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为西部聚力量 为西部开门窗 自贸试验区见证四川对外开放新高度

  • 2017年04月01日 07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2016年6月20日,波兰华沙。一列来自成都的列车,在经过10多天的漫长跋涉后,抵达了这座城市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两个多月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川等7个省市设立自贸试验区。

      两个事件背后暗合着时代的逻辑: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通道的连接、体制的改进、平台的搭建,催生了自贸试验区这样一个更加高层次的开放平台,而这个平台又会反过来推动四川对外开放的进程。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既是四川对外开放的见证,也是推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面不断打通对外通道,打通与世界的“硬连接”,一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与世界的“软接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推进“两个跨越”注入强大动力。

      打通与世界的“硬连接”

      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召开的那一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正式发出第一趟列车。随后几年,开行频率不断加快,2016年就开出了460列,成为四川与世界紧密相连的重要纽带。

      最近几年,四川与外界的通道不断增多。去年底,全省对外大通道已建成28条,同时还形成了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龙头、省内13个机场相配套的航空港体系。截至2016年底,成都机场通航航线达270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95条。

      2016年5月27日,四川对外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动工建设,新机场定位为与北上广遥相呼应、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这进一步奠定了四川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同样是在2013年,600多位影响全球经济的重量级嘉宾齐聚成都。这是财富论坛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第四次选择中国,也是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行。仅仅3年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相继落户四川,让世界的眼光在此聚焦。

      提升与世界的“软接触”

      2016年,发轫于西部大开发的西博会迎来第十六次相逢。盛会共吸引来自全球91个国家(地区)的6万余名嘉宾客商参会,共有76个国家(地区)的9027家企业参展。签约投资合作项目1008个,总投资额近8000亿元。

      2014年2月,全省首个国别产业合作园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在成都成立。如今,已有4个国别产业园区在四川落户。

      1985年,四川迎来改革开放后首家外国领事机构——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截至2016年底,16个国家在蓉设领事机构,成都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的领馆第三城。

      “太棒了,来四川成都更方便了!”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开始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上广后,我国第四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执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这让远在英国谢菲尔德市的摄影师吉玛·索普兴奋起来,政策的实施将让她来成都更便捷。

      近几年,四川不断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为对外开放夯实体制基础。

      2014年,四川率先出台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的方案,推进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改革试点;同一时间,四川纳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2015年,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机遇,四川锁定中亚、南亚、中东方向,组织企业启动“惠民购物全川行动”“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市场拓展“三大活动”……

      14家、16家、22家,这3个数字分别是过去3年新进入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来到四川。截至去年底,四川已有32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不只是“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截至目前,全省外贸备案企业已突破2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70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1万家……四川,正在为西部聚力量,为西部开门窗。(记者 梁现瑞 王成栋)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西部聚力量 为西部开门窗 自贸试验区见证四川对外开放新高度

  • 2017年04月01日 07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16年6月20日,波兰华沙。一列来自成都的列车,在经过10多天的漫长跋涉后,抵达了这座城市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两个多月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川等7个省市设立自贸试验区。

      两个事件背后暗合着时代的逻辑: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通道的连接、体制的改进、平台的搭建,催生了自贸试验区这样一个更加高层次的开放平台,而这个平台又会反过来推动四川对外开放的进程。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既是四川对外开放的见证,也是推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面不断打通对外通道,打通与世界的“硬连接”,一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与世界的“软接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推进“两个跨越”注入强大动力。

      打通与世界的“硬连接”

      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召开的那一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正式发出第一趟列车。随后几年,开行频率不断加快,2016年就开出了460列,成为四川与世界紧密相连的重要纽带。

      最近几年,四川与外界的通道不断增多。去年底,全省对外大通道已建成28条,同时还形成了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龙头、省内13个机场相配套的航空港体系。截至2016年底,成都机场通航航线达270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95条。

      2016年5月27日,四川对外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动工建设,新机场定位为与北上广遥相呼应、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这进一步奠定了四川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同样是在2013年,600多位影响全球经济的重量级嘉宾齐聚成都。这是财富论坛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第四次选择中国,也是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行。仅仅3年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相继落户四川,让世界的眼光在此聚焦。

      提升与世界的“软接触”

      2016年,发轫于西部大开发的西博会迎来第十六次相逢。盛会共吸引来自全球91个国家(地区)的6万余名嘉宾客商参会,共有76个国家(地区)的9027家企业参展。签约投资合作项目1008个,总投资额近8000亿元。

      2014年2月,全省首个国别产业合作园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在成都成立。如今,已有4个国别产业园区在四川落户。

      1985年,四川迎来改革开放后首家外国领事机构——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截至2016年底,16个国家在蓉设领事机构,成都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的领馆第三城。

      “太棒了,来四川成都更方便了!”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开始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上广后,我国第四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执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这让远在英国谢菲尔德市的摄影师吉玛·索普兴奋起来,政策的实施将让她来成都更便捷。

      近几年,四川不断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为对外开放夯实体制基础。

      2014年,四川率先出台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的方案,推进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改革试点;同一时间,四川纳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2015年,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机遇,四川锁定中亚、南亚、中东方向,组织企业启动“惠民购物全川行动”“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市场拓展“三大活动”……

      14家、16家、22家,这3个数字分别是过去3年新进入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来到四川。截至去年底,四川已有32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不只是“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截至目前,全省外贸备案企业已突破2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70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1万家……四川,正在为西部聚力量,为西部开门窗。(记者 梁现瑞 王成栋)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