过年,就接到了第一个来自政府部门的指令。成都市委市政府委托市卫健委紧急抢购了100台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仪,当天上午就会到达成都,但是这个可以在人群密集区排查体温异常人员的重要设备,厂家一时间安排不出足够的安装调试人员到岗,这一堆设备到成都以后怎么才能派上用场呢?
傅艳:
“这个设备是一个很新的装备,它需要做安装和调试的是具备相当专业要求的工程师。”市卫健委的领导给我隔空下了疫情期间第一道“参战”指令——希望能够尽快组织15名以上的计算机和数码设备安装调试的工程师志愿者。“能不能当天开始?”对方还给我加了时间期限。
傅艳:
当时大年初三,正好是疫情防控很焦灼的时候,武汉封城传递出这个事态非常严峻的信号。大家都宁愿呆在家里不出门,以减少感染风险。而此次我们要招募的工程师志愿者,他们将前往服务的地点,是人流量最大的双流机场、成都东站以及火车北站等交通枢纽和要道。
傅艳:
接到通知以后,我立刻和家人一起驱车从绵竹赶回成都,同时召集我的团队快速启动了志愿服务“六单”工作法的应急行动预案流程。在这里有一个小花絮,为了便于这项工作的紧急推进,我把我身边两位动手能力很强的亲人“忽悠”成了志愿者,就是我的丈夫和我的儿子。
傅艳:
接下来就是见证成都速度的时刻:
当天上午10时,我们通过“文明成都”、志愿者微信群、朋友圈等正式全网招募志愿者;
下午2点30分,已有22名专业志愿者报名并全部到达成都市卫健委集结,接受岗前培训;
当天晚上11点30分,全部志愿者完成了三个点位共计15台仪器安装调试任务,确保了当晚对过往旅客测量体温。
从集结到完成任务,大家仅用了9小时,完成了预计3天的工作量。
傅艳:
志愿者们当中,有60后、70后、80后、90后,也有00后,其中大部分是技术牛人,有公司管理者,有在校大学生,又有学校老师,他们都具备专业能力,符合我们的要求,同时他们有很强的行动力。
傅艳: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时间非常紧急,我们现场缺乏工具,而且大家缺乏经验,安装的难度其实是很大的。为了抢时间,我亲眼看着那些小伙子们,就用他们的指甲充当螺丝刀转紧螺丝。一天下来,小伙子们的手基本上都是红肿的。
傅艳: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志愿者逐渐摸索出该新型设备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他们在独自安装的同时,也不断在指导和传授给所在地工作人员,确保后期的安装能够顺利。来自四川飞豹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丁涛先生,他尤其擅长调试设备,市卫健委工作人员特地点名请他能够多留几天,他一口答应,并且跟随市卫健委的老师在接下来的多个点位继续巡查了好几天,确保都能正常使用才离开。
傅艳:
直至今天,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紧急作战的难忘的那一天。意气风发的志愿者们穿着红背心,戴着白口罩。尽管看不清楚他们的脸,但在特殊的时刻,我们已是最亲密的战友,共同拥有着守护家园的初心。
傅艳:
让我印象更深的是在2月17日,我们接到了第二项同样艰巨的任务。此次指令依然来自成都市卫健委,希望能尽快招募足够多的理发师志愿者,为全市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理发,包括收治了全市所有确诊患者的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及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成都血液中心等16个卫生健康及医疗机构一线,有此需求的医务人员数量上千。
傅艳:
成都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抗“疫”战斗那时已经持续了一两个月,很多医务人员长长的碎头发已经不能塞进帽子,再不打理,一来是不方便,还加大了感染的风险。
傅艳:
我们记得,在疫情严峻的时光里,所有的理发店是停业的,我们能不能快速招募到众多的技术精湛的志愿者?说实话,在做这项工作之初我们心里是忐忑的。但就在17日当天,云公益再次启动了志愿服务“六单”工作法及应急行动预案流程,短短4个小时,近百名理发师报名接招。
傅艳:
有的理发师这样说,“拜托云公益,一定让我上啊,谢谢。”“再远都没关系,我有车。”“随时都可以,上午、下午,全天我都行。”经过第二轮筛选,最终我们确定了70多名理发师志愿者,按照我们的规定,我们选择的是有6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理发老师,他们很清楚去一线医院服务意味着什么。
傅艳:
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其中一位志愿者叫周筱伟,他这样回答的,也代表了很多志愿者的心声“我为我做这件事情感到荣幸,我为我有这样的手艺感到骄傲。”
傅艳:
也许当初他们选择成为理发师这个行业的时候,或许只是谋生的需求,但是这次志愿行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公民个体对于这个社会的价值。
傅艳:
他们的到来,不仅是为了上千名一线医务战士们,为他们堵上防疫的漏洞,更是开启了美好的理发享受。
傅艳:
我们很多医生护士只有一个要求:“剪短一点,我现在没有时间打理头发”。其中有一位女医生提出“给我剪成小男式,因为我马上去武汉,但是我希望剪得漂亮一点”。一位理发师说“剪成短发或许对他们是最好的保护,但是我也能做到让你们漂漂亮亮上战场”。
傅艳:
一把剪刀、一个推子、一把刷子、一张椅子,有的甚至没有镜子,但却是最温暖的美发店。身心疲惫的医生护士们一个个走过来,遇到个子高的,咱就抬高手;遇到个子矮的,那就哈着腰。总之一句话,要剪好要,剪漂亮!在两天半的服务时间里,每一轮理发师志愿者的平均剪发时间是5小时,手臂酸痛了,悄悄地放下来甩一甩,继续剪。
傅艳:
医务人员打量着自己的新发型,总是会露出安心且满意的笑容。“真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剪得这么好看啊。”医务人员们心怀感激:“尽管理发事小,但是这样的贴身服务,让医务人员真真实实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和社会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傅艳:
