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互促、互鉴、互融——文化与旅游携手 四川旅游加速提质升级

  • 2018年08月28日 08时0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都江堰放水节


    广汉三星堆


    成都金沙遗址


    若尔盖赛马


    自贡灯会盛景


    古羌城全景(中国古羌城景区供图)




      近日,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评选大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以“玩转四川、乐购天府”为主题,评选出了四川省十大旅游工艺品、十大旅游纪念品、十大旅游文化创意品、十大旅游食品、十大旅游户外装备品,这些特色商品被称作“天府礼物”。

      四川是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名优土特产品众多,民间手工艺丰富且独特,旅游商品的资源和种类非常丰富。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旅游商品应当有机融合到旅游目的地中,用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围绕旅游消费特征进行创新,赋予工艺品更多的文化内涵,用精湛的工艺展示出旅游目的地多元化的文化主题,满足各类游客需求。接下来,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将积极进景区、进酒店、进游客集散地,让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设立,文化和旅游走上了融合发展的快车道。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对此,省旅游发展委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也成为四川旅游品质提升、品牌树立的“灵魂板块”。在此过程中,文化领域的作品创作、文化服务、产业发展、遗产保护、市场繁荣、文化走出去等六个板块不断强化,并与旅游全产业链的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深度融合,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互促项目。川内各旅游目的地文化民俗活动多元化、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热度不减、文化旅游项目纷纷落地、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文化旅游体验方式得到更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得到有效推动。

      文旅互促 不断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如果旅游是体,那文化就是魂,魂体融合,就会相得益彰。当下,四川旅游正在不断丰富内体,提升质量,升级体验方式,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不仅加速了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也让旅游消费逐渐向文化消费转变,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7月,第八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在广元开幕,让蜀道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本次大蜀道文化旅游节是广元与华侨城集团深度合作、推进全市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开篇之作,推动着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让大蜀道文化通向大世界。近年来,广元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生态康养名市建设,实现了旅游业强势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和广元女儿节已成为广元旅游的亮丽名片,为打造大蜀道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之前,2018中国·放水节于4月与全球游客见面,以山水实景古法放水的创新演出展现水利文化。今年,“放水节”这一传统节日得到了全新诠释,在传承文化传统、保留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嵌入“拜水大典”等活动,同时又举办了都江堰国际旅游美食狂欢节等。

      都江堰市有着都江堰、青城山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和道家文化资源。这两年,都江堰市立足巴蜀文明,不断深挖天府文化内涵,整合山、水、道、大熊猫等优势文化资源,积极创建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放水节”“青城武术”“洞经音乐”“柳街薅秧歌”等一批非遗文化得到积极弘扬与传承,非遗展演剧目日益精美,为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提供了文化支撑。

      距离都江堰市一小时车程的汶川县,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称,以羌藏文化和大爱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串联起了威州镇西羌文化街、布瓦黄泥碉群、“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大爱磐石等经典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成都近郊的郫都区,文化与旅游经过数年的互促发展,成果喜人。10多年前,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仅有10多家豆瓣、砖厂等小作坊,村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该村引进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的第五季妈妈农庄等一批“一三互动”项目后,辐射火花、金星、横山等周边村,建成万亩现代农业、文化、观光旅游产业园,形成了以5季花田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目前,“战旗·5季花田”已是国家3A级景区,战旗村的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蜀绣、唐昌布鞋、竹编摆件等特色商品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唐昌布鞋受到热捧经常卖到断码。8月8日,经过近一年的打造,集生产、经营、体验、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包括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式入驻。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战旗村将盘活文化大院、满江红豆瓣厂等集体资产,并改造社区外观风貌、增加旅游元素,打造具有天府特色的民宿区。

      在郫都区,杜鹃也是特色文化之一。对于郫都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应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及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下足功夫挖掘杜鹃文化,擦亮郫都区“杜鹃文化”旅游品牌,让世界逐渐认可四川杜鹃,并带动以望丛祠为中心的赛歌会、文化园等业态的培育。

      文旅互鉴 加速文化与旅游内外融通

      文化需要借旅游进行输送,旅游需要借文化丰富体验,文化和旅游共同发展也是一个文旅互鉴的过程。通过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不仅让川菜、大熊猫、蜀文化等四川文化元素走近全球游客,也让全球游客通过文化活动体会到四川旅游的魅力。

      上半年,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四川热”。4月6日、5月9日、6月8日、6月15日分别在日本东京、日本山梨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我国香港举办了美食之旅。4—6月,美国纽约的主流媒体团、意大利旅行商也走进四川,通过体验四川美食之旅线路、川菜制作、美食品鉴等,让境外旅游业内人士及民众,感受四川美食文化的魅力,了解四川美食之旅的精髓。

