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让巴蜀大地天蓝地绿水清——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纪实

  • 2018年08月17日 07时58分
  • 来源: 光明日报
  • 【字体:
  • 播报

  • 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到极大破坏。经过科学规划和各方不懈努力,保护区内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重获新生”。新华社发



      从川西贡嘎山到川东渠江河口,是7300多米的落差;从川西北高原的涓涓细流到川南的浩荡长江,是上千公里的距离——这就是四川,多样、丰富,千河分布、湖泊密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更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四川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这样定位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最大的决心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以最坚决的态度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最有力的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1.生态环境修复 九寨美景重现

      8月,走进地震一周年后的九寨沟风景区,诺日朗瀑布丰沛的水流如条条银链倾泻而下,五花海、芦苇海、树正群海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九寨沟涅槃重生,再现昔日风采。

      在一年前“8·8”九寨沟地震中,诺日朗瀑布岩层出现了局部崩塌,瀑布上方出现了长16.8米、宽50厘米的裂缝,无数涓涓细流变成了一股急流,而五花海周围的山体、树木、土石滑落至湖水中,湖水变得浑浊不清,九寨沟的景观受损严重,地震打破了“童话世界”的宁静。

      不少人对九寨沟能否恢复如常充满疑虑。但一年后,这样的疑虑被全部打消。

      如何重建九寨沟?“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成为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地震后3个月,四川省正式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按照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的要求,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境观念,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地震直接破坏的生态修复与灾害影响的生态保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恢复自然生态功能。

      一年来,九寨沟景区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适度干预”的原则,突出自然修复、生态修复,有序推进所有自然遗产的修复工程,对景区内的自然遗产点进行动态监测和保育,通过就地取材的人工“补妆”和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尽可能重现九寨沟昔日美景。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肖维阳在介绍诺日朗瀑布修复工作时说:“经过多方考证、多次研究,我们决定采用大自然自我修复和人工修复叠加的方法,用地震中垮塌的钙华体来填补裂缝,让水不再顺着裂缝流走。水流有道后,新的诺日朗瀑布景观就形成了。”

      此外,九寨沟县成立了灾后重建生态文明审查组,组建由61名生态、环境、景观、旅游文化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梳理重建规划表内项目74个和规划表外提升项目24个,在可能性研究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等环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审查,实现空间规划审查、生态文明审查两个“漏斗”同步发力,确保所有重建项目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要素理念。

      九寨沟的重生见证着四川在生态保护上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15个改革方案和若干规章制度,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流域生态补偿等重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5年,累计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58个大项。正式划定的生态红线内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6%。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均显著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率为80.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87个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1.6%,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不久前出台的《四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省将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2.“解决好由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它发源于四川腹地,奔腾700多公里,虽水量不大、流域不长,却意义非凡。沱江流经成都、德阳、内江、泸州等大中城市,沿河工厂千余座。由于沿岸工业、人口和城市密集,沱江成为四川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和重点。

      前几年,沱江在内江河段出现了严重污染。内江随即大力开展了沱江干流内江段水污染治理,进一步清理辖区内的污染工业企业,深入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严格控制总磷污染物的入河量,污染源得到了控制。

      如今,漫步在沱江穿城而过留下的内江市甜城湖畔,心旷神怡。周围的谢家河湿地公园、桐梓坝生态湿地、六段锦大千书画长廊,形成一条步道全线贯通的沱江生态走廊,一步一景,如在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压紧压实治理责任,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坚持系统综合整治,强化整治要素保障,沱江全流域污染基本得到遏制。特别是自从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确定,在沱江流域由省领导担任省级河长,流域7个市的市委书记担任各市的河长,各部门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省环保厅聘请4位院士和10余位专家成立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对流域内主要河流(包括支流)沿江踏勘,确定河流污染类型,精准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同时,发挥省环保督察办、“三大战役”办总协调总调度的作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绝不允许将超标废水排向下游。

