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019年春节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 2019年02月11日 07时19分
  • 来源: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 【字体:
  • 播报
  • 2019年春节假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指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关于2019年春节文化和旅游相关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弘扬创新春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春节民俗活动为载体,精心准备、周密组织、协力合作,节日气氛喜庆浓郁,假日产品供给丰富,文化旅游市场繁荣稳定,保障有力,安全有序,充满活力。全省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均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大发展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假日经济再创新高。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实现双增长。据统计,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580.42亿元、同比增长30%,接待游客8247.29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其中过夜旅游者2700.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8%;一日游游客554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二)主要旅游景区持续火爆。春节假日期间,全省纳入旅游假日统计的74个景区(其中九寨沟景区因灾后重建关闭、黄龙景区因季节性原因关闭),累计接待游客1162.9万人次,同比增长3.42%;门票累计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15.71%(下降原因主要是各地门票优惠力度加大、优惠范围扩大)。24个红色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0.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

    (三)旅游消费呈现新特点。根据春节假日旅游花费抽样调查结果,我省文化旅游消费以近程客源为主,省内游客占比77.91%,省外游客占比22.09%,与去年春节假日接待游客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在省外游客中,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游客数量占居前三位。从游客出行方式来看,自驾车出游比重达到81.39%,同比增加8.05个百分点。从游客出游目的来看,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类型的游客占八成以上,探亲访友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比例有所增加。从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凉山、成都和南充,凉山有温暖气候,成都作为全省中心城市有独特优势,而南充凸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体现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一干多支特点。过夜的游客停留时间要多于其他地区。

    (四)全省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春节期间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全省旅游市场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游客理性出游。旅游市场安全和服务秩序良好,游客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良好,未发生重大文化和旅游投诉及安全事件。

    二、主要特点

    2019年全省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市场供需两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春节假日旅游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扩大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部署,重点安排,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带动了文化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消费、购物消费以及住宿、交通等繁荣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21个市州中,有11个市州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其中成都、南充、宜宾、凉山、绵阳5个市州超过400万人次;有8个市州旅游总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成都市超过200亿元,南充、宜宾超过了30亿元。充分反映了“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春节新常态。

    (二)文旅融合成为主旋律。全省各地深化文旅融合,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开展文化旅游,积极开展古镇、古街、古村落旅游,大力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广汉三星堆博物馆(11.52万人次)、杜甫草堂(17.10万人次)、四川博物院(5.1万人次)接待游客均超去年同期。纳入统计的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李庄古镇等8个古镇共接待游客262.6万人次,占全省纳入统计的74个重点景区接待总量的22.58%。饮水思源,红色旅游仍然人气爆棚,小平故里、朱德故居、陈毅故居分别接待游客28.38、46.2、16.97万人次。都江堰市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熊猫快闪、道韵青城、洞经古乐、青城武术等经典文化演艺活动,推出“3DVR沉浸体验”,融入VR、裸眼3D等高科技元素,生动形象地向游客展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自然风光及人文元素,面向全球游客发出的“最美东方文化之旅”、“东方文化风俗,过最具年味的中国年”活动得到国际友人的积极响应,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阆中古城第二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备受瞩目,阆苑仙境实景演出、动漫嘉年华、大木偶等活动丰富多彩,做到了一街一味道、一院一特色、一步一景色,展现了春节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共接待游客14.24万人次,4万余张床位入住率超98%。