其中,有一位理发连锁店女老板叫何龙琼告诉我,她选择出征的原因其实是“感同身受”。她孩子小时候曾经患过严重的血液病,她是在很多人帮助和支持下才熬过那段艰难的时光,她说她明白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傅艳:
还有两个是来自新都的小伙子蒋明刚和文开正,他们原本各自为同一个小区旁两家理发店的老板,系竞争关系,暗暗较劲。其中一位看到对方的朋友圈发了此次志愿服务的报名信息后,不甘落后也报了名。他们先后来了两次,一起坐车,一起服务,到离开的时候,他们说说笑笑,相互调侃,“要是没有这个疫情的话,我们还真不知道我们俩还可以这么好”。
傅艳:
这次疫情中我们也有一些思考,我们必须树立起危机意识,有的困难是可以预设的。比如疫情发生期间,老弱病残群体是肯定需要帮助的。一个刚刚出生十几天的小宝宝,来自金堂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疫情期间小宝宝遭遇严重的肠梗阻急需做手术,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下,一起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如今可爱的孩子已得到了最好的救治,现痊愈出院回家休养。
傅艳:
疫情几个月时间里,我们还密切跟进关注了原本就在监护及基本安全存在问题的13名特殊困境儿童的生存境遇,参与成功解决困境儿童紧急医疗抢救、食物等生存物资缺乏、自伤自杀倾向等紧急危机状况十余次,全力避免发生危机困境儿童生命安全的重大意外事件。
傅艳:
经此一疫,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在“云服务”这样的新业态下,社会志愿服务爆发很好的力量,我们也将总结和梳理“六单”工作法应急行动预案的成效。未来,我们还希望扩大我们的平台和服务,在新的常态下继续创新工作方法。最后,感谢党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感谢平台下各行各业志愿服务团队的积极参与,也感谢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必定继续担当使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谢谢傅艳。今天的五位志愿者都在各自领域做着非常令人动容的服务。我们要请到的第2位志愿者何涌先生,是四川省劳动模范,他所在的服务队由9名党员组成。不仅为辖区内14余万户居民和各企事业单位化解电力使用方面的问题,疫情期间还主动承担大量抗“疫”志愿服务工作。“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是他们的承诺,“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是他们的心愿。何涌是基层党员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下面,我们请何涌为我们讲述他的“抗疫”故事。
何涌: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国网四川电力(达州)共产党员服务的队长何涌,我今天来到这里主要是和大家分享我在抗“疫”期间的小故事。
何涌:
2019年,凉山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听说公司要派人参与凉山州的电网援建工作,为老百姓彻底解决用电难题时,作为24年的电网老兵,一名共产党员,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从去年6月从达州到凉山参与扶贫建设,已经是大半年了。
何涌:
今年春节前,公司领导给我放了个假,领导说,“这大半年辛苦了,回家休息下,跟家人聚一聚。”我当时计划的事,回家吃个团圆饭就马上赶回来,毕竟这次建设,关乎着凉山千家万户的用电啊。
何涌:
1月23日,达州市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第二天,全省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所有计划。
何涌:
疫情发生后,我接到了两项任务,第一是保障医院、隔离点的重要供电,确保所有医疗设备的用电都不会出现问题。第二是保障居家隔离的老百姓的用电,要解决他们通过电视、手机了解疫情,以及在家的生活用电等。
何涌:
作为党员服务队的队长,这个时候,我必须站出来,给队员们看到,党员要带头,党员要站在前面。
何涌:
从1月23日开始,我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党员服务队的兄弟们全体出战,没有任何一人退缩,大家都变成了医生的装扮:带着口罩、消毒水,带上检修装备,第一时间就赶到诊治新冠肺炎定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24小时的值守保电,不分白天黑夜进行巡检。
何涌:
尤其在晚上,医院大楼都是灯火通明,因为这次疫情影响的主要是呼吸系统和肺部器官等,医院里的呼吸机等设备都在不停运转,用电负荷上升,保电巡检就刻不容缓。
何涌:
我和队员们说要不分白天黑夜,都要盯紧了,要检查好每个区域的设备和线路,尤其是晚上巡查,要查看是否出现电弧光等情况。每晚巡检走下来,都在3个小时左右,大家伙忙完一般都是到凌晨左右了。
何涌:
2月3日,达州市的病例增多,隔离点也增加了,在最严峻的时候,我们组织单位的红杜鹃志愿者,三四百人集体投入。因为我们不光要进行设备调试、巡线或者安装,还要深入主战场,我们投入了将近300多名志愿者在各社区驻点,为民服务。
何涌:
我们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定点帮扶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的帮扶重点。我们走进社区和小区,让他们感受到党和组织的关怀,我的手机号他们都知道,有什么问题就会跟我打电话。
何涌:
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找到我,她说她有十几天都没有洗澡了,为什么呢?因为家里的浴霸坏了,不敢洗澡,怕着凉生病,我就找到了朋友帮忙联系厂家,帮她更换浴霸。老百姓对我们也很放心,充满感激。
