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年内完成
●新能源汽车应占更新车辆比例不低于30%
●省市县三级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实现互联互通
自2015年底以来,我省已相继完成了除藏区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非参公事业单位怎么改?记者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今年我省将深化公务用车领域改革和管理创新力度,推进并完成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同时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一张网”。
分级分类推进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我省在公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2017年对部分中央驻川单位车改取消的273辆车进行评估和公开拍卖;探索绿色公务出行保障新模式,在30家省直部门和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试点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优化升级公务用车喷涂标识,全省2万多辆公务用车实现标识化管理。
今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省级非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分级分类有序推进非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力争全面完成我省各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按中央要求,我省藏区将适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我省今年将对照中央最新要求,制定《四川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严格执行公车购置价格标准、排量标准和更新条件。在更新过程中,落实国家对配备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求,新能源汽车应占更新车辆比例不低于30%。同时,加大国产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
省市县三级公车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我省正抓紧建设和完善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今年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将全部建成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实现与省局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省市县“一张网”。
目前,一些市州的公车管理平台已进入正式运行状态。如巴中市县两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保留的400多辆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平台管理。车辆维修、违章、事故、年检、保险等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利用卫星定位,可直观掌握车辆的行驶轨迹。此外,平台还能记录车辆的运行维修保养、加油费、保险费等信息,增强费用开支监管水平。
今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依托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和标识化管理,进一步落实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管理制度。同时,做好车辆应急保障预案相关工作。(记者 钟振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