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4部门端出17条措施 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消费升级
这份“管两年”的纲领性文件有何新意?
扩消费
新增贷款向消费领域倾斜
以供给创新刺激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是《意见》的一大特色。
释放即期消费,创新消费信贷。《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不同消费领域特点及自身业务优势,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确保新增贷款向消费领域倾斜;鼓励探索相关抵质押贷款的可行模式,创新担保方式;开发商标专用权等企业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支持消费品领域自主品牌建设等。
重点扩大消费规模。省商务厅表示,汽车及后市场服务占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我省正在制定《平行车进口试点方案》,争取试点尽快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在二手车交易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实的基础上,省商务厅正组织清理二手车限迁政策,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
与此同时,为迎合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我省将积极推动内贸流通创新融合发展。以个性化、便利化为方向,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此外,我省还将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商文”“商旅”“商养”等融合发展。
优供给
以市场倒逼生产企业调结构
2014年以来,我省连续4年举办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超11.7万家(次)企业参与,累计促成交易额超2万亿元;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0余中心城市开展“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推动“四川造”商品在全国扩影响、拓渠道。
活动让企业近距离接触市场,根据掌握的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组织方式,进而提升竞争力水平。
根据《意见》,我省将发挥流通渠道对自主品牌培育的促进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大力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也要去除无效供给。我省将推动各市(州)加快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修编,通过规划引领,依托市场力量,引导局部过剩的商业业态有序退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外迁等。
补短板
提高城乡流通基础设施水平
除了扩消费,优供给,我省还将着力补齐“三农”供给短板。
遍布全省的12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800个农贸市场,既连着市民餐桌,也连着农民生计。但目前,连接城乡的流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以问题为导向,我省正加快组织规模为10亿元的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和农产品交易、仓储等设施建设。
根据《意见》,我省将推动11个市20个县(市、区)的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创建全国冷链流通示范试点市和企业。特别是要推动贫困地区冷链物流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商品率。
我省还将持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建立完善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购物、餐饮、修理、理发、养老护幼等服务体系。(记者 曾小清)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