何涌:
我的电话号码是公布在达州市防疫的公众号上,电话是24小时接听的。还有一次,一位女士打电话过来说,她家里客厅吊灯坏了,我们立马上门服务,保障她家里用电。这些看似平常很小的事情,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其实是老百姓生活所需的服务,我们主动上门,解决老百姓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的基本维护和保障,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列入我们红杜鹃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何涌:
在疫情期间,我们服务的项目达到1300余次,到老百姓家里面服务达到560多次,我们这400多人基本是连轴转的,24小时不停,在保障好自己安全的同时,也保障达州的定点服务,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社区、政府的认可。
何涌:
我们的服务和抢修,老百姓是看在眼里的,我们在做什么、干什么,一举一动,他们是能感受到的。在工作中,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老百姓是非常可爱、坚强的,他们为了疫情的防控工作,毫不犹豫的隔离在家,我们也要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
何涌:
2月过后,我又到了凉山援建,下一步,我还将到冕宁参加50多个村的建设。我就分享这些小故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谢谢何涌。第3位志愿者刘仙,就是大家熟悉的“雨衣妹妹”。刘仙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也是一名中共党员。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逆行武汉,利用自己在武汉的餐饮企业门店,免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制作盒饭。为了把有限的防护服节省下了送给一线医务工作者,她每天就身着白色雨衣、头戴滑雪眼镜穿梭在各大医院,医护人员亲切的称呼她“雨衣妹妹”。在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她和她的团队平均每天送出400-600份盒饭,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同时,她还想方设法筹措奇缺的医疗物资,把门店餐厅变成医疗物资应急仓库,一批批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被紧急运送至各大医院。刘仙,是新时代四川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下面,我们请“雨衣妹妹”刘仙为我们讲述她逆行武汉的故事。
刘仙: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仙,我是四川广安人,是一名青年党员,同时我在成都创业,有一家自己的餐饮连锁公司。疫情突发的时候,很多餐饮业受到影响,被迫关门营业。我虽然说人在成都,但是心在武汉,我2月3日的时候在公司内部发起了一场“川人感恩,驰援武汉”的号召,得到所有人的踊跃报名。
刘仙:
2月3日,我带领我的团队奔赴武汉。我记得快下高速的时候,我的总经理说了一句话,问我们“怕不怕”,我们所有人的回复都是“不怕”。那时候我们心里非常清楚,一旦下了这个高速,什么时候回四川,能不能回四川,这都是未知。
刘仙:
到高速收费站的时候,警察同志查看了我们的资料,也看了我们后备厢满满的食材,给我们敬了一个礼。“你们可能是在武汉市里唯一流动的川A,一定要注意安全,谢谢你们”。这一句话,这一个行礼,给我们所有人加满了油。
刘仙:
当我们到达门店所在小区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了,当时,门卫叔叔跟我说了一句话:“小姑娘,你们去哪里?已经封城了,不能进去”,我跟他说“我们是从四川赶赴过来,给医护人员免费做盒饭的,里面有我们的门店。”门卫叔叔听了,没有说一句话,打开隔离杆就把我们放进去了。当我车驶进的那一刹那,他是这样说的“你们四川是我们的恩人,谢谢!”,那时这句话对我太过沉重。
刘仙:
武汉的天很冷,在最困难的时候,武汉的市民给我们送来了保暖的衣服,武汉的保洁阿姨给我们送来了袜子,《四川日报》武汉报道组的姐姐给我送来了保暖内衣,甚至连我的头发绳都是医护人员送给我的,这是我最骄傲最自豪的“五湖四海号”,这种感觉这种场面,至今想起来都会觉得非常温暖。
刘仙:
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月25日,武汉下大雪,车停在那个地方都必须要把雨刮器摇起来,就害怕被雪冻住摇不动。那天晚上8点钟,我们要去东西湖服务站接一个从四川到武汉的物资补给车,真的很冷。我们开了100多公里,车子打滑,手紧紧握着方向盘,心里很紧张又很急,在武汉真的是争分夺秒,到的时候,油燃尽了,我的车牌全部被雪遮完了。
刘仙:
当时,我们去了三个人,看着那么大一车的物资,我们有一点傻眼,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搬得完?什么时候才能转运完?那时候武汉的志愿者过来了,十几台私家车,几十个人跳下来,直接把他们的冷链车全部拉过来,因为那一车物资里边是苹果、鸡肉、猪肉、牛肉之类的,肉类食品需要放在冻库里边急冻。
刘仙:
大家什么话都没有说,把车门拉开,车就对接过去,那是第一次“川A”与“鄂A”的友谊对接。我们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战胜疫情。我们喊着“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刘仙:
寂静的服务站里边,充满的是我们的热情,充满的是我们的坚定,那次也再次让我看到了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刘仙:
刚到武汉的时候很难,真的很难,就像在雪地里走路一样,要什么没有什么,尤其是缺肉,没有肉。为了给医护人员把饭做好吃,我想尽了一切办法,绞尽脑汁。