    (三)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全省各地组织举办“新春送福”写对联、舞龙舞狮、观灯会、游园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等旅游节日活动,有效丰富了广大游客假日文化旅游生活。“2019成都新年文化艺术月”系列活动从元旦持续到元宵,从中心社区到乡镇村社,从音乐厅电影院到美术馆博物馆,包含3大板块9个主题共计超过2000场文化惠民活动,在城市街头巷尾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市民和广大游客感受到了幸福浓郁的年味。2月7日,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由著名音乐人和上千名市民游客在成都地标宽窄巷子倾情上演的“城市快闪成都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宽窄巷子共接待游客38.6万人次。春节快闪,还出现在成都北站候车大厅、都江堰景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众人一起为新春祈福,为祖国喝彩。成都武侯祠大庙会、西昌建昌古城灯会、尧坝古镇“古镇七仙女抛绣球”、武胜“守望原乡”田野艺术双年展等年味十足、气氛浓郁的文化旅游活动,形成了以春节文化为引领、以民俗文化为主体、以时尚文化为延伸的新春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成都武侯祠大庙会活动累计接待游客78.28万人次。自贡以“玩转民俗、体验科技、感受传统”为主线,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嗨翻盐都”的假日盛宴。全省各地活动形式新颖、产品促销优惠、民众喜闻乐见,既让天府之国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又进一步激活广大民众出游愿望,刺激消费需求。

    (四)旅游精品景区引领消费。纳入统计的8个国家5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57.79万人次,占全省纳入统计的74个重点景区接待总量的13.58%。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游客34.68万人次,成为境内外游客最喜爱的研学科普旅游目的地。西昌邛海景区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凭借独特的冬日暖阳气候成为全国各地,特别是成都、重庆等主要客源地游客避寒度假的首选地,共接待游客77.63万人次,其中接待北上广深等远程游客上万人,7.2万张床位平均入住率达93%。

    (五)冰雪温泉产品深受热捧。温泉冰雪是我省冬季旅游的热门产品,备受游客青睐。近年来,我省以迎接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打造秦岭南麓滑雪项目群,推出了西岭雪山、曾家山、九鼎山、八台山、鹧鸪山、光雾山等一系列滑雪产品,同时打造提升花水湾、峨眉山、海螺沟、七里坪、罗浮山、女皇温泉、剑阁温泉、宝山温泉等一批温泉产品,受到众多游客热捧,多个景区游客接待容量接近上限运行。西岭雪山滑雪场-花水湾温泉共接待游客14.72万人次;广元曾家山滑雪场共接待游客17.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600万元,带动周边147家农家乐和特色美食店天天爆满,1.7万张床位入住率达95%以上,朝天核桃、曾家山豆腐干、曾家山米珍、珊瑚玉、麻柳刺绣等土特产和工艺品销售额800余万元,实现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400余元。

    (六)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围绕乡村振兴,各地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打造系列乡村旅游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春节期间,享受乡村美景、体验乡村民俗、住乡村民宿是众多都市居民首选。都江堰市因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川西音乐林盘、玫瑰花溪谷等地人气旺盛,成都新都区玛歌庄园、音乐百花谷、尖峰运动小镇等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游人如织。巴山大峡谷景区作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凭借独特的巴文化和地质景观资源,开展巴人钱棍舞、土家摆手舞、薅草锣鼓赛歌会、土家舞龙高跷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吸引游客20.97万人次,68家乡村民宿户、1218余张床位入住率达96%,为300余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余元。米易梯田(新山)通过开展春节七天乐和花山观赏活动,吸引游客前来避寒度假、体验阳光康养、独特傈僳风情和神秘的梯田景观,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经营收入1258万元,为358户农民人均增收960元。

    三、主要做法

    (一)部门联动协调有力。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的作用,加强全省假日旅游综合协调。节前召开了全省2019年春节文化和旅游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就丰富产品供给、实施惠民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属地责任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全省重点旅游线路涉旅安全督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各地建立健全春节期间文化旅游工作统筹协调机制,针对道路交通、旅游车辆、食品卫生、旅游景区等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整改落实,保障市场安全有序。积极运用官方网站、微信或微博等新媒体,滚动发布景区天气、交通状况和景区客流量等广大游客关心的旅游资讯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分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政令畅通,作风优良。各行业协会发布假日优质服务倡议书,加强行业自律。各地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温馨贴心,为游客出行提供信息咨询、道路指引、资料发放等服务,体现了新时代文旅人的精神风貌,成为节日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市场监管综合有效。全省文化旅游、公安、交通运输、应急、市场监管、体育、广电、文物等部门(单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协作配合,联合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检查,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重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博单位、旅游景区、文化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采取预约、分流、管控等多种方式调控人员数量,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各级文化和旅游执法部门坚持全域联动,联合执法,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截至2月10日15:00,全省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检查1756次,出动检查人员8733人次,检查涉旅企业6536家次、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1395家次、旅游购物场所639家次、旅游景区805家次、宾馆饭店2305家次、车船公司76家次、旅游团队598个。

