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共建、共享 四川不断向节水型社会跃升
青川县蒿溪回族乡仙雾茶海节水灌溉
三台县发展“小农水”打造节水型农业
川人与水的情缘,从两千多年前就已开始。李冰父子巧夺天工,引岷江之水滋润成都平原两千余年,遗泽长远。
时间列车驶入节水型社会的今天,巴蜀大地上,从“会用水”到“用好水”,节水观念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围绕提高用水效率,四川先后启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落实河(湖)长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等措施,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3月22日-28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川人再次审视脚下的山川河流,四川努力向节水型社会跃升,奋力打赢关乎子孙后代的碧水保卫战。
定策
推陈出新
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引向制度化、法治化和市场化轨道
四川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始于2003年。这一年起,四川陆续开展70个省级重点县和4个国家级试点市节水之路。
探索中前行,前行中完善,完善中推动——四川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始终遵循原则:刚性约束、监督问责,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政策引导、两手发力,技术引领、产业培育,凝心聚力、久久为功。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要在于建章立制。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用水、输水、管水各方面和全过程,每一个环节必须有规可循。2002年,《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并于当年实施。随后,《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修订完毕。接着,印发《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实施《四川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7-2020年)》。如今,《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立法调研的草案和立法评估报告已经完成,节约用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依据呼之欲出。
建设节水型社会,重在传导政府压力。2014年,省级层面开始,逐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红线”即是“高压线”,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将被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2017年,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今年再次将相关指标下达至县(市、区)……一条条红线,筑起四川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底线。
建设节水型社会,离不开市场的参与。下好产权改革这步先手棋,用活水价形成机制,不断激发节水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全省陆续完成“小农水”确权颁证工作,确保农业这个用水大户的每一项工程“有人管”“管得好”。进而,减少输配水环节的“跑冒滴漏”。随后,启动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2017年,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从此四川的农业用水开始“计量收费”。去年,我省再出重拳——全面试点水资源“费改税”,体现水资源稀缺性的主要经济杠杆持续发力。
如今的四川大地上,以刚性约束倒逼节水、以严格制度规范用水、以有效政策激励节水已成常态,节水型社会建设蹄疾步稳。
善为
啃下节水“硬骨头”
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立足长远,守护好碧水清波
多年来,四川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方针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摊开四川地图,可以看到: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季节性、工程型、水质型缺水问题同步交织。全省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节约高效承载有力的水安全体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是应有之义。
路径清晰,笃定前行。从2003年开始,四川节水型社会建设快马加鞭。
建设节水型社会,重在啃下“硬骨头”。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多年用水总量中农业占据七成以上。节约用水,首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节水的重中之重,我省以改革为抓手,以技术革新为契机,以示范带动为窗口,连续多年,全省农业用水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借助河(湖)长制实施,每一条河流、湖泊均朝水质向好、水量稳定的趋势转变,全省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水质性缺水持续缓解。
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补齐短板。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制定实施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强化节水管理。不断强化入河排污口、取用水监管,严格审批用水许可证,分级建立重点取用水户监控名录,督促取水单位安装取水计量设施,纠正未经许可的取水行为。
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引领必不可少。从粗放用水到节约用水,“窗口期”如何缩短?答案是节水示范创建,引领社会节水风尚,进而转化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和行为规范。从2011年开始,省财政投入21亿元建设7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重点县,目前已完成第一批30个县建设,第二批40个县正加速推进。过去两年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新增节水能力1亿立方米,受益人口188万。
重拳之下,成绩亮眼:——陆续出台省级公共机构、学校、工业企业节水型单位创建标准,让全社会节约用水有章可循;
——目前,全省累计建成规模以上节水型企业28家、节水型省级机关单位65家、节水型居民小区105个,市(州)创建节水型单位799个;
——去年,全省发展高效节水灌面15万亩。去年前9个月,新增节水能力4901万立方米、粮食生产能力3845万公斤,受益人口140万。
谋变
构建四大体系
跨越水生态文明建设“三期”
如今的四川,仍处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站在新起点上,四川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何落子?四川的答案是:组建全新节水工作组织体系、水资源监管体系、节水激励约束体系和多元共治体系,确保川内水安全、河湖长清。
抓住机遇,扫除节水工作“盲点”。借助机构改革,四川将突出节水管理的跨行业协调职能,统筹制定节水目标任务、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构建覆盖蓄、供、输、用、排等各涉水环节的全链条节水管理体系。同时,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重点,明确各部门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建立落实“节水优先”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管理责任。
逗硬规则,监管取水用水排水管护的各环节、全过程。在生态脆弱和严重缺水地区实行项目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建立体现区域差异的节水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水量指标分配体系,探索建立节水统计制度,建立水资源督察制度。推动节水地方立法,明确职能部门、各级政府、单位和个人义务,厘清管理权限、节水措施和监督考核机制;推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将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省级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未来,四川的节水之路将越走越宽。
因地制宜,不断激活社会节水潜能。建立水源差异化的供水价格体系,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明确行政区域或流域取用水权益,探索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的水权交易;创新节水服务模式,在公共领域、高耗水工业等领域率先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今后,四川的节水举措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市场。
全民参与,把节水转化成各方参与的“大合唱”。推动将节水纳入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不断加码向全民普及节水知识,加强高等教育节水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省(区、市)、城市、企业之间的节水合作与交流,对标国际国内节水先进水平,开展节水项目合作示范……四川大地上,爱护水、节约水、珍惜水正在成为社会风尚。
建设一个水资源利用更高效、用水更安全、水质更优良的四川,正在成为现实。(暮冬)(图片由四川省水利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