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四川教育发生历史性变革 成名副其实教育大省
从1949年到2019年,四川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作安说,70年来,四川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可概括为“一大二高三增强”。
“一大”:就是教育规模由小到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有幼儿园609所,普通中学306所、在校生15.5万人,普通高校仅10所、在校生9000多人。今天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万所,其中幼儿园1.3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574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276所,普通高等学校126所,学历教育在校生1572.7万人,专任教师90.65万人。可以说,四川省以全国第七位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了全国第六位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了全国第五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二高”:就是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由基本保障到显著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中上行列。学前三年、小学、初中、高中(毛)入学(园)率分别达84.64%、99.92%、99.64%、92.71%,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4%,步入大众化阶段。学生资助全覆盖,仅2018年中央和省就投入学生资助资金70多亿元,1000多万学生受益。坚持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全部小学生源和95%以上初中生源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15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等重大教育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教育扶贫。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45%。
“三增强”:就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活力、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两自一包”、“9+3”免费职业教育、“一村一幼”等体现了四川特色、创造了四川经验,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人人有书读”基本得到保障,“人人愿读书”氛围更加浓厚,“人人上好学”逐步变成现实。高校重要科技成果占全省70%,科研及成果转化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6位。全省有2所高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高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数列全国第4;10所高校3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建设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级64个,全面覆盖四川重点优势产业。新增行业产业紧缺急需本科专业点473个,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5所高职院校、63所中职学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规划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