    (三)旅游服务提档升级。“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新常态和新时尚,智慧旅游发挥积极作用。游客通过网络预订车票、门票、宾馆成为主流,第二十五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全部采用网络售票,扫码入园加快了游客入园进度。都江堰等主要景区,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深入运用旅游大数据,实时发布景区游客接待量、最大承载量余量、景区及周边停车场车位信息,在旅游交通预警、分流,游客流量均衡调控等方面构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客流量提前预测,旅游态势实时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可视化处置,极大提高了旅游高峰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了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厕所革命”成果在春节假日期间经受了广大游客的检验,受到了游客普遍好评。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座智能化厕所安装了“厕所智能引导系统”,实时显示了公厕的海拔、时间、温度、湿度、如厕人数及厕位的分布情况,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四)宣传引导文明出游。为保障节日供给,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收集汇总全省各地新春活动和惠民措施,召开新闻通气会,组织新华网、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广播电台、今日头条、新浪、腾讯等主流媒体开展了多平台、多角度的主题宣传,营造节日氛围,为广大游客提供四川节日期间文化旅游资讯和实用信息。四川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及门户网站发布假期出行温馨提示,引导错峰出行。全省通过报刊、电台、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旅游、理性出游,引导广大游客杜绝插队堵拥、乱扔垃圾、乱画乱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广大游客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已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9年春节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 2019年02月11日 07时19分
  • 来源: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 2019年春节假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指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关于2019年春节文化和旅游相关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弘扬创新春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春节民俗活动为载体,精心准备、周密组织、协力合作,节日气氛喜庆浓郁,假日产品供给丰富,文化旅游市场繁荣稳定,保障有力,安全有序,充满活力。全省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均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大发展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假日经济再创新高。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实现双增长。据统计,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580.42亿元、同比增长30%,接待游客8247.29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其中过夜旅游者2700.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8%;一日游游客554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二)主要旅游景区持续火爆。春节假日期间,全省纳入旅游假日统计的74个景区(其中九寨沟景区因灾后重建关闭、黄龙景区因季节性原因关闭),累计接待游客1162.9万人次,同比增长3.42%;门票累计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15.71%(下降原因主要是各地门票优惠力度加大、优惠范围扩大)。24个红色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0.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

    (三)旅游消费呈现新特点。根据春节假日旅游花费抽样调查结果,我省文化旅游消费以近程客源为主,省内游客占比77.91%,省外游客占比22.09%,与去年春节假日接待游客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在省外游客中,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游客数量占居前三位。从游客出行方式来看,自驾车出游比重达到81.39%,同比增加8.05个百分点。从游客出游目的来看,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类型的游客占八成以上,探亲访友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比例有所增加。从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凉山、成都和南充,凉山有温暖气候,成都作为全省中心城市有独特优势,而南充凸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体现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一干多支特点。过夜的游客停留时间要多于其他地区。

    (四)全省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春节期间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全省旅游市场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游客理性出游。旅游市场安全和服务秩序良好,游客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良好,未发生重大文化和旅游投诉及安全事件。

    二、主要特点

    2019年全省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市场供需两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春节假日旅游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扩大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部署,重点安排,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带动了文化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消费、购物消费以及住宿、交通等繁荣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21个市州中,有11个市州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其中成都、南充、宜宾、凉山、绵阳5个市州超过400万人次;有8个市州旅游总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成都市超过200亿元,南充、宜宾超过了30亿元。充分反映了“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春节新常态。