      在土耳其,成都文旅公司代表向当地宾客推介了四川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并重点介绍了峨眉-乐山等3条四川美食经典线路,激起了众多来宾对四川美食文化的浓厚兴趣。四川专业厨师为宾客呈上川菜名菜麻婆豆腐,宾客对四川原汁原味的麻婆豆腐、担担面等美食赞不绝口。而当美国主流媒体团来到四川,著名川菜大师彭子渝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川菜文化及四川美食之旅,从川菜的悠久历史讲到现代川菜的发展,从日常百味讲到山珍海鲜,川菜有其麻、辣、鲜、香的“红味”和甜、卤、怪的“白味”,并现场教授了传统川菜麻婆豆腐的烹饪技巧,让美国朋友亲自体验了川菜制作工艺。

      一个月前,以“青春梦想·相约四川”为主题的“2018中外大学生四川感知行”活动在成都启动,1000名外籍留学生和国内7000名非川籍在校大学生开启了期盼已久的“感知四川”之旅。本次活动,以文化和旅游为载体,是省旅游发展委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旨在让全球青年爱上四川、了解四川,进而在四川创业、留在四川。

      在活动进行的一个月内,8000名中外学子分8个批次陆续走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天府科创园、成都科学城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处,通过与“千人计划”优秀人才的面对面交流真实了解四川优越的创业环境;成都规划展览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府新区、天府绿道等向学子们全方位展现四川的宜居城市环境;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历史古镇,以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则让大家深刻感悟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

      此外,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类旅游节在不断创新丰富,省旅游发展委也积极参与2018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第五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2018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节会活动的举办。

      文旅互融 助新业态新产品落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有一方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川旅游如何将本土文化与旅游资源更好地结合?文旅融合又如何助推旅游产业和新业态落地?

      近年来,四川旅游重点打造大熊猫、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五大国际旅游品牌,深化“四川,不仅仅有熊猫”的旅游品牌定位,让九寨、峨眉山、香格里拉、剑门蜀道等元素不断融入旅游品牌塑造,并助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更新换代。上半年,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版和夏季版与游客见面,让四川优质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文化精品得到展现。

      4月,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走进泸州市纳溪区,为游客展现了利用乌木水寨乌木资源布置的乌木展览馆,既能观赏又能动手雕刻;利用当地乡土文化特色展示中式婚礼,并开展捉鱼达人、欢乐戏水等活动;辅以乡土趣味体育、篝火音乐晚会、密林寻宝等配套活动,充分展示纳溪区的乡村美景、旅游特色。

      随后,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走进“中国竹子之乡”——长宁县,为游客展示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蜀南竹海景区的特色魅力、新兴的旅游业态、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活动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与现代旅游协同发展的平台和桥梁,也是四川“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体现,有效促进了本土文化与旅游的创意结合。

      乡村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让宜宾和长宁旅游亮点频现,也让竹文化得以大放光彩。蜀南竹海、蜀南花海、七洞沟、西部竹石林等景区修建竹亭、竹廊等竹建筑,既厚重了景区的竹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景区游憩休息设施,提升了景区品位。梅白乡“乡村振兴示范区、洪谟田园综合体”和五星级乡村酒店“碧湖春天”增加了竹景观、竹文化、酒文化和民俗文化。长宁非遗凉糕工厂新增了凉糕文化展示厅,还举办蜀南竹海竹雕大赛,以提高竹旅游商品的文化品位和工艺水平。同时,此次活动还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丰富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助力。创新推出了竹文艺展演、竹服饰展示、房车自驾游、竹民宿、竹文化餐厅、自行车环游、竹海休闲垂钓、热气球空中观花海、热气球空中观竹海等旅游新产品。

      放眼全省,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在四川频出硕果。8月初,作为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分会场,自贡国际恐龙灯光节活动串联穿越侏罗纪·恐龙奇妙夜、自贡灯光秀、缤纷街景秀、盐帮美食体验季等活动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自贡市自流井区还利用“旅游+”助推乡村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名宿风情”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其中,尖山风景区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在自然风景中加入彩灯文化,今年春节开放夜间游览,吸引了16.6万余人次观众,带动旅游增收2158万元。

      在眉山,以泡菜为文化主体的“中国泡菜城”交易展示中心即将落成,总规划面积61434.94平方米,包括综合性展示交易中心、景观广场、会议中心等相关附属设施,建成后将带动博览旅游,吸引更多对泡菜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木易(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旅游发展委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互促、互鉴、互融——文化与旅游携手 四川旅游加速提质升级