刘仙:
连钟南山爷爷都说了,医护人员必须得吃好吃的,必须给他们补足充足的体力,他们是我们的战士。我没有办法,我差不多每天要做五六百盒盒饭,要保证那么多人吃,至少每天要用一头猪,我做一份饭至少要七两生肉,我很着急,如果没有原材料,医务人员只能吃干粮或者米饭、蔬菜。
刘仙:
于是,我就开始求助,媒体人员送来了肉,爱心人士送来了肉,温暖了医护人员的胃。
刘仙:
因为我每天奔波在各个医院,给他们送饭,才得知抗“疫”一线缺少防疫物资,我就想办法去帮忙筹集,也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帮助,上到帽子、手套、口罩,还有鞋套、防护服,都通过“雨衣妹妹”快递专线寄到我的门店,我的门店从一个爱心盒饭店转变成了爱心中转站。
刘仙:
哪个地方需要物资,不讲任何形式主义,不走任何的流程,我的车拉着应急的物资,直接送过去。
刘仙:
在这个地方也要谢谢我们的媒体朋友,你们不仅是现场的“战地记者”,你们同时是暖心暖胃的天使朋友们。哪怕是远在2千多公里的黑龙江的记者徐安姐姐,她尽力帮助我们筹集到了黑龙江的“奢侈品”——五常大米、豆油、红肠。我也向大家保证,你们给到的每一件防护用品、每一块肉,我都一块不少到医务人员嘴里,用到医务人员身上去。
刘仙:
我一直还记得一个画面,就是有一个视频“你是哪里的?”“我是华西的”“我是齐鲁的”,医护人员汇合到武汉的时候,援军到了,让我看到了祖国的伟大。
刘仙:
大家非常团结,我们所有人都在坚持,直到3月中旬的时候疫情得到了控制,医疗队开始逐步撤离,医院的厨房逐渐开启,医疗物资也不再那么紧缺了,我也完成了我当初的承诺:“你们全力救人,我全力做饭,做到你们不需要我为止”。
刘仙:
“雨衣妹妹”要走了,要撤离了,医务人员来了,警察同志来了,武汉的老百姓来了,都要来给我们送行。我怕引起聚集,我更怕离别时那种流泪的场面。因为武汉是一座我们用生命为之奋斗过的城市,我们很爱那个地方,爱有多深,离别就有多么的不舍。于是,我决定早上5点过起来离城,悄悄的走。
刘仙:
其实大家都说武汉欠我一次送行、欠我一次鲜花。不,不欠,勤劳奋进的四川人民永远记得“5.12”地震时,全国人民对四川的恩情。“5.12”的时候有成年的你们,抗击疫情的时候有长大的我们。
刘仙: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通过这次去到武汉把自己搞成一个网红了,乃至于一些热心网友给我一些称谓“最美逆行者”,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白衣战士,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我们的“两山”建设者,他们才是最美逆行者,希望我们为他们点赞,竖起大拇指。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谢谢刘仙。我第一次见到刘仙的时候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她这么小小的身躯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在武汉坚持这么久,今天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我想这也是我们四川人身上蕴含的精神,尤其是“5.12”之后,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当中存在的感恩奋进的精神。
主持人张祯军:
第4位志愿者张桂容。作为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成为曹操出行成都爱心急救车队第一批队员,也是唯一的1名女司机,主要是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接送服务。为了乘客安全,每接送一位乘客,她都要给车辆消毒,十多天时间过去了,她的脸因高浓度酒精腐蚀,起了厚厚一层干壳,但她无怨无悔。她说,她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为她服务的白衣天使,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她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支援,就更有理由冲在最前面。张桂容是巾帼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下面,请她与我们分享热心为疫情英雄服务的网约车的故事。
张桂容:
大家下午好。我叫张桂容,今年42岁,是成都曹操出行分公司的一名网约车司机。在成都据说有7万多名网约车司机,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平时为了生计忙碌奔波,做梦也没想到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抗“疫”一线的故事。
张桂容:
我在平时,每天跑最多的时候是28单,但是从疫情开始,我每天的订单量不到10单,在那个时候我甚至想过退出这个行业。
张桂容:
但是在有一天晚上2点,我接到了一对夫妻带着小孩去儿童医院,那一单我接到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他说让我等他一下,等他出来的时候就不停感谢我,他说他喊了几个司机,都把订单给取消了。
张桂容:
我也理解那些司机,但是疫情期间我们也有很多出行需要的人,通过这件事情我放弃了退车的念头,哪怕是不挣钱,我还是坚持每天出车。
张桂容:
后来,曹操出行公司组织志愿活动,我就参加了。我在公司已经有两年了,公司也知道我细心、责任心强,所以把定点消毒、运输酒精、发放口罩这些任务交给了我。除了这个,我还带了三十多人的车队,除了公司的命令,我还组织我们车队,自己定了一个地点,给他们车辆消毒,拍视频、拍照,呼吁大家戴口罩。
张桂容:
2月19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正式加入了成都曹操出行爱心急救车队第一批,这是为医务工作者出行提供志愿服务的项目,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接送,只要他们预约,我们就到他们指定的地点免费接送。
张桂容:
报名的时候,公司考虑到接送医务工作者可能出现的风险,按照惯例是党员优先加入,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是我是铁了心的要加入。
张桂容:
负责人还提醒我,他说让我想好,这是在做公益活动,没有钱,但在疫情期间我既然参加志愿者,就不是为了钱去的,我是从心底里有这个打算。
张桂容:
负责人就把这个名额留给我了,当时总共名额是20个,已经有19个党员参加了。为了不影响我的家人,我把我老公和我儿子送回了绵阳盐亭老家。
张桂容:
2月20日下午,我接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40的订单,这笔订单是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我把客户接上车之后,我问她怎么这么早上班,她说她6点半上班,要上到晚上8点,去那么早,就是因为要有充足的时间换防护服,那时候防护服有好几层,那是一个小女孩,刚刚实习期满,工作还不到两年,身板看着也是特别脆弱的。她下车的时候还不忘叮嘱我,说我们接触的人多,要注意安全。
张桂容:
接送他们上下车都是我们主动开车门的,我们备有消毒液,他们下车后,就会用酒精擦拭座椅、拉手、扶手,全部要消毒。
张桂容:
那段时间真的没有看到过早晨8点上班的医生,我们都是在7点半前把医生这一批单子全部送完,最晚的是凌晨2点才回家的。
张桂容: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7点10分的订单,这个客户是从第一人民医院北区到第一人民医院南区的,当时我有一点疑惑,这应该是早晨下班回家,为什么要去另一个医院。我当时给护士打电话进行了核实,那时候我才知道她是从第一人民医院北区上完了夜班,然后早晨出发到南区接白班。
张桂容:
我询问她那边上班是多少时间,因为我能计算这个路程需要多少时间,我让她多休息一下,能多眯几分钟也好,我能保证把她准时送到。下车的时候她也不停叮嘱我,要注意防护。
张桂容:
比起医务工作者来说,我觉得我们做的真的是太微不足道的,医生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而他们更多的时候还在替我们考虑。
张桂容:
有一次,有两个医生在同一个地点上车,刚开始以为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相约一起搭车,上车听医生聊起来,才知道是另一个医生到那里跟这个同事相约一起搭车,他们说这个名额有限,他们要省出一个名额来给另一个护士。
张桂容:
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我们曹操公司要求要准时、安全,为此曹操出行公司发放了口罩、酒精、消毒液,同时还为乘客做了防护舱。
张桂容:
我每天回到家要用酒精全身消毒,后来,我的脸开始过敏,我是女汉子型,平时是不摸脸的,那时候只感觉到脸痒,后来才知道是酒精过敏,酒精高浓度腐蚀,现在这里还有伤。
张桂容:
从2月19日到3月13日,我服务了86单,共计1121公里,我们爱心车队共服务医护工作者1644人次,总里程约21000公里,这距离相当于横穿中国五次,比地球北极到南极还远。我们成都网约车司机希望以这种方式,为疫情期间逆行的白衣天使们送上自己特别的关爱。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谢谢张桂容女士,张桂容女士朴实的话语里面,我们听到的都是满满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再次感谢。
主持人张祯军:
第5位志愿者彭中田,他的故事和此次抗疫的两大建设奇迹有关: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彭中田曾在武汉打拼了15年,对这座城市满含感情。疫情发生后,他心急如焚,想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在得知公司将参与援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项目消息时,他立即请战,支援武汉建设!
主持人张祯军:
为抢工期,彭中田和其他农民工兄弟两班倒,每班工作16个小时,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因为武汉夜晚特别冷,口罩内外温差形成的水珠泡胀了他的双脸。援建结束后,他又为在武汉租住小区的1400户住户、5000多人协调采购生活物资。他有一句很朴实的话:“人这一辈子,总要做几件不为钱、不为利的事!”。彭中田是我省农民工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下面,我们请他分享在武汉奋战抗疫的故事。
彭中田:
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彭中田。我今年44岁,来自四川乐山犍为县寿保镇,是新希望六合集团华中公司的一名基层销售经理。
彭中田:
我在湖北已经打拼了17年,其中武汉就是15年,集团供在武汉大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女儿也在武汉上学快十年了,可以说是个武汉的“新市民”了,手机号早就换成了武汉的。1月17日,我开车带着家人,回到了犍为的老家,准备好好孝敬父母,过个快乐的年!其实回家对我们在外面打拼的人是一种期盼,也只有春节这几天才能好好孝敬父母,这几天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
彭中田:
1月22日,武汉封城的消息出来后,我心里非常失落,作为一个武汉的“新市民”,我想为武汉出一份力。
彭中田:
1月26日,我们获知集团将参与援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项目的消息,我立即给项目负责人打了一个电话,请求驰援武汉。他说,你是属于禽产业链的,我们这块属于生态产业链,我们相当于不光是跨公司还是跨板块,他说他必须请示总部,挂电话以后我就给他发了正式的请战信息。
彭中田:
那条微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说我是新希望六合湖北的员工,而且是电力工程师,熟悉污水处理设备,请求参加“两山”建设,生死无悔,如果我在疫情期间牺牲了也跟集团没有关系。
彭中田:
集团领导收到这条信息以后马上转发到了指挥部大群,说“这是条汉子!让他来!”