      今年上半年,沱江流域16个国控断面中,9个达到水质优良,优良率达56.3%,是去年同期优良率的4倍多,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表示:“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水污染问题稍一疏忽就会反弹。我省要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确保2020年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达标,全流域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就必须解决好由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今年年初,四川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大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省领导带队深入多地,总结成效,查找问题,提出工作思路。在6月30日举行的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的《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于“解决环境生态突出问题”“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作出部署,提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黑臭水体治理攻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等“八大战役”,对于“怎么干”问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面对母亲河长江,四川有关规定更为具体: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清理整顿长江入河排污口,查处长江沿岸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一河一策”,强化上下游协同共治,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要有明显改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干干净净,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灭,国考断面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优良比例全面达标,出川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可控。”于会文表示。

      3.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新探索

      来到天府新区的兴隆湖畔,绿树葳蕤,此起彼伏。在绿色的包围里,一汪碧水微波荡漾,湖岸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倒映湖中,将都市与原野和谐统一成新的山水画卷。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一批涵盖电子信息、大数据、旅游文创、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企业产业集群坐落其中,一座公园城市正在成形。这是成都的新形象,也是四川的新期待。

      “天府新区正逐渐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构建高品质生活圈、高质量产业生态圈,由主要依靠区域配置资源转向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资源,由传统管理体制转向现代化国际化治理体系,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支撑发展,预计到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核心区基本建成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天府科学城起步区,构建起公园城市山水林田湖全域生态骨架。”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局长林强介绍。

      天府新区正走上四川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近年来,四川省不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全面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城市建设提品质、补短板,科学规划城市群,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这几年,四川实现了全省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9%,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65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18亿元。清洁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8.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各个市州也正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乐山市坚持“以人为本、山河为骨、绿色打底、文化为魂”,推进绿心公园生态整治、“一湖五湿地”等项目建设,打造“绿秀嘉州、水润乐山”的国家公园城市。雅安市重点从提升生态环境、壮大绿色产业、建设绿美城乡、弘扬绿色文化、创新绿色制度等方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将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泸州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改造,统筹沿江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构建“两江清水、四岸青山”的长江上游重要绿色生态廊道。(记者 李晓东 冯帆 周洪双)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让巴蜀大地天蓝地绿水清——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纪实

  • 2018年08月17日 07时58分
  • 来源: 光明日报

  • 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到极大破坏。经过科学规划和各方不懈努力,保护区内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重获新生”。新华社发



      从川西贡嘎山到川东渠江河口,是7300多米的落差;从川西北高原的涓涓细流到川南的浩荡长江,是上千公里的距离——这就是四川,多样、丰富,千河分布、湖泊密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更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四川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这样定位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最大的决心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以最坚决的态度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最有力的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1.生态环境修复 九寨美景重现

      8月,走进地震一周年后的九寨沟风景区,诺日朗瀑布丰沛的水流如条条银链倾泻而下,五花海、芦苇海、树正群海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九寨沟涅槃重生,再现昔日风采。

      在一年前“8·8”九寨沟地震中,诺日朗瀑布岩层出现了局部崩塌,瀑布上方出现了长16.8米、宽50厘米的裂缝,无数涓涓细流变成了一股急流,而五花海周围的山体、树木、土石滑落至湖水中,湖水变得浑浊不清,九寨沟的景观受损严重,地震打破了“童话世界”的宁静。

      不少人对九寨沟能否恢复如常充满疑虑。但一年后,这样的疑虑被全部打消。

      如何重建九寨沟?“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成为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地震后3个月,四川省正式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按照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的要求,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境观念,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地震直接破坏的生态修复与灾害影响的生态保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恢复自然生态功能。

      一年来,九寨沟景区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适度干预”的原则,突出自然修复、生态修复,有序推进所有自然遗产的修复工程,对景区内的自然遗产点进行动态监测和保育,通过就地取材的人工“补妆”和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尽可能重现九寨沟昔日美景。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肖维阳在介绍诺日朗瀑布修复工作时说:“经过多方考证、多次研究,我们决定采用大自然自我修复和人工修复叠加的方法,用地震中垮塌的钙华体来填补裂缝,让水不再顺着裂缝流走。水流有道后,新的诺日朗瀑布景观就形成了。”