  • 2018年08月28日 08时0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都江堰放水节


    广汉三星堆


    成都金沙遗址


    若尔盖赛马


    自贡灯会盛景


    古羌城全景(中国古羌城景区供图)




      近日,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评选大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以“玩转四川、乐购天府”为主题,评选出了四川省十大旅游工艺品、十大旅游纪念品、十大旅游文化创意品、十大旅游食品、十大旅游户外装备品,这些特色商品被称作“天府礼物”。

      四川是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名优土特产品众多,民间手工艺丰富且独特,旅游商品的资源和种类非常丰富。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旅游商品应当有机融合到旅游目的地中,用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围绕旅游消费特征进行创新,赋予工艺品更多的文化内涵,用精湛的工艺展示出旅游目的地多元化的文化主题,满足各类游客需求。接下来,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将积极进景区、进酒店、进游客集散地,让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设立,文化和旅游走上了融合发展的快车道。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对此,省旅游发展委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也成为四川旅游品质提升、品牌树立的“灵魂板块”。在此过程中,文化领域的作品创作、文化服务、产业发展、遗产保护、市场繁荣、文化走出去等六个板块不断强化,并与旅游全产业链的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深度融合,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互促项目。川内各旅游目的地文化民俗活动多元化、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热度不减、文化旅游项目纷纷落地、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文化旅游体验方式得到更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得到有效推动。

      文旅互促 不断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如果旅游是体,那文化就是魂,魂体融合,就会相得益彰。当下,四川旅游正在不断丰富内体,提升质量,升级体验方式,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不仅加速了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也让旅游消费逐渐向文化消费转变,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7月,第八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在广元开幕,让蜀道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本次大蜀道文化旅游节是广元与华侨城集团深度合作、推进全市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开篇之作,推动着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让大蜀道文化通向大世界。近年来,广元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生态康养名市建设,实现了旅游业强势崛起和高质量发展,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和广元女儿节已成为广元旅游的亮丽名片,为打造大蜀道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之前,2018中国·放水节于4月与全球游客见面,以山水实景古法放水的创新演出展现水利文化。今年,“放水节”这一传统节日得到了全新诠释,在传承文化传统、保留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嵌入“拜水大典”等活动,同时又举办了都江堰国际旅游美食狂欢节等。

      都江堰市有着都江堰、青城山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和道家文化资源。这两年,都江堰市立足巴蜀文明,不断深挖天府文化内涵,整合山、水、道、大熊猫等优势文化资源,积极创建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放水节”“青城武术”“洞经音乐”“柳街薅秧歌”等一批非遗文化得到积极弘扬与传承,非遗展演剧目日益精美,为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提供了文化支撑。

      距离都江堰市一小时车程的汶川县,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称,以羌藏文化和大爱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串联起了威州镇西羌文化街、布瓦黄泥碉群、“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大爱磐石等经典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成都近郊的郫都区,文化与旅游经过数年的互促发展,成果喜人。10多年前,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仅有10多家豆瓣、砖厂等小作坊,村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该村引进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的第五季妈妈农庄等一批“一三互动”项目后,辐射火花、金星、横山等周边村,建成万亩现代农业、文化、观光旅游产业园,形成了以5季花田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目前,“战旗·5季花田”已是国家3A级景区,战旗村的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蜀绣、唐昌布鞋、竹编摆件等特色商品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唐昌布鞋受到热捧经常卖到断码。8月8日,经过近一年的打造,集生产、经营、体验、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包括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式入驻。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战旗村将盘活文化大院、满江红豆瓣厂等集体资产,并改造社区外观风貌、增加旅游元素,打造具有天府特色的民宿区。

      在郫都区,杜鹃也是特色文化之一。对于郫都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应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及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下足功夫挖掘杜鹃文化,擦亮郫都区“杜鹃文化”旅游品牌,让世界逐渐认可四川杜鹃,并带动以望丛祠为中心的赛歌会、文化园等业态的培育。

      文旅互鉴 加速文化与旅游内外融通

      文化需要借旅游进行输送,旅游需要借文化丰富体验,文化和旅游共同发展也是一个文旅互鉴的过程。通过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不仅让川菜、大熊猫、蜀文化等四川文化元素走近全球游客,也让全球游客通过文化活动体会到四川旅游的魅力。

      上半年,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四川热”。4月6日、5月9日、6月8日、6月15日分别在日本东京、日本山梨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我国香港举办了美食之旅。4—6月,美国纽约的主流媒体团、意大利旅行商也走进四川,通过体验四川美食之旅线路、川菜制作、美食品鉴等,让境外旅游业内人士及民众,感受四川美食文化的魅力,了解四川美食之旅的精髓。