彭中田:
老汉儿知道后,立马反对说“武汉,你去不得!你上有老,下有小,你出了事,这个家咋办?”我说我既然说要去武汉,我就一定要去。临走时,父亲一直没露面,是母亲给我送的行!
彭中田:
1月27日,我就去犍为县医院体检。医院食堂听说我是回武汉修火神山的,打包了伙食让我带到车上。煮鸡蛋,最后没吃,辜负了老婆的一番心意。
彭中田:
我从乐山出发,开了20多个小时的车后抵达湖北。因为是“鄂A”的牌照,为了不给当地服务区制造麻烦,我在隧道停车区将就了一晚上。到恩施的时候我就跟医院联系了,相当于我们在恩施的时候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大概是28号下午4点,我到达武汉,发了条朋友圈:武汉,我回来了,和你一起呼吸!
彭中田:
有个朋友看到了,他说这次新冠肺炎很凶,你以前得过肺炎且处于康复期,感染的几率相当高。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希望离开武汉,而不是进入武汉,而我去了武汉。我说我都几十岁的人了,有心理准备,人这辈子总要做几件不为钱不为利的事。
彭中田:
当晚5点左右,我到了火神山工地,吃了碗方便面就接手了晚班的调度工作。为了抢工期,我们两班倒,每班工作16个小时,硬是把一天24个小时“变”成了32个小时。
彭中田:
在火神山的日子,是我这辈子44年来度过的最冷、最累的,但是我和兄弟们一起挺过来了,我们的武汉、全国人民都挺过来了。
彭中田:
武汉晚上特别冷,地上结了霜,由于温差乎出的气疑结水珠,泡胀了脸颊,夹杂着汗水从下额处流出,又疼又痒。口罩有限不能用手,沾满土,油的手特别脏,兄弟们只能用焊条,树枝挠一挠,或者找有棱角的地方蹭一蹭。后来,集团从成都运来的口罩、防护服、测温枪、自热米饭都到位了,防护物资够用了,夜班组也吃上了热饭。
彭中田:
支援火神山的兄弟们来自全国各地,我刚到的时候,大家都讲普通话,后来熟了开始说家乡话,我发现这之中既有湖北本地的,也有我们四川人、山东人、贵州人、浙江人、东北人……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既有“90后”也有“60后”,其中不少同志都是农民工起步的,现在都成为了产业工人。援建期间,大家没有一个人偷奸耍滑的,眼里都是有活,吃饭都像有人在追一样。
彭中田:
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是来干大事的,是来和死神抢人的,那就要拿出争分夺秒的气势来!
彭中田:
因为我是夜班,深夜有间隙时,我会发个朋友圈:
1月29日火神山进展火神,我们夜以继日,众志成城定能提前完工
1月30日武汉的夜又潮又冷,逆行者干得热火朝天,希望能给武汉人民一丝丝暖意……
1月31日武汉朋友再坚持三四天,咱就有好的条件了!
2月1日武汉的朋友挺一挺,再坚持40小时,咱就有先进的治疗条件了!
2月2日火神已经降生,疫情无处遁形,星夜兼程,迎接雷神
……
彭中田:
交工时,我又发了一条“等樱花开了,请你们来武汉赏花,是英雄的血液浇灌了它!”
彭中田:
之所以发这么多朋友圈,是因为我朋友圈里面的武汉人很多,我一是想给他们加油,让他们能看到希望,特别是家里有病人的,一定要挺住!二也是给新希望集团同事和在乐山的家里人报个平安。
彭中田:
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宣布完工,污水处理工程当天下午4点验收交付——一个正常工期需要45天的项目,我和“战友们”在人员配备不到一半的情况下,不到十天就完成了。
彭中田:
因为值夜班,只想大睡一觉的我没有出现在下午的完工合影里,睡醒了以后,我在原地补拍了一张“单人纪念照”,又开始去支援雷神山,继续熬了4个夜班。
彭中田:
2月10日,援建工作整体结束后,我回到武汉住处隔离,发现武汉的居民小区生活物资紧张,又发挥在湖北禽肉销售领域积累的食品供应资源,临时组建志愿者团队在工作之余为小区1300户住户、一共5000多人协调采购生活物资,帮助有困难、行动不便的老人买一些生活必需品。2月24日又加入武汉社区保供志愿者团队!