    (二)文旅融合成为主旋律。全省各地深化文旅融合,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开展文化旅游,积极开展古镇、古街、古村落旅游,大力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广汉三星堆博物馆(11.52万人次)、杜甫草堂(17.10万人次)、四川博物院(5.1万人次)接待游客均超去年同期。纳入统计的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李庄古镇等8个古镇共接待游客262.6万人次,占全省纳入统计的74个重点景区接待总量的22.58%。饮水思源,红色旅游仍然人气爆棚,小平故里、朱德故居、陈毅故居分别接待游客28.38、46.2、16.97万人次。都江堰市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熊猫快闪、道韵青城、洞经古乐、青城武术等经典文化演艺活动,推出“3DVR沉浸体验”,融入VR、裸眼3D等高科技元素,生动形象地向游客展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自然风光及人文元素,面向全球游客发出的“最美东方文化之旅”、“东方文化风俗,过最具年味的中国年”活动得到国际友人的积极响应,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阆中古城第二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备受瞩目,阆苑仙境实景演出、动漫嘉年华、大木偶等活动丰富多彩,做到了一街一味道、一院一特色、一步一景色,展现了春节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共接待游客14.24万人次,4万余张床位入住率超98%。

    (三)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全省各地组织举办“新春送福”写对联、舞龙舞狮、观灯会、游园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等旅游节日活动,有效丰富了广大游客假日文化旅游生活。“2019成都新年文化艺术月”系列活动从元旦持续到元宵,从中心社区到乡镇村社,从音乐厅电影院到美术馆博物馆,包含3大板块9个主题共计超过2000场文化惠民活动,在城市街头巷尾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市民和广大游客感受到了幸福浓郁的年味。2月7日,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由著名音乐人和上千名市民游客在成都地标宽窄巷子倾情上演的“城市快闪成都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宽窄巷子共接待游客38.6万人次。春节快闪,还出现在成都北站候车大厅、都江堰景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众人一起为新春祈福,为祖国喝彩。成都武侯祠大庙会、西昌建昌古城灯会、尧坝古镇“古镇七仙女抛绣球”、武胜“守望原乡”田野艺术双年展等年味十足、气氛浓郁的文化旅游活动,形成了以春节文化为引领、以民俗文化为主体、以时尚文化为延伸的新春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成都武侯祠大庙会活动累计接待游客78.28万人次。自贡以“玩转民俗、体验科技、感受传统”为主线,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嗨翻盐都”的假日盛宴。全省各地活动形式新颖、产品促销优惠、民众喜闻乐见,既让天府之国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又进一步激活广大民众出游愿望,刺激消费需求。

    (四)旅游精品景区引领消费。纳入统计的8个国家5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57.79万人次,占全省纳入统计的74个重点景区接待总量的13.58%。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游客34.68万人次,成为境内外游客最喜爱的研学科普旅游目的地。西昌邛海景区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凭借独特的冬日暖阳气候成为全国各地,特别是成都、重庆等主要客源地游客避寒度假的首选地,共接待游客77.63万人次,其中接待北上广深等远程游客上万人,7.2万张床位平均入住率达93%。

    (五)冰雪温泉产品深受热捧。温泉冰雪是我省冬季旅游的热门产品,备受游客青睐。近年来,我省以迎接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打造秦岭南麓滑雪项目群,推出了西岭雪山、曾家山、九鼎山、八台山、鹧鸪山、光雾山等一系列滑雪产品,同时打造提升花水湾、峨眉山、海螺沟、七里坪、罗浮山、女皇温泉、剑阁温泉、宝山温泉等一批温泉产品,受到众多游客热捧,多个景区游客接待容量接近上限运行。西岭雪山滑雪场-花水湾温泉共接待游客14.72万人次;广元曾家山滑雪场共接待游客17.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600万元,带动周边147家农家乐和特色美食店天天爆满,1.7万张床位入住率达95%以上,朝天核桃、曾家山豆腐干、曾家山米珍、珊瑚玉、麻柳刺绣等土特产和工艺品销售额800余万元,实现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400余元。

