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砥砺奋进 新时代再铸辉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下)
峨眉山金顶。 图据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省发展成就展示活动
6月17日,媒体记者聚焦新闻发布会。 本报记者 欧阳杰 摄
关爱农民工
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67.6万人,创办企业17万多户
农民工是未来村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把他们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来培养
乡村振兴
着力培育川菜、川猪、川茶、川药、川竹等“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
全面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让群众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文旅融合
“文宗自古出巴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
优化完善全省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标志性文旅品牌
突出抓好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等“十大”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建设
高质量发展
要切实做好稳增长工作,保持适当增长速度
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不光看增长速度,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把农民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力量来培养
凤凰卫视记者:四川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就超过2000万人,在保障农民工权益、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方面,四川做了怎么样的努力?下一步还有哪些大的举措?
彭清华:感谢你对四川农民工工作的关注。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民工输出大省。根据统计,全省农民工共有2500万人左右,其中省内务工的有1400万左右、省外近1100万。这些农民工远离家乡,告别亲人,走进城市,吃苦耐劳,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理应受到党和政府更多的关心关爱,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我也是在农村出生和长大的,深知农民工的艰辛和不易。我到四川工作之后,始终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去年,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到广东、浙江考察学习,这两个地方都是川籍农民工务工的大省。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务工的川籍农民工有数百万人。我们在广州专门召开农民工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家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杭州专门看望了川籍农民工代表,表达家乡人民对他们的问候和牵挂。省委要求各有关方面带着强烈的责任和深厚的感情,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的16条措施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22条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农民工在外地务工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是家里孩子的教育、老人的照顾。我们有责任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让他们在外面能够安心打拼。到了春节,农民工最突出的困难是什么?是一张回家的车票。我们就动员各个部门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立服务点,组织专列专车帮助他们顺利回家过年。去年春节,全省一共组织了4万余班次专列专车,为100多万农民工提供服务,让家在边远山区的农民工也能平安回家。春节期间,我们还组织基层干部、工作队员走访看望了1370万返乡农民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为他们排忧解难。春节前夕,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外出农民工及家属发出慰问信,并把农民工代表请来一起座谈,吃团圆饭,表达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家乡人民的亲情温暖。目前,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了67.6万人,创办企业17万多户,实现总产值近4000亿元,带动就业210余万人。实践证明,农民工不仅是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统筹力度,在全省建立农民工服务网站,向川籍农民工和外来农民工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积极解决农民工家庭老人、孩子照顾问题,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在农民工中物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基层干部后备人选,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我认为农民工是未来村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出去经受了磨炼,见到了世面,增长了才干,他们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扛大梁的新型农民。我们正在建立机制,把他们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来培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让他们在回报家乡中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生活。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生活将更安逸更美好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的代表地之一,可以说农业是四川的底色和招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请问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这些年都做了什么,未来有哪些打算?