彭中田:
就这样,我从1月28号到武汉,到4月15号回到乐山,一共在武汉经历了78天的“战疫”生活。
彭中田:
回四川以后,成都市总工会给我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五一奖章”和五千块钱的奖金,我捐给了老家村里修路。
彭中田:
我们新希望集团刘永好董事长跟我视频连线的时候说,感谢你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奋不顾身逆行到武汉,支援“两山”建设,现在又为保供应努力。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希望人勇于吃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根植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理念。
彭中田:
我想,其实我没有想那么多,没有那么伟大,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业务经理,一个中年打工仔,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彭中田:
从高中出来打工的前几年,我全想着怎么挣钱,养家糊口。后来,我在武汉大学读完大专,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现在,女儿马上也要上大学了,我也有了帮助别人的能力。这都是因为这些年,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改革开放的形势好,企业的经营效益好,我个人才能越来越好。
彭中田:
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只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我们是用智慧和汗水支撑着城乡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农民、新市民,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热血担当。当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之后,就自然会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回报社会的事情。
彭中田:
今后,我为人做事还是那句话:“人这一辈子,总要做几件不为钱、不为利的事”!这只能算一件吧。
主持人张祯军:
谢谢彭中田先生。我们下面进入记者交流环节,记者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和台上的五位志愿者交流,请记者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四川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我是四川电视台-四川观察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傅老师,因为现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下一阶段你们的云公益将起到什么作用,对未来有怎样的思考?
傅艳:
现在我们国家疫情虽然已经稳定了,但全球疫情情况还是让人比较担忧的状态,我们还是愿意更多的人加入志愿队伍,我刚才一直热泪盈眶听着各位志愿者老师的分享。
傅艳:
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一直期望能够围绕复产复学的社会需求,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促成更多人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傅艳:
在疫情的中后期到现在,我们在发起和倡导的行动,比如公筷、公勺,包括网络安全、云植树,包括传承文化、公共安全等等,用多种形式尝试促进个体自身的觉醒。
傅艳:
我们希望从学校、社区、家庭入手,充分运用社区治理的思路,加强宣传倡导,不仅仅局限在疫情相关的健康、卫生这一方面,还希望通过很多专业人员的参与,进而能够扩展到更多方面。
傅艳:
通过这次疫情也可以看到,成都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从那个年代到今天坐在这里的“川军”,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精气神和底蕴。
傅艳:
我相信只要我们把事情和岗位的需求梳理清楚,就能够通过我们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做好后备的服务,我相信各行各业,各种有能力、有力量的人们,“不为利、不为钱”都愿意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傅艳:
为我们城市,为我们国家,为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都是志愿者的储备,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做志愿服务的基础。
傅艳:
经过这次战“疫”,志愿的种子在到处播撒,我们有广大志愿者基础,希望我们完善服务流程,共同去迎接新长征路上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傅艳:
我在这里再次表达,除了我刚才介绍的承接具体行动的成都云公益之外,在党委坚强领导下的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现在都是在积极发挥着我们应有的作用。
傅艳:
接下来也特别期待和欢迎每一位公民、每一位伙伴、每一位成都人、每一位四川人,能够积极去关注和参与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加入志愿者行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生命都是普普通通的,但是当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走一段自己觉得不遗憾、有意义而且永远觉得温暖的路。
傅艳:
所以我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也再次向逆行者和各位伙伴们表达我的一份荣幸和感恩,也期待以后大家继续同行。谢谢。
主持人张祯军:
请继续提问。
四川新闻网记者:
我是四川新闻网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提给何涌队长。第一,在疫情严重期间,咱们党员服务队是如何保障队员安全的?第二,您是如何协调抗“疫”和家庭关系的?谢谢!
何涌:
因为我们党员服务队的工作就是直接面对客户、面对千家万户的工作,在服务过程中我不清楚我的服务对象是不是新冠肺炎感染者,所以,工作过程中我是有担心的,担心我的情况,担心我的队员。
何涌:
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因为我们的重点保障对象是医院、社区和普通老百姓生活,如果一旦发生停电故障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这时候我们义无反顾。
何涌:
我们想尽办法筹措物资,最开始肯定有一些物资不到位的情况,也通过我的朋友和关系多方筹购,保障大家在有物资的情况下安安全全做好自己的防护。我们的面罩是志愿者免费给我们制作的,陆陆续续单位也把消毒设备也给我们配置齐全了,这方面我们就有更大的保障了。
何涌:
每次我们出发都要看着他们把所有的装备,包括头套、眼罩、面罩、手套、鞋套,套好了之后才放他们出去,防护服我们用不到,但是洗漱的东西,消毒必须要保障好,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队员的安全。
何涌:
第二个问题,因为我的家人也是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抗“疫”期间她也不能回家,她的单位也是实行两班工作制,上班就上班,下班也在单位。我是个三口之家,我、老婆,还有读高三的女儿,我们虽在一个城市,但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见面,只能通过视频交流。
何涌:
我老婆、孩子比较支持我的工作,也知道我的工作情况,所以家庭环境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平时沟通起来都很顺畅,都是为了保障好工作,保障好供电,保障好医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请继续提问。
新华网记者:
我是新华网记者,我想问一下“雨衣妹妹”刘仙,你分享一开始就说你不怕,但是我想问在抗“疫”过程中真的没有怕过吗?哪怕是一刻、一瞬间?又是什么让你在那边坚守那么久,去做这些志愿服务的事情?
