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启航新征程 吹响文化强省号角
从全国文化发展格局来看,四川属于西部领先、全国第二梯队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看,四川产业规模在西部具有明显优势,全省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78亿元,占GDP总量4.02%,但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12个百分点;从文化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七,文化消费指数位列全国第九,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据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四川虽在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方面名列前茅,但在反映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的驱动力指数上却中偏后。当前文化强省建设与四川在国家文化版图中的地位还不相适应,与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不相适应。
文化强省建设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范畴。必须跳出文化看文化,文化强省建设必须由体内循环向体外循环转变,解决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必须跳出文化抓文化,文化强省建设必须与省委提出的“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的战略谋划相衔接,为四川特色小镇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文化支持;必须跳出文化强文化,通过“科技+”“互联网+”等途径,实现四川文化创新性发展,硬化四川文化的软实力。因此,要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过程中,促进四川文化强省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文化生产上强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全社会源源不断的文化艺术创造活力,推动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艺术精品脱颖而出,既有高原又攀高峰,进一步夯实文学川军、影视川军、音乐川军、戏剧川军、美术川军、出版川军、评论川军、理论川军在全国的地位,促进文艺大省、出版大省、社科大省向文艺强省、出版强省、社科强省跨越。
在文化服务上强起来。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成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文化均衡协调发展,让所有群体共享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成果,一个人都不能落下。进一步强化按照群众需求导向和服务效能导向的文化服务评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融入本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之中。
在文化产业上强起来。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为实体经济注入灵魂上。把提高文化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文化消费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着力扩大健康养老、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消费供给,提供中高端文化产品与服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切实优化空间目标布局,开展多点多极文化发展行动,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发展区。支持“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谋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小微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文化保护上强起来。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让乐山大佛、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物瑰宝活起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让巴蜀文化根脉不绝如缕,传诸后世。聚合提升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四川文化精神特征,凝练彰显四大城市群特点的文化主题。创造性转化巴蜀文化IP价值,发扬四川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优势,高擎当代四川先进文化的旗帜,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打造四川文化新增长极。
在文化交流上强起来。坚持文化走出去,拓展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互联互通,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中,积极主动参与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协作,讲好中国故事、发出“四川声音”,不断扩大四川文化影响力。实施巴蜀文化符号海外推广计划,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知觉等方面筛选具有地方特色的标识性文化符号,在欧洲、美国等重要城市设立四川文化展示窗口,引导四川文化企业在境外收购兼并包括演出剧场和文化项目实体等,实现落地化经营。
在文化保障上强起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加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强化法治保障;研究制定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比如像上海那样制订“四川文创50条”;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巴蜀文化名家工程,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作者系省直机关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