尹力: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四川的赞誉。的确,四川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今天的四川,也是全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四川农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擦亮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近年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耕地是农业之基,我们严守全省9448万亩耕地的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突出“优、绿、特、强、新、实”,着力培育川菜、川猪、川茶、川药、川竹等“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现在大家一提到川菜,无论是四大名菜、八大名菜、十大名菜,川菜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相信大家都比较喜欢吃麻辣的川菜;川猪,现在年出栏量近7000万头;川茶,四川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前位的省份;川药,四川的中药材,在全国有49种被称为道地药材;川竹,四川也是竹子种植生长面积全国最大的省份。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省建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4200多万亩。我们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近3年来持续下降,四川的柑橘、猕猴桃、柠檬等一大批名优特新、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在各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我们也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等支撑产业,整体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我们追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量”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
第二,全面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四川农村的区域比较广,农村户籍人口接近6000万,有4.5万个行政村。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是农村发展进步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把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作为主攻方向,根据省内平原、丘陵、山地等不同地形,按照人文、旅游、生态不同类别,分别确定整治标准和建设内容,着力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注重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注重百年、千年大树的保护,我们准备以立法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保护。我们通过这些工作,让群众不仅能够看到一个青山绿水的美丽农村,而且更能够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第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四川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策源地之一。进入新时代,四川农村改革更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目前,全省有4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有15项试验成果已经转化为中央相关文件的政策举措,还有不少的改革经验也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样板。我们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4.3万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有近10万个。
第四,大力促进农民工创新创业。刚才,彭清华书记已经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可以说近几年川籍农民工返乡创业呈蓬勃发展态势,累计大约有67万人回乡发展,创办的企业有17万户,已成为了全省发展一个新的动力,不仅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四川农村发展仍很不平衡、很不充分,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到2020年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全省还将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出台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路、水、电、气、宽带等“五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普及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让人们在农村生活得更安逸、更美好。欢迎记者朋友们到四川的农村走一走、看一看。
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你追我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四川不久前召开了文旅发展大会,率先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了部署。请问,四川在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比较具体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彭清华:你提这个问题我非常高兴回答,因为我可以借此机会把四川的文化旅游推介一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作简要回答。
提到四川,人们通常会想到两个词,一个是“天府之国”,一个是“熊猫故乡”。这里我还要给大家讲古人的两句话,一句是“文宗自古出巴蜀”,讲四川的历史文化、英才辈出。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出生在四川或者居住在四川,很多古今传诵的优秀作品也出自四川。第二句是“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讲四川的自然山水、风光无限。这方面可以举出很多地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讲“四川是个好地方”,要求我们“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这些年,四川在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总体实现了由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经济大省的跨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0112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文旅产业跨上了万亿级产业台阶。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清明、五一假期,四川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怎样推动四川文旅产业发展?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很重要的就是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文化,行万里路就是旅游,古人就让“诗”和“远方”融合起来了。
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我们将围绕文旅融合,进一步优化完善全省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一些标志性文旅品牌,推进业态创新,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推进重点设施“补短板”。我们将突出抓好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以及茶马古道等“十大”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建设。这些可能大家都有印象,大香格里拉的稻城亚丁现在成了“网红”之地;大贡嘎的贡嘎雪山海拔7500多米,在高原藏区;大竹海主要在川南,是全国主要竹产地之一;大灌区主要是都江堰,2000多年了,至今泽被成都平原,是人类水利工程史的奇迹;大蜀道主要在川东北,部分区段至今保留完好;大遗址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也包括汶川大地震遗址;茶马古道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历史遗存。我们还要打造红军长征路和川藏公路黄金旅游线。四川是红军长征历经时间最久、走过路程最长、经过地域最广、经历战役最多的地方;当年十八军进藏,修建川藏公路的英雄壮举可歌可泣。总的来讲,我们还要擦亮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这些金字招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九大”。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四川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机制,就是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在这次全省文旅大会上,命名了10个天府旅游名县,还确定了30个候选县。以后每年经过竞争评选和严格考核,从30个候选县中再命名10个天府旅游名县,再从其他县增补10个作为候选县,滚动发展。对已经挂牌的和进入候选名单的,我们将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奖励和支持,对考核不合格的也要建立退出机制,形成“你追我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生动局面。最近几个假期里,这些天府旅游名县都成了人气很旺的地方,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去看看。
保持适当增长速度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社记者:刚才主题发布时提到去年四川GDP总量超过了4万亿,经济增速是8%,请问对今年的经济总量以及增速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
彭清华:去年全省经济增速是8%,总量达到40678亿元。今年一季度增速是7.8%,比去年有所回落,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是持平的,目前还稳定在这样一个水平。我们要切实做好稳增长工作,保持适当增长速度,这对于相对后发展、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不光看增长速度,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彭清华: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光临和大家的提问。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大家对四川特殊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展取得的成就,都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与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今天,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移、埋头苦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创造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四川是天府之国,也是红色热土、金色宝库、绿色家园,被称作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在这里诚挚邀请大家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多对四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记者 张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