刘仙:
很多人问过我怕不怕,怕,当然怕。到达武汉之后才知道比我想象和了解的更为严重一些,武汉的城市很空,空到真的只有一辆川A在跑,路上除了志愿者、救护车,没有其他的车。
刘仙:
为了抢时间,我住的地方是离我门店不到一公里的公寓,大家都知道公寓是长长的走廊,里面几乎是没有人,我在里面差不多一个多月上下班没有遇到一个人。白天的时候就忙得连轴转,让你没有时间去害怕。但是到晚上的时候,当你一个人回到住的地方,你就开始吓得发抖,真的会怕。
刘仙:
但是有什么用呢?没有用,解决不了问题。医务人员也怕,但是他们必须得到前面去救人,直面病毒,战争打的就是前方弹药后方后勤保障。
刘仙:
“雨衣妹妹”缺蔬菜的时候,不管是刮风下雨,志愿者的车都会按时送蔬菜到我门店。我为什么能在武汉坚持给医务人员做饭?是武汉人民的团结与感恩,是大家对我的帮助使我能坚持那么长时间。
刘仙:
我们每天下班的时候也做了自我防护。下班的时候所有人穿着雨衣,排成一字型,我们从地下室上到房间里面,有一个人拿着喷壶在前面一路喷一路开道,全身消毒、鞋底消毒。从医院出来隔着至少5米远,厨房里的同事把消毒的喷壶扔给我们,我和总经理消完毒才能进门店。因为我们明白一点,要保命才能救命,我也时刻记住我爸爸说的一句话“我们只要女儿,不要英雄”。
刘仙:
真的是武汉人民的团结与感恩和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鼓舞着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也让我看到了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抗“疫”的胜利,所以我坚持下来。谢谢。
主持人张祯军:
请继续提问。
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
我是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我想向张桂容老师提问,我们知道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接送医务工作者可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请问你当时有考虑这些吗?是什么促使你甘愿冒着这些风险挺身而出?
张桂容: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当时我真的没有想那么多,一方面我觉得我自己身体挺好,一年到头我没有病,没有想过会被感染的后果。另一方面,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我把我老公和我儿子送回了绵阳盐亭老家,他们还是特别支持我的决定。在走的时候,我儿子和老公都说让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张桂容:
如果是这个时候人人都怕的话,我们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更接近疫情,他们被病毒传染的几率更大,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张桂容:
同心抗“疫”,守望相助,每个中华儿女在这次疫情中都有更深的体会。作为一名司机,我给医护人员把车开好就是在尽一份力,没有想过什么后果。
张桂容:
总有人问我这次疫情过后最想做什么?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入党的愿望。因为报名爱心车队第一批司机的时候只有20个名额,他们在群里发出这个通告的时候我是第一个报名的,第二天却给我打来电话说有可能没有我的名额,可能名额会是党员的,不是我的,我说你必须把名额给我留着。
张桂容:
疫情之后,我想我如果入了党,在我人生的未来几十年当中再遇上什么大风大浪,就可以以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的身份无条件加入,我就可以第一批冲在最前面。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请继续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四川站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彭中田先生。你在火神山援建期间,我们知道援建的时候条件很艰苦,并且工期很紧张,而且还有感染的风险,我想问一下当时是什么支撑着你和你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兄弟去持续奋战的呢?
彭中田:
当时武汉的情况是很危急的,雷神山和火神山不仅是武汉市民活下来的希望,它也是一种精神力量。
彭中田:
当时武汉城里尽管很多人在里面,但实际从外面来看已经是一座孤城,这时候武汉人民需要的是一种希望,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武汉市民。
彭中田:
武汉火神山跟雷神山医院恰好是武汉市民的精神寄托,可能也决定着这场抗“疫”的成功关键。
彭中田:
在建两山的时候,我们跟医务人员一样,也是在跟时间赛跑、跟死神抢人。我们医院如果能提前2小时完成、1小时完成,就意味着在这次疫情当中挽救更多的生命。
彭中田:
对于我个人来说,对奋斗多年的武汉是有感情的。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来帮我们四川,这次武汉有难,我作为四川的农民工代表,应该来帮你们,这也是我们一贯提倡的知恩图报的文化精神。
彭中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工朋友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提高了。他们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很多农民工通过学习读上了大学,比如我就在新希望集团帮助下在武汉大学读完了工商管理,这一切变化都跟国家和党的好政策是有关。
彭中田:
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农民工通过援建两山、运送物资等多种方式支援武汉,甚至有些农民工不拿工资,把它买成牛奶捐给一线医务人员。我认为这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社会担当,我们将不再满足于把小日子过好,更要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发挥出我们农民工的力量,特别是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和党员一样冲在前面,响应国家的号召。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祯军:
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此结束。刚才听了五位志愿者的讲述,又和记者做了交流互动,我相信记者朋友们都和我一样,内心激荡着浓浓的正能量,被他们的善举所感动。金庸先生曾经借郭靖郭大侠之口说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5位志愿者,都是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普通人,但面对疫情,他们毅然选择逆行而上,把爱与善、光与热传递给被疫情阴霾笼罩的每一个人。
主持人张祯军: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四川人民坚毅、血性、奉献、感恩的可贵品质,他们是8000多万四川儿女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的侠之大者。也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普通人的真诚奉献、默默付出,我们才在较短时间内赢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正常。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战役的最后胜利。再次谢谢他们,谢谢大家的参加,今天见面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