      此外,九寨沟县成立了灾后重建生态文明审查组,组建由61名生态、环境、景观、旅游文化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梳理重建规划表内项目74个和规划表外提升项目24个,在可能性研究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等环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审查,实现空间规划审查、生态文明审查两个“漏斗”同步发力,确保所有重建项目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要素理念。

      九寨沟的重生见证着四川在生态保护上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15个改革方案和若干规章制度,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流域生态补偿等重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5年,累计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58个大项。正式划定的生态红线内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6%。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均显著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率为80.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87个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1.6%,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不久前出台的《四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省将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2.“解决好由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它发源于四川腹地,奔腾700多公里,虽水量不大、流域不长,却意义非凡。沱江流经成都、德阳、内江、泸州等大中城市,沿河工厂千余座。由于沿岸工业、人口和城市密集,沱江成为四川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和重点。

      前几年,沱江在内江河段出现了严重污染。内江随即大力开展了沱江干流内江段水污染治理,进一步清理辖区内的污染工业企业,深入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严格控制总磷污染物的入河量,污染源得到了控制。

      如今,漫步在沱江穿城而过留下的内江市甜城湖畔,心旷神怡。周围的谢家河湿地公园、桐梓坝生态湿地、六段锦大千书画长廊,形成一条步道全线贯通的沱江生态走廊,一步一景,如在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压紧压实治理责任,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坚持系统综合整治,强化整治要素保障,沱江全流域污染基本得到遏制。特别是自从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确定,在沱江流域由省领导担任省级河长,流域7个市的市委书记担任各市的河长,各部门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省环保厅聘请4位院士和10余位专家成立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对流域内主要河流(包括支流)沿江踏勘,确定河流污染类型,精准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同时,发挥省环保督察办、“三大战役”办总协调总调度的作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绝不允许将超标废水排向下游。

      今年上半年,沱江流域16个国控断面中,9个达到水质优良,优良率达56.3%,是去年同期优良率的4倍多,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表示:“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水污染问题稍一疏忽就会反弹。我省要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确保2020年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达标,全流域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就必须解决好由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今年年初,四川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大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省领导带队深入多地,总结成效,查找问题,提出工作思路。在6月30日举行的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的《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于“解决环境生态突出问题”“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作出部署,提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黑臭水体治理攻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等“八大战役”,对于“怎么干”问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面对母亲河长江,四川有关规定更为具体: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清理整顿长江入河排污口,查处长江沿岸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一河一策”,强化上下游协同共治,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要有明显改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干干净净,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灭,国考断面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优良比例全面达标,出川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可控。”于会文表示。

      3.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新探索

      来到天府新区的兴隆湖畔,绿树葳蕤,此起彼伏。在绿色的包围里,一汪碧水微波荡漾,湖岸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倒映湖中,将都市与原野和谐统一成新的山水画卷。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一批涵盖电子信息、大数据、旅游文创、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企业产业集群坐落其中,一座公园城市正在成形。这是成都的新形象,也是四川的新期待。

      “天府新区正逐渐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构建高品质生活圈、高质量产业生态圈,由主要依靠区域配置资源转向面向全球配置高端资源,由传统管理体制转向现代化国际化治理体系,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支撑发展,预计到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核心区基本建成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天府科学城起步区,构建起公园城市山水林田湖全域生态骨架。”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局长林强介绍。

      天府新区正走上四川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近年来,四川省不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全面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城市建设提品质、补短板,科学规划城市群,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这几年,四川实现了全省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9%,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65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18亿元。清洁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8.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各个市州也正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乐山市坚持“以人为本、山河为骨、绿色打底、文化为魂”,推进绿心公园生态整治、“一湖五湿地”等项目建设,打造“绿秀嘉州、水润乐山”的国家公园城市。雅安市重点从提升生态环境、壮大绿色产业、建设绿美城乡、弘扬绿色文化、创新绿色制度等方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将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泸州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改造,统筹沿江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构建“两江清水、四岸青山”的长江上游重要绿色生态廊道。(记者 李晓东 冯帆 周洪双)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