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出炉

  • 2019年11月09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播报
  • 11月8日,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成果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自贡市荣县、攀枝花市东区、泸州市泸县、德阳市什邡市、达州市达川区、广安市武胜县、阿坝州茂县通过创建验收评审,正式成为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典型引领作用。原文化厅、财政厅于2016启动了该批示范县创建,以2年为期。其中规定,每批示范县评选7个,三批共创建21个示范县,通过创建形成一批典型,为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建立起我省公共文化建设“省队”,让示范县成为省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排头兵”,以此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017年7月,自贡市荣县等7县成为全省第一批示范县创建资格县,2019年5至8月该批资格县逐渐通过验收评审。

    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对本批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行了通报。该负责人介绍,本次创建过程中,压实了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打破传统规则、跨越文化界限,取得现代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与突破,走出了一条集中力量抓文化的“新路子”,为解决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标准等诸多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如达州市达川区将乡镇广电站与文化站合并,实行“区乡共管、以区为主”的“垂直管理”模式,让全区基层文化队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队伍的整体实力,也为“总分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创建过程中,还直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痛点难点”,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据介绍,示范县的创建,有力地撬动了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经初步统计,7个示范县共投入创建资金1.97亿元,2019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43825.33万元,文化事业费人均最高达州市达川区132.12元,最低泸州市泸县62元,投入均高于全省(2018年我省人均文化事业费51.58元)平均水平,为加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加快文化小康积累了经验。同时,7个示范县采取新建改建、维修改造、设施提升等方式加强了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投入,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7个示范县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设置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7个示范县在创建中根据自身实际,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制度设计课题为牵引,探索创新了服务模式,为我省“五大片区”同类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示范引领。

    其中,武胜县开展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泸县探索出了“以需定供”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攀枝花市东区开展了“1+3”协调创建公共文化模式。茂县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借助丰富的非遗资源,探索出了“非遗助力创建”的“两融合”茂县模式。什邡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了数字化整合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模式。达州市达川区探索出了“以城带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荣县通过课题研究与创建实践紧密结合,聚力协同发展,完善机制保障,有效探索公共文化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创新模式引领下,各示范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据统计,7个示范县开展各种各样文艺演出每年200余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5000多场次,演出节目2500余个,惠及村(居)民群众300万余人。7个示范县文化志愿者达到了6000多名,基层业余文化队伍达到4500余支,社会组织280余家,培育社区文艺骨干6.5万余人。(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出炉

  • 2019年11月09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11月8日,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成果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自贡市荣县、攀枝花市东区、泸州市泸县、德阳市什邡市、达州市达川区、广安市武胜县、阿坝州茂县通过创建验收评审,正式成为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典型引领作用。原文化厅、财政厅于2016启动了该批示范县创建,以2年为期。其中规定,每批示范县评选7个,三批共创建21个示范县,通过创建形成一批典型,为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建立起我省公共文化建设“省队”,让示范县成为省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排头兵”,以此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017年7月,自贡市荣县等7县成为全省第一批示范县创建资格县,2019年5至8月该批资格县逐渐通过验收评审。

    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对本批次示范县创建成果进行了通报。该负责人介绍,本次创建过程中,压实了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打破传统规则、跨越文化界限,取得现代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与突破,走出了一条集中力量抓文化的“新路子”,为解决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标准等诸多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如达州市达川区将乡镇广电站与文化站合并,实行“区乡共管、以区为主”的“垂直管理”模式,让全区基层文化队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队伍的整体实力,也为“总分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创建过程中,还直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痛点难点”,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据介绍,示范县的创建,有力地撬动了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经初步统计,7个示范县共投入创建资金1.97亿元,2019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43825.33万元,文化事业费人均最高达州市达川区132.12元,最低泸州市泸县62元,投入均高于全省(2018年我省人均文化事业费51.58元)平均水平,为加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加快文化小康积累了经验。同时,7个示范县采取新建改建、维修改造、设施提升等方式加强了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投入,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7个示范县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设置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7个示范县在创建中根据自身实际,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制度设计课题为牵引,探索创新了服务模式,为我省“五大片区”同类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示范引领。

    其中,武胜县开展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泸县探索出了“以需定供”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攀枝花市东区开展了“1+3”协调创建公共文化模式。茂县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域,借助丰富的非遗资源,探索出了“非遗助力创建”的“两融合”茂县模式。什邡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了数字化整合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模式。达州市达川区探索出了“以城带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荣县通过课题研究与创建实践紧密结合,聚力协同发展,完善机制保障,有效探索公共文化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创新模式引领下,各示范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据统计,7个示范县开展各种各样文艺演出每年200余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5000多场次,演出节目2500余个,惠及村(居)民群众300万余人。7个示范县文化志愿者达到了6000多名,基层业余文化队伍达到4500余支,社会组织280余家,培育社区文艺骨干6.5万余人。(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