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建设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6-2025年)》,明确到2020年,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建成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实现总产值1万亿元,聚集科技企业1万家,形成发展强劲创新创业生态,形成价值高端的产业体系,形成面向全球开放合作新格局,形成高效灵活的体制机制。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1.5万亿元,形成3个至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西部首个、我省唯一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根据《意见》,在强化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支撑方面,针对人才,将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众创空间等形式,加强高端人才及团队引进,建立健全在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建立科技人员利益激励、权益分配机制,支持建立有利于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绿卡制度;针对金融,将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众筹平台,落实国家支持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示范区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支持示范区和高校院所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园区,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成果转化基地。汇聚整合在蓉高校院所科研设备,健全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激励机制。
在破除体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支持示范区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资金扶持产业发展方式,采取前资助、后补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示范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创新型经济加快成长。积极推动土地、动能等生产要素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倾斜,促进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巩固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将高端装备、生物、金融业等培育成千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发展3D打印、开源硬件等社会化生产,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等云制造业态,培育发展独立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生物分析测试服务等服务业态。(记者 熊筱伟)