      在土耳其,成都文旅公司代表向当地宾客推介了四川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并重点介绍了峨眉-乐山等3条四川美食经典线路,激起了众多来宾对四川美食文化的浓厚兴趣。四川专业厨师为宾客呈上川菜名菜麻婆豆腐,宾客对四川原汁原味的麻婆豆腐、担担面等美食赞不绝口。而当美国主流媒体团来到四川,著名川菜大师彭子渝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川菜文化及四川美食之旅,从川菜的悠久历史讲到现代川菜的发展,从日常百味讲到山珍海鲜,川菜有其麻、辣、鲜、香的“红味”和甜、卤、怪的“白味”,并现场教授了传统川菜麻婆豆腐的烹饪技巧,让美国朋友亲自体验了川菜制作工艺。

      一个月前,以“青春梦想·相约四川”为主题的“2018中外大学生四川感知行”活动在成都启动,1000名外籍留学生和国内7000名非川籍在校大学生开启了期盼已久的“感知四川”之旅。本次活动,以文化和旅游为载体,是省旅游发展委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旨在让全球青年爱上四川、了解四川,进而在四川创业、留在四川。

      在活动进行的一个月内,8000名中外学子分8个批次陆续走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天府科创园、成都科学城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处,通过与“千人计划”优秀人才的面对面交流真实了解四川优越的创业环境;成都规划展览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天府新区、天府绿道等向学子们全方位展现四川的宜居城市环境;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历史古镇,以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则让大家深刻感悟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

      此外,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类旅游节在不断创新丰富,省旅游发展委也积极参与2018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第五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2018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节会活动的举办。

      文旅互融 助新业态新产品落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有一方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川旅游如何将本土文化与旅游资源更好地结合?文旅融合又如何助推旅游产业和新业态落地?

      近年来,四川旅游重点打造大熊猫、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五大国际旅游品牌,深化“四川,不仅仅有熊猫”的旅游品牌定位,让九寨、峨眉山、香格里拉、剑门蜀道等元素不断融入旅游品牌塑造,并助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更新换代。上半年,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版和夏季版与游客见面,让四川优质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文化精品得到展现。

      4月,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走进泸州市纳溪区,为游客展现了利用乌木水寨乌木资源布置的乌木展览馆,既能观赏又能动手雕刻;利用当地乡土文化特色展示中式婚礼,并开展捉鱼达人、欢乐戏水等活动;辅以乡土趣味体育、篝火音乐晚会、密林寻宝等配套活动,充分展示纳溪区的乡村美景、旅游特色。

      随后,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走进“中国竹子之乡”——长宁县,为游客展示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蜀南竹海景区的特色魅力、新兴的旅游业态、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活动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与现代旅游协同发展的平台和桥梁,也是四川“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体现,有效促进了本土文化与旅游的创意结合。

      乡村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让宜宾和长宁旅游亮点频现,也让竹文化得以大放光彩。蜀南竹海、蜀南花海、七洞沟、西部竹石林等景区修建竹亭、竹廊等竹建筑,既厚重了景区的竹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景区游憩休息设施,提升了景区品位。梅白乡“乡村振兴示范区、洪谟田园综合体”和五星级乡村酒店“碧湖春天”增加了竹景观、竹文化、酒文化和民俗文化。长宁非遗凉糕工厂新增了凉糕文化展示厅,还举办蜀南竹海竹雕大赛,以提高竹旅游商品的文化品位和工艺水平。同时,此次活动还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丰富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助力。创新推出了竹文艺展演、竹服饰展示、房车自驾游、竹民宿、竹文化餐厅、自行车环游、竹海休闲垂钓、热气球空中观花海、热气球空中观竹海等旅游新产品。

      放眼全省,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在四川频出硕果。8月初,作为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分会场,自贡国际恐龙灯光节活动串联穿越侏罗纪·恐龙奇妙夜、自贡灯光秀、缤纷街景秀、盐帮美食体验季等活动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自贡市自流井区还利用“旅游+”助推乡村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名宿风情”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其中,尖山风景区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在自然风景中加入彩灯文化,今年春节开放夜间游览,吸引了16.6万余人次观众,带动旅游增收2158万元。

      在眉山,以泡菜为文化主体的“中国泡菜城”交易展示中心即将落成,总规划面积61434.94平方米,包括综合性展示交易中心、景观广场、会议中心等相关附属设施,建成后将带动博览旅游,吸引更多对泡菜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木易(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旅游发展委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