    (六)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围绕乡村振兴,各地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打造系列乡村旅游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春节期间,享受乡村美景、体验乡村民俗、住乡村民宿是众多都市居民首选。都江堰市因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川西音乐林盘、玫瑰花溪谷等地人气旺盛,成都新都区玛歌庄园、音乐百花谷、尖峰运动小镇等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游人如织。巴山大峡谷景区作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凭借独特的巴文化和地质景观资源,开展巴人钱棍舞、土家摆手舞、薅草锣鼓赛歌会、土家舞龙高跷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吸引游客20.97万人次,68家乡村民宿户、1218余张床位入住率达96%,为300余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余元。米易梯田(新山)通过开展春节七天乐和花山观赏活动,吸引游客前来避寒度假、体验阳光康养、独特傈僳风情和神秘的梯田景观,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经营收入1258万元,为358户农民人均增收960元。

    三、主要做法

    (一)部门联动协调有力。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的作用,加强全省假日旅游综合协调。节前召开了全省2019年春节文化和旅游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就丰富产品供给、实施惠民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落实属地责任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全省重点旅游线路涉旅安全督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各地建立健全春节期间文化旅游工作统筹协调机制,针对道路交通、旅游车辆、食品卫生、旅游景区等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整改落实,保障市场安全有序。积极运用官方网站、微信或微博等新媒体,滚动发布景区天气、交通状况和景区客流量等广大游客关心的旅游资讯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分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政令畅通,作风优良。各行业协会发布假日优质服务倡议书,加强行业自律。各地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温馨贴心,为游客出行提供信息咨询、道路指引、资料发放等服务,体现了新时代文旅人的精神风貌,成为节日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市场监管综合有效。全省文化旅游、公安、交通运输、应急、市场监管、体育、广电、文物等部门(单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协作配合,联合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检查,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重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博单位、旅游景区、文化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采取预约、分流、管控等多种方式调控人员数量,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各级文化和旅游执法部门坚持全域联动,联合执法,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截至2月10日15:00,全省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检查1756次,出动检查人员8733人次,检查涉旅企业6536家次、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1395家次、旅游购物场所639家次、旅游景区805家次、宾馆饭店2305家次、车船公司76家次、旅游团队598个。

    (三)旅游服务提档升级。“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新常态和新时尚,智慧旅游发挥积极作用。游客通过网络预订车票、门票、宾馆成为主流,第二十五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全部采用网络售票,扫码入园加快了游客入园进度。都江堰等主要景区,通过智慧旅游平台,深入运用旅游大数据,实时发布景区游客接待量、最大承载量余量、景区及周边停车场车位信息,在旅游交通预警、分流,游客流量均衡调控等方面构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客流量提前预测,旅游态势实时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可视化处置,极大提高了旅游高峰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了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厕所革命”成果在春节假日期间经受了广大游客的检验,受到了游客普遍好评。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座智能化厕所安装了“厕所智能引导系统”,实时显示了公厕的海拔、时间、温度、湿度、如厕人数及厕位的分布情况,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四)宣传引导文明出游。为保障节日供给,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收集汇总全省各地新春活动和惠民措施,召开新闻通气会,组织新华网、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广播电台、今日头条、新浪、腾讯等主流媒体开展了多平台、多角度的主题宣传,营造节日氛围,为广大游客提供四川节日期间文化旅游资讯和实用信息。四川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及门户网站发布假期出行温馨提示,引导错峰出行。全省通过报刊、电台、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旅游、理性出游,引导广大游客杜绝插队堵拥、乱扔垃圾、乱画乱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